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特教樂與路:卸下屏障

最近電視台播放一個有關尋人的節目,引來不少坊間的迴響,內容是關於一個40年前曾在時事節目中受訪的對象,他很有個性,只要遇上不公平的情况或遭受別人歧視,自我防護機制便隨即打開,然後能精準地找到相關的政府部門去反映,久而久之,投訴成為他生活日常;但同時,他不能放過別人的心態,讓他難有知己朋友,變得生人勿近。 他雖有長期病患,但他的獨立能力非常高。他能自行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而且十分精打細算,還累積了林林種種的「財產」,他更懂得因應需要申領津貼,經濟上不成問題。他眼見不公平,或自身被歧視,一定會找方法回應,而且不成功不罷休,可是當主持人問:「你有朋友嗎?」他那雙無助的眼神,完全掩蓋不了寂寞,「我怎樣找朋友?」、「我很孤獨。」、「我都想找人傾訴……」這一句句的心底話,正是問題所在。 當主持人訪問他的家人及昔日的好友,發現他們都能在他身上找到欣賞之處,願意關心及溝通,他那份自我保護的屏障,就自自然然地放下了。 無論是否傷殘人士或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又或樣貌、行為有點跟主流不一樣,總會被人投以另類的目光,然後大家很自然地為他們設定了一些想法,想法的真假不重要,但就直接影響自己對他們的回應及態度。過去有不少家長曾經表示,他們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因為表現跟人有所差異,被人歧視。最近,一名家長的親身經歷——他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因為不懂表達不適,在商場大叫起來,途人看在眼裏,讓他甚為不安。 有的途人還會出言批評:「你有否管教好兒子?沒家教!」爸爸為了保護兒子,說:「我兒子有病。」有時候換回來的可能是對方尷尬的表情,但有時候會回應一句:「有問題就不要帶他上街。」這些負面的經歷對於他們來說,更加難對人際關係及與人交往建立信心,愈怕被傷害,愈要建立防護屏障,久而久之,行為變得偏激了。 接納與融入互為因果 現時特殊教育的方向,總是着重如何提升有特殊需要學生學習能力,裝備他們的獨立能力,教導他們如何適應社會,面對逆境如何自強。節目中主持人訪問了一名醫生,醫生表示這主人翁某些特徵與自閉症譜系障礙者類似,會有一些偏執的行為,旁人可能不理解,這正正影響了他跟別人相處的情况。縱使他生活應用上完全沒問題,但他的心靈和生活質素,是何等大的差距?他不斷學習求生求變,但社會的價值觀未有隨着改變,「接納」與「融入」是互相關聯,互為因果。社會對他,甚或對其他有特殊需要人士的理解及接納,正正是關鍵所在。 人的心中總有一把尺來量度自己遇到的人與事,眼中總有一塊濾鏡去篩選自己可以接納人與事的程度,假如大家在量度和篩選之前,抱着一個信念:「每個人都不一樣,大家需要的是互相尊重。」這個信念絕對能填補「接納」與「融入」間的空隙,很多無謂的誤會定能大大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防衛屏障自然慢慢卸下。 文:譚蘊華(東華三院包玉星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從事特殊教育工作逾廿載,深信特教孩子一樣各有潛質,盼藉特教生涯的經歷,宣揚「有教無類,尊重多元」的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勤有功 戲無益? 港家長育兒取向

