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樂天地:怎樣替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活動

當一年級生每天有八至十項功課亦被視為正常,而家長仍恆常地安排一週十多樣的興趣活動,當孩子面對著沉重的功課壓力,尤其是面對小學呈分試,這意味孩子要在興趣及學業之間作取捨。

一天,坐在場外跟一位媽媽閒談,說到他的兒子快要面對呈分試,面對繁重考試的壓力,不得不從衆多的課外興趣活動中作出「斷捨離」,音樂方面有單簧管和小提琴,而運動方面有田徑及網球,問她有否為此感到煩惱,她卻十分肯定的回答「沒有」,因為她很快便作了決定,就是選擇了網球,原因是兒子在家中的閒暇時間,總是拿出球拍,沒有球場沒有波便練習揮板,無所事事時亦會拿出球拍來抹抹,他亦會選擇網球節目或比賽來觀賞,所以這位媽媽選擇保留網球為兒子的其中一項興趣項目。她主要以兒子的興趣為考慮因素,至於有關興趣對將來升中學有沒有幫助,她則沒有想得太多。

其實孩子在興趣活動班玩得開心,即使該項運動並沒有對他們的學業有幫助,也可以讓他們舒緩一下壓力,那豈不是可讓他們平時學習更事半功倍嗎?

部份家長視課外活動為升學的「秘密武器」,選擇時都會採取貴精不貴多的方式,先考慮到該項目對孩子將來升學發展有沒有幫助,反而不會從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曾遇過一些家長,他們為孩子選擇課外活動的準則是,如果子女在該項目有沒有拿得獎項以及能否加入校隊,但其實子女對該項目興趣不大。平日在課堂上時,我要面對沒精打采的學員的情形屢見不鮮,雖說興趣可以用時間來培養,但遇著本身對網球沒有興趣的學員,導師或教練便會感到份外「牽牛上樹」,而學員亦不可以盡情地樂在其中。

香港學生學業壓力大已是無可奈何的事實,假如連選取課外活動的項目仍要以對學業是否有幫助去計算,真是很悲哀。其實孩子在興趣活動班玩得開心,即使該項運動並沒有對他們的學業有幫助,也可以讓他們舒緩一下壓力,那豈不是可讓他們平時學習更事半功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