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教授演講廳 :蜆吐沙大發現

2002年初,我剛從英國回港到港大執教。某天,有一位初次見面的師奶向我「挑機」說:「你話你係海洋生物學家吖,咁你知唔知點樣先可以令蜆吐沙快些呢?」

我坦誠回答她:「唔好意思,我未做過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所以暫時未有答案給你。那麼你又有何高見呢?」

她驕傲地說:「咁都唔識?!等我教吓你呢個博士啦!其實,只要把生銹刀放入水中,蜆自自然然就會吐曬所有沙出嚟,萬試萬靈㗎!」

我半信半疑地點頭道:「多謝賜教!你提議的辦法都幾有趣喎!」

是次對話使我對蜆吐沙問題產生了興趣,並且確實進行了硏究。大多數蜆類生長在鹹淡水的河口水域,牠們住在沙泥中,伸展牠們的虹吸管到海底泥面上抽吸海水,濾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機物質作食物。海洋單細胞微生藻是牠們的主要食糧,而這些微生藻在冬天和春天長得較夏天茂盛。在寒冷的冬季和春季, 由於海水充滿著營養豐富的微生藻,所以大部分雙頁貝類如蠔、蜆、蚌及聖子等也長得較肥美。

蜆住在沙泥中,伸展牠的虹吸管去抽吸海水,濾食其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機物質作食物。(波波教授繪圖)

從科學角度看,我推測在冬季的温度和鹹淡水的情況下,蜆會較頻密地抽吸海水濾食。這過程可促使牠把腸內的沙吐走。在同年暑假,有一位名叫Karen Lui,十分醒目的港大女生來問我:「波波, 我可否跟你做畢業論文的硏究呢?」

我欣然答應:「好呀!就硏究怎樣可以令蜆吐沙更快吧!」 我們便展開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了!

Karen先到海鮮檔和餐館做調查,訪問員工有關促進蜆吐沙之方法。她發現人人各師各法,建議方法包括:加油、加麵粉、加鹽、加生銹刀或釘子等。但是在那一年,食環署開始