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之母 — 潮媽梁芷珮的育兒之道

梁芷珮(Christy)主持的旅遊節目「潮什麼」系列大受歡迎,節目除了由她和丈夫「拍住上」拍攝製作,3個子女更會同行兼出鏡。舉家周遊列國,到底在漫長旅程中,孩子們如何上學接受教育? 有關梁芷珮的專訪,詳情請留意6月9日出版的《HappyPama教得樂》。 http://video3.mingpao.com/202005/FEA20200519_01.mp4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1歲開始性教育 不算早

子女不過剛足1歲,便向他們灌輸「性教育」,會否早了一點?提出這個疑問的父母,或許誤以為幼兒性教育等於談論戀愛教育、安全性行為等等,其實不然。0至6歲幼兒需要的性教育,是建立性別的自我、確立至親密的關係,以及知道「我從哪來」。父母是幼兒最佳的性教育老師,而且爸爸對兒子、女兒的成長均有獨特的角色。 護孩心切的爸爸,往往傾向為兒女避開與性有關的事,但這卻有可能令子女對性過度無知,無知有時會導人走向危險。孩子只知避開眼前的火焰,卻不認識火本身的好與壞,也不懂得滅火的步驟,這無助孩子運用火和避免傷害。 爸爸選擇含糊其辭,可是子女很快就會發覺爸爸有所隱瞞,甚至會挑起他們對性有更大的好奇心。往後子女同樣選擇不與父母談性,爸爸就白白錯失與子女談性價值觀的機會。 儘管有些爸爸想過去教,但又認為坊間素材太前衛,不合適自己的處境和信念。唯有束之高閣,「讓老師去教」。可是學者卻認為,孩子6歲前對性的基本觀念雛形已成。這樣說來,父母還是需要在家裏傳授性教育。孩子年紀很小,教什麼才好?幼兒的性教育有幾個重要目標,其中一個是建立性別自我。 6歲前性觀念初成 須建立性別安全感 對自己的性別有自信,是指你的兒子喜歡自己作為一個男孩,或你的女兒喜歡自己作為一個女孩。這種對性別的安全感(gender security)並非與生俱來,需要主要照顧者妥善地看顧子女的成長,才能令他們獲得性別自信。 小孩獲得安全感的方法是模仿。孩子會模仿與自己關係良好的人——每天替他餵食、換片、擁抱、陪伴的人。女兒與母親都是女性,母女關係良好,足以幫助女孩完成自我的性別認同,因為女孩從同一性別的母親身上,會更容易獲取安全感。 兒子的情况則比女兒複雜。有臨牀心理學家曾說:媽媽能培養出男孩,爸爸能培養出男人(mother makes boys but father makes men)。男孩須在情感上與母親分離,並與關係良好的父親逐漸形成男性的認同。當兒子肯冒險走出來,母親肯放手,爸爸又肯接手時,他就在爸爸身上模仿到男性身分。 香港性文化學會中專職性教育的鄭安然提議,爸爸可在洗澡時讓兒子看自己的陰莖,甚至告知自己的與兒子一樣,讓兒子也接納自己的陰莖,減少他感到那是身體上的「異物」。 除了洗澡外,爸爸坐着和站着如廁、梳洗、剃鬚甚至剪髮,都是與兒子談起「爸爸男性形象」的好時機。此外,當媽媽正值經期,要使用衛生用品時,爸爸也可以向幼兒談論「女性身體」的情况,讓男孩子從另一個角度了解自己身體與女性有所不同,更有助他建立男性的身分認同。 簡言之,爸爸在0至6歲兒子的性別教育上,有着重要的任務:恆常照顧、陪伴、玩樂,以及肯定兒子的性別。 文:招雋寧(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父職研究及培訓經理)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6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小孩跌爛遙控器 先來抱抱

