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媽育兒記:Live新樂趣

  實時上課已成為孩子每天期待的時刻,細佬亦會主動答問題。(作者提供)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現時更已在全球大爆發,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等國家也有許多人染病,全球的醫療系統都變得十分緊張。香港亦正面對這疫症的第二階段,由過去防止從內地輸入本港,變成需堵塞從海外不同國家的感染者傳入香港。由於疫症蔓延全球,大家需進入第二階段抗疫,政府已宣佈無可能於四月底全港統一復課,估計需分階段先由高年級的學生復課。 復課無期,或許對老師及教育相關工作者來說,也感到吃力,老師們均需絞盡腦汁繼續開發網上課程,對於學生來說,停課多月也是一件十分煎熬的事,他們每天靠自律於網上上課,需要適應這種新模式的網上學習,在接收知識過程,亦需要一定時間適應。而我家中三個孩子的學校,最近已開始實時直播上課,令這停課期帶來小朋友驚喜,哥哥、細佬、妹妹現時每天均非常期待實時上課的時段,因為他們可以透過視像見到熟悉的老師和同學,看看同學有沒有變胖、髮型有否改變到,雖然大家暫時無法面對面一起上課談天,但實時上課總算是在同一時間、不同地方一起上課,算是暫時無法實體上課的一個緩衝吧。 老師叫妹妹的名字,她很雀躍。(作者提供)   妹妹上課時很認真,她愛看到老師的臉孔。(作者提供)   我最近亦開始以網上程式,互相分享視像畫面,實時讓自己跟進開的小朋友繼續接受言語治療訓練,好讓有需要接受訓練的孩子不會因無法外出而停止訓練。雖然面授更佳,但在停課時期,這種網上雙向學習模式,較單向學習更加有趣,我亦可以透過提問,更了解小朋友的進度。   以前或許許多孩子均渴望放假,但現在不少孩子已開始掛念上課的日子及感覺,希望可以上實體課、渴望學習新知識、希望和同學一起學習,哥哥甚至在呈交網上功課簡報時,穿上整齊校服,回味一下實體課的感覺。   在這疫症蔓延的年代,我們只好靠資訊科技,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除了一般課堂,哥哥最近實時上網上大提琴課。(作者提供)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媽媽為自己

雖然疫情未受控制,但是社會不能完全停頓,我也繼續教務陪學生一起衝功課。雖然好享受教書與學生互動,但能力有限一心不能幾用,百忙之中竟然忘記為雞蛋仔約車,害他滯留在訓練中心一小時。 滯留沒有為他帶來什麼創傷,治療師告訴我,孩子得意忘形地玩玩具根本沒有想到回家。反而這件事讓我感到困擾,很內疚、自責,質問自己算那門母親竟然忘了孩子的需要、沒有本事安排家庭作息就不應該兼職、千錯萬錯都是我沒有責任感…… 左一巴掌加個右勾拳,負面思想啟動自我批鬥機制,鬥到我遍體鱗傷整個星期都提不起勁。雖然對情緒有點認識而且不是第一天做自由工作者,理性上好體諒自己,也相信有辦法解決當前問題……不過,有句說話「先為人母、再為人師」就不斷在腦海浮現,陰魂不散。想深一層,這自我批鬥的可以繼續上綱上線,先為人妻、為人媳、為人女兒……總之就不可以為自己!這種為人「犧牲」的大愛精神,成為媽媽之後更加變本加厲。 問題似乎在於我找到了工作的動力卻又不能抓實工作…… 媽媽大都可以包容子女犯錯,但就不包容自己的缺失,事務大小都要摃在肩膊上。為什麼這次我特別沮喪?老公從旁觀察除了湊小朋友,每次分享與學生互動的點滴是我都會眉飛色舞,見證學生成長讓我會心微笑。問題似乎在於我找到了工作的動力卻又不能抓實工作,沒法平衡個人的理想和雞蛋仔的身心需要。 有種煩惱叫做「阿媽的煩惱」,相信抗疫期間很多在家工作的母親都有類似的苦惱,在水中央兩頭不是岸,回辦公室工作放下孩子眼不見為乾淨,牽腸掛肚但最低限度全身投入工作。但在家工作時小朋友未能夠理解,時時刻刻需要家長關注,更加困身。加上停課不停學,留在家中的父母不單要工作,也需要花時間指導網上學習,很多媽媽也要學習使用學校缐上教材,實在是壓力煲裏火上添油。 肺炎疫情進入第二波,幼稚園復課無期,但成人要繼續搵食,這種拉扯的狀態暫時也看不到什麼出路,如果媽媽讀者們有同樣的感嘆,請記住,你並不孤單!盡人事嘗試放下少少角色,多一點點專注做自己,或許過了這段困難的時間,回望過去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詳細內容

