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途有「理」: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

13歲的紫晴,剛被診斷有S形脊柱側彎,今天第一次見物理治療師。「平時只覺她坐得歪歪斜斜,疫情後重新上芭蕾舞課,老師留意到她背部一側隆起,醫生檢查後才知道她有脊柱側彎,弧度達30度!醫生說她骨骼發育大致成熟,弧度幅度不會大增,只需持續監察,不用佩戴矯形架。難道這階段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做嗎?」媽媽憂心地訴說,旁邊的紫晴則一臉無奈。 脊柱側彎是指脊椎向左或右彎曲,呈現「C」或「S」形(見附表「脊柱側彎徵狀」)。「原發性脊柱側彎」通常在青春期出現,沒有明顯成因,影響約2%至3%的青少年,女孩的風險較男孩高。由於衣服遮蓋,不太嚴重的脊柱側彎和身體不對稱往往難以察覺。衛生署的學生健康服務會定期為學生檢查脊骨,有助及早發現問題。因應個別情况,骨科醫生會建議觀察、物理治療、佩戴矯形腰架或接受手術等診治方法。家長如懷疑子女有脊柱側彎,可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 治療脊椎側彎,除了着眼側彎弧度,也着重姿勢調整,透過鬆弛繃緊的肌筋膜,以特定矯正運動去伸展凹側長期處於縮短的肌肉,同時強化長期被過度拉長的凸側肌肉,讓脊椎保持理想的平衡狀態。 1. 調整姿勢 .若盆骨左右傾斜,坐時用毛巾墊高斜低的一側 .鞋墊置於腿短的一側,令站立時盆骨左右平衡 2. 鬆筋膜 不少脊柱側彎患者的身體都較繃緊,恍如穿了一件過緊的貼身衣。運用手法治療,配合按摩刷、滾筒等器具去放鬆筋膜,做特定的側彎運動時療效更佳 3. 特定矯正運動 伸展凹側長期處於縮短的肌肉,鍛煉長期過度拉長凸側的肌力,讓脊椎盡量保持平衡狀態(圖一,右) 圖一(作者提供) 經過解說,紫晴及媽媽明白要將擔憂轉化為動力,好好打這一場持久戰,每天花10至15分鐘做針對的側彎運動,將修正姿勢和矯正動作融入日常生活中,維持脊椎平衡的狀態。 脊柱側彎徵狀 .肩膀高低不一 .肩胛骨不對稱,一側較突出 .腰部左右不對稱 .盆骨左右傾側 .彎腰時背部單側隆起 註:由於脊柱側彎情况人人不同,請先諮詢物理治療師才做特定的矯正運動,避免錯誤引用,導致問題加劇 (感謝APA Physiotherapy Services提供場地拍攝,還有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本文內容。) 文:陳梅筠(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為何孩子常說「不知道」?

問孩子意見時,他們常說「不知道」,父母可以怎樣了解他們的想法? 一次媽媽帶女兒晴晴到圖書館。晴晴站在書架前苦惱地說:「我不知道應該看什麼書……媽媽你幫我選吧!」可是媽媽選了幾本後,晴晴卻說:「我不喜歡看這些……」 怕被拒絕 感到不被聆聽 媽媽每次問晴晴意見時,她總是說:「我不知道……」但媽媽代為決定後,晴晴卻說沒有興趣或不喜歡,媽媽感到無奈,心想:「難道她長大後,也要我幫她作決定嗎?」也許,這時父母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1. 害怕被拒絕:晴晴說出想法後,別人可能不同意,並說:「不可以!」晴晴感到自己被拒絕,所以會說「不知道」來逃避被拒絕的感覺。 當父母想否定孩子的決定前,可先同理孩子說:「我聽到你說……你的意思是……」讓孩子感到被聽見;然後嘗試解釋給孩子聽不可行的原因,再開放數個可行的選項給孩子選擇。 2. 感到不被聆聽:每當別人說服晴晴改變決定時,晴晴心裏疑惑:「為何別人已經決定了,還要問我呢?」她希望別人也會聆聽自己的想法。 父母可先檢視自己是否有一個牢固的想法,傾向希望孩子同意?可預先作思想演練,如果孩子不同意,我們也能否耐心聽聽孩子的想法? 3. 不想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晴晴曾經作出承諾,例如用心學習鋼琴,但後來卻不想學了,爸媽覺得女兒必須堅持自己的決定,不容許晴晴半途而廢。自此,晴晴不敢再答應父母其他事情,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讓父母失望。 