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添父能量:爸爸,齊來守護孩子的精神健康

今年開學以來,已有超過30宗不幸而且不能逆轉的悲劇,很多人可能會質疑現代孩子的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 AQ)是否比以往低?亦有家長會問若太保護孩子,是否就不能培養出堅毅的孩子? 筆者的兒子雖然剛完成校內的第一次考試,但見他做完功課後又繼續溫習,筆者大感不解,追問之下,才得知原來老師表示很快又會再有各類型的默書及測驗,所以請學生們加緊溫習,以免追不上進度。在教師的角度,她只是說出一個事實,但已足以對兒子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究竟爸爸如何保護孩子的精神健康?筆者有3個錦囊: 1. 爸爸先處理自己精神的健康 美國心理學家Rebecca Newland和團隊的研究發現,當爸爸在家庭中有苛刻的表達,例如:大發脾氣、很容易被激怒,將削弱往後的父子關係。當爸爸表達令孩子難堪,太太會因着保護孩子的緣故而減少爸爸接觸孩子的機會。媽媽雖然會因此減少自己的苛刻表達,從而補償父職的缺欠,但是卻會使自己的精神健康陷入抑鬱危機,形成惡性循環。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鼓勵爸爸回家前花少許時間整理一下自我的精神狀態,避免把壓力帶回家,同時確保自己在家庭中經常向太太、孩子說正面的說話。 2. 成為可親的爸爸 各位爸爸,過往曾否試過埋頭苦幹一件事時,向孩子表示:「我唔得閒,你搵媽媽啦!」美國研究學者Stanley N. Bernard和團隊所做的研究指出,若爸爸經常拒絕,會使孩子容易感到沮喪和否定,當要找爸爸時會表現得猶豫,往後有事時或根本想不起爸爸。相反,若孩子感到爸爸可親,容易找到爸爸,便會樂於與爸爸溝通和相處。爸爸需要經常自我提醒,說少一點「唔得閒」,即使事實上未能即時陪伴,都可學習向孩子說清楚某個時間後便會和他一起參與他喜歡的活動。讓孩子親近自己,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真正需要時爸爸時,能夠隨時找到你。 3. 與太太努力締造孩子安心成長的家庭 西班牙一項心理學研究結果又顯示,良好的親職協作與孩子的精神健康息息相關。因此學者呼籲,每個關注孩童精神健康的人,都不能避免要去評估他父母的親職協作情况。原來愈良好的親職協作,對孩子的精神健康愈有利。所以,請爸爸時刻與媽媽一起檢視親職協作的狀態,當孩子看見父母二者的角色,在家庭系統中有美好的互動合作,孩子便可安心在家庭中健康成長。 充當孩子最強後盾 悲劇一宗都嫌多。孩子的心靈是否健康、強健,爸爸絕對有很大的影響力,當孩子認為爸爸是最強的後盾,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會願意返回家庭這個「避風港」。爸爸們,當孩子有需要時,你希望他是會主動與你分享?還是希望他將心聲埋藏於心底裏?讓我們一起努力守護孩子的精神健康。 文:黃格平(維護家庭基金社工、兩個兒子的爸爸、積極鑽研父子關係) 作者簡介:由一群撐爸爸角色的父母共同寫作,記錄他們怎樣在孩子生命中,築起爸爸形象。好爸爸中心由維護家庭基金設立,深信每個孩子需要好爸爸;爸爸角色可由夫妻共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二)

香港電影《年少日記》中的鄭有傑小朋友(黃梓樂飾),在成長中飽受多方面的壓力,不論在學業、家庭、同儕社交,以至課外活動方面均不如父親心意,更出現失眠的身體狀况,但當他主動提出求助時卻被媽媽決絕否定。美國哈佛大學發展中兒童中心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的建議,要守護兒童的心理健康,促進成長中的學童有更正面的發展成果,為孩子「減外壓」實在非常重要。 尊重孩子學習節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有自己的「起步點」,用心指導,努力投入,自當有合理的進步。要為孩子「減外壓」,家長首先要讓足夠的時間適應新知識,不要過於着急,避免急功近利的壓力。指導者(家長、老師或教練)宜提供彈性,讓孩子有空間思考和按照自己的學習風格和節奏學習。 合理安排學業 減少競爭壓力 在學業方面,家長和教師可以透過合理安排學業任務,確保孩子的學習壓力和功課量安排合理。避免給予過度的課業壓力、長時間的功課、額外的課後練習等,相反宜根據明確的學習目標,並按孩子的進度調整難度。