網樂天地:象形運動教學給「現代文盲」闖出一片天

今天我像熱煱上的螞蟻般教導我的學生比賽計分,教得我面紅耳熱的不是一位初試比賽的學生,而是一位已擁有一個冠軍寶座的球員,為何連冠軍都拿得下的小朋友不懂如何在比賽中計分呢?可能大家都覺得匪夷所思,皆因他是一位被稱呼為有「讀寫障礙」的兒童。 一天跟他爸爸商討在學習上的來龍去脈,漸漸發覺他在學業上也有同樣的問題,對所有溫習過的內容都水過鴨背,一般正常小朋友可以讀到簡單的文章,他就看著無言以對好像文盲一樣,每逢考試測驗都會倍感氣餒,無論他如何努力去認字,亦徒勞無功,長期處於失敗感覺中磨滅意志。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校老師都有同樣的感覺,更發現他是一位「象形人」,對圖像記憶很強,但文字就一竅不通,在種種的蛛絲馬跡底下於是他父母便決定找專家做測試評估,初步診斷患有「讀寫障礙」。 看著那位小朋友由一年級的天真爛漫,懷著興奮無比的心情加入網球校隊,由差點面臨被踢出局的邊緣,到奪冠的道路,建立了無限自信,但“讀障”卻讓他打回谷底,不止在學業上跟不上進度,連在自己最喜愛的網球比賽上計分也有困難。 象形教學 事半功倍 在埋怨、失望、沮喪和氣餒的養份下成長,之前建立的自信亦逐漸逐漸磨滅,但黑夜盡頭總有曙光,最近他爸爸研究了一個用象形教學方法,來讓他更易吸收所需的資訊,就是象形教學,如網球戰術教學為例,使用一個實質圖像的網球戰術版,將所有複雜的策略,透過戰術版繪畫出來,效果勝過千言萬語; 或者一些複雜的技巧動作,用示範來代替語言,也能事半功倍,而圖像與動作加起來運用會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請不要放棄讀障兒童 讓他們展翅高飛 網球訓練在經過一輪調教後,其實發覺他學習得很有效率,也很聰明,只是一直以來找不到一個更好的方法去讓他去學習事情,因為很多讀障的兒童資質並不差,只要找到合適的舞台他們的專注力和表現有可能比常人更優勝,只可是教他的人欠缺一點耐性,言而他們卻欠一個方法,只要方法一到,學習便水到渠成,或許將來生活有所歷練後,讀障問題也可以找到靈丹妙藥,雖然他們在學習常常遇到障礙,被視為不受歡迎的小朋友,但如果跨過障礙他們的一片天可能比一般人更廣闊,請不要放棄,還他們一片天讓他們振翅高飛。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洗手放輕鬆

