親子留家運動︰洗衫4部曲

http://video3.mingpao.com/202007/FEA20200729_01.mP4 疫情陰霾下,家長都盡量避免帶子女出街,連給孩子上公園「放電」的次數也大大減少,對需要適量活動的孩子也不是辦法。留家抗疫,其實一樣可以活動,鍛煉身體,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今次教大家在家中玩「洗衫4部曲」,爸爸媽媽和孩子只需1條毛巾,便可以邊玩邊做運動。 道具︰中毛巾1條 玩法:家長及小朋友各持毛巾一端,齊齊扭毛巾及揈毛巾,一方扮衣架,雙手左右伸直,單腳站立,維持10秒,左右腳各做2次,另一方把手巾放上對方手臂。輪流做衣架。如想提升難度,可要求扮衣架的一方,閉上眼睛,作單腳站立。但時間則可縮短至5至8秒。 蘇雅賢指透過扭毛巾及揈毛巾等動作,可鍛煉上肢肌力及手握力,而模擬衣架則可鍛煉平衡力及下肢肌力。 然而很多家長都關心,究竟小朋友每日要做幾多運動才算足夠?她解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3至4歲孩子,每日可分階段或累積做最少180分鐘的體能活動,如跑跳、步行或拋扔物件等。當中有60分鐘是中至劇烈程度的運動。而5至17歲的小童至中童,每日則同樣需要60分鐘中度至劇烈的運動。

詳細內容

喜閱愛麗絲:DIY立體故事球

傳統的閱讀教學,閱讀後的延伸活動傾向安排學術活動,好像小組討論、互相提問及口頭分享,甚至是填寫工作紙或閱讀報告,欠缺新意及樂趣。其實,學生閱讀一本故事書後,延伸活動的設計可以非常多元化,小至欣賞與讀本有關的電影或卡通片,大至一起角色扮演,踏上舞台演出故事,都值得一試。 如果想發揮小朋友的創意,滿足他們「動手做」的欲望,亦可製作不同類型的立體閱讀報告,例如自製小書、拍片推介好書等。最近,筆者便向教師及學生傳授製作「立體故事球」,將STEM及藝術元素融入閱讀之內,使孩童在閱讀時更多fun! 筆者製作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立體故事球(作者提供) 立體創作 提升閱讀樂趣 立體創作是一種紙藝工程(STEM),筆者和學生閱讀名著《愛麗絲夢遊仙境》及《小王子》後,以這些故事的角色作為核心主題,製作了兩款立體故事球,一款簡單版,一款複雜版,分別供初小和高小學生應用。有如此創作味濃厚的延伸活動,不但提升了閱讀的樂趣,更可以推動學生閱讀更多中外名著。故事球的主體及結構基本不變,教師只需按照不同故事角色而更換人物圖案即可,所以適合不同的故事書。 按不同故事角色 更換人物圖案 立體故事球能夠打開及閉合,而且只有手掌的大小,易於收藏。與孩子舉行讀書會後,孩子都被故事球深深吸引,不但專注地創作,透過製作這個「玩具」,更是加深了他們對故事的印象和愛好。 這是用筆刀剪裁後的圖案紙模,卡紙達250磅,厚度約0.25毫米。(作者提供) 有些時候不能使用筆刀,或是活動時間不足時,部分圖案的切割工序可以由機械代勞。筆者近年就為任職的學校購置了一部圖案切割器(創意裁剪機),它可以處理任何圖像,教師只需要將圖案輸入一部類似打印機的機器內,便可以快捷地切割出所需的圖案。尤其在教授初小學生時,可以派發已裁剪好的圖案,供他們砌成立體故事球。此外,它可以連接Wi-Fi無線網絡,在電腦下載有關軟件後,可連接到裁剪機,教師可以在軟件內設計出所需的圖案以便應用,並可以選擇由此機繪畫或裁剪圖案,甚至直接掃描美術書內的圖案。 文:董雅詩 作者簡介﹕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熱愛文字,兼且創意無限。著作包括《一書一天堂——圖解家校讀書會》、《愛麗絲老師讚好的50本必看童書》等。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4期]