當孩子遇上困難時,鼓勵他們向家長和教師尋求幫助,提供額外的教學資源或輔導。而更進一步的是透過合作學習,讓孩子在過程中與同儕互相支持,從而學習如何與他人有效共事,學會合作、分享和協調。這些均有助於減緩同儕競爭所帶來的強烈負面感覺,同時建立學童之間的良好關係,減輕社交壓力。 足夠休息「充電」 多元活動助減壓 我們不能夠否定,孩子學習與成人工作一樣,少不免令人疲憊。家長要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將所有時間都用於學業和課外活動,同時留意孩子的身體徵狀如失眠、食慾不振等,以維持身心健康。鼓勵孩子參與放鬆和愉悅的活動,包括藝術、音樂、體育等遊戲,讓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投入和享受,目的在減輕學科學習或其他外壓所帶來的整體焦慮感。 不盲目比較 抱持合理期望 《年少日記》中有傑的父親,期望他有弟弟相同的表現,強迫他苦練彈奏艱深的樂曲,後來更強硬更換孩子喜歡的鋼琴老師,最後即使有傑成功(勉強地)完整地彈奏,仍不為父親欣賞。「人比人,比死人」,學習應為求進步,而非僅着重個體競爭。家長可不要成為孩子的無謂壓力源頭,相反應該合理設定個人期望,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成就給予正面的回饋,而非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或別人的進度去「複製」,以避免過度的期望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否則,孩子即使能夠「贏在起跑線」,最後也只會「輸在終點前」,更不希望發展成《年少日記》中,在人生跑道中半途消失的有傑……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6A爸媽:「嘆氣」的藝術

為人父母,當然希望子女健康成長,主動學習,待人有禮……可是,事實又豈會一一如願呢?當孩子表現不如預期的時候,我們又應如何自處呢?「接納」孩子,永遠是家長最難的一道課題,就剛剛的處境,家長又是否做好期望管理,懂得「嘆氣」的藝術呢? 「嘆氣」並非消極 小明在家裏發脾氣,原因不明。這已經是小明在家裏的日常,天天發生。家長束手無策,有時會跟小明「同歸於盡」,吵個一團糟。冷靜過後,媽媽經常問自己為什麼要跟小明鬥氣呢?其實自己管理情緒的能力比小明高,卻永遠都敗給衝動的剎那。那一刻,媽媽嘆氣了。 我們可以標籤這個「嘆氣」是屬於消極嗎? 當吵鬧天天發生,我們或許都束手無策。懂得「嘆氣」卻非消極對抗,反而是情感抒發的出路。嘆一口氣,跟自己說,「不要緊,再來過吧」。這是放過自己的手段,父母也不落於自責的壞循環。要知道,天天上演的戲碼,暫時還會繼續下去,好EQ是父母生存之道,愈早學識「嘆氣」才會知道下一秒如何面對孩子。 「嘆氣」是給孩子機會 孩子愈教愈反叛,父母招架能力每况愈下,卻愈忘掉了接納的重要。 接納,是體會到孩子有未達標的時候。若我們每一次見到孩子行為出現問題,就把握機會教導(或教訓)孩子,最終孩子從我們身上,絲毫也感受不到接納的存在,當然會愈教愈反叛。 但當孩子做不到要求,又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呢?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做的,就是把當前的處境接納下來,了解孩子仍需努力學習才能達到要求,我們不妨在這個時候「嘆口氣」,輕輕告訴自己,「教孩子需要時間,他們需要空間進步,我們就耐心等候一下吧」。 在這裏,我們嘆的那口氣,就是給孩子機會吧。 「嘆氣」同時在給孩子身教 剛剛提及,從嘆氣中,使孩子感受到被接納。除此之外,我們那些「嘆氣」其實亦是給孩子榜樣,如何面對自己控制不了的情况。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每天每刻都可以上演。就以父母教養孩子的不如預期情况,當然是屬於父母的挫折吧。既然我們的「嘆氣」不是消極,反而是接納當刻,之後再接再厲的一道小魔法,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把那道小魔法,以身教形式傳授給孩子呢? 有一天,當孩子面對逆境,便能記起父母面對不如意時候如何運用「嘆氣」令自己再接再厲。那麼,孩子便有能力把眼前的逆境消化,再次爬起來嘗試面對挑戰。 或許我們當父母都太累了,忘了放過自己。