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情緒管理 父母別把焦慮傳染孩子

父母的焦慮與孩子的焦慮往往互相影響,媽媽愈緊張,孩子愈焦慮。(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個案無關,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開學兩個星期,雯雯患了感冒,在家休息了三天……老師說今年考呈分試,所有同學要加倍努力,而自己一開學就病了,想到這裏,雯雯就哭起來。媽媽回想起去年農曆新年假期後,雯雯不肯上學,擔心她又重蹈覆轍……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梁小玲   電郵:[email protected] 現今學生,背負不少壓力﹕朋輩的比較、父母的期望、社會的要求……如果壓力未能得到適當紓緩,難免出現負面情緒,這也是正常反應。父母和教師需要了解和包容,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協助,接納孩子慢慢學習掌握管理情緒的竅門。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在驚濤駭浪中真正地茁壯成長。 ■個案 媽媽事事擔心 孩子緊張病倒 在暑假完結前一個星期,媽媽已經有點心緒不寧,經常催促雯雯準時起牀、檢查暑期作業完成沒有、打點開學的文具和書包,晚上催促雯雯9時半就要上牀睡覺…… 而這個星期,媽媽的說話也有點特別,經常追問雯雯有沒有準備好上學,有沒有擔心升五年級,有沒有擔心功課太多…… 開學兩個星期,雯雯患了感冒,在家休息了三天。雯雯在病假後上學前一天的晚上在牀上輾轉反側,擔心自己要補做病假功課而追不上學習進度,又想起老師開學時說過今年考呈分試,所有同學都要加倍努力,而自己一開學就病了……想到這裏,雯雯就哭起來。結果第二天她起牀時覺得有點肚痛,不願起牀。媽媽見雯雯不肯起牀上學,便心急起來,大罵雯雯是否又想偷懶。原來媽媽回想起去年雯雯農曆新年後假期不肯上學的情况,擔心雯雯重蹈覆轍…… 身體信號反映焦慮 雯雯的個案,並不罕見。孩子的焦慮往往與父母的焦慮互相影響。雯雯的媽媽擔心去年孩子不願上學的情况會再次發生,所以她在開學前已經開始焦慮起來。這從她在生活細節的表現已可見。她愈是想雯雯準備好迎接新學年,她就愈緊張,結果媽媽的焦慮變成了孩子的焦慮。 孩子的焦慮通常從身體的信號可以看出來。因為對開學感到緊張,又加上對升小五的擔心,結果雯雯的身體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或產生輕微痛症,例如肚痛和頭痛,還會影響睡眠和動力。 對某些孩子來說,開學是每年的一大挑戰,尤其是那些曾經經歷過情緒困擾和上學問題的學生。所以當他們又再一次面對挑戰的時候,身邊人的鼓勵和接納,對他們來說尤其重要。在求學階段的孩子,特別是小學及初中學生,他們需要累積經驗,才能學會怎樣面對壓力和焦慮,所以屢敗屢戰是一個必然經歷的階段。身邊的人要有耐心,容許他們慢慢掌握處理情緒的技巧。 良好親子關係 解決孩子困難良藥 同時,家長也要學習面對自己的焦慮。年紀愈小的孩子,就愈會學習身邊人怎樣管理情緒。如果父母每次面對挑戰和壓力時,都不能好好處理,甚至把壓力不自覺地加在孩子身上,試問他們又怎能學習得到呢? 曾經有一名媽媽來見我,她說﹕「是我6歲的兒子叫我來找你,他說有病的是我!」說罷就痛哭起來,將一直以來抑壓着的委屈、擔心、矛盾和憤怒一下子爆發出來。原來她的兒子每天做功課時總會跟媽媽大吵起來,每次都要打鬧收場。媽媽的焦慮和憤怒漸漸變成了一個負面循環,母子都走不出這個胡同。我建議她的兒子接受評估,才確診兒子患有讀寫障礙,開始接受訓練和在學習上調適;而媽媽要學習接納孩子的困難,也一直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跟孩子溝通的技巧。