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享少管制 免兒子走歪路(9-15歲)

問:我的兒子是中三生。升中後,發現他經常和一些「壞朋友」在一起,更偷聽到他們打算到玩具店盜竊。兒子是個說話不多的孩子,很難和他打開話匣子,最近他更變得不喜歡上學,常藉辭曠課。我不知如何可以幫到他,我應該阻止他和朋友見面嗎?

答:青少年犯罪的表面原因有很多,例如好奇、虛榮心、朋輩壓力、刺激感等,家長亦很容易掉進「解決表面問題行為」的圈套,嘗試用金錢、管制、說教等形式解決問題。其實青少年行為背後還有更深入的心理因素。

我輔導過很多有犯罪傾向的青少年,我會將他們的問題行為定義為「求救的警號」。要知道,這個年紀的青少年正處於人格發展的過渡階段,即「尋找身分」的階段,所以當解讀這些求助信號,如曠課、盜竊、與「壞朋友」在一起等,應理解為他在尋找一個體現自己價值的身分。曠課、不喜愛上課,背後原因是他在學業及學習過程中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經常和「壞朋友」在一起,是因為他在個性突出的朋友身邊感到自己有價值;從事犯罪活動是因為犯案的成功感體現到自己的價值。

因此,作為父母不應用限制、管制方式應對,因為被限制、管制的人是不能體現自己價值的;這樣變相是用自己的行動鼓勵孩子用上述的方法體現自己的價值。

只要子女感到自己的價值時,問題自然會減少。因此,父母可試試在下列幾點多下工夫,包括:

1. 避免「指點迷津」,因為他們不需要長輩替他們選擇,而是要資料的提供和經驗的分享,然後自己去經歷和選擇。只有經過個人的體驗及選擇,才是自己的價值觀。因此父母可以用過來人身分分享取代教誨,不妨分享以往自己也曾做過的「瘋狂事」和後果,讓他們學習為自己行為負責。

2. 讓他們在生活環境中探索不同的興趣,例如樂器、運動、戶外活動等,但重點在於是他自己「選擇」的。

3. 青少年很多時在家中會有較少的身分認同,原因是「子女」這個身分不能體現自己的重要性,尤其是多數由父母作主的家庭。所以用正面的方式表達關心很重要,有時候可以用「媽媽/爸爸見到你咁好擔心,但我唔想管住你又唔知點做好,可以話畀我知你想法嗎?」取代說教。家長要知道,令狀變好的不是說話,而是關係。

資料提供:輔導心理學家洪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