傳統中國文化重學術而輕運動,體能活動與遊戲常被視為「不務正業」,妨礙孩子專心學習。雖然近年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促進兒童的智力與社交發展,但家長對運動的認知有否隨着教育而改變?父母在孩子體能發展方面,又擔當着怎樣的角色? 研究:父親對孩子體能要求較高 為回答上述問題,筆者的研究團隊訪問了201名幼稚園家長,了解他們在孩子體能活動時的教養行為,並審視不同性別、年齡及學歷的家長,其育兒取向有何不同。 研究顯示,家長在體能相關的教養活動方面,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數據顯示,父親比母親對孩子體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例如父親傾向安排更密集的運動時間表、對孩子的體能活動表現作尖銳的評價、要求孩子參與更多興趣以外的項目等。但在回應孩子與組織活動方面,兩者則未見有顯著差異。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愈高學歷的父母,對孩子的體能要求及把體能活動組織的程度亦會愈高。相對而言,各教養行為與父母的年齡則未見有關連。 高學歷家長擅長組織活動 綜合上述結果可見,本港父母普遍着重兒童的體能發展,能夠對孩子參與活動提供情感回應,並願意組織活動。然而,不同背景的家長,卻表現出不同類型的教養取向。例如,高學歷家長(特別是父親),傾向對孩子有更高的體能發展要求,亦更多着重向外探索,而非着眼於兒童的自身興趣。但同時,他們對運動成就的重視,亦可能為孩子帶來壓力。 另外,研究亦顯示高學歷家長在組織活動方面得分較高,即他們傾向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活動環境,如組織更多與體能相關的家庭活動(如游泳、遠足等),亦更注重孩子的特點,以及重視基礎技能(如平衡感、手眼協調等)的培養。 調節育兒心態 勿片面催谷 在新冠疫情期間,學生的戶外活動大幅減少,在學校無從支援的情况下,父母在體能方面的育兒取向尤為重要。參考上述結果,未來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可根據不同家長背景提供針對的支援。例如,對基層家長,學校可多介紹運動基礎技能、組織策劃或活動資訊,讓他們更有系統地促進孩子的體能發展;對高學歷家長,學校可着重調節家長的育兒心態,提醒他們不要片面催谷,或單純視運動為升學工具,並讓他們多了解運動對促進孩子健康與幸福感的重要,讓孩子全情投入運動。 文:梁亦華、Dr. Catherine M. CAPIO(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走進甜蜜數碼藝術館

藝術,不一定深奧莫測,簡單如把小朋友最愛的糖果元素加入藝術裝置中,一樣吸引到大家的注意! 以甜品為主題的「數碼互動藝術館」,就是一個好睇又好玩的藝術館!apm請來多個世界級藝術單位,包括新加坡藝術家Caramelaw、韓國時尚插畫師Nahum Kim以及IG界網紅小湯圓合作展出多幅NFT作品,部分更加入數碼動感影像效果,讓大家可看到作品生動有趣一面,亦可掃描作品上的QR Code,連結至NFT平台購買。而來自新加坡的插畫家Caramelaw(a.k.a. Sheena Aw)特意為apm中庭度身創作巨型甜蜜糖果池,裏面注滿了軟綿綿的棉花糖,還有大型冬甩及各式糖果公仔;另一邊糖果藝術牆上就掛滿了多部糖果機,只要於推廣期內追蹤apm Instagram或facebook官方平台,以及憑即日任何消費電子單據即可於糖果機扭糖果,滿載而歸。 (商場提供) 此外,商場亦聯同場內逾100個商戶推出多項消費獎賞,包括以「美食.運動」為主題的促銷活動,以及每周最高消費會員將獲贈「龍蝦鮑魚8人盛宴」等,讓大家可盡情一次過食、買、玩。 apm數碼互動藝術館 日期:即日至6月19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9:00 地點:觀塘apm 查詢:3148 1200 ■送apm尊貴版禮品套 apm送出apm尊貴版禮品套裝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每份包括帝苑餅店原味蝴蝶酥禮盒及Salley's Garden玫瑰中國茶系列禮盒。名額5個,每人可獲禮品一份。