兩母子最終重拾昔日良好關係。現在,兒子快要升上中學,兩母子每次來見我的時候,總是拖着手,有說有笑地跟我訴說兒子近來的困難。看着他們像朋友般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我更深深感受到,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解決孩子困難的最佳良藥。 (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個案無關,ktaylorg@iStockphoto) ■給爸媽的話:愛惜自己鬆一鬆 調節情緒 管教孩子實在面對不少壓力,家長除了學習管教技巧外,切記也要調節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壓力: ‧不要將孩子的世界變成自己的世界、孩子的成就等於自己的成就 ‧沒有人一生出來便懂得做父母,每個父母都需要一面學習,一面改善管教技巧 ‧要愛惜自己,最少每星期一次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例如﹕逛街、看電影,或跟朋友、伴侶聚會,放鬆一下心情 ‧嚴選信息,減少接收令自己緊張的信息,例如避免經常瀏覽和過分在意在社交群組中那些流傳「必讀課程」或「必做補充練習」,或那些將孩子之間的成績和在學校表現互相比較的信息,以增添自己和孩子不必要的壓力 對於焦慮的孩子,父母可以﹕ ‧建立跟孩子溝通的習慣,每天安排時間跟孩子說笑聊天,了解孩子在學習、社交、活動等情况。從孩子說話中,了解他們的情緒和可能遇到的困難 ‧耐心聆聽,不要太快打斷、反駁,或教導孩子,讓孩子有空間慢慢說出心裏的話 ‧接納孩子有負面情緒,避免否定孩子的感受 ‧讚賞孩子願意分享他的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和他的心情,告訴孩子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鼓勵孩子一起找出辦法 ‧留意孩子的身體信號,例如頭痛、肚痛、疲倦、睡眠質素、胃口轉差,如果次數太頻密,或情况轉差,並同時出現情緒變化,例如情緒低落或暴躁不安,應該盡早帶孩子見兒科醫生、兒童精神科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作出診斷和治療 父母要懂得調節自己情緒,每星期做一次自己喜歡的事,見見朋友,逛街歎下午茶。(Tomwang112@iStockphoto) ■給教師的話:課餘多跟學生傾心事 教師也是孩子世界中重要人物,很多時學生的情緒和行為問題,都是由教師首先發現。一些很熱心的教師,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也十分關顧學生的心理健康。他們願意用課餘時間,跟學生傾心事,也願意跟我在他們休息、午飯時間開會,討論協助學生在處理學習和情緒上的事宜,實在令人感動。 我曾經在一間學校開會討論一名學生的情緒問題,兩名副校長、訓導教師、輔導教師、學校社工和班主任,盡心盡力地一起想辦法,盡量協助這個學生在情緒和學習上得到最大的支援。他們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視,實在值得欣賞。 作為教師,可留意學生的情緒、行為: ‧課堂表現﹕是否出現明顯變化,例如學生在課堂表現得很疲倦或睡覺、情緒容易波動、心不在焉 ‧出席紀錄﹕是否經常遲到或缺席 ‧學習表現﹕成績明顯退步、欠交功課、拖延功課,或在功課(周記)上表達負面情緒 如學生是小學生,便須跟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變化。如學生是中學生,可先向學生表達關心,了解情况和需要,然後再跟家長討論,作出跟進。