當孩子遇上困難,父母可以先關心孩子面對的狀况。如果我們只是說:「你決定就不能改變了!」會讓孩子感到無助。 防禦機制下 寧留在安舒區 4. 尋求安逸:孩子解決困難的經驗不足,在「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防禦機制下,他們選擇留在安舒區,讓自己有種安逸的感覺。 家長面對類似情况,例如孩子想上一個興趣班,之前可先讓孩子看有關的書籍、表演和視察學習環境等,讓孩子增加熟悉感;同時與孩子討論可能遇上的困難,讓孩子預先思考解決的方法,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孩子表面上的「不知道」,反映他們內在一種不確定、不安的感受,但他們不懂如何表達。父母更多的聆聽和溝通,可以幫助孩子梳理感受,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又一村英文好 利考直資 問◢ 女兒現於香港靈糧堂秀德幼稚/幼兒園讀PN(學前班),下學年可升上原校上午班,但女兒同獲又一村學校及聖羅撒幼稚園取錄,現正苦惱。我們知道小學大抽獎,幼稚園讀哪間都一樣;但如果想考直資,就要思考哪間適合女兒,請問有何意見? 答◢ 參考教育局質素評核報告,本人給香港靈糧堂秀德幼稚/幼兒園評級為A+(由A++至A-),而又一村學校及聖羅撒幼稚園為A。以上評級標準為愉快學習,如果要考直資,則要搞好英文,因為直資小學多用英文授課。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都鼓勵母語教學,因而沒有NET(外籍英文教師)資助,但一些免費幼稚園收生較多,就有足夠資源僱用多幾名NET。3所幼稚園中收生最多為又一村學校,有朋友女兒曾就讀,亦讚該校英文不錯,可以考慮。 九龍禮賢 約八成升原校小學 問◢ 小兒活潑好動,即將升K1,現手上有幾間學校的取錄學位,包括迦南幼稚園(黃埔花園)、保良局譚歐陽少芳紀念幼稚園、聖公會聖三一堂曾肇添幼稚園、宣道幼稚園及九龍禮賢學校暨幼稚園等。我們希望小孩在幼稚園打好學術基礎,以利之後升小,但又不想在學期間壓力太大不快樂,想請問應如何選擇比較好呢? 答◢ 你提出的5所幼稚園,前3所是免費幼稚園,後2所是私立獨立幼稚園。先談前3所評級:參考教育局質素評核報告,我給迦南幼稚園(黃埔花園)為A-、保良局譚歐陽少芳紀念幼稚園及聖公會聖三一堂曾肇添幼稚園為A。至於宣道幼稚園和九龍禮賢學校,前者比較重視學術,後者重視愉快學習。我比較喜歡禮賢學校,因過往有大約70%至80%畢業生可升上其小學,比宣道為高。 SEN升小 留意特教教師比例 問◢ 大仔現讀K1,住觀塘區46校網,小學自行階段有15分。他語言發展遲緩、高敏、社交能力弱、體藝弱,正接受治療;他同時喜歡學習、讀書,會自發做功課及溫習,自行拼讀英文書,記性好,中英語文及數理有天賦(學校及治療中心老師說的)。留意到天主教柏德學校,相對傳統學校是否比較適合?還是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比較適合? 答◢ 除了留意學校排位,亦要留意校內曾接受特殊教育培訓教師的比例(因信中你提及治療中心)。以下幾所小學的排行和天主教柏德差不多,但教師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百比分不同:柏德39%、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47%、佛教慈敬學校44%、迦密梁省德學校62%,似乎可考慮迦密梁省德學校。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研討會探討病童遊戲發展