詳細內容

玩創校長:如果9月繼續停課……

看看今天香港的疫情,大家心底裏也不禁問一個問題:9月真的能復課嗎?萬一疫情持續,為了學童安全及防止社區爆發,學校仍然需要停課,究竟學生的學習生活會如何?疫情的新常態已經來臨,我們作為教師及家長的,應該在心理上作好準備。我們大膽來幻想一下,若新學年仍然停課的話,學生及學校的運作會如何。 學術教育:網上教學問題小 一般而言,學習可以分為學習「知識」、「技能」和「態度」3方面。如果新學年仍然停課的話,我相信,全港學校、教師都應該重啟網上學習,貫徹停課不停學,把課程進度、教學內容,透過Zoom、Cisco Webex或Microsoft Teams等視像會議系統,讓孩子在家中學習。學生功課亦可以透過網上電子方式或實體交收,讓學生收到教師的批改及回饋,讓學習得以繼續。假如新學年繼續停課,學生在學習知識及進度方面,問題應該不大。 德育教育:家長須出一分力 然而,我們要知道,學校其中一個重要的存在目的,是培訓學生全人發展及成長。學生除了學習學科知識外,亦要培養正確良好的態度。學校的德育教育,一般通過周會、服務、生命教育課,以及班主任日常與學生接觸等,去教導孩子正面的人生觀。這類型的教學活動,要在網上實踐相當困難。 事實上,要建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並不是把「誠實」抄寫5次便學會,學生必須通過與人相處,實際地體驗及經歷。如果9月真的未能復課,我深信便要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下多點工夫。我也建議學校多在網上替家長安排相關培訓,好讓家長參與這部分的全人教育。尤其香港整個社會都處於負面氛圍,家長在疫情中更應負起這個角色,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的人生觀。 師生關係:網上面見認識新教師 對比起上一個學年在農曆新年後才停課,新學年的情况完全不同。因為在上一個學年,學生至少還有半年時間上實體課,有跟教師及班主任親身相處過;但若9月新學年繼續停課,他們未見過新教師一面,便要馬上展開網上學習,由於師生認識不深,教與學都未必理想。那麼,學校或需要考慮安排兩個學年各科目的教師要有緊密交接,又或在開課之前,讓各科教師與家長在網上面見,好讓新學年的教師更理解個別孩子的學習需要,「復課」更順暢。 朋輩社交:安排網上學生互動時段 如果家長仍記得自己小時候的校園生活,與同學之間的相處應該是最深刻的一環。試想想新學年和你同一班的同學,部分素未謀面,各自在家中學習,同學朋輩之間,頓變成一種奇怪的關係。當然我們無法突破疫情社交距離的困難,也不應該強求孩子在疫情中仍然保持與同輩接觸,但學校亦可考慮,除了網上學科課程外,也可安排網上學生互動時段,讓教師替同學們設計一些互動環節,至少讓他們有討論及互相合作等活動,保持學生之間的溝通及交流,盡力補回無法面對面相處的時光。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教學網誌: FB.com/mrchuclassroom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4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改善懶音小遊戲