當我們在教養路上,碰上令人沮喪的時候,我們不妨輕輕的「嘆口氣」,告訴自己「算吧,慢慢教」或「再來過,他們需要時間」,調整步伐,令自己接納當前狀况,也給孩子知道,接納逆境是可以「嘆口氣」再來過。世上亦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好好跨過就好。 文:Vinic爸爸 作者簡介:3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C、龍鳳孖寶A&B),為了不白白浪費了奇妙的恩典而成為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希望把心理學說融入6A教養,把正向教育理念分享給父母,特別是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提升孩子的自尊感

作為家長,能夠提升孩子的自尊感非常之重要,自尊感是每個人對自己的主觀感覺,我們每天都不自覺地,不斷衡量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得出的結論使我們對自己產生一種感覺,這便稱為「自尊感」。 較高自尊感 容易悅納自己 若我們的孩子有較高的自尊感,亦會比較容易悅納自己,懂得欣賞自己的優點,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為人亦會較誠實、堅強,更有愛自己及別人的能力。反之,低自尊感的孩子,不時會陷入不喜歡自己的狀態,甚至會覺得自己被傷害,並且在行為舉止之中盲目的懲罰自己與別人,認為別人應該對我的行為負責,把焦點都落在指摘別人的身上。 所以,作為家長,若我們能夠培養孩子擁有較高的自尊感時,他們長大後,慢慢便會主動擴展自己的社交圈子,懂得與不同的人聯繫,縮短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減少和別人衝突,懂得透過溝通、澄清去改善關係;而一個自尊感低的人,便有機會將責任歸咎他人,容易被情緒控制,形成仇恨,亦會比較容易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甚至操縱別人。在處理不同的關係上,亦會比較容易感到困難,常常要用愛別人來取代愛自己,形成自卑、自貶及自憐。 以下列舉了其中一些培養孩子自尊感的方法及秘訣,可供大家參考: 1. 引導孩子欣賞自己的優點 家長可以讓孩子列出自己的長處和成就(例如:愛惜家人,精於體藝、繪畫或音樂等),然後將這張清單放在孩子容易看見的地方,讓孩子提醒自己值得欣賞的地方和獨特之處。 2. 發揮孩子的潛能 家長可以教導孩子開放自己,去接受一些新挑戰,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或興趣班,亦可以嘗試與孩子一同參與義工服務,從而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興趣及才華。 3. 讓孩子接納自己的不足 家長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並不需要十全十美或樣樣皆能,最重要是明白每個人都有長處及短處,凡事只要盡力而為就已經足夠。 4. 避免與別人的孩子及兄弟姊妹比較 作為家長,盡量避免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或者其兄弟姊妹比較。比較是一個無止境的深淵,只會損害孩子的自尊,要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只要孩子有進步便可以了。 5. 主動幫助別人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從一些微小的事情開始,鼓勵孩子多些主動幫助身邊的人。能夠為他人提供幫助,對別人表達善意,有助提升孩子的自尊感。 6.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與家人、師長和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當遇到困難時,身邊一些懂得欣賞自己的人,可以為自己提供一些支持和鼓勵。 最後,孩子的自尊感及自信是非常重要,當他們擁有自尊感及自信,成長亦會更快樂,孩子會懂得憑自己的努力,去實踐自己的理想,愛惜身邊的家人及朋友。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是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曾擔任「香港啟迪會」總經理,是一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擁有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有空間的溝通