在家的一個星期天, 我家小孩B又教我上了一堂親子課。 B因為想拿Apple TV的遙控器,一時大意把它跌爛了。事出突然,當時我可以有兩個反應: (1)因為好激氣,忍不住發火,「有無搞錯呀,整爛咗又要配番!」 (2)雖然好激氣,但也忍耐着,只薄責幾句,「下次小心啲啦!」 情緒反應來得快 冷靜後才是教養開始 就算學習過不同教養理論,在教養上還是會被情緒牽動,一不小心,情緒帶來的反應比真正教養內容來得快,結果是什麼道理也沒法說進小腦袋之中。所以,待冷靜過後,才是教養的開始。6A品格教育中,其中一A是Acceptance接納(編按︰其餘5A是Affection關愛、Appreciation讚賞、Authority權威、Accountability責任和Availability時間),但當我開始動怒,又如何做到接納呢? 答案是由一個擁抱開始。 於是,我把憤怒暫且收起來,先給他一個擁抱。我亦都打開心扉跟他說:「雖然遙控器爛咗,我會唔開心。但我知你都好驚,怕我為咗呢件事嬲你。我好想話你知,爹哋愛你多過部遙控器啊。」最後B跟我道歉,還很用力攬着我,逗我要開心。我相信,懂得接納孩子,令我這個爸爸上了一堂課。 「接納」是6A教養方法中第一關,也是最難掌握的一關。因為,家長們很多時都自以為已經做到接納。其實,要完全接納孩子,必須做到無條件的愛。你對孩子的愛是否沒條件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是否不停要求孩子達到什麼目標?或者,當他們做不到某些事,我們又會否因而大發雷霆?要知道,動怒容易,往後要修補關係卻相當困難。你希望孩子記住你開心微笑的樣子,還是記住你發惡的模樣呢? 遙控器事小 彼此關係事大 遙控器事小,彼此關係事大。我們有時會因為面子,好難跟孩子太親近。可是要做到無條件的愛,作為父母都應該勇敢地踏前一步,令孩子明白「愛你比其他事更重要」。而我們給孩子的回應,就是他們感受被接納的時候。 接納是一個很難學習的階段,你所喜愛的孩子會等待你的改變,給自己空間學習如何接納孩子就好了。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做一個以「6A」守護孩子的爸爸媽媽,把他們的心轉向父母,從中享受教養孩子的樂趣。 文:李灝濂(三孩子父,「6A品格教育」講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6期]