詳細內容

(?) 小孩爭執 拉開就算? 趁衝突學相處 訓練小萬人迷

圖:kiankhoonz@iStockphoto 搶玩具、爭食物……小孩子間爭執甚至互相推撞,常有發生。父母老師為了平息爭執,會第一時間宣判誰對誰錯?或是盡快分隔雙方,遠離事端。 文:梁淑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王翠麗    圖: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適當處理孩子間的衝突,是孩子學習與人相處的好時機,同時讓他們認識和學習表達自己情緒,了解情緒對自己的影響。長遠而言,有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朋輩關係。 案例﹕一次學生小組中,6歲的進賢不小心撞倒子僑,子僑額頭上出現了一道紅印。雖然沒有大礙,但子僑就抱着頭立刻大哭起來,並隨即要求進賢在他面前跪下道歉,因為子僑覺得進賢故意撞他。進賢雖然有點歉意,但要在眾人面前跪下道歉,感覺始終不是味兒。一個大聲哭鬧,一個拒絕回應,情况就此僵着了。我們看到後,趕緊分開他們,隨後幫助孩子們各自了解自己的情緒、感覺和需要。 小朋友間的衝突,是家長最大的煩惱之一。作為家長,首先不要害怕衝突,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其次不要過於擔心和生氣,衝突的發生也是人生寶貴的教育時機,處理得當,可以使孩子更懂得管理情緒並解決衝突。 學懂處理衝突,提升小朋友社交能力,建立良好朋輩關係。(圖:Milatas@iStockphoto) 怎樣幫助小朋友妥善地化解衝突呢? 1. 身體表現 反映情緒 事實上,我們的情緒可從身體反應呈現出來。比如當子僑被撞倒時,他的呼吸急速,胸口有較強烈的起伏,拳頭緊握着。這是身體的本能反應,顯示了他非常生氣。至於進賢,子僑嚷着要他下跪道歉時,他眉頭用力的緊皺着,滿面通紅,但視線卻不敢直視子僑,這顯示進賢也有着羞愧之心,卻難以啟齒,但情緒已從肢體動作顯示出來。所以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意識到這些身體的變化,以及用怎樣的態度來回應內在情緒。 2. 引導比喻 描述情緒 要兒童描述自己的情緒當然並不容易,這時候我們可以用比喻的方式。例如我問子僑:「你生氣了啊?」 他立刻回答﹕「是!」 我不着急讓他平息憤怒,接着問他﹕「在身體何處感受到憤怒呢?」 他指着胸口說﹕「在這裏。」 我問﹕「是不是好像有些東西從心口內爆發出來呢?」 他說﹕「正是!有一顆炸彈在我胸口要爆炸了!」 我隨即說:「憤怒是否也令你感覺很辛苦!你害怕它像炸藥般爆炸嗎?」 子僑小聲說﹕「嗯,有一點點。」 引導孩子描述當下的情緒,目的是使孩子的大腦在情緒和理智之間快速切換或轉化,不僅讓他們更容易平靜下來,還使他們理智與情緒的聯繫更為緊扣;同時在過程中重複提到情緒的名稱,是為着令孩子多熟悉這些字,使他們倘若將來經驗相同的情緒時,可以清晰地向別人表達。 3. 小小技巧 安撫情緒 幫助兒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還需要訓練一些情緒管理的小技巧。比如進賢覺得特別委屈傷心,他說﹕「心都碎了。」我們建議他把小手放在胸口處輕輕的拍着,其用意是給自己安慰與支持。幫助兒童冷靜下來,我們也可教他們做幾次深呼吸,再用水拍拍額頭,都是一些較有效的調節情緒方法。 4. 握手擁抱 笑走衝突 最後是教導孩子向對方表達衝突事件的想法與感受。我們鼓勵孩子以某種形式結束衝突,比如握握手,擁抱一下,說聲「對不起」等。進賢和子僑冷靜下來後,在老師的鼓勵下握了手,以歉意的態度來相互地擁抱一下,之後兩人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總結:提升社交能力良機 就進賢和子僑的例子,衝突是學習與人相處的良機。描述身體感受和情緒變化時,需要同時運用思考和語言;配合情緒管理的技巧,便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理解及安撫自己的情緒;再用語言向對方表達痛苦、傷害、需求及不滿,增加孩子們彼此諒解,這是解決衝突重要的一環。長遠而言,有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從而獲得良好的朋輩關係。