最近組了一班短期學習小組,進入主題前,我問學生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來做什麼嗎?」 大部分的學生都說:「學溫書方法」、「學如何溫中學的科目」、「學如何寫筆記」…… 但有個女孩卻答:「不知道。」 我又問:「你們覺得自己哪些方面想進步?」 有些學生說:「英文,中學的英文深了很多,唉」、「歷史科,因為很多東西要背誦」、「我一打開本書就想睡覺」……大家都咯咯地笑起來。 否定式回答 與人保持距離 輪到女孩回答,她馬上說:「沒有。」 接下來在小組裏,我觀察到無論我們在聊什麼,學習也好,興趣也好,家人也好,這個女孩子都會不假思索地回應「No」、「不會」、「沒有」。但是,她會聆聽別人的意見,行為上也會認真去做。 也許,「否定」能使她與人保持距離,是她一個自我保護機制。 後來,我認識了這女孩的爸爸。他是做生意的,常處於一個分秒必爭的環境,什麼事都是效率為先,遇到問題要盡快找出原因,然後盡快處理,所以他對女兒的學業要求也是一樣。 爸爸只顧分享自己看法 爸爸說話語速飛快,很多時候還沒有聽完別人的說話,就分享自己的看法,也會緊接追問其他問題。你會感覺自己沒有辦法完整表達或分享看法,就被帶走了話題或焦點。 課後,跟爸爸聊了一下,他說有時不懂怎樣跟女兒溝通,女兒愈大,辯駁能力愈高,爸爸的話還沒有說完,女兒就會立刻反駁。爸爸感到被冒犯,有時工作太累,一下子控制不了自己,就很容易與女兒吵起來。 許多的誤解累積下,女兒漸漸由反駁變成不回答,不容許爸爸再進入她的世界。這女孩表面上是拒絕父親,但內在的她,也可能只是被爸爸過去對她的拒絕而受傷了。 爸爸開始意識到,原來自己沒有給予空間,給大家有對話的機會,他總是希望分享自己的看法,卻沒有真正留心女兒的想法。他臨走時問,現在女兒都不太願意跟他說話,應該怎樣引導她說出心裏話?我跟爸爸說,先繼續保留一些生活上簡單溝通,捕捉時機,有時候當女兒遇到一些事,會向爸爸求助,那個時候就可以先從聆聽開始,讓女兒重新經歷一種新的溝通模式,下一步再慢慢引導女兒說出心裏話。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教師是最壞的學生嗎?

西方有一諺語:Doctors make the worst patients(醫生乃最差的病人);同樣地教師是否最差的學生呢? 一些從事人力培訓的朋友對培訓教師也會卻步,他們認為教師不好學、不虛心、不尊重講者,差不多所有壞學生有的表現都可以在教師身上找到。不知一眾教師又覺得自己是否一個「好學生」呢? 其實教師們是很渴望成長的,只是現在最流行的講座形式和以技能為本的培訓與教師的需要嚴重脫節,才會造成教師不好學的假象。 教育是一種極需要在職培訓的行業,就如律師、醫生,必須要跟師父才能有進步。而教師最需要學習的就是「人」;筆者想引用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learn from people (跟人學)、learn about people(認識人)和learn with people(共學)來分享教師成長的三個方向。 17間LBD伙伴學校的科任教師,在一次聯校教師工作坊作跨校共同備課,體驗協作學習的精神。(教育大同提供) 虛心學習 了解學生需要 ■Learn from people(跟人學)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好的榜樣有值得學習之處,壞榜樣也可引以為鑑;無論是什麼資歷或背景的教師,總有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教師必須放下自己的尊嚴,虛心向同道學習,否則只會故步自封,不進則退。 我鼓勵教師多開放教室,不要視自己的課堂為生人勿近之地,在校內可以推動同儕觀課的文化,在校外參觀友校教師課堂,從不同教師和不同學生背景中,找到新的亮光。 只要教師放下批評的陋習,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師父。 ■ Learn about people(認識人) 教師是關於培育人的專業,因此大多數的培訓都是有關教學方法、如何提升教學效能、掌握最尖端的教學趨勢,但這些技巧不能抽離了培育的對象——學生;教師要改善教學,是取決於認識學生的深入程度。 