(圖2、圖3) (圖2)(商場提供) (圖3)(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先讚好《Happy PaMa教得樂》及明報副刊facebook專頁,並於「家家有禮網上表格」回答問題,即有機會得獎。 截止日期:6月7日 ■家家有禮 網上表格:link.mingpao.com/73806.htm 整理: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長幼共融:豆丁愛粵劇 老友記迷流行曲 長幼兩代 以歌會友啱嘴形

假如你要給長者點唱,你會點哪類型歌曲呢?懷舊金曲?粵曲?你又猜猜小孩子會喜歡聽什麼歌?卡通片主題曲?MIRROR作品?當「老友記」遇上小豆丁,兩代以歌會友,又會擦出什麼火花呢? Linda、Benny和兆忠都是退休長者,大家都喜歡音樂,亦不約而同參加了靈實長者地區服務中心的DJ訓練班,一起替中心的「聲聲相識星期二」主持過36集錄音節目,為會員播送靚歌。然而,過去3人都是以打碟選歌為主,從未試過訪問嘉賓。不過,這天錄音室就非常熱鬧,事關主持人請來5個年僅4至6歲的小寶寶,更有趣的是,他們統統都是粵劇迷! 喜歡聽流行曲的兆忠(左上)、Linda(左中)、和Benny(左下),遇上一班喜歡聽粵曲的小朋友,大家有很多有趣的交流。(朱安妮攝) 愛粵劇行頭漂亮 愛聽粵語流行曲、更是「姜糖」的Linda,對粵劇一竅不通,她很好奇一班小豆丁為什麼會聽粵曲、學粵劇?沒料到小一男生曜同竟搶着答:「因為化妝和衣服都很靚!」他身旁讀K3的樂瑤也和議:「那些頭飾很重的,經常把我弄得頭痛,但不打緊,最緊要好玩」。 Linda是「姜糖」,應援公仔和小卡也不缺。(朱安妮攝) 說得興起時,幾個小嘉賓更即場演繹一曲《打擊翻版》(《游龍戲鳳》曲譜),「傻傻傻 點解要賣翻版 確係傻 購物購翻版 更仲傻……」不論唱「平喉」或「子喉」的,唱功都有板有眼,令75歲的Benny讚歎不已,「你們真的很厲害,我像你們這個年紀時,只是『一嚿飯』,什麼也不懂」。他透露自己在中學年代開始迷上英文歌,卻「聽唔明粵曲」。 與長者DJ傾偈無冷場 音樂無界,更是長幼共融的最佳橋樑。雖然這兩代人年齡相距逾半個世紀,但以歌會友,彼此都言談甚歡。30分鐘的節目,絕無冷場。小朋友又怎樣看這幾個長者DJ呢?4歲芯喬形容他們「很好人」,同是6歲的思辰和見澄,則異口同聲表示,和他們「傾偈」很開心。 「老友記」對粵劇「功架」甚感興趣,向小學員討教一招半式。(朱安妮攝) 或許正如兆忠所言,雖然粵曲和流行曲演繹的方式和背景有所不同,但樂曲響起,無論節奏激昂或悠揚,同樣扣人心弦,容易令人產生共鳴。想收聽「老友記」和小豆丁更多有趣訪談,可登入bit.ly/3Nw8R8C。◆ 踏台板練膽量 演折子戲籌款 彈琴、跳舞、參加合唱團等,都是小朋友經常接觸到的音藝活動,若說到粵劇,則相對冷門。但原來讓孩子從小接受粵劇訓練,對成長有莫大幫助。聲輝粵劇推廣協會(下稱聲輝)一直開辦兒童、青少年粵劇訓練班,最年幼的學員只有2歲。會長芳雪瑩說,透過練習及台上表演,可鍛煉小演員的膽量和自信,並建立團隊合作的精神,「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但粵劇是一台戲,學員之間需要合作、交流,這有助他們建立群體生活、發揮團隊精神」。 粵劇訓練有助孩子提升膽量和鍛煉毅力,並可建立團隊精神。(朱安妮攝) 她又謂,粵劇亦有助學童提升中文能力及加深對中國歷史的認識,「每個劇目,我都會向學員解說故事背景、內容、傳遞的精神」。 芳雪瑩(朱安妮攝) 小演員綵排 因劇情觸動痛哭 別以為孩子年紀小聽不明白,芳雪瑩憶述,曾有6歲小演員飾演《潞安洲》陸登一角,即使在綵排時,也聲淚俱下,「大家問他喊什麼?這個男生反問:『太太在我面前自殺,怎麼會不喊呢?』」。聲輝亦即將率領一班小演員為基督教靈實協會作籌款演出,芳雪瑩期望,藉此讓小朋友明白,可運用所學來幫助別人,並推動他們不斷進步。 ◆INFO 2022「雛聲頌揚:兒童粵劇折子戲」 日期:6月12日(周日) 時間:下午2:30 地點: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 內容:演出劇目包括《牡丹亭驚夢之幽媾》、《再世紅梅記之折梅巧遇》、《鳳閣恩未了情》、《游龍戲鳳》等 票價:$2000、$1000、$600、$400、$200 查詢:2703 3380、2703 3378 詳情:www.hohcs-etouch.org.hk/jco2022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呈分試熱門畫題