最近網上流傳,有爸爸在家工作之後終於領悟到與孩子困獸鬥的滋味,信誓旦旦以後會更加錫老婆!相信家長對延遲復課早已經「打定輸數」,只不過照顧精力旺盛的孩子真的很疲累,無辦法不抱頭痛哭⋯⋯我也有崩潰的時候,最近的例子是差不多完成錄音講課時,兒子扮鬼誤闖進來⋯⋯真是見鬼的前功盡廢! 好在平日一直有運用正念技巧(Mindfulness)舒緩情緒,既然多了時間在家,推介父母們都嘗試練習。網上很容易找到一些高質素錄音或短片,也可以下載Apps教授呼吸放鬆練習,重點是將專注力集中在身體,覺察情緒並且轉化為正面的能量。 我明白照顧孩子,難而抽空完成一節靜觀練習,有這種閑情逸致的話,相信爸爸媽媽會先選擇睡午覺又或者迅速處理個人事務例如理髮,不用擔心,嘗試一下我的「正念洗手」簡單版吧!今時今日無論多忙也要認真洗手,相信我,習慣成自然,就算只有廿秒也可迅速平復情緒。 囗訣好簡單:開水喉塗梘液、吸氣(心打數12345)、呼氣(心打數54321)、再吸氣呼氣(心繼續打數)、輕力關水喉,温柔擦乾雙手,微笑。 曾有腦神經學研究認為,腦袋建立一個新的習慣只需要廿一天,這個疫情似乎還有一段日子,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放輕鬆洗手,相信真的可以養成一個正念生活習慣。我習慣了深呼吸洗手之後,也加了點想像力讓洗手「更有意義」,例如吸氣時心想「乾淨泡泡保護我」、呼氣時就想「病毒拜拜你條尾」。這二十秒洗手練習,不但改善衛生習慣也照顧心靈健康,心情開朗就更有力氣照顧家庭。 帶着孩子洗手可以比較難深呼吸,因為小朋友必然會搗蛋玩水,又或者隨便洗手惹你生氣,那可以怎樣正念洗小朋友的手?我的簡單版是對鏡「模仿微笑洗」,大人模仿孩子的笑臉,他扮鬼臉、你扮鬼臉,他咧嘴大笑、你就模仿他露齒笑。活在當下的笑聲,一邊洗手一邊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把幸福感儲蓄起來,日常與孩子產生磨擦時也會比較容易捱過,幸福感也可以去減輕抗疫焦慮及親職壓力。 正念生活,其實可以好簡單! 附屬連結:http://www.jcpanda.hk/ms2020/webpage.pdf 「疫」境中的靜觀空間,供讀者參考。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勿以善小而不為

記得讀社工時候看過一段片,一群人拿著很長的勺子圍圈坐,大家都想吃圏中央的熱湯,但規矩是不可以離開座位而且只可以用一支過長的勺子舀湯,結果大家都失敗了,很沮喪地餓肚皮。不過解決方法很簡單,他們很快就無私地分享,舀湯餵對面的人喝,當然最後都得到溫飽。這故事說互惠雙贏,互相協助下大家都可以得益。 但現實和理想總存在距離,這段日子看到很多黑心商家發「國難財」,有拒絕減租共渡時艱、有不合規格的口罩,有朋友買到假的漂白水……人性的美好和醜陋,在災難面前無所遁形。我不是聖人也有內心掙扎,假設檢疫中心就設在我家旁邊,是否可以如此大愛瀟灑?人性的軟弱,想必最近香港人多一樣充滿內心掙扎。 今日有事外出經過一間連鎖藥妝店,客人疏落,推銷員盛意拳拳介紹兒童維他命糖,付款時又硬銷了三枝消毒清潔噴霧給我,強調是限購貨很快售罄,叮囑我有小朋友在家必須要勤力清潔。給她說服了,我抽著一大個袋子,上了一架有自動門接載傷健人士那款的士。司機跟我聊天,說他老婆也是隔天出外買餸,幾大包東西抽回家。閑聊時想起司機可能要接載病人或長期病患者求診,於是乎可拿出一支消毒噴霧送給他,他挺尷尬地婉拒,我沒想過會否傷害他的尊嚴,一股儍勁堅持: 「你很多時候要往醫院跑,一定要做足消毒功夫,保持衛生!」 「你家裏有小朋友,該留給自己用!」 「我有啊!還有兩支,這個給你,千萬不要生病,你「手停口停」怎麼辦?」他忽然很感慨,收下了消毒用品然後告訴我:「其實早陣子,遇到一個覆診的老人家,下車時才知道他已經沒有口罩存貨,當時候我也是夾硬塞他兩隻口罩!」我們相視而笑,「對呀!予人方便,大家守望相助,我信做好事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他繼續說:「我也是這樣教孩子,即便是我們不富有,但從小也記著『勿以善小而不為』,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這點我非常同意,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別人行過方便,不論是否有回報,最低限度內心覺得安樂。 病毒來襲不會分膚色貧富,就算你一個人健康,身邊鄰居全部感染,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這些平凡人即使沒有首富的彈藥、佛菩薩的宏願,也可在個人能力範圍之內分享資源,分一卷廁紙、送一個口罩,心靈富裕未必可以抗菌得可以驅寒。