詳細內容

問專家:霸王女被寵壞 學校打人搶玩具(2-8歲)

問:我女兒9月剛升K1,之前並沒有讀學前班,平日主要由婆婆和傭人照顧。做媽媽的我一向都知道她「臭脾氣」,怎料在上學首幾天已完全表現出來,不但不能安坐座位,更會搶玩具和打人,老師拖着她或請她不要這樣做,她就大字形攤在地上。我相信老師有教導這類小朋友的豐富經驗,然而我也覺得女兒過於離譜,希望平日能協助老師教導她。我也曾懷疑囡囡是否有過度活躍症,如果真的是這樣,老師是否可以在課堂中觀察到,好讓我盡快為女兒尋找輔助? 答:很多小朋友都是由祖父母或傭人照顧,有時過分溺愛會變成縱容,如小朋友平日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便難怪他們初上學時會表現出這些行為。別看孩子年紀小小,其實他們很懂得「走位」,當各個照顧者的要求不一樣,他們會嘗試控制環境,試探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剛開始上學,小女孩又遇到一個新環境,所以她會嘗試用平日慣常的方式表達,希望讓所有東西都在自己控制範圍內。 家長配合教師糾正行為 然而家長毋須過分擔心,因為若小朋友願意聽老師的話,過了一段時間她便會有所改變。若家長願意配合老師,進步的時間就會更快。家長可以了解一下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例如對小朋友的嚴謹程度:不聽話會有什麼後果?會先勸告,再犯才責備?家長可嘗試逐點跟着去做。當然,這也需要長輩和傭人一同配合,不然又會事倍功半。 懷疑過度活躍 言之尚早 至於小朋友是否患過度活躍症,在幼稚園階段還是言之尚早,因為這年紀的小朋友「坐唔定」是很正常的,一般過度活躍症的診斷都要等到小學階段。不過,有經驗的老師能夠觀察到小朋友是否出現行為問題,到時家長可以聽從老師建議,再為小朋友作進一步評估。 資料提供:資深教育心理學家麥依華 文:顏燕雯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詳細內容

愛意表達隨成長轉變 多獨處聊天 交託責任(9-15歲)

問:我有一個剛升中二的女兒,還有一個3歲的幼女。長女小時候精靈可愛,經常得到別人稱讚。當她隨年月長大,加上近年妹妹出生,大家的注意力都放了在妹妹身上。不知是否因為踏入青春期開始有反叛性格,還是覺得自己不再受寵,最近她變得情緒反覆,不像兩三年前那麼願意幫忙照顧妹妹,推搪家務之餘,與我們(父母)的關係亦變得冷淡。事實上妹妹的年紀確實較需要受人照顧,我們應如何令她不再這麼「呷醋」? 答:父母覺得大女兒開始反叛,這裏其實有兩個原因,而這也是父母所察覺得到的,我們也可以循這兩方面去改善親子關係。 第一,較鮮明的原因,是姊妹間的妒忌。似乎很多人的視線都明顯地從她身上轉向妹妹。我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很鮮明的,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會經常以抱抱、親親來表現愛惜,但我們對大一點的孩子(以至自己的父母)卻很少會如此親暱,不免令不再幼小的孩子難以感知父母的關懷。當然,孩子踏入青少年階段,你再去抱她,她也可能感到「肉麻」,但父母其實可以轉個形式去表達對孩子的愛,例如留一些跟她獨處時間,陪她買東西或者吃個晚飯,也可以讓她感受到愛;其次是在大家獨處和談天時,討論一下對不同事物的看法,除了可以讓父母多了解她的感受,也能令孩子感到父母是與自己一同成長的。 把每個孩子獨立看待 至於第二個原因,是子女踏入青春期。這個年紀的孩子,有時會覺得父母很老套,渴望成長。他們希望獨立、有話事權,可是實際上他們未必每件事也能夠自己處理得來。所以父母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例如照顧妹妹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父母要留意的是,無論兩個孩子年齡相近還是相距較遠,都應該將他們「獨立」看待,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和能力也不同,不要經常讓「弱勢」的一個遷就「強勢」的,建議父母把每件事獨立處理。 資料提供: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機構發展)王美玲