視藝科呈分試有別於一般繪畫項目,不同學校有不同的要求。考生需要認清校方公布的評分準則,並以最清晰和直接的方法回應。我見過一些學校,通告裏詳細解說考試要求;也有些學校只由教師概括口述,遇到這種情况,考生必須用紙筆記錄下來。 廣告彩是學生平日熟悉的素材,但當與考試主題結合後,就不容易駕馭。考生審題後要先「起稿」,有時題目會要求考生繪畫指定數量的景物,那只需要按要求去做就可以,不用畫多或更改意向。始終廣告彩不像鉛筆,呈現的效果難以很細緻,因此,掌握「簡化」和「協調」的技巧是關鍵所在。 廣告彩着重簡化協調 以下是常見的廣告彩考試題目,某些主題更需要融入西方畫家,例如畢加索、梵高、達利及盧梭等人的繪畫特色在內。 較大創作空間主題:昆蟲角落、海底世界、虛擬天地、森林一族 秘訣︰構圖不應過於複雜,必須與個人能力和時間配合 本地特色主題:香港茶餐廳美食、童年玩具、節日郵票創作 秘訣︰事前要做好資料蒐集 具備個性的主題:自畫像、家庭節日聚會 秘訣︰預備有利表達的照片作自畫像參考,若需要用上家庭聚會照,假如是大家族的話,就要在人數或位置編排上適當調節 設計元素主題:學校活動海報設計、餐廳枱墊設計、產品包裝設計 秘訣︰由於範圍較大,只能在校園和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 這幅圖的主題是「森林一族」,並按照試題羅列的要求,包括具備森林環境氣息、不可少於6種動物、部分動物必須隱藏在森林之中,以及構圖設計要具有前後感,能夠表現空間感的原則去示範創作。這幅圖例適用於使用鉛筆或木顏色,但如果素材是廣告彩,整體構圖及內容除了要簡化調節外,上色的先後次序和色彩分配也需要事先考慮清楚。 文、繪圖︰Mr Liu(Art Playground 視藝老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增加「電子產品免疫力」

孩子常常要求玩電子產品,卻不遵守協定,藉口多多? 對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起初很多父母都會採用「訂立規則」和「限制熒幕時間」的方法。但隨着孩子年紀漸長,這些方法開始不大管用,孩子或經常出現一些「踩界」的行為、違反協定、說謊等。當被父母發現時,又可能會用藉口掩飾,甚至討價還價,大大破壞了親子間的信任。 避免讓電子產品成為賞罰工具 除了界限設定,父母還可增加孩子的「電子產品免疫力」,我們可以從「觀念」和「策略」入手。 調整孩子觀念: 1. 「電子產品不是獎品」:父母要避免讓電子產品成為賞罰工具。當我們常常說:「乖就可以玩」、「成績好就可以玩」,孩子下意識會以「玩電子產品」為努力的目標。這容易養成孩子討價還價的壞習慣,而且將基本應盡的責任混淆,例如:完成功課是孩子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而並非用來等價交換使用電子產品的工具。 2. 「電子產品不是玩具」:要打破孩子以為電子產品是單純用作娛樂的觀念,透過日常生活中親身參與,使孩子經歷電子產品是用來提升學習和工作效能的工具,例如:查生字、搜尋資訊、與遠方親友聯絡等。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避免只顧「玩手機」,忽略了與孩子的相處時間。 讓孩子掌握自己的生活 治本的教養策略: 1. 擴展孩子的軟實力(soft skills):讓孩子掌握自己的生活,就不容易被電子產品操控。