我們相信,遊戲是小朋友的成長需要,健康時要玩,就算患病不適,遊戲也必不可少!早在1994年,我們已在本地公立醫院開展服務,現時的服務據點包括香港兒童醫院、明愛醫院、瑪嘉烈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將軍澳醫院。往下細分,進駐的病房有44個,接觸的疾病種類超過22種。 雖然已有20多年資歷,雖然在病房天天駐守,原來仍有不少醫護人員對醫院遊戲認識尚淺,我們因此決定舉行研討會,與業界公開分享我們的工作和理念。於是,一連串的籌備工作開始了。一直捐助支持醫院遊戲的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當然是我們的強力後盾,我們更邀請香港兒童醫院為研討會的合作伙伴;講者方面,環球專業組織Association of Child Life Professionals、英美兒童醫院的同行者紛紛應允參與,少不了的,還有來自本地的10多名醫護拍檔。 醫護專才分享親身體驗 分享的內容敲定後,下一步是聯繫醫護業界的專業組織,除了長久伙伴香港兒科醫學院、香港兒科醫學會、香港兒科護理學院及香港兒科護士學會外,其他12個專業組織和3個病人組織也接連成為研討會的支持機構。我們更進一步與業內的持續進修系統銜接,凡研討會的與會者均可獲相應進修學分。 最終,以混合模式舉行的PLAY for Child Health研討會於2023年2月11日在香港兒童醫院隆重舉行,吸引了700多名醫護人士報名參加,親臨現場參與的業內專才更超過百位。主講的內容包括美國推行的狀况、標準至運作模式,本地的實踐及挑戰;緊接的台上論壇更直入核心,探討本地醫院遊戲持續發展的可行方向。其後的分組環節細分為不同專科,由多名醫生及護士精闢扼要地分別介紹兒童為本的治療重點,以及講述遊戲支援的方法和果效,涵蓋內分泌科、腎科、放射科、麻醉科、骨科、紓緩治療。至於疫症的衝擊和回應方案,當然也在分享之列。 以混合模式舉行的研討會吸引了超過700名醫護人員報名參加,更獲過百名業內專才親臨現場參與。(作者提供) 分組環節呈現的不少成功案例及醫護的親身體驗,均印證醫院遊戲在本地醫護體系的必要,研討會因而特設環節,分析推動發展的多個着力點,並由智樂的醫院遊戲師細數累積20多年的優良實務守則。 研討會獲醫護界的熱烈支持及多番肯定,其中,主禮嘉賓醫務衛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更分享了個人經歷,曾見證小朋友在醫院遊戲環節後,充滿自信和冷靜地面對磁力共振,更用小熊公仔向媽媽講解箇中程序,安撫媽媽毋須擔心。 我們相信小朋友是有能力的,只要大人願意出力幫忙。期望醫院遊戲能早日納入本地的醫護系統,因為,等着我們手拖手支持跨過患病難關,邁出成長之路的還有一個又一個的小朋友,誠如我們的名譽顧問周鎮邦醫生的結語所言和寄望所托。 研討會網址:bit.ly/3Jj5mlP 文:江小萍(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善用社交故事教導自閉童

由於自閉症兒童難以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不懂解讀別人的情緒,因此有時他們會做出不符合社交禮儀的行為,繼而影響其交友及學習。自閉症兒童在詮釋環境狀况常有困難,當身處不熟悉的社交環境中,他們會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焦慮,從而出現高聲大叫或大笑等行為。 為協助自閉症兒童面對他們眼中紛亂的世界,並誘導他們作出符合社交期望的行為,在上世紀90年代初,擁有多年教育自閉症兒童經驗的美國教師Carol Grey提出社交故事(social story)概念。社交故事起初專為自閉症患者應對各種社交情景而編寫,在過去20多年,世界各地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將其發揚光大,加入本地和新科技元素。時至今日,社交故事已廣泛用作訓練自閉症人士。 說明期許 誘導行為轉變 社交故事是由文字和圖畫組成的小故事,以日常社交情景為題,以第一人稱「我」為視角,故事圍繞「我」推進和發展。故事情節讓讀者了解別人對故事主人翁的期許,並說明切合故事情景的社交表現,使讀者從新角度認識現實中的社交場景,潛移默化,繼而轉變自己的行為。 社交故事主要由4個部分組成,包括問句形式的標題、引子(說明主題,如:參觀海洋公園)、情景資料(如:人物、預期情景、合乎預期的社交表現)及結語(總結人物在社交情景應有的社交表現)。編寫社交故事有別於撰寫一般兒童讀物,當中採用的技巧包括: 1.使用簡潔明確的陳述句和說明句,例如:我在車站等車。 2.句子描述正面行為,語氣肯定,例如:在車站等候時感到煩悶,我們可以戴耳機聽歌。 3.明示第一身及第三身的想法,例如:如果在等車時專注聽歌,保持安靜,自己和別人也會感到舒服。 4.使用情緒和感受的詞彙,例如:等候巴士時間較長,我可能會感到沉悶。 