詳細內容

問專家:5歲女想買手機 「身教」孩子別沉溺(2-8歲)

問:女兒5歲,升K3,有一名要好的同學年紀這麼小已經有手提電話,雖是舊機,但確有電話卡,還常常叫女兒WhatsApp給她,女兒因此也想要一部。我曾經向她解釋,但小朋友似明非明,究竟我該怎麼說,她會容易明白一點呢?另外,5歲的孩子也會有這種炫耀心態嗎? 答:我們不得不接受,這一代的小朋友是科技產品的「原居民」,年紀小小便懂得使用WhatsApp、instagram。看似很誇張,但想深一層,孩子每天的生活都充斥着資訊科技產品,父母又經常在他們面前使用手機,他們看來眼裏,便會覺得手提電話很普遍,要求擁有也不是大問題。如果家長從這個角度看,便不至於太反感抗拒。 家長機不離手 難說服孩子 只是,家長需要教導小朋友,如何適當及有效使用電子產品。以WhatsApp為例,可告訴孩子,她和同學每天都見面、一起玩,面對面玩的感覺更開心和強烈,因此毋須常用WhatsApp溝通。此外,也要幫助小朋友建立生活秩序,限制使用時間,假如自小根基打得好,將來沉溺電子產品的機會便可減少。 當然,父母亦要以身作則,檢討一下自己有沒有機不離手,否則,很難說服子女接受你的論述。 此外,我認為這也是家長向女兒灌輸理財觀念的好時機。5歲的小朋友,數學觀念未必太強,我們可借助孩子熟悉的物品或喜歡的玩具,去量化手機的價值。比方告訴她,一部手機可以買到500個漢堡包或200件玩具,讓小朋友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用錢要審慎。 至於來信提及那個喜歡「炫耀」的女同學,我會正面些,理解為是出於小朋友興奮的感覺,因此禁不住要告訴別人。代入對方家長的角色,如不想女兒的舉動給別人帶來「認叻」、「曬命」的負面感覺,我建議可教導小朋友多運用表達情緒的詞彙,例如「分享喜悅」這些字眼,相信就可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和衝突。 資料提供: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調幹事許繹標 文:沈雅詩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傳真至2898 2537

詳細內容

養不養寵物 投票解爭拗(9-15歲)

問:女兒13歲,突然不停要求養寵物,例如:、兔仔、刺蝟等。我很害怕這些小動物,一來有異味,二來家中沒有地方,所以已經多次拒絕她。但女兒依然死心不息,還常常拿爸爸也養魚、養鸚鵡來質問我。但實情是,我丈夫因為工作壓力大,早前又做過大手術,知他想藉此減壓,我才勉為其難接受,真沒想過女兒會如此幼稚。想請教有沒有方法幫助我說服女兒打消養寵物的念頭,因為我不想再天天跟她吵架了! 答:就這個個案,我相信處理的重點不在於寵物的問題,因為養或不養,每個家庭或情景都不同,很難一概而論。反而,我想多討論這對母女之間,在面對爭論時應該如何處理。 子女踏入青春期 應平等相待 13歲的少女開始進入青春期,父母與青春期子女最理想的親子關係,是以朋友般相待,用相對平等的地位去討論、決定一件家庭的事。此外,來信中我看不見爸爸的角色,其實這既然是一個三人家庭,各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參與決策。 我最期望三方都細心聆聽對方的聲音,比方媽媽表達了很害怕小動物,女兒又可否想想,有沒有其他東西可替代養寵物呢?又假設女兒仍然很渴望養寵物的話,媽媽又可否嘗試羅列一些限制、規範,如女兒承諾遵守的話,便放手讓她飼養呢? 三方各自陳述再表決 當三人各自陳述後,若仍未能達成共識,我會建議投票作決定,但輸的一方必須要服從勝出一方。須知道投票結果,總會有家庭成員不開心,但也得學習接受,况且一家人有商有量,遠比是否養寵物更重要。 資料提供: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ario教育服務服務主任(註冊社工)廖李耀群

