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樂天地:同一個訓練 兩個不同的效果

暑假快將殺到,又到家長頭痛如何安排子女參加大大小小、各適其適的暑期活動的時候。記得以前小時候,暑期一星期會參加兩至三樣興趣活動,但現在小朋友的趨勢已增至一日參加兩至三樣!真是可謂放假還比上學忙。以前落街踢足球已是其中一樣最便宜和簡單直接的暑期活動了,但是現在小朋友踢足球是跟隨某某國際足球學校或是某個區隊青年軍操練。毫無疑問,現今社會環境富裕,小朋友所得到的資源亦比以前多,無可置疑因為需求關係,很多有系統的興趣課外活動訓練班紛紛湧現市場。對小朋友而言當然是好事,但家長又有沒有想過,當小朋友參加課外活動時,家長的參與度會對小朋友有多大的影響呢?

一樣的訓練,不同的效果,分別在於家長的參與

我曾經教過兩個小朋友,大約八至九歲,兩位都參加了我教的網球班。初初開始時,兩位小朋友的資質也差不多,都是普通正常水平。但大約開始兩個月後,我發覺其中一位小朋友進步神速,只需短短兩個月時間,便由初學水平到達比賽程度;而另外那位小朋友,就停留在建立穩定基本功階段。他們在上堂的學習態度、專心程度和體能,也沒有太大分別;於是我留意他們在球場內外的一舉一動,終於找出他們之間最大分別,就是他們家長在球場的參與度。

進步較快的那小朋友家長,每次接送小朋友到球場後,便離開球場;出去跑步,或是找其他事做,到差不多落堂前十分鐘才回來,站在球場一旁,看看小朋友打成怎樣,不評論也不插手;另外進度較慢的小朋友的家長,全程坐在球場內,負責幫小朋友拾球、抹汗、撥凉遮蔭、遞水和毛巾等等,打得不好亦會立即提醒或批評,那位被照顧周到的小朋友個性比較依賴,在學習能力和專注力都比不上較為獨立的小朋友。

勿將嬰孩階段關懷備至的照顧,延伸到兒童甚至青少年階段

我工作時候要到不同的地方教網球,如:學校、總會、會所或私人場地,我上堂時都會建議家長離場,即使在場也盡量不要參與,令小朋友可以專心學習;同時亦會訂立一些規矩給小朋友遵守,例如:來去全程要自己拿拍、喝水和抹汗。當他們遇到問題時,亦懂得自己主動向教練提出。

我明白家長無時無刻都擔心小朋友,在球場上會太熱不懂得抹汗, 太累不懂得休息,口渴不懂得喝水, 其實這種種也是小朋友在興趣班內要學懂的範疇,如家長取而代之,那小朋友就不能夠完全汲取課堂的知識。有時候小朋友是偏向自立的,但父母基於太溺愛子女的關係, 將嬰孩階段關懷備至的照顧,延伸到兒童甚至青少年階段。我建議家長在小朋友上活動班時段,將小朋友交給課堂導師看管;家長亦可在附近報讀一些自己喜愛的興趣班,和子女一同學習分散注意力,讓小朋友有更加多的獨自思考和學習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