我們如何描述學生?一代不如一代?欠缺上進心?又或許年輕本身就是錯? 當教師發覺應對上一代學生很有效的方法變得愈來愈無用時,當X世代、千禧代都不足以形容我們的學生時,就是提示我們需要更深入地認識學生的時候了。近來興起了emerging adult的觀念,形容在互聯網世代成長、18至29歲的年輕人,他們從小就獲取海量的資訊,但成長蛻變期也特別長;教師能否設身處地明白他們的學習需要,以最適合他們的模式引導他們學習呢? 只要教師真正認識學生的需要,教學方法才會更貼地。 ■Learn with people(共學) Parker Palmer提出we teach who we are,與華人文化的身教相似,教師個人品格就是我們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團隊精神、人際關係等的品格成了未來致勝的關鍵。只有活在緊密合作群體之中的教師,才能展示真實的溝通和協作能力。教師團隊是否能坦誠分享?除了有師父之外,是否也有一起成長的伙伴?強大的教師團隊並不會自然出現的,是需要有人悉心栽種的。 只有重視群體的教師,才能培育重視人的學生群體。 教師的成長在於對人的學習,當AI已經可以使資訊變成唾手可得的知識,人也必須回歸學習成為人才可以真正迎向未來。 只有教師成為一個「好學生」,才可以成為一位好教師。 文:杜一選(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媽媽分演角色(上)

作為一名雙職媽媽,日常生活到底需要分演多少個角色?回想起來,打從孩子出生那天,角色日漸增多,而且變化多端,並不容易揣摩與掌握。 嬰兒期做好「奶媽」 從原生家庭的女兒身分,搖身一變做了別人的妻子和媳婦,到生孩子成為媽媽,可能只是兩三年間發生的事。至於正式生產以後,坐月子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作「均衡飲食執行者」是必然的。這時候,有兩大角色要稱職,就是「嬰兒護理員」和「奶媽」。初生嬰兒所帶來翻天覆地的日子,相信沒父母會忘記。才換新尿布怎麼轉個身又濕了?剛餵奶吃飽了為何又哭呢?停下來想稍作休息,怎料孩子醒來又需要關注了!乾是嬰兒哭泣的原因,護理員已要花不少心機去搞明白。如果是堅持母乳餵哺的媽媽,「奶媽」角色並不會因為上班而停止。在我生孩子那年代,公司哪有哺乳室的設備?自己買齊工具,包括奶泵、儲奶樽及儲奶袋,每隔3小時,便入廁格「辦事」,為大兒子持續了30天,有經驗以後,為小兒子能堅持到100天。 兒童期媽媽角色多樣 孩子上學了,媽媽又擔當起什麼角色?想孩子快高長大,身體健康是基本,先要做好「家庭營養師」身分;身心日漸成長的孩子與人互動過程中總有情緒起伏,此時媽媽要擔任「情緒輔導員」,用溫柔聲音安撫孩子不安,用肯定言詞教導他們處理方法。如有意拒絕過早使用電子奶嘴,便要從小培養孩子閱讀樂趣,「圖書館理員」的工作就很重要,媽媽要揀選合適又能挑起他們興趣的圖書。起初必須兼任「故事媽媽」角色,全情投入為孩子講故事;當他們升讀高小以後便可見成果,因為他們會自己拿起故事書來讀得津津有味。 媽媽下班以後,不單是「功課核對員」或「學習監察者」,同樣重要的是「遊戲陪玩員」身分。必須提醒自己回家後便放下工作,陪孩子玩玩具或桌遊,周末再找些新鮮事一起做,親子關係就是由這些點滴建立起來。每年的暑假最叫雙職媽媽頭痛,總要化身做「項目策劃經理」,為孩子安排有益身心活動充實每一天,當中如果能夠包括一趟家庭旅行更好,不用計較遠近。有請工人姐姐的家庭,媽媽再有個「指揮官」角色,由起居飲食、孩子接送,到引導工人姐姐在照顧孩子方面如何配合家庭教育等,都需提供指令。整個過程必須有耐性,懷着循循善誘的心態。 在多於一個孩子家庭中,媽媽再要考取「消防員」證書,在家可以隨時有效撲熄兄弟姊妹間火焰,防止火災的釀成。而當有個性兒子遇上急性子爸爸,媽媽就要學習聆聽他們各自的觀點與需要,作出適當協調,成為家事的專業「調解員」。育有衝動兒及或星兒的媽媽,務必努力實踐家校合作,以令孩子得到應有的愛心和支援。在背後也要為孩子與不同單位做好溝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關經理」。 青春期媽媽變陪跑員 在職場上,成年人往往是從輔助崗位晉升至管理階層。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媽媽扮演的角色卻剛好要來個相反。我感覺現正擔任兩個兒子的「秘書」和「陪跑員」。當這個兩個角色有什工作?還有其他崗位嗎?下回再說。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人愈來愈像機器?