不乏中文素材 多媒體動畫 香港的志願團體和教育機構努力耕耘多年,製作了不少適合本地自閉症兒童閱讀的中文社交故事。近年更有機構將社交故事製作成互動多媒體動畫,輔以旁白和字幕,生動豐富地呈現故事。香港耀能協會開發的「社交故事一按通」手機應用程式,內附100個社交故事,內容涵蓋學校、家庭、照顧自己、外出、人際關係等,主題包括「看醫生」、「聽到打雷聲可以怎樣做?」、「生氣時,我可以怎樣做?」等。家長可以按生活實際需要搜尋合適的情景,隨時隨地與子女共讀。協康會曾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同SEN抗疫社交故事系列》,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盡早了解及適應新冠病毒檢測流程,增強他們配合抗疫措施的意願,這亦是社交故事有效發揮教育功能的例子。 當家長與子女共讀社交故事時,可多運用情緒和感受詞彙,並使用印有多款面部表情的圖片,解釋不同人即使身在同一處境,也會有不同的行為和感受。家長要特別注意勿以對錯判斷自閉症孩子的行為,而應集中指出該行為是否適用於特定情景。家長亦可與孩子重溫社交故事,反覆提醒他們應有的社交表現,耐心地引導孩子改變行為模式,並持之以恆,相信能令孩子的社交表現有所進步。 文:田采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助理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潮媽寶典:虎媽的覺醒

香港城市節奏急促,行人步履匆匆,地鐵扶手電梯的速度也較很多一線大城市要快,香港人口頭禪「唔使急,最緊要快」,更折射出城市的緊張感,無形中影響着每一個香港人和下一代。虎爸虎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更有家長索性讓孩子「贏在子宮裏」,以此有更大的機會進入心儀的幼稚園。 學會聆聽 多讚揚鼓勵 凌葉麗嬋曾是一名典型的虎媽,望女成鳳的她只重視女兒學業表現:「我以前真的是非常緊張女兒的學業,她就讀小學時,我每天檢查功課,發現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非常嚴厲地讓她改正,到後來一看到有不對的地方,更帶着憤怒,擦掉她的所有功課。」漸漸,母女關係到達冰點,女兒在中學時變得很消極,甚至萌生出輕生的念頭,凌太憶述:「女兒站在窗邊的那一刻,我腦袋一片空白,只求她別跳下去,繼續讓我做她的媽媽。」 凌太(右)是女兒(左)的知心朋友。(作者提供) 此刻,凌太徹底覺醒,希望修補和女兒的關係。第一步就是學會聆聽,聆聽是愛的開始,多聽女兒的想法,從她的角度思考。第二步,凌太透過閱讀親子教育書本及修讀品格教育課程改變自己,將要求變成商量,將責罵改為讚揚,多給鼓勵:「如果女兒在100分的考試中剛及格,我會對她說:『我看到你有努力,還有60分沒放棄,再試試做得好些!』。」當然,重塑母女關係不是一蹴而就,中間也遇過不少阻力大石,凌太不感氣餒,用同理心感化女兒,慢慢成為女兒的知心朋友。一路不易的經歷,使凌太在2012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家長」。 適時「減油」 輕鬆管教 此後,凌太在香港推動品格教育,她深信孩子的品格是與生俱來,當孩子表現出好品格時,父母應該肯定他,以助建立自我價值和能力。慢慢地,孩子就想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孩子負責任時失誤了,怎麼辦?父母要用愛扶起他。這符合心理學家的自我決定論,即自主、有能力和歸屬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教養孩子不需要控制,需要的是鼓勵和肯定,這樣親子關係便進入良性循環。 如今,女兒組建了幸福的家庭,凌太沉浸在三代同堂的幸福中,而初為人母的女兒倒有些焦慮,過去不斷讓女兒加油的凌太此時讓女兒「減油」:「你比媽媽當年做得好多了,媽媽在你身邊,不需給自己太大壓力。」 容易緊張的香港家長,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適當為自己「減油」,以輕鬆的心態管教孩子。「無為而治」其實是在幫自己和孩子加油,養精蓄銳走更遠的路! 