詳細內容

教養之道:以身作則 給予選擇 具體指示 親子相處 3招減摩擦

  正視問題——停課令不少家庭衍生親子相處的問題,專家指出,這或意味着家長過去一直忽略一些基本而關鍵的管教概念,需要正視。(CreativaImages@iStockphoto) 由農曆新年至今,孩子「放假」的日數,已經遠遠超越暑假,不少家長也指出,因為很久沒有與子女這樣「近距離」和「密集式」相處,摩擦亦隨之增多。有專家表示,出現這種情况,或許是因為家長過去一直忽略一些基本而關鍵的管教概念,只是以往生活步伐太急,未有為意。那不妨趁今次「疫」境,重新思考教養之道。 文:沈雅詩 黃雋灝(受訪者提供)   ①言行一致 樹立榜樣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黃雋灝說,想減少親子間不必要的摩擦,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孩子的觀察學習能力很強,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他們瞬間吸收,並加以模仿。」 他舉例,不少家長常嘮叨子女要多閱讀,那自己又有否看書呢?當爸媽不想子女沉迷電玩時,自己又有否機不離手?假如成年人也「其身不正」,的確易惹來孩子反擊「你也是這樣子吧」!而這一句,也容易令父母火冒三丈:「我怎一樣呢,我要辛苦返工!」但子女又何嘗不是認為自己要辛苦讀書、做功課呢? 黃雋灝認為,這類爭執是可以避免,只要家長秉持言行一致、樹立榜樣的原則,親子間必定能相處更融洽。 由身教開始——家長若不想小朋友沉迷電玩,自己必須樹立榜樣,切勿在孩子面前經常機不離手。(GOLFX@iStockphoto)   ②轉換表達方式 勿「威迫」 「肯學不肯練」亦是親子間另一個常見的摩擦點。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子女起初對學習新事物(例如學彈鋼琴)是很感興趣的,但熱情卻瞬間消退,再提不起勁練習。對此,家長往往歸咎於孩子「三分鐘熱度」,但黃雋灝直言,家長也可能要負上部分責任。 「家長很喜歡把『你又說學琴,現在又不練琴』、『你每日一定要練30分鐘』等說話掛在嘴邊。孩子除了當初『喜歡鋼琴』是出於自願之外,其他安排也可能是家長威迫的。試問在事情上不能自主,還要接受諸多要求,誰會喜歡呢?」 他建議家長嘗試轉變表達方式,例如:「你想練習30分鐘還是1小時呢?」、「一星期之中,你希望安排哪3天練琴呀?」、「今次你想先練習哪一首歌?」等。「其實轉個表達方式,也可能得到相同的結果,重點是有否給予孩子選擇權。在提供選擇的權利下,孩子做事也較心甘情願,有助自主學習。」 良好溝通——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雙向溝通很重要。家長不妨每天抽空聆聽子女的心底話。(Tomwang112@iStockphoto)   ③指示清晰 更易達標 談到表達方式,黃雋灝補充,很多家長有相同毛病,就是說話不夠具體,「家長常叫孩子『勤力些』,但小朋友未必掌握到當中的意思,自我要求亦可能跟父母有落差,心想『我已經很勤力啦,溫了兩個生字』」。他提醒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要特別留意以下兩點: (i)具體 何謂「勤力些」?家長可說成:「我希望你每天都溫習生字,目標每星期15個。你希望每天溫習5個還是10個呢?」;「做好些練習」這句話,便要改為:「你需要完成今天的練習,並覆檢答案,而且要把鉛筆痕擦乾淨。」如果爸媽能把要求說得具體一些,孩子更能在規範下達至目標。 (ii)可做到的 所指「可做到的」要求,不是我們認為孩子能否做到,而是他們覺得自己能否做到。有很多孩子是願意做好的,只是他們認為自己能力做不到,最終選擇放棄。其實學習成效不在乎一次過能牢記多少,而是持之以恆,積少成多。因此,家長不妨把目標拆細,這樣更能提高孩子的成功感,促進學習動機。 最後,黃雋灝鼓勵家長多聆聽子女的想法。「我們習慣了吩咐孩子,卻忽略了聆聽他們。雙向的溝通,更有助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有利於建立其服從度。」他說,家長可嘗試每天抽一段時間來聆聽子女的說話,其間不批評,並採取「主動式聆聽」,即運用自己的言語來覆述孩子的說話,這樣較容易讓他們感受到你在聆聽,有助減少摩擦。 目標拆細——當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指示要具體清晰,並把目標拆細,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到。(gahsoon@iStockphoto)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5期]

詳細內容

活動推介:上虛擬郵輪 參加親子活動

在無法出外旅遊的日子,為讓大小朋友有機會大玩特玩及欣賞美景,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推出「虛擬海洋夢幻號」,免費給大家來一趟虛擬巡遊。此外,當中還有一系列網上親子遊戲及活動,包括睇片學習製作給國際航線乘客專享的椰絲果仁餅乾、學摺毛巾公仔、玩數獨遊戲等,用來消磨時間也是不錯的選擇。 (屏幕截圖) 網址:bit.ly/3eCIg9t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4期]

詳細內容

活動推介:分享好事 為社會添正能量

在世紀疫症陰霾下,我們需要分享更多正面和開心的故事提升正能量。國際眼科發展及慈善機構「護瞳行動」,設有「同燃希望獎」,以嘉許每個樂於服務、締造改變的小學生。機構現邀請小四至小六學生(9至12歲),分享過去一年做過的好人好事,為香港打氣。參加者可以透過學校、社工、家長或監護人提名,有關獎項將嘉許5名積極貢獻社區、活動內容具特色的學生或組別;另設同燃希望優異獎,得獎者同樣會獲贈獎牌。而所有遞交表格的參加者均會獲頒發獎狀,以嘉許他們對社區的付出。截止報名日期為6月30日。 (屏幕截圖) 網址:bit.ly/3c5c2l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4期]