一個孩子懂得「自律」,他通常具備3種軟實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責任感」及「自制能力」。父母要從日常生活的規劃開始,引導孩子從小思考做事的優先順序,這比「直接幫他安排時間」更能培養出較獨立和自我管理較好的孩子。相反,孩子會對安排自己的生活毫無概念,這不但降低孩子的自主,也無助孩子發展責任感。 2. 提升孩子對真實世界的滿足感:欣賞真實世界的美麗,體驗過與人互動的真實,就不容易被虛擬世界所吸引。我鼓勵父母從小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啟動他們內在對世界的欣賞能力。多參與家庭和群體活動,對人際關係產生深刻感受,創造正向的情感結連,自然會逐步減低對「電子產品」的興趣。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港日學車大不同

其實我在香港已經考到自動波車牌,為什麼又要在日本考多一次車牌呢? 香港車牌不可直接轉換日本車牌 根據日本自動車連盟的規定,香港車牌不可以直接轉換成日本車牌,需要通過路試及筆試,及格後才能轉換車牌;而好像我的例子一般,取得香港車牌後在香港逗留不足夠90日,更不可以用以上的方法來轉換車牌,要從頭開始在日本學車。 我在2019年考到香港車牌,過了一個月後來了日本。本來我一心打算可以不斷來回香港,逗留足夠日子後,便可以在日本申請轉換車牌的考試;誰不知我離開後,從此便回不了香港。等了兩年,我終於決定不再等了,上月把心一橫報讀日本的駕駛學校,從頭開始學車,發現原來香港與日本學車真的大不同。 如果你有朋友考過日本車牌轉換的路試,或者看過一些YouTuber的介紹片段,也知道不少人要考取多次才能夠過關,原因是日本的駕駛考試真的很嚴謹,錯了一個細節也需要重考。我報讀的這間駕駛學校大概需要35萬日圓(約2.17萬港元),首先第一階段需要上10小時的道路安全課程,和於駕駛學院內接受12小時的駕駛訓練,才能報考第一階段的「仮免許」(類似半個駕駛執照)。在12小時的駕駛訓練裏面,除了教基本的駕駛技巧,還會教怎樣駕駛「S字路」、「T字路」、通過鐵路道口等,很多是我之前沒有學過的東西。學員需於路試及格,並在50條筆試中答對至少45條,才能取得這個仮免許,之後才可跟導師正式在道路上接受駕駛訓練。 不少刁鑽泊車位小路 考試難度高 擁有仮免許的學員,需要再上17小時的道路安全筆試課堂及19小時的路面駕駛訓練,才可以報考正式的駕駛考試。在這次的路面駕駛訓練中,包括教授不同的泊車技巧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要點等,十分全面。考試難度當然會level up,當中有不少刁鑽泊車位及小路;筆試更要在100條題目中答對90條,非常不簡單,所以考牌1-take pass在日本是一件非常不容易事情。及格後再要在指定時間內上3小時的急救課程,才可獲得日本認可的駕駛執照。 整個考車過程,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勤力的學生,快則可以在2星期完成(日本叫合宿,顧名思義在兩星期內集中學車考車),慢則都要在9個月之內完成,不然要從頭再來。我現在剛考取了仮免許,目標希望在一個月內考取車牌,自由自在四處遊玩。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社交媒體普及 青少年更焦慮

現今世代,資訊科技發達,人人機不離手,手機的功能,漸漸由即時通訊,變為社交媒體及滿足娛樂需要的工具。疫情期間,我們大大減少了面對面的接觸,但信息交流及傳遞沒有因此而減少及停止,大家變得更依賴社交媒體去維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接觸。 發帖反應不似預期成負擔 青少年處於成長階段,努力尋索自我,常問「我是誰」?他們會透過社交媒體瀏覽喜愛的內容,尋找可模仿的對象,與此同時,他們亦會在自己的帳戶發放有關個人的生活點滴,從而建立個人形象及維繫與朋輩的接觸。 但這些簡單的舉動,亦可能成了年輕人沉重的負擔,何解?