最近有朋友向我訴苦,學校中文導師說她的兒子有懶音,要多加留意,朋友有點苦惱:「我平時都聽不出他有懶音,而且他說話很流利,但老師又應該不會錯,我作為媽媽有什麼辦法呢?」 的確,現在中文課程比從前更着重正音,年幼至小學中文科,大至DSE中文科口試,懶音都成為不少學生失分的環節,所以導師這麼緊張是有理由的。 (作者提供) 一般而言,懶音可以是韻尾錯誤(例如:「默」/-k/讀成「襪」/-t/,「朋」/-ng/讀成「貧」/-n/)、聲母錯誤(例如:「你」/n/讀成「李」/l/,「男」/n/讀成「藍」/l/),又或是複合聲母簡化(例如:「光」/kw/讀成「江」/k/,「擴」/khw/讀成「伔」/kh/)。 minimal pair作訓練 提升聽覺靈敏度 從定義上看好像有點複雜,所以今次我準備了一些圖卡小遊戲,這9對圖卡是經過精心設計,除了選取同學常見的懶音外,每對字唯一不同之處是發音訓練中最常用來對比的最小語音單位,稱之為minimal pair。利用minimal pair作訓練可以提升聽覺靈敏度,從而加快學習語音的速度。 遊戲1:耳靈手快(3人或以上) 家長可以把一對字卡放在桌上,其中一個參加者做主持,讀出其中一字,其餘參賽者鬥快指出正確的字,答對者有1分,最後最多分為之勝出。這遊戲訓練主持的清晰咬字,同時訓練參賽者在聆聽最小語音單位的靈敏度。 遊戲2:釣出正音(2人或以上) 家長可複印多一份圖卡,今次把所有圖卡剪開(不用一對對),然後把圖卡攤在桌上,並讓參與的小朋友以釣魚的形式釣出某個聲母/韻尾的字。這遊戲能建立參加者對特定聲母/韻尾的敏感度,並有系統地建立語言意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 當然,家長還可以發揮創意,利用這套圖卡作其他小遊戲,提高小朋友的學習興趣。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在社區學院 融合博雅職業教育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簡稱SSSDP),是特區政府在2014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專上教育政策,旨在鼓勵自資專上教育院校開辦選定範疇的課程,配合香港人力資源需求,培育特定行業的人才。此計劃由2015/16學年開始,資助全日制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資助後學生約需繳交每年2至3萬元學費),2019/20學年更擴展到副學位/高級文憑課程。於下一個學年,資助計劃指定的副學位課程,包括護理、創意工業、電腦科學、運動及康樂、旅遊及款待、建築及工程共2416學額。計劃擴展到自資院校的副學位課程,社區學院是受惠對象之一。 新資助計劃 擴展至副學位/高級文憑 在社區學院推行專業導向課程,裝備學生投身指定界別,實為教育的創新政策。社區學院可運用過去近20年提供博雅通才教育的經驗,創新融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視野,給予學生專業培訓之同時,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創意思考及慎思明辨的能力,增加他們在專業界別的社會參與。 20世紀教育哲學家John Dewey在典籍Schools of Tomorrow已經提出,教育變革和創新的問題,在於從傳統的學術書本教育與實用教育之間,尋找中間調節的平衡。100年後的香港,本地的社區學院可把握SSSDP政策所提供的機遇,在為年輕人創造未來的使命上扮演一定的角色。 從通識學術教育入手 學習軟知識 其實,撇除高等教育發展的固有定型以及公眾一般的觀感,學術教育和實用教育有不少共通和互補的地方。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Thomas R. Bailey與紐約市立大學教授Clive R. Belfield,去年發表論文The False Dichotomy between Academic Learning & Occupational Skills,提出學術教育與職業教育存在虛假的對立。他們提倡一個名為「Gen-Tech framework」的創新教育框架,強調學習應先從通識學術教育入手,從而幫助年輕人累積一些通用技能,然後進展至職業教育,接受專業及技能訓練。事實上很多專業或界別除了需要員工有專業知識外,軟技巧如責任感、創意創新、全球視野和溝通技巧也是非常重要。 綜觀全球,職業教育吸引學生報讀的原因,主要是畢業生的就業能力,然而學術教育對年輕人的影響卻是一生之久,通才和博雅教育培養年輕人的人文關懷和思考能力,有利於他們在事業、生活和人生提出適切的問題,並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希臘文中,學校一詞源自閒暇,表示教育應當是保護年輕人遠離生活壓力的地方,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和空間,尋找自我價值、人生意義和計劃。我們期盼社區學院能夠通過教育政策創新,融合博雅和職業教育,發揮教育真正的意義,造就年輕人的未來。 文:鄧恩欣(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保良局何鴻燊社區書院學院講師)、鄧希恒(香港教育大學領導創新型學習組織文學碩士課程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3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單親壓力循環

