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收割的季節

播種有時,耕耘有時,收割有時,對學校來說,放榜就是收割的時候了。我們是中小學一條龍的學校,從播種到收成,看着孩子們長大,小學的天真,初中的反叛,高中的成長,然後把他們送進大學的門檻,當中見證多少奇妙的改變。從活躍到沉實,從內斂到開放,又從懶散到勤奮,時間在孩子們的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迹,那是成長的印記,有歡笑、有惆悵、有成功,也會有挫敗!

過程總比結果重要

除了有興趣,更要有毅力,勇於追尋答案…… 

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只要願意學,就能學,學習不單發生在學校的課室裏,更應該是隨時可學,隨處可學。最愉快的學習是同學共學,和同學們一起學,更和家長老師們一起學,學習通過討論和質疑,評價和分析,學習才更有意義,要享受學習,除了有興趣,更要有毅力,勇於追尋答案,力求完善的態度是成功的要素。

暑假前後IB預科放榜了,IGCSE也放榜了,看見孩子們又喊又笑,家長們也陪着瘋狂,有的驚喜於自己的突破,獲得意外的優異成績,有的苦惱於一分之差,或不滿足於星星的數目,只見滿園璀璨,碩果纍纍,豐收總令人欣喜。無論成績如何,過程總比結果重要,通過考試,取得了經驗、教訓和心得,明白學習能力、習慣和時間管理的重要,檢視自己的弱點和强項,然後再面對更大的挑戰。

聆聽才能真正溝通

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享受學習的樂趣呢?首先要摒棄競爭的心態……

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享受學習的樂趣呢?首先要摒棄競爭的心態,不要只想贏,要勝過別人,更要有一個安全且充滿歡樂的教室,學生積極地發問,老師用心地回應,課堂裏面是真正的溝通和討論,要知道對話的基礎就是聆聽,好多老師失敗於不會聆聽,雖然很勤勞,也很愛護學生,但不會聆聽就不能真正溝通,不了解就不能配合孩子們的需要,教學也就不能成功。家長也犯同一毛病,不會聆聽,只會催促、操控、批判,或者過分保護、代勞、姑息,看盡不少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就這樣被斷送,建立不起自主學習的精神,變得被動和消極,學習也就成為一件苦差了。

每當走進課室去,如果沒有聽到孩子的發問,沒有歡樂的笑聲,無論老師講解如何精彩,總覺得有點遺憾,我也喜歡看見孩子們在課堂上做功課,老師可以參與其中,看到自己教學的果效,孩子們也可以一起研究、暢談,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教室,真正的學習。

轉眼間在《Happy Pama教得樂》寫寫談談,也有兩年了,因改版關係,暫時擱筆,各位好友,謝謝關注,有緣再聚。

文:劉筱玲(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總校長)

■下期預告:鄧依萍(聖公會聖多馬小學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