詳細內容

問專家﹕教分想要和需要 抗引誘(2-8歲)

問﹕我的女兒7歲,性格單純,她在小學結識了一名很好的朋友,這個小朋友間中會帶耳環、手鏈、防水手表回校,她會放在書包裏,小息時拿出來向女同學展示,又問我的女兒有沒有同樣物品。女兒見到人有我無,當然會羨慕,回家後就請求我買,我拒絕後便十分失落。我明白她的心情,但不想她這麼小就看重物質。我應如何向她解釋呢? 答﹕我建議家長先向老師了解清楚情况,校內孩子帶奢侈品是否常見?原則上大部分小學都不容許孩子帶耳環、手鏈回校,即使是放在書包內,都屬違禁品。不過家長先不用抱着告狀心態,而是表達憂慮,擔心小朋友帶奢侈品回校的現象,會改變小朋友淳樸的價值觀,甚至形成比較的風氣;就算家長努力教好孩子,不用追求奢侈品,但誘惑一直存在,刺激孩子,小朋友難免受影響。 跟學校溝通的事宜,應由家長出面去處理,而非叫孩子告知老師,否則肯定會破壞孩子間的友誼。處理期間亦要保持低調,盡量不要告知其他家長或同學,更不要在社交群組提及,以免多生事端及波及孩子。 至於如何向孩子解釋,家長可趁機教導他們正確價值觀,學懂分辨什麼東西是「想要」,什麼是「需要」。 想要的東西可以無窮無盡,以耳環為例,的確可令外觀變得漂亮,但對一個小朋友來說,又是否非要不可呢?還是只是「想要」?孩子是有能力去判斷的。 相反,一隻防水手表有助掌握時間,考試期間更加能派上用場,可算是「需要」。 在教導這個觀念前,家長宜先照顧孩子的情緒,首要是展現同理心,大方承認每個人都有想要的東西,例如見到有人住在大屋裏,爸爸媽媽一樣感到很羨慕。這會令孩子一開始就相信,爸爸媽媽一定明白她的心情。之後家長可回應她的心情,指出女兒心中想要什麼、人有我無的失落感,令她更覺得被明白。家長緊接要做「搭橋」的工夫,即是用「不過」這類用字,再帶出「想要」和「需要」的分別。 展現同理心 避免一口拒絕 同理心與「搭橋」要按次序去做,如果一口就拒絕了她,她的情緒很容易有反彈,之後即使再去表達對她的理解,她都未必聽得入耳,情緒甚至親子關係已受到打擊。 最後,女兒每天都要面對很大的引誘,加上在跟好朋友之間的比較,也可能令她心情低落,所以千萬別忘了要教她如何應對朋友的炫耀。有一些句子是可以教她說的,例如:先說「真的好漂亮,多謝你給我看你的物件」,用正面和肯定的態度應對對方,並得體地表達感謝;接着可以說「我都想要,但媽媽教我要分辨什麼是需要」,一來承認自身感受,二來重申了個人立場。 資料提供:香港小童群益會資深社工鄭惠君 文:李樂嘉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傳真至2898 2537)

詳細內容

改善孩子社交 免做宅男(9-15歲)