小學生才僅僅復課1個月,又要提早放暑假了。今個學年,小朋友扣除學校假期,真正上課的日數大概只有4個月,究竟學到幾多?成績有否大倒退?能否應付新學年的學習?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惑,離婚家長所面對的困擾就更大。 離婚人士很多時會自覺是一個失敗者,因為失去自信,所以他們很想透過成為一個優秀的家長來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他們對自己及孩子要求都很高,希望自己同時擔任爸爸媽媽兩個角色之餘,兩個身分都做得完美。為了證明單親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很出色,有時便不自覺地為自己及小朋友製造壓力。當孩子的表現未如理想時,他們會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孩子為了配合家長的期望,不願意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便會努力做一個聽話的小朋友,盡量做好,遇到問題也不敢告訴家長,選擇獨自面對,因為不想父母擔心。 家長期望過高 孩子遇困難不敢提出 這樣,家長和孩子便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家長對孩子期望高,孩子不想家長失望,對自己期望也高,會盡力做好,做得不好時覺得對不起父母而內疚。即使遇到困難,例如未能完成功課,也不敢告訴父母,自己尋找方法;但由於他們年紀小,知識及解難能力不足,當無法找到解決方法時,便會感到無助及絕望,最極端時甚至會選擇放棄生命。家長往往要到悲劇發生後,才知道孩子原來承受着不能承受的壓力。 觀察孩子 以「慢變」應「萬變」 家長希望孩子成才,對他們有很高的期望及要求,本來無可厚非,只是每個孩子的天賦及承受壓力的能力(tolerance level)都不同,家長如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及情緒反應,例如他在什麼情况下會顯得暴躁、不安?不懂得做功課時,會如何處理呢?只要細心觀察,就能辨識孩子因壓力過大而產生的負面情緒,當這些情緒出現了,便要和他們一起尋找減壓方法,家長可能要把要求調低,接受孩子不一定能滿足自己的期望,更要明白小人兒表現未達標,並不等於是失敗者,自己亦不是失敗的家長,只有這樣,才不會為自己及孩子構成太大壓力。 另外,家長也宜以「慢變」應「萬變」。面對離婚,家長及孩子都需要時間及空間去適應轉變,隨着時間過去,家長受傷的生命得以漸漸復元,這種修復,有助減少孩子的焦慮及增加孩子的復元力,並慢慢適應新的家庭模式。 同樣,當孩子對課業有焦慮時,家長應該鼓勵他們分享內心感受,耐心聆聽與回應小朋友的疑問和想法,接納他們的限制。最重要是,適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一起找出路。 文:傅丹梅 (註冊社工、輔導員)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3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將教育電視搬去幼稚園