「人工智慧愈來愈像人,人,卻愈來愈像機器。」 最近在網上讀到上面的這句話。我想,AI愈來愈像人,因為它的應對愈趨自然。人呢?愈來愈像機器,是因為生活滿滿「操作感」,還是人的情感、思想與倫理都淡薄了? 「禮」的背後有一種「情」 記得有一名朋友告訴我,她任職的學校有一個師生諮議會,是一個師生交流意見的平台。近年學生在會議中的態度,總是向學校要求和質詢。她舉一個例子,她的學校關心學生,所以在每一層都設一部提供冷、暖、熱水的先進電子飲水器。她認為學校為學生好,學生該會領情,怎料在議會中,學生投訴熱水太熱,冷水太冷。我想起曾瑞明在他的著作《家長應該學會的20堂倫理課》(下稱《家長》)中也提及相似的情况:「記得有一位學生問學校為什麼只送金莎給他們,而不送GODIVA(高級巧克力品牌)。」曾瑞明在書中說,「禮」的背後有一種「情」,而他卻慨嘆「現在的風氣是重物多於重禮」。施恩莫望報,是應該的,只是曾瑞明就送巧克力一事的說法,也令人唏噓:「不稀罕『禮』或許是風骨,但不稀罕『情』,也可稱『無情』吧。」 《家長應該學會的20堂倫理課》(作者提供) 作者:曾瑞明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 灌輸世界觀具人文關懷 我們都盼望下一代關心自己,同時關注身邊的人和事。譬如說世上戰亂一直持續,而最近以哈衝突仍是水深火熱,中東地區可謂生靈塗炭。為此,最近便聯同幾名教師,在校內辦了相關書展和討論會,讓師生一起探討時事。當日學生的提問,都圍繞着涉事地區的對錯、立場甚或陰謀論;我與其他的出席教師,都努力引導學生,把目光投放在戰亂人民的慘况。辦此活動,教師希望灌輸學生的,是人文關懷。《家長》中就有個章節指出,我們希望學生有世界觀,但這些世界觀不能缺乏關懷。曾瑞明在書中寫到,面對「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的課題,儘管無能為力,亦不等於漠視不理。好比各位語文教師,教授《戰城南》或杜甫一些關懷國家的詩歌時,除了考試知識,都盼望培養學生關懷家國天下的一份情懷。孟子論人禽之辨時,人之為人,其中就因為有惻隱之心。 《家長應該學會的20堂倫理課》是曾瑞明寫給家長的讀物,各章節不長,深入淺出,為家長梳理出值得重視的人情世故,讓家長日常與子女聊天時,有具體憑據與子女討論處世之道。其實曾瑞明的其他作品都適合青少年。記得年前教育局於暑假前,贈予全港中小學生圖書一本,教師可在教育局提供的書單中選書,而我就從書單中選出曾瑞明的《年青生活哲思20則》送給當屆中六畢業生。 敝校有個傳統——每年都挑一本書送給畢業生,當中蘊含對他們的期望與祝褔,讓書本盛載年輕人該恪守的人生態度。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老師們,感恩有您同行

從來沒有想過,疫情後的這一年,於我們視為家的這個城市,竟然有超過300名孩子企圖自殺,而其中37人更不幸喪生,作為這個家的一分子,任誰都痛心、難過。當大家把關心、關注投放到孩子身上時,這段時間,我更想為仍然留在教師崗位上的您加油打氣。數字背後,沒有反映出老師們日以繼夜所背負着的沉重,每天與孩子同行,看着多而又多脆弱、無助的生命,再重,都捨不得放下,老師們,實在辛苦了。 「我在這裏」 讓孩子不孤單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代,當我們再一次思考「老師」這個身分的時候,想到的會是什麼?或許,外面的人所着眼的是職業所帶來的生活安穩與假期,然而,留在這裏同行的人,就會看見您們在不斷收窄的空間內如何竭力地保護生命,甚至挽回生命,是廢寢忘餐的。您們不單輕看自己的需要,有的,更是擔着過於身體所能承擔的,這份全然的委身與擺上,能夠形容的就只有:「盡」。 對,作為老師,我們所追求的並不是生活安舒,也不是個人的榮耀,而是在於一份生命的同在。我們必須坦白的是,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易察覺孩子正在經歷着什麼。