問﹕我的兒子15歲,升中四,每星期除了去補習3小時,基本上都留在家中,有時會打機、看電視,有時寧願無所事事,都不離開家門。放長假時,我不停鼓勵他去玩,結果他跟朋友出去3小時,看一套電影就回來了,說始終家裏最舒服。 現在他長大了,我總不能像小學時期一樣,為他安排好節目,但又擔心他變成宅男。有朋友說,他喜歡留在家中,總好過流連街上。那我應否改變他的習慣呢?如何可以改變呢? 答﹕這位家長先不用太擔心,他會跟朋友出去看電影,反映他不至於完全沒有社交圈子。但的確,他跟朋友互動的頻密程度較低,尤其在青少年的階段,孩子通常喜歡和朋友結伴,個案中的兒子的社交動機,跟同齡人似乎有點落差。 我建議家長先作全面的觀察,從而得知孩子不愛社交的原因。所謂全面觀察,即家長不要只看他在家的表現,就判斷他的社交情况,也要留意他在學校的表現,了解他是否在社交上遇到困難。這就有賴家長多花心機,跟兒子身邊不同的人去交流,尤其是教師、駐校社工等。 在家校溝通中,家長有可能發現孩子的難處。 曾經有同學在言語上被欺凌,被同學取笑肥胖,以致在人際互動上十分退縮;亦有同學被作弄,如扯頭髮等,都會令他們社交動機減低。 另外,若教師或社工發現,孩子有不太恰當的社交行為,以致未能跟同學熟稔、成為好友,家長可以回想他的成長過程:過去是否較少培養他的社交技巧?包括表達自己、抒發情緒、與人溝通的方法等。是的話,就要逐一拆解,助兒子重新建立社交技能。 當然,社交動機低未必與校園生活有關。有部分青少年過分沉迷上網、打機,他們寧願在有穩定網絡的家中,滿足打機需要。青少年沉迷打機的主因之一,正是想透過過關、武器升級等,提升自我觀感。面對這種情况,家長可檢視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欠缺成功感、滿足感? 摸索孩子興趣 鼓勵外出 除了從旁觀察外,親子關係向來夠親密的話,家長便可直接問孩子的社交情况:跟誰一起看電影、看了哪套電影。追問下去的好處,在於家長會慢慢摸索得到,有什麼動機能驅使兒子出外,例如發現兒子喜歡的電影類型,下次有類似的電影上映時,便可趁機鼓勵他出街。聊天期間,家長還可進一步鼓勵他:下次看完電影後跟朋友去吃飯、平日多跟朋友玩等,希望擴闊他的人際互動。 另外,家長不妨主動提出,叫兒子帶朋友上來家中,並以茶點稍作招待,或者拿出紙牌遊戲,變相鼓勵他們留在客廳玩,而不要一入屋就進房。這樣,家長能見到兒子與人相處的狀况,又能認識朋友的背景、為人等,自然較放心。 資料提供: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調幹事許繹標

詳細內容

問專家:慢吞吞小姐 三催四請當耳邊風(2-8歲)