詳細內容

抗疫繪本 總有一本幫到手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又稱武漢肺炎)疫情的陰霾下,日常生活都變得不一樣,成年人的躊躇不安、高度戒備,都會令小朋友的腦袋冒出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要解釋得清楚,並不容易。這時候,不妨借助孩子最愛的繪本來打開話匣子。近日城中便有不少有心人,把當前的社會狀况用圖畫故事表達出來,今次我們蒐集了多本免費電子抗疫繪本,風格、程度各有不同,總有一本幫到手!   文:沈雅詩   要選書,家長們各有心水,甚至更有家長親自為孩子撰寫繪本。創辦親子社交平台「HelloBonnie國際親子台」、現職多元學習坊高級總監的吳凱霖(Bonnie),其作品《不一樣的2020口罩下的微笑》更是她的處女作,「第一次為小朋友寫繪本吖」!Bonnie與丈夫沈旭暉育有兩女,分別是5歲的雪雪和3歲的雪糕,她說,今次出繪本,緣於兩個寶貝女對「武漢肺炎」充滿疑惑﹕「試過找資料跟她們解釋,但說完,她們反而更多問題。真的人人都要戴口罩?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吃蝙蝠呢?」 修讀兒童與家庭教育的Bonnie,於是以孩子的視角,深入淺出地創作了一個有關抗逆的故事,雪雪和雪糕聽得入迷之餘,貪婪地再向媽媽提出一個要求﹕「除了聽故事,還有得看故事嗎?」就這樣,Bonnie便把腦海中的故事化成文字,又找來創作單位「U MadeThis?」繪圖,促成了《不一樣的2020口罩下的微笑》的誕生。翻開此書,頁面經常出現一個獨個兒滑手機的小女孩,她躺在沙發時會滑手機,吃飯時亦滑手機,連去公園玩也滑手機,「雪糕每次看見這個小女孩,都嚷道︰『她常看手機吖!』」。Bonnie坦言,想透過今次疫情,鼓勵大家也反思一下,以往有否把手機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呢?當生活日常都變得不再一樣時,原來親朋好友可以在免於恐懼下相聚,也不是必然的。 雖然此時此刻日子很艱難,但Bonnie不忘給小朋友送上安慰,「只要大家都注意個人衛生、外出時加倍小心,我相信這個城市一定會康復,到時我們便可以除下口罩相見,再見到一個充滿笑容的地方」。 《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配圖(smile01、03、06、13、19及23) 作者︰ 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繪者︰U Made This? Bonnie︰雪雪(右)和雪糕(左)對於「武漢肺炎」充滿疑惑,媽媽Bonnie(中)唯有親撰繪本,跟她們解釋清楚。(受訪者提供) 其他推介:   《農曆新年在家過?》 作者、繪者︰香港繪本館 連結︰bit.ly/2ucKkml 一直推動親子閱讀的香港繪本館,在全港學校停課期間,繼續鼓勵家長多跟小朋友閱讀圖書。為方便大家足不出戶都有好書看,並幫助小人兒更了解新型肺炎,該館編輯團隊製作了一本電子繪本《農曆新年在家過?》,歡迎大朋友小朋友免費下載。 故事講述主角老鼠仔穿起賀年服,可惜,今年牠無法像以往的農曆新年般跟親友拜年利市,為什麼呢?原來是有一種新型病毒作怪,大家都怕被傳染。此書詳述此病毒被發現的經過、傳播途徑、病徵及預防方法,資料十分詳盡,但文字較多,年紀較小的讀者,可能需要家長伴讀才理解得到。 《給心心的繪本——可怕的武漢肺炎》 作者、繪者︰ lokki lau@Draw a dream 連結︰bit.ly/2vAxBKA 插畫家Lokki Lau育有一對分別10歲和2歲的子女,為了讓孩子更明白什麼是武漢肺炎,這個有心媽媽,分別為兩兄妹度身訂做了適合他們年紀閱讀的繪本,並大方地公開作品,免費讓各家長下載。其中《給心心的繪本——可怕的武漢肺炎》屬於幼兒版,大獲網友好評,指內容簡單易明,畫風可愛,實用指數很高。 對於幼兒來說,他們不明生不明死,因此,Lokki用了最簡單的方式讓小人兒了解到,如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會被帶走,便再也不能玩玩具,再也不能吃「肉肉與甜甜」,再也去不了公園及再也見不到媽媽,好使他們感受到這肺炎的可怕。此繪本亦有正確教導小朋友如何好好保護自己,並鼓勵小人兒懷抱希望,等到「醫生叔叔研製出疫苗或解藥」,就能成功「捉走」武漢肺炎。此繪本還附有中、英文視聽版,令親子共讀變得更有趣! 《抗逆小夥伴Dr Dumo et al 》 作者、繪者︰李揚立之醫生 連結︰bit.ly/2HtqJRP 《抗逆小夥伴Dr Dumo et al 》的作者李揚立之(Lucci),她的身分很特別,既是骨科專科醫生,同時也是一名插畫家,為了加深小朋友的衛生意識,Lucci花了3個晚上,創作了一本抗逆繪本,還選了8種動物包括獵豹、雪豹、家豬、獅子、長頸鹿、北極熊、黑猩猩和三趾樹獺化身成醫生,跟小豆丁一起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長頸鹿醫生在「家居注意事項」單元,提醒大家歸家後切記脫鞋和洗手,而且廁時要蓋上廁板;獵豹醫生則在「如何正確戴口罩」單元,建議小朋友使用外科口罩或正確尺寸的醫護用N95,亦教他們如何正確戴口罩。其他單元還包括「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常見病徵」、「外出注意事項」、「個人衛生」、「提升免疫力」、「洗手七部曲」。大小朋友快跟着8個小伙伴的貼士,一起做好防疫措施吧!   《給孩子的防疫繪本》 作者︰Marina 繪者︰Karen Aruba & Ki 連結︰bit.ly/2vFvTHB 作者Marina是一名媽媽,正修讀教育博士課程,眼見疫情擴散,她希望透過創作電子繪本,與孩子共同上公共衛生一課。全書14頁,最值得一讚的是,除提供不少防疫資訊外,還刻意加入很多互動空間,讓在親子共讀時,小朋友有機會抒發自己的感受。「失望、害怕、混亂、憤怒、苦悶、無聊、擔心要上班的爸媽……」爸媽也可藉此了解子女此刻的心情,加以輔導。   《新型冠狀病毒 抗逆遊戲書》 作者、繪者︰校長貓媽媽 連結︰bit.ly/3bJTCqW 校長貓媽媽(Cat Lau)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多年,是幼稚園前校長,她創作的這本《新型冠狀病毒 抗逆遊戲書》,不單有得讀,還有得玩。書中透過填充、選項、連線、填色等小活動,幫助幼兒對是次疫情有更多的了解外,還可以學習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概念!作者相信2至7歲幼兒會特別感興趣。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愛在防疫時