相信大家亦有在社交媒體發放信息的經驗,我們對自己發放的帖子,很多時都會有一份期待,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讚好及正面回應。但現實不一定跟我們預期般發生,當回應不似預期,我們或許會不由自主地懷疑自己、懷疑身邊的朋友,嚴重者更可能出現焦慮的情况。在成人世界也如此,更何况是正處於暴風期的青少年。 年輕人帶着衝勁及活力,但同時做事也較衝動,較少思考其行為會帶來的後果。在筆者服務的中學,學生會在不同媒體發放個人的看法及批評朋輩,他們往往因一時之快,而低估了其舉動的傷害及爆炸度,甚至惹來負評、攻擊、公審及起底,最終產生沉重的精神壓力,更影響人際社交及日常生活,部分學生更因此逃避上學。 研究:1/4學生曾捲網絡欺凌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近日發布「數碼公民素養的學習與評估」研究計劃的結果,報告指約有四分之一受訪學生曾是網絡欺凌中的欺凌者和/或受害者。此外,報告又指出,受訪學生的精神健康狀况在過去兩年間有明顯的惡化趨勢,情况不容忽視。 作為家長及關顧年輕人的一群,我們究竟如何協助他們減輕及面對這份焦慮? 1. 當年輕人的同路人:我們不能事事替他們解決問題,更不能讓他們免於困難。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與他們一起經歷及面對他們的困境。 2. 細心的聆聽:當他們面對困擾的時候,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及解決方法,但需要有人聆聽、給空間、不予批評、無條件地接納,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及支持。 3. 智慧的分辨:青少年尋索自我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但使用社交媒體不是唯一的途徑。我們要教導年輕人有智慧地使用社交媒體,而不是被社交媒體所控制。毋庸置疑,社交媒體帶給我們方便,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資訊,但有時候,資訊氾濫卻叫人難以分辨對錯,所以需要培養他們「fact check(事實查核)」的習慣,提醒他們謹慎地轉發及發放個人信息。 文:吳健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客座隨筆:人人都要STEM?

自2015年開始,教育事務委員會已多次討論STEM教育的議題,時至今天,相信大家對STEM這個詞語也不會陌生。在講求創科的年代,不少中學取消木工和家政科,改上STEM;小學亦增加大量設備,讓學生學習STEM,就連部分幼稚園的課堂,亦說引入STEM元素!坊間各類型活動,同樣愛以STEM掛帥,然而,你很難在「再生玩具店」所辦的活動中找到STEM這個字,不是因為我們辦不到,是因為我們不支持。 不支持並非不認同STEM的需要,而是覺得,不應該把STEM變成教育的全部。事實上,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需要。幼兒需要探索、幻想、訓練大小肌肉;小學生需要學習語文、數理、常識;中學生要深入學習不同範疇的知識,包括天文地理、木工電子、音樂、體育等。 學習本應多樣化 有一次,我到中學指導學生製作遊戲攤位,其中一組投入度不高,我便建議他們在籃球機加設一個計分裝置。他們不單接納提議,還主動和教師一起研究程式,從中看得出他們在STEM方面很有天分和興趣。其他同學,有的設計天分很高,可設計出不同的動漫人物;有些數理天分很高,所以能計算出玩具裝置的大小和穩固方法。我相信,學習本應就是多樣化,假如我們把焦點只集中在STEM,便很容易忽略其他,資源便不能平均分配到不同領域上。 教育商品化 做到非學到 很多商家也看準STEM的市場,生產不少商品。坊間很多STEM課程,便是從內地購入一盒盒玩具模型,再按說明書上的指示,教學生照着做。