《夜媽媽心裡話》以好歌伴聽眾度過繁忙夜,「潮媽寶典」環節每周一晚與潮媽對話,走進她們的內心世界,鼓勵女性活出精彩人生。節目逢周一至四晚上10至11時於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播出。網址:ptc.rthk.hk 文:黄梓瑜 作者簡介:香港電台普通話台《夜媽媽 心裡話》主持,訪問老手,潮媽新手。陪伴寶寶成長,同時注重自身發展,希望透過聲音為媽媽們帶來力量,一同成為更好的自己和媽媽。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DIY:出版兒童手作圖書 帶孩子穿梭現代藝術 感受創作樂趣

藝術廣闊無垠,加上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帶來無窮的可能。有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媽媽,樂於與孩子利用不同的物料做手工,最近更把這些小作品匯聚成圖書,盼身邊的人,都感受到藝術創作的樂趣。   「對小朋友來說,未必需要買十分昂貴或美觀的東西才好玩,創作的過程,才是當中重要的一環。」育有3個孩子的何潘芷慇(Stephanie),總會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專注陪伴小朋友做手工,材料多數源自家居生活。「平時家裏有一大箱特意儲起的物料,皆來自日常生活,例如外賣膠盒及膠樽、廁紙筒、雞蛋盒等,很多時候,小朋友都會從箱裏拿走需要的物料去玩和創作,可能是製作一個小機械人等等,對於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活動讓他們發揮創意。」 何潘芷慇(Stephanie)(鍾林枝攝) 剪出花朵——創作沒有特定的物料,例如一個雞蛋盒也可以剪出不同的形狀,甚至能變成花朵。(鍾林枝攝) 美麗頭箍——為每朵「花」添上顏色,拼在一起,便能成為一個美麗的頭箍,完成後小朋友相當高興。(受訪者提供) 手工物料取自家居生活 事實上,Stephanie原先的興趣並不是做手工藝,但成為媽媽後,多了時間陪伴子女做小手作,至疫情時期,她有更多時間留在家中和孩子們相處,漸漸做手工活動的次數增加,便發展成興趣,開始設立IG專頁,乃至出版人生第一本兒童手作圖書Modern Art for Kids(給孩子的現代藝術)。 因着與孩子們的創作,加上Stephanie讀藝術歷史出身,她決定帶領小朋友穿梭現代藝術時期,跟隨着藝術史的時間線,從為人熟知的印象派畫家莫奈、後印象派的梵高、超現實主義的卡蘿,到極簡主義的斯特拉等,認識每個藝術家的精彩故事,以及藝術流派的風格,再取自生活中常見的材料,製作相關的小手作,寓教於樂。她又留意到不少家長都擔心每每做手工,便會弄得四處污糟邋遢,遂特別於圖書內標示,每項手工的難易和乾淨程度,方便家長參考。 創造力——你能猜到這些裝飾用了什麼材料嗎?原來環保加上一點創造力,廁紙筒可以變成新年裝飾,薯片罐可變成蠟燭裝飾。(鍾林枝攝) 廢物利用——材料箱包羅萬有,日常生活中的廁紙筒、雞蛋盒等廢物其實都可再利用。(鍾林枝攝) 了解藝術家背後故事 這本圖書經歷兩年多的籌備,讓Stephanie體會到出版一本書並不容易,當中幾乎一半時間都用作獲取授權。雖說書內沒有直接展示藝術家的畫作或肖像,但同樣都有版權問題,所以遺憾地略過了部分藝術家和藝術流派。不過,藝術不是一項嚴肅的學問,這本書也並非想讓小朋友記住所有藝術家或流派,「我認為(藝術)當中最有趣的是知道每一位藝術家背後的故事,這樣能夠令你從另一種角度欣賞作品。例如梵高整個人生是艱難的,充滿挫折,甚至患上精神病,但他仍一直透過藝術表達自己,藝術給予他自由,並且是一種途徑紓緩壓力,這才是我想小朋友知道的東西。」 藝術沒有對錯之分,她更希望小朋友能夠自由地倘佯於藝術海洋,而創作的空間無限大,重要的是勇於嘗試的精神,「雖說藝術史是一個流程,但其實每一個派別都是對上一個派別的反映,例如後印象派源於想要創新和改變當時流行的印象派,這種勇於挑戰、嘗試新事物的精神,也是希望小朋友去學習的」,先讓他們理解這種風格,然後再創造,「例如關於梵高的手作是用鹽製作一幅《星夜》,但小朋友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將它變成白天,甚至是製作花草樹木」。 (受訪者提供) 文︰陳真紀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生活就是教育