小朋友外出常備口罩。(作者提供) 受武漢肺炎影響,教育局宣佈全校學校最快三月中才復課,全港市民防疫撲口罩、購買日常生活所需物資已成為生活常事。作為在職媽媽,孩子停課,工作上為減少正面接觸,我許多時也需HOME OFFICE工作。不過,HOME OFFICE工作模式,對於多孩媽媽來說是一件頗特別的事,例如當我和同事透過視像會議開會時,阿妹經過發現,便會很自然和大家SAY HI、SAY HELLO。   受疫症影響,成年人小孩困在家中避免外出,坦白說,大人小孩都會感到頗沉悶。這個大家無法預計而來的假期,也不知何時結束,或許已令不少人心情變差,但既然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無論家長或小朋友,我們嘗試從正面方向想。好像我看到三個孩子很開心玩飛行棋,我可以抽空和他們一起玩。下午的時候,我可以抽空講故事給他們聽,而這些故事可以和平常不同,我可以講一些學校以外的的故事,可以是歷史故事、又可以是繪本的輕鬆小品作。 三兄妹齊齊玩飛行棋。(作者提供) 在家中可閱讀不同的圖書。(作者提供) 阿妹也學會整蛋糕,常常焗麵包吃。(作者提供) 每天的三點左右,三個孩子便會使出渾身解數,用我早前教他們焗麵包知識泡製下午茶,每天這段時間,便會有哥哥、細佬同妹妹親手製作的麵包出爐,很懂性的哥哥很細心,每次也不會忘記要通知公公婆婆麵包出爐,提醒他們過來一起品嚐他們的作品。     上星期趁天氣好,我帶著三個孩子到大澳門走走,計劃呼吸新鮮空氣,伸展一下,還以為可以不用戴口罩一天。當到達目的地時,才發現原來許多朋友都有同一想法,相信郊外較現時的商場或食肆更熱鬧、更多人。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父母立信