教育電視於本年6月壽終正寢,冠冕堂皇的說法是「已完成歷史使命」,對王師奶來說教育電視是童年的記憶。想當年,教育署在小學推行教育電視,每級4班只分配兩部電視機,電視機不能隨便移動,所以只能「移班就機」。轉班房是很興奮的活動,坐別人的座位,有機會揭揭別人的作業。講真話,聽自己的老師授課,見慣見熟,有時真係有啲悶;睇電視當上堂,感覺真係唔同,而且內容比學校教得有趣,所以特別專注,何况課後仲有電視作業要做。教育電視由黑白到彩色,小學到中學,尤其是中學,在蒐集資料到演繹,確實發揮了一般教師達不到的功能。 時代進步,中、小學生已掌握網上尋找資料,較諸以往多倚賴教師單程傳授知識,教育電視的功能確實削弱了很多,在google或百度大致上可獲得需要的資料。雖然很多教師仍支持教育電視的存在,但在支出和實用兩者比對之下,王師奶支持取消中、小學的教育電視。與此同時,教育電視應將服務對象轉向幼稚園。 以動畫卡通灌輸德育觀念 幼稚園生年齡在3至6歲之間,他們不可能上網自學,更不能游走於google與百度,如果有一個系統的課程,以動畫或卡通形式,灌輸正確的德育觀念,一定能深入「童」心。例如教他們多說「謝謝」,教他們「勤洗手」,教他們「自己執書包」,教他們「吃飯時的禮貌」,教他們「早晨跟爸媽叫早安」等等。小婦人只是提出概念,細節當然由幼兒教育專家去編排和策劃。幾個星期前曾和教書的舊同學提出這概念,就給她們一輪炮轟,說什麽陰謀洗腦,腐蝕幼小心靈。小婦人真係唔明白,點解人人心中都藏着陰霾,連灌輸正確觀念給小孩子都變成陰謀? 無家教小孩 港鐵飯桌隨處見 當人們都覺得好多小孩子無家教,例如在港鐵車廂內喧嘩、奔跑,甚至騷擾其他乘客,父母視若無睹。可能家長忙於工作,無暇教導生活細節,也可能家長本身也不知家教為何物。如果用動畫或卡通,以趣味的形式教孩子禮貌和規矩,何樂不為?王師奶往朋輩家中作客,好留意小孩子在吃飯前有否叫「爸爸食飯」、「媽媽食飯」或「阿姨食飯」,也注意他們進食的態度:有些飛象過河,看到雞腿在對方,全不客氣隔河夾之;有些翻山倒海抄底尋寶。有些父母因有客人在場而輕責兩句,但好容易感到無客人時一定千山任縱橫。各位讀者,這些情况諒非小婦人專利,您們也可能曾親歷其境。如果電視能幫助教育他們從一張白紙做起,這是無量的功德。誇張點說,這是移風易俗的工程,這是提升人民質素的第一步。 教育界的領袖們,教育局的高官們,請聽聽小婦人微弱的呼聲,把教育電視搬去幼稚園。 (隔周刊出)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3期]