學校,可能是他們唯一感到安舒、感到溫暖的地方;老師,可能是他們唯一願意傾談、願意信任的人。今天,於孩子而言,老師的角色,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要。這份「我在這裏」的同在,可以安穩孩子的心,讓他們感到不孤單,感到被聆聽、被明白、被鼓勵。 愛,原來是帶着痛的 12月,聖誕的鐘聲漸近,望着校園的十字架,讓我想起耶穌因着愛,為世人釘身受苦的景象,心,再一次被觸動。前陣子,在照顧、安慰一名情緒突然失控的孩子,他在大堂叫嚷,把我的手捉得很緊、很緊,指甲也不自覺地陷入我的手背,他捉得愈緊,我就愈痛。那一刻,忽然想起十字架上的主耶穌,祂堅持愛人的同時,也在承受着無比的痛。愛,原來是帶着痛的。 我們選上當老師的這條路,就是願意與孩子同行的路。我們都愛孩子,甘願為他們傾盡所愛,即使也在承受着別人看不見的痛。痛,可能是來自學生、來自家長、來自家庭、來自制度、來自健康、來自比較、來自誤解、來自批評、來自失去……別人的目光、別人的說話或許會給您帶來傷害,但,這正是我們要堅持、要跟他們不一樣的原因。老師每一天的同行,都叫我感動,您們不因所受的痛而放棄活出愛,孩子才有機會經歷愛、明白愛、成為愛。我仍相信,老師每天在孩子身上所作的,必不枉然,都必能為他們的生命帶來美好的改變,這是我們留在這裏的使命。 在聖誕節的月份,容我誠心祝福這個城市的每一位老師平安、喜樂,願您我的生命,可以成為這裏的孩子繼續前行的力量,成為他們更美的祝福。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英倫助鄰:聖誕禮物

踏入12月,英國各地的聖誕市集相繼開幕,各家各戶都開始佈置聖誕裝飾,節日氣氛日漸濃厚。 聖誕月 張燈結綵照亮寒夜 香港家居佈置聖誕裝飾一向都有,但由於香港人的居住面積較細而且都是住在高樓大廈之內,裝飾的規模自然較小亦只限室內。相反,英國家庭除了有棵大聖誕樹外,好些家庭更會把前園大事佈置一番。我住的小鎮上,有好些鄰居不但張燈結綵,更會有不同的公仔造型置於前園;就算現在能源價格仍然高漲,他們都不會吝嗇,每晚入夜(現在英國是4點天黑!)就會亮燈,把黑漆漆又寒冷的冬天晚上添上一點繽紛色彩。 除了聖誕佈置,英國人亦會為親戚朋友預備聖誕禮物。大家可能認為聖誕節收禮物最多的一定是小朋友,但原來有一種職業亦會收到大量禮物,他們就是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在英國,小學家長都會為子女班上的教師、助教送禮。有人會買些小禮物,或是與子女動動手做些小飾物,以表心意。這都是自發及個別家長、學生自己安排的。 家教會發起送禮行動 然而有不少學校對送聖誕禮物有較大的組織。通常是由家教會及家長班代表發起,向班中的家長籌錢去買禮物送給教師。每人金額可能由幾鎊至幾十鎊不等;有的是每人都出同一金額,有的是按自己喜好,當然這都不是強迫的,家長可以選擇不加入送禮行列。但無論如何,各人加起來的數目金額都不少。 至於選購什麼禮物都是一個令人煩惱的問題,在網上的家長討論區常有討論。有些家長說每年送上大量的禮物只是令商品受益,既浪費亦不環保;亦有人認為這是必須的。有見及此,有些學校會組織一份禮物清單,務求為各教職員的聖誕願望度身訂做!更有人直截了當送上百貨公司或購物網站的現金券! 英國教育部門都有要求辦學團體為學校制訂收受禮物捐贈指引,亦要求他們記錄;由於送聖誕禮物已經可算是文化慣例一部分,不論家長、教師及學校都十分受落,已是傳統。相反,在香港,過節向教師送禮不太常見,就算有亦較低調,教師對收禮都會顯得額外小心。 文:Eiffel 作者簡介:三個小孩的爸爸,從前在港組織家長組織爭取教育改革;今日出走英倫,繼續關注學校教育,協助香港家長選校入學。www.facebook.com/LunLondo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