還記得我中一學製電擊棒,老師會先教電流、電阻、導電體,好讓我們自己找合適的零件組裝,甚至零件壞了也懂得自行更換;現在卻化繁為簡,打開一盒教材,只需要把程序複製到晶片上,有些連螺絲都不用上就完成組裝。這樣做出來的成品十分美觀,也看似很專業,但教育商品化的結果,只是讓學生做到而不是學到。 最令我驚訝的是,STEM教學不停低齡化。社會一再提倡要讓孩子從小接觸科技,因為未來是科技的世界。早在30年前,我還在小一的時候,已經學寫coding。當時的coding是在DOS系統透過寫「0」和「1」來畫圖,當時大家已很擔心孩子會與時代脫節。但其實科技永遠都追趕不到,與其讓小朋友在電腦房用VR眼鏡看一個虛擬的世界,何不讓他們走到真實世界,感受真實的事物。 總括而言,我們拒絕把學習單一化、把教育商品化、把童年科技化。除去STEM的標籤,讓孩子回歸教育的初心,才是最重要。 文:黎俊業(再生玩具店創辦人、註冊社工)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小一選校雜談

今個學年,還有兩個多月便結束,現屆的K2幼稚園家長,是時候開始準備參與升小遊戲了!假如子女將在2023/24年度升讀小一,家長又有意讓小朋友享用免費小學教育,那便要及早了解教育局「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機制。 首階段自行分配 不受校網限制 每年9月初,K3生都會透過所屬幼稚園取得「小一入學申請表」。在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家長可不受學校網限制,為子女向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申請入學。這個階段講求「關係」,有兄/姊在該校就讀的「世襲生」必獲取錄,其餘就按「計分辦法準則」,按分數高低去決定取錄的先後次序。 一般來說,約有一半學童會在這個階段獲學校取錄,而不獲取錄的,便會進入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家長可依照意願把居住地區所屬校網內的小學,按心儀程度排列次序,填寫在表格上,再由電腦根據學生的「隨機編號」分派學位。這個階段,需要的是「策略」及「運氣」。 直私國際校陸續可申請 及早做「功課」 除了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家長亦可替子女申請報讀私立、直資小學及國際學校,這類學校有自己一套的收生決定權。2023/24年度直私及國際學校將陸續展開申請,家長宜及早做好「功課」,包括瀏覽學校官方網頁、出席小一講座、開放日或活動,參考親友或其他家長的意見和經驗分享等。 選校原則最重要是按照子女的性格發展,配對合適的學校。很多人經常問,小朋友念K2、K3時才4至5歲,家長怎能掌握他們的個性或強弱項呢?個人認為可循以下途徑: 1. 請教幼稚園教師:可在課後主動找教師傾談,或是趁家長日、交流日或課外活動時,向教師了解子女平日在學校的表現。 2. 仔細觀察:多營造親子時間,和孩子一起接觸大自然、做運動、看圖書、參加音樂活動,從中摸索孩子的天性。 報讀學校前 了解孩子個性才華 事實上,有部分小朋友早在4、5歲已顯露出某方面的才華,如運動、藝術、電腦、語文能力等,家長不妨替其報讀有相關栽培的學校。另外,在報考直私小學或國際學校前,也要先了解該小學傾向取錄什麼個性及能力的孩子,知己知彼。 當然,也要實際考慮孩子的能力是否應付到面試。舉例,被視為「神校」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或拔萃女小學等,它們的收生準則相當高,學生需要有優異的語文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專注力等,並非每個孩子均具備這些天賦潛能,家長不宜勉強。 文:朱慧茵(資深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