屋企因為有條「長命斜」,有時購物後也寧願坐的士打道回府都不願意挑戰體能,正所謂己所不欲,慢慢我習慣了網購送貨,避免家傭拿重物回家。遇上聖誕新年大減價,本來預算親朋戚友串門子飲飲食食,索性一口氣買了很多日用品、清潔用品、白米還有凍肉,無心插柳柳成蔭,疫情下我忽然成為了「囤貨富戶」……. 這個星期新聞都是搶購糧食、廁紙,無論政府商家如何呼籲,大家都像失心瘋似的四圍搜刮甚至乎打劫廁紙,有人恥笑香港人低質素不懂判斷真假新聞,也有人揶揄囤積糧食的人是末日教主唯恐天下不亂。我成了持貨大戶也不便站在道德高地批評,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小市民,尤其是家中養了一條化骨龍,其實可理解市民恐慌心態,大人都可以捱但小朋友怎可以餓? 民無信不立並不是腐儒迂腐,事實上現代社會制度就是與政府講個信字,有能力納稅的人,願意負擔這個義務,就是相信政府能夠提供一定的保障,也同意政府能夠更公平更有效運用資源,為社會較不幸的人提供福利,使整體社會趨向文明和諧。有了這個信用制度,市民才可以安居樂業,各司其職,各行各業才有機會發展。 縮細概念應用於家庭,立信,就好比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要有誠信、信任、信用。道理很淺白,你教孩子不要說謊,可是你答應孩子的事情就永遠推遲忘記;口裏說凡事以孩子為先,實際上卻處處方便自己,以個人工作、享樂為大前提,這種父母不講信用家庭系統便會漸漸失去穩定性,孩子慢慢變得迷失的父母出現對抗性心態。可怕的是孩子長大後,也可能成為沒有忠誠的伴侶、沒有誠信的同事,難以對社會作出貢獻。不是危言聳聽,認識一個小康之家長大的女孩,她的父母人前人後兩個樣子,關係好像和睦實質上放假時各自各精彩,互相推搪照顧女兒的責任,女孩算是由菲傭、親戚還有補習姐姐照顧長大。雖然她非常「世界女」但總是遇人不淑,多次失戀後患上厭食症。歸根究底,她在一個沒有誠信、沒有穩定性的家庭長大,望着父母的婚姻學不到真誠,更不會重視承諾,她越小心挑拍拖對象就偏偏遇上一個個陷阱。 相比「立威」父母更需要「立信」,要求孩子信服指令,父母就要以身作則、說一不二、以誠待人尊重承諾。