詳細內容

活動推介:學習「五指法則」揀合適童書

如何替小朋友選書,是不少家長的難題。選得太簡單,孩子不感興趣;選得太難,孩子又充滿挫折感。芥子園出版社最近在網站開放了9本中英文雜誌,供小讀者免費閱讀,並鼓勵家長以「五指法則」(Five Finger Rule) 選出合乎孩子程度的讀物。做法是,首先隨機選擇雜誌中的1頁閱讀,其間小朋友每遇見1個陌生單字,便豎起1根手指頭,讀完1頁後,點算指頭數目。0根指頭表示太簡單;1至3根指頭代表難度剛好;4至5根意味有一點難;5根以上則程度過於艱深,家長不妨一試。 (屏幕截圖) 免費閱讀素材網址:bit.ly/bayardfreereading 整理: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4期]

詳細內容

網上家長學堂 拆解棘手管教問題

  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推出「Take a SIP 」家長教育計畫,邀請18組家庭親身體驗具研究基礎的教養方法,並製作成13集短片,由5月15日起每兩星期推出一集。片中會由教大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林俊彬博士及幼兒教育學系副系主任劉怡虹博士跟參與家庭即時互動,並向家長提供教養建議。 整個系列圍繞三個範疇:建立親子關係、鼓勵正面行為及處理負面行為。片中提及的方法有研究基礎、簡單易明,適合每個家庭參考,希望家長從生活細節着手,透過簡單易學的方法協助孩子成長。   「Take a SIP 」短片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duhkccfs/ Instagram 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eduhkccfs/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R_dA-pwTBSbGOz76lNCtg/featured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繪出無名英雄

將醫護人員化身成一名拳手來對抗病毒,構圖有動感。(繪圖︰Mr Liu) 病毒鋪天蓋地席捲而來,醫護隊伍奮力抵抗。(繪圖︰Mr Liu) 縱使面對病毒來勢洶洶,無名英雄仍奮勇向前;手執枯枝作武器,表達雙方在實力上不對等。(繪圖︰Mr Liu) 醫護人員身上雖被病毒像荊棘般纏繞,但仍毋懼屹立守護市民。(繪圖︰Mr Liu) 大小不同的病毒,為構圖帶來了強烈壓迫感;醫護人員的保護衣服漸化飛灰,帶出了血肉之軀實在已疲憊不堪,但仍發揮專業精神,守護香港。(繪圖︰Mr Liu) 疫情肆虐,無遠弗屆,全港市民的生活也受到影響。 疫情下「新」生活模式,大家逐漸適應起來,由往日繁忙營役到今天清閒慢活,時間恍似多了起來。往日畫室一星期的工作現在只剩下一兩天,到來上課的小朋友,安排坐在最遠距離,大家在口罩下埋首畫作,彼此說話不多,偶然發覺他們以眼神眉目交流,孩子樂天無憂,為沉寂氣氛帶來一點愉悅。 有學生把學校視藝功課帶到畫室繪畫,主題是Unsung Hero,瞬間引起了其他同學的興趣及討論,大家都將「無名英雄」聯想到醫護人員,更成為了當天全體畫作的主題,刻下我提起鉛筆,示範一些草圖給同學們參考。在此,祝願各位無名英雄在疫情下平安渡過。 文、繪圖︰Mr Liu Art Playground視藝老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3期]

詳細內容

活動推介:了解學生教師身心靈需要

疫症期間,面對前所未見的社會情况,師生和家長都要急速適應遠距離學習。除了關注學業進度,大家又會否關顧到彼此的心情、社交與教學需要?慈善教育平台「教育燃新」相信,在困難的時間更需要關心彼此,共學同行,於是推出一個專為香港教師、家長、學生帶來身心靈及教學支援的平台「Better Me, Better We」,鼓勵大家先好好照顧自己,繼而照顧他人。 (機構提供) 「Better Me, Better We」平台分3部分,其中「身心靈小工具」可幫助大家了解自己的心情狀態,並提供方法,一步步尋回內心的平靜;「教育分享平台」則開放予教師分享如何關顧學生的身心靈需要,藉此互相啟發、打氣和交流;「共學工作坊」有一系列網上工作坊,引導教師和家長更多認識「善意溝通」和社交情緒,從而與學生或子女建立互信同行的關係。 網址:ednovators.org/bettermebetterwe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