假如,我們仍然相信教育,仍然相信教育是要建立下一代人的生命,那麼,我們就不能輕看每天為孩子所做的事,究竟,我們每天在忙,所要建立的是怎樣的生命?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從我們身上除了看見忙碌,能否看見他們所羨慕的生命榜樣?生活,不應只有忙碌,當過濾了忙碌,剩下的才是生活的內容,才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才是要傳承的價值。 這夜,下班後沒有立即回家,和老師一起帶十多名小學生到他們不會陌生的銅鑼灣。從五光十色的商場、繁華喧嚷的大街,走進幽暗的維園。這一個時分、這一邊的銅鑼灣,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 在噴水池旁邊待了一會兒,為着原本興奮的心情降溫,在昏暗的燈光下,看着水柱無力地在空中被冷風吹散,聽着水柱散落池面的聲音,開始感到這裏的靜、感到這夜的寒,可以去感受別人的生命。 打開眼睛 打開心靈 大多數的孩子對於「露宿者」的印象都是來自二手資料,貧窮、骯髒、無業、後巷、低學歷、逃避目光等的聯想,是別人給他們所塑造的形象。可是,告訴他們的人,自己也不曾有過蹲下來跟無家者傾談的時間,說得再精彩,都不會給自己帶來感動,何况是別人呢?愛與憐憫,需要的不是學歷,而是真實的經歷,只有讓孩子真實地走進人群,打開眼睛、打開耳朵、打開心靈,才可以生出對別人的關愛與憐憫。 探訪無家者 聽不同的人生故事 孩子都沒有想像過,這天他們探訪的無家者,有能操地道流利英語、標準普通話的,有在社區中心當舞蹈老師的,有曾經在各大小報館當前線記者的……留在這裏的每一個,都有着他們不同的人生故事。每一個都不一樣,卻都比任何人都孤獨。這一夜,因着孩子的到訪,他們臉上都滿有歡笑,然而,真實的他們又如何呢? 「你從何時開始留在這裏?」我問。 「從剩下自己的那天開始……」他道。後來才知道,他於短短幾個月內,痛失了所有家人。 維園,鬧市中沒有人看見的一角,把一群無家的人原本互不相干的生命圈在一起,留在這裏,沒有誰比誰容易,同學都清楚知道,他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一份真實的同在。這一夜,孩子的同在,不單為落在艱難的人帶來安慰、帶來力量,也讓孩子看見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 生活就是教育,每天生活的內容都在塑造孩子的生命,作為父母、作為教師,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生活中跟他們一起尋找生活的意義,使他們看見別人的需要、看見自己的價值。亦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一個認識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孩子。沒有比建立生命更重要的事,為了孩子,再忙,也都值得。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非華語學生學中文

非華語與華語學生的家庭背景迥然不同,然而我們的主流學校,過往只有華語學生就讀,無論課程與教學都依據華語學生的需要而設計。當中有什麼做法不適用於非華語學生?教師教非華語與華語學生,應該有什麼分別? 學會「大」「家」 不明「大家」 當華語學生入讀幼稚園時,一般已能掌握口語,聆聽理解的問題不大;非華語學生則由於家中沒有人說粵語,他們可能完全聽不明白,缺乏口語能力。可是,學校的教學內容卻以讀寫為主,較少涉及口語學習,因為過往華語學生早以掌握。但事實上,口語能力是學生學習讀寫的基礎,非華語學生入讀主流學校,沒有口語練習,問題就會在學習讀寫的過程中浮現出來。 舉個例子,非華語學生在學校學會了「大」字,這個字念daai6,「big」的意思;再學會了「家」字,gaa1,「family」。問題是,如果我們問他們:詞語「大家」是什麼意思?他們就可能會回答「big family」、「很大的家庭」!華語學生則不同,看到「大家」兩字,念出daai6 gaa1,因為掌握了口語,就知道是「all people」的意思。可見,非華語學生缺乏先備知識,導致課堂學習上遇到困難。 