詳細內容

特教樂與路:不忍了

傷殘人士洗手間門外站着兩母子,媽媽焦急得如鍋上的螞蟻,不斷敲着門,喊:「請問有人嗎?有人嗎?」門內一點動靜也沒有,她嘗試拉下門把,用力地抽拉,門還是鎖得緊緊的。她看着兒子滿臉通紅,微微顫抖的身軀,歪歪斜斜的站着,兩腿夾得緊緊的。人有三急,人之常情,但為何殘廁竟會上鎖?真的荒謬! 媽媽突然發現殘廁門上一張告示,上有商場管理處的聯絡電話號碼,連忙對兒子說:「兒呀,你要忍着!媽媽找人來開門。」正準備打通電話,話還未說完,兒子臉上如釋重負的表情告訴她:媽,我釋放了…… 媽媽看着兒子的褲管濕透了,地磚上的一泡黃尿,開始引來旁人側目。媽媽又羞又怒,把背包往地上一丟,拿着紙巾開始抹呀抹…… 曾幾何時,兒子阿俊出生時,親友們總誇讚他生得俊朗、天真活潑。今天17歲的他,差不多6呎高,遺傳兩夫婦優秀的基因,跟兒子走在街上,總有幾分自豪感…… 但,人生總有一點落差。 兒子是個智障兒兼有腦癇。3歲時有一天突然四肢抽搐跌在地上,口吐白沫,把媽嚇個半死。接二連三的發病,醫生告知她腦癇需要用藥,發病若過於頻密或時間長的話,對腦部發展有影響。媽媽聽了,便帶着他四處看醫生,走訪中港名醫,嘗過不少偏方、針灸等,現在總算穩定了。但原來,當把所有重點都放在病况及照顧上,又出現了一個偏差。 兒子的日常自理,就如上洗手間都很依賴照顧,媽媽為這問題苦惱了很久。「我兒子身體這麼差,如突然腦癇跌倒,怎辦?要他自行進洗手間解決,我想也沒想過;再者,他的智力才只有3歲程度,萬一單獨在洗手間內遇上不法之徒,他都不懂求救。縱使有上百個的理由要他自理獨立,萬一一個不留神,出了意外,我怎辦?他怎辦?」 因此,夫婦對兒子形影不離。 但,那次在女洗手間的經歷,真的很尷尬。 當時兒子10歲,媽媽如常帶他進女洗手間小解,一推門,洗手間內的一個女士大叫了一聲:「喂!女廁來的,有無搞錯?」跟着旁邊的女士們開始七嘴八舌的向她母子倆指指點點。 特殊兒的小解需要都容不下? 她當下才察覺到,對,兒子長大了,10歲的男孩站在女洗手間實在突兀,她連忙拉兒子走出門外賠不是。她盡力解釋,但要說兒子智障,她說不出口,她何曾沒聽過涼薄的一句回應:「智障大晒?」她從沒覺得這個「原因」有特權,誰稀罕這特權? 後來,她改帶兒子用傷殘人士洗手間,完全解決了這些尷尬的問題。對,傷殘人士洗手間不單照顧輪椅使用者,還可以惠及這些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對她來說,就如發現新大陸一樣。可惜,有些殘廁不會長期開放,有的放滿雜物,有的衛生情况差,有的上鎖等,媽總叮囑兒子忍一下。 為何連人最基本的需要都容不下這些特殊孩子?一個小解,為何變得如此難堪? 母親把地磚抹好,一邊看着兒子濕透的褲管,她把外套圍綁在兒子的腰上,對兒子說:「媽媽今次不忍了。」母親拖着兒子,挺着胸膛,往商場的服務中心走去。 文:譚蘊華(特殊教育老師) 作者簡介:擔任特殊學校老師逾廿載,現任教於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盼藉特教生涯的經歷,宣揚「有教無類」的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2期]

詳細內容

蒲公英教室:半日制的迷思

經過比兩個暑假更漫長的停課期,我終於再見到全體學生。兩個復課日,我都特別走進課室,跟學生分享我在停課期間的經歷及感受。最高興是看到大家都精神抖擻,而且大多數對復課都感到興奮。我還發現很多小朋友因少了外出走動而圓渾不少,煞是可愛。 因應復課我們有不少防疫措施。在復課前,我們找來專業公司到校消毒和清洗冷氣,又購置了空氣淨化機。此外,我們不單安排學生分流小息,還把一間特別室改成「進食專區」,房間內設有多個屏障,供學生小息時進食之用。對預防感染,我們不敢鬆懈。 復課後只上課半天,教師與學生都倍感輕鬆,也更易適應重投校園生活的節奏。有學生提及,下午回家做完功課後,仍有閒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於是很喜歡這個新規劃的上課時間表。回想小時候,那時小學仍是半日制,我放學後,做好家課及溫習後,仍有玩樂及閱讀時間,確實不錯。畢竟小朋友的確需要玩樂,study life balance才能使他們不討厭學習呢! 填鴨out 互動in 半日課對教學也有好處,教師能更精要地設計課程,刪減枝節,重點傳授知識,效能更大。這讓我反思全日教學是否必要。但不能否認課時較長,教師可有較多時間照顧有學習差異的學生,也更易察覺學生的情緒問題。 由於防疫,我們暫停小組討論及專題研習,改為教師單向式授課。有學生反映這種教學模式較以往沉悶,我對此感到無奈。復課短短兩周,進一步確認過去的「填鴨式」教學已不合時宜,千禧世代適合體驗式學習,所以我們設計「森林課程」時都着重應用多於理論,更鼓勵學生互動溝通,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才能長遠地令他們增進知識,並幫助他們發掘喜歡的知識範疇,從而發展潛能。 培訓直播員「疫」境助人 疫情令大家不得不保持社交距離,造就網絡生態新氣象。歌手直播表演、廚師直播煮食、教師直播教學。我們學校停課期都有利用網絡教學,但追趕進度不是我最在意的事,反而在這「非常時期」,我希望學生掌握時代變遷,累積特別的人生經驗。直播能讓小朋友提升說話及應變能力,同時講求與其他直播員的合作,互相「補位」。 適逢聖公會聖約瑟堂暨社會服務中心舉辦「友.錦.動」網上市集,讓錦田街坊售賣手作及農產品等,其中一些檔主捐出物品,由我校學生於facebook開live直播銷售義賣,收益撥捐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心意行動」的「五餅二魚」行動,幫助受疫症影響的有需要長者及低收入家庭。我特別邀請了兩位直播銷售達人朋友傳授心得給學生。「通德直播員」至今已開了6次live,我看到他們一次比一次的進步和淡定,還學懂與觀眾互動呢!有趣而真實的活動,能讓學生增強同理心,同時明白到即使力量微小,甚至不能親身幫助,都可借助科技施予援手。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0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集體情緒炒車