問:我有一個五歲多的女兒,從小到大做事「慢吞吞」,吃飯要吃個多小時才完成小半碗,做功課也慢條斯理。最令我急躁的是每次去朋友聚會或興趣班,要三催四請她換衣服和穿鞋子,經常因而遲到要改乘的士前往。因為這樣,別的女孩子學跳芭蕾舞,我就要她試試爵士舞,只想她行動快一點。就連比她小一年的弟弟也看不過眼,常叫家姐快一點。女兒即將升小一,實在擔心她常遲到又趕不上老師的要求,到底有什麼方法可幫幫這「慢吞吞」小姐呢? 答:其實我是同情孩子們的,生活在節奏急促的香港,做事慢一點都有很大的壓力,身邊人都認為要快才對。希望家長先明白,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人是急性子,有些卻是慢郎中,我們都應該接受。當然,如果「慢吞吞」的個性嚴重到影響大部分生活節奏,的確需要稍作改善。 預多一點時間給女兒準備 首先撇除女孩因為弟弟出生後才變成做事慢的情緒影響因素,五歲多的年紀仍然很小,對時間掌握未必有清晰的概念,如果家長只顧催她「快點」,她可能只當作耳邊風,不會因而手腳變快。家長不妨預多一點時間給她準備,例如預計女兒需要一小時才能出門口,便給她一小時多一點點,甚至給她買一隻手表,告訴她什麼時間需要完成哪項工作,其間加以鼓勵。其次,也可利用鬧鐘作提示,例如每十五分鐘響鈴一次,讓女兒明白時間已過去。當然我不鼓勵經常利用鬧鐘,因為這就如催她「快點」一樣,經常掛在嘴邊便不奏效。 遲到後果要承擔 此外,也要給女兒知道遲到的後果,例如趕赴同學生日會,如果遲到乾脆取消不去;上她喜歡的興趣班時若遲到也取消課堂,要她承擔後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慢條斯理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對事情沒有興趣和動力,家長可檢視一下,為女兒報讀的興趣班是否她真正喜歡的呢? 如果她很喜歡,一定很期待參與,未必會花這麼多時間仍未能出門口。最後我提醒家長,得接受女兒是性子慢的人,如不是太重要的事情,可以給她寬鬆一點的時間去做,毋須像「軍訓」般讓她趕快完成目標。 資料提供: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服務經理梁翠雲 文:顏燕雯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傳真至2898 2537

詳細內容

多分享少管制 免兒子走歪路(9-15歲)

問:我的兒子是中三生。升中後,發現他經常和一些「壞朋友」在一起,更偷聽到他們打算到玩具店盜竊。兒子是個說話不多的孩子,很難和他打開話匣子,最近他更變得不喜歡上學,常藉辭曠課。我不知如何可以幫到他,我應該阻止他和朋友見面嗎? 答:青少年犯罪的表面原因有很多,例如好奇、虛榮心、朋輩壓力、刺激感等,家長亦很容易掉進「解決表面問題行為」的圈套,嘗試用金錢、管制、說教等形式解決問題。其實青少年行為背後還有更深入的心理因素。 我輔導過很多有犯罪傾向的青少年,我會將他們的問題行為定義為「求救的警號」。要知道,這個年紀的青少年正處於人格發展的過渡階段,即「尋找身分」的階段,所以當解讀這些求助信號,如曠課、盜竊、與「壞朋友」在一起等,應理解為他在尋找一個體現自己價值的身分。曠課、不喜愛上課,背後原因是他在學業及學習過程中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經常和「壞朋友」在一起,是因為他在個性突出的朋友身邊感到自己有價值;從事犯罪活動是因為犯案的成功感體現到自己的價值。 因此,作為父母不應用限制、管制方式應對,因為被限制、管制的人是不能體現自己價值的;這樣變相是用自己的行動鼓勵孩子用上述的方法體現自己的價值。 只要子女感到自己的價值時,問題自然會減少。因此,父母可試試在下列幾點多下工夫,包括: 1. 避免「指點迷津」,因為他們不需要長輩替他們選擇,而是要資料的提供和經驗的分享,然後自己去經歷和選擇。只有經過個人的體驗及選擇,才是自己的價值觀。因此父母可以用過來人身分分享取代教誨,不妨分享以往自己也曾做過的「瘋狂事」和後果,讓他們學習為自己行為負責。 2. 讓他們在生活環境中探索不同的興趣,例如樂器、運動、戶外活動等,但重點在於是他自己「選擇」的。 3. 青少年很多時在家中會有較少的身分認同,原因是「子女」這個身分不能體現自己的重要性,尤其是多數由父母作主的家庭。所以用正面的方式表達關心很重要,有時候可以用「媽媽/爸爸見到你咁好擔心,但我唔想管住你又唔知點做好,可以話畀我知你想法嗎?」取代說教。家長要知道,令狀變好的不是說話,而是關係。 資料提供:輔導心理學家洪霓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