詳細內容

網樂天地:在家保持運動 維持強健體魄抗疫

在家千日好,但在抗疫期間被迫留家的確實令人意志消沉,康文署更決定關閉轄下所有運動與康樂設施,減少接觸而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但卻同時減少了大衆做運動維持健康體魄的機會,對有運動訓練習慣的小朋友更是令他們的狀態大幅減退,無論是為了健康體魄或比賽狀態著想,在家中都應該維持安全又適量的運動。以下提供一些簡易十式的家中運動,希望大家可以維持每日在家不少於三十分鐘的運動。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1. 熱身 在家和戶外做運動都一樣要注意安全,所以環境合適和熱身運動是不可忽視,熱身可由頭頸到腳做一些合適的動態伸展,目的是要達到暖身的效果,減低運動時受傷的風險。 2. 原地慢跑 配合手部的擺動動作,在原地作出慢跑的動作,調整呼吸節奏,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提升心肺呼吸能力。 3. 向上伸展加深蹲 先作雙手舉高的動作,然後深蹲起身,目的是加強大腿肌力,幫助一些需起跑加速的運動。 4. 大字星星跳 一項全身性的動作,既簡單又高效的帶氧動作,迅速提升心跳率,如維持一定循環後有助燃燒脂肪,也有助強化肩膀、手臂、腿部的肌肉。 5. 弓箭步旋轉 弓箭步蹲下,保持平衡要注意盆骨至頭頸脊骨維持穩定中立位置,上肢轉向對側(即前屈曲的腿)。鍛煉身體平衡肌及強化腿部肌肉。 6. 左右提腿 左右輪流提腿直至膝關節呈現大約九十度,上身保持平衡。鍛鍊平衡力、大腿肌和腹肌。 7. 側跨步 一個向兩側跨步的動作,腳尖保持向前,上身中軸保持在正中間,牽拉內收肌群。 8. 伸展爬行 膝臂同時伸直,手腳着地,雙手盡力向前爬行伸展,然後返回原來狀態。鍛鍊全身平衡肌耐力。 9. 撑上壓 鍛鍊三頭肌和胸大肌,小朋友可以做較容易的膝蓋貼地撑上壓,或將雙撑角度升高減低難度。 10. 平板 平板是自身體重訓練運動,主要針對鍛練的是腰腹核心肌群,尤其目標是訓練腹橫肌,作用是穩定腰椎。 在家做運動時除了要注意傢俬擺放安全外,一般在家中也不會著鞋,要注意腳掌的保護,如有軟墊承託減低腳掌和地板的撞擊力會比較理想。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擁有的平安

這段留在家中的日子,除了心力交瘁追新聞之外,事實上對我個人作息不算有很大的衝擊。做了幾年slash 族已習慣在家工作,沒有辦公室、沒有老闆督促,習慣依賴科技產品溝通,自律編時間表工作;是故多了時間陪伴停學的雞蛋仔,或者說回到去年他未進PN時的生活節奏,慢活、收拾雜物,積極斷捨離。 我是一個懶惰粗糙的女人,就算出席會議有時也忘了化妝;當我收拾洗手間櫃桶,很驚訝地發現無數的護膚品試用裝、用過一次就打入冷宮的爽膚水,還有很多「買了當用了」尚未過期的面膜…… 大概從懷孕開始就蓬頭垢面⋯⋯留在家裏沒事忙,倒可以抽時間愛錫一下自己! 整理雞蛋仔藥盒棉花棒的包包,竟然找到二十多包嬰幼兒用口罩,簡直中了頭獎!回想起來,應該是當年孩子患了甲型流感留院期間買了兩盒。那時候抱着他、哄他入睡,面貼面,大人小孩也戴口罩。很感恩雞蛋仔雖然氣管較弱,經常犯小病,但暫時再沒有試過那麼嚴重住院的感染,口罩也給遺忘在角落,換過角度看,孩子算是比較健康了! 不用外出少了活動,瑟縮家裏也挺寒冷,翻箱倒籠在衣櫃箱子底找到一頂冷帽子,乾洗後整整齊齊的放進膠袋珍藏。這是兩年前冬天的生日禮物,那時坐月困在家裏,昏天暗地照顧小朋友。老公給我安排了一天假期,好讓我「放監」外出食慶生飯,但又擔心身體未完全恢復,罕有細心地給我買了冷帽子,定數粗心大意的他也有當暖男的時候! 清理亂七八糟的書櫃也有驚喜,有封助養兒童給我寫的信一直未開封淹沒在書本裏,如獲至寶般高興地閱讀,助養的小女孩首先禮貌地問侯我,感謝我給她送的書本,也簡單分享她的生活喜好。可中段氣氛一沉,她平實敘事般告訴我經歷了強烈熱帶氣旋伊代,房子裂了、田園毀了、廁所夷為平地,但是她慶幸沒有失去任何家人朋友;最後她祝福我身體健康,期待收到更多小禮物。閱畢有種感動,八歲小女孩面對天災當然害怕,就像我們面對肺炎一樣恐懼,她的信,讀得正是時候,提醒我沒有什麼比家人朋友重要。 聖經哥林多後書有一句「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雖然我不是教徒,但面對疫情看看我手頭上擁有的,感恩一切足夠讓我平安。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