跟任職教師的朋友久別重逢,才問起近况,口罩上的眼眶便逕自紅了。 社工說,最近只能要求自己在孩子面前不爆粗,其餘時間,他需要情緒出口。 傳媒前輩憶述某回親歷血淋淋的衝突後,腦袋像被按下重播鍵,每晚強制插播激烈畫面,才發現自己累積了那麼多。 做青少年工作的朋友,開電視不小心碰上高官直播,立即陷入驚恐,抓起新買回來、陌生的遙控器,死命尋找轉台或靜音的捷徑;覆述時她揮舞雙手,像要掃走什麼似的。 少年經過警局,憤憤不平、火光、驚恐、厭惡的感覺突然從胸口湧出,但他明明知道自己不在香港…… 他們當中,有人站得很近運動前線,有人跟前線有一段距離,有人遠遠嗅到前線便轉身走,有人根本離得很遠。可是每個人都心痛,每個人都受了傷。 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教授,在社聯「港講訴」舉辦的「『是病不是病?』——拆解『精神健康海嘯』」分享會上,倡議叫這作「精神損傷」——外來壓力源源不絕,同時衝擊和傷害群體中的大部分人,就像集體遇上嚴重的交通意外,一部大卡車橫掃過來,任你多強壯都難免被撞得一身傷。 精神長期繃緊,能彈回去嗎? 更糟糕是,香港人的壓力源從去年至今,一直未曾息止,政治衝擊和天災級的傳染病輪迴接力,接收壞消息已經成為常新態。像一根被兩頭拉扯的橡筋圈,始終繃緊着,如果真的有壓力消退的一天,那時還能彈回去嗎?幾多受困擾的人最終會演變成精神疾患? 陳友凱教授提醒,我們改變不了眼前,但至少該嘗試照顧自己的情緒。譬如,有沒有不由自主地反覆思索往事的負面意義,即使暫時離開現場也無補於事?有可能放下手機,從網絡上的壞消息和集體憤怒中掙脫一會嗎?憤怒本身有正面意義,但長期維持憤怒的後果卻可以很糟糕,它會把精力、希望、意志力,甚至認知能力消磨殆盡,把人慢慢導入臨牀的抑鬱病態。「我們不該說『不能憤怒』,但是容許自己憤怒多久?達到什麼程度?希望每個人都了解它的潛在影響,自行判斷。」 長期憤怒很傷身 我大着膽子嘗試延伸:憤怒很有用,但長期憤怒很傷身,而且會愈來愈不受控。倘若因長期憤怒而陷入抑鬱病態,那麼這人便很難再為自己和任何人帶來好處了,至少暫時不能。 寫到這裏,手機彈出新聞:13歲兒童被控以刑期上限10年的暴動罪…… 這根本是「集體情緒炒車」的年代,只能努力守住自己不算很健康的情緒,令自己繼續有用。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