非華語學生的另一個分別是,家中沒有協助他們學習中文的成人,使得他們難以從功課中受益。例如:教師教寫「口」字,或許在課堂上以手指在空中示範書寫,學生練習後,在家就按照寫字簿來抄寫。華語學生的家長或者祖父母等或會說:「我們今天寫個『口』字。第一畫從上面寫到下面,這就是一畫。我們寫『口』字,不可一筆畫個四方形,必須分成三畫書寫。」 練寫生字 變無意義畫畫 非華語學生又怎樣呢?由於寫字簿上只有字形,沒有英文解釋「mouth」,家長或學生可能根本不知道,在寫的「口」字是什麼意思。再者,寫字簿也沒有粵語拼音「hau2」,「口」字大概怎樣發音也茫無頭緒。筆畫方面,純粹從字形中難以看出應分成3畫,而且筆畫方向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看來好像都可以。結果,寫字變成無意義的畫畫。正因如此,有教非華語學生經驗的教師,就會在寫字簿上標示解釋與拼音,並提供電子錄音教材。 由此可見,非華語與華語學生的教法截然不同,並非如一些教師以為,把內容教慢、教少一些,或者把低班教材給高班學生用就可以。就算長遠而言,我們一視同仁,為非華語與華語學生訂立相同的語文學習目標,但是由於學習需要不同,教師也應該因材施教。即使有多年教華語學生經驗的教師,也必須反思教非華語學生方法的不同。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奧數的深坑

我是學能測驗年代的人,小時候很喜歡那些數字推理的練習,覺得數字饒有趣味。中五那一年,學校選了我和幾個同學參加奧數選拔賽,記憶中是到某校禮堂,像公開試一樣寫一張艱深的數學卷。我邊寫邊明白,自己只是陪跑的料子,難以在數學方面更上層樓,後來預科念純數的停滯不前也再次印證這點。不過,就像緣盡後仍惦記對方的戀人,我始終記得數學曾經給我的快樂。 多年過去,我生了兩個跟我一樣喜歡數字、卻又未至於出類拔萃的孩子。哥哥高小的時候,教師讓他參加數學挑戰賽,他拿了個豬肉獎。也許因為自己經歷過,我對比賽光環看得比較淡然,只覺孩子開了見識,知道自己斤両就係咁多,也是好體驗。 沒想到來到弟弟,卻出現令我鬱悶不已的情况。今年小三的他,獲教師推薦參加一個本地奧數機構的比賽,先後涉及兩個盃賽。因為孩子想試,我就讓他報名,之後卻漸漸覺得不對勁。 當年哥哥參加數學挑戰賽,我只需填寫家長回條,就由學校代為報名。今次輪到弟弟,我填完回條給學校,還要自己到那奧數機構的網頁為孩子報名。初時以為是因為兩間小學處理有別,也就不以為意。後來我卻發現,分別在於主辦機構。 我為細仔報名時,要提供地址等資料。沒多久,該奧數機構就開始寄宣傳單張給我,說有哪些特訓課程可以操練奧數。那機構的課程琳琅滿目,除了常規奧數班,兩個盃賽也各有一套體系的課程,程度由小一至中三都有。既有網上課程,也有遍佈各區的面授課程。 賽前提供各類培訓班 這些課程名目繁多,上完初賽培訓班,還有模擬試卷班、晉級賽和總決賽特訓班,層層遞進。比賽是免費的,但課程全都收費,也不便宜。當然,家長可以決定是否參加,但我可以想像,一些家長會對「奧數」二字趨之若鶩,認為難得學校推薦,孩子就該積極預備,而主辦機構的課程自然是認可的選擇。 每次收到那些推廣單張,我都感到不舒服。我中學時的國際奧數選拔,賽前是沒有任何操練的。我大仔參加全港小學數學挑戰賽,也只是校內練習了兩三次,主辦機構沒有特訓。(這挑戰賽是由香港教育大學與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合辦,並有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支援,也許因此就毋須辦收費班吧 。) 在我心目中,孩子如果對數學有熱情,是不用透過比賽發掘的。相反,那些永無止境的競賽和操練,卻可能扼殺天生的熱情。內地有所謂「奧數熱」的現象,即由於奧數被廣泛神化,而出現一整套銜接的競賽體系文化。但正如數學家丘成桐批評,當奧數培訓變成了「工廠」,只會扼殺孩子的興趣。 我曾向學校反映自己的不安,學校說,比賽能讓孩子發揮潛能,還是會參加的,而如果有機構以比賽吸引學生報課程,就要靠家長自己把關。我也明白,羅列校外獎項是本地學校「省招牌」的基本動作,當全世界都做,不做就會陷於不利。事實上,香港有很多辦競賽和課程的教育機構,可謂有供有求。我能做的,就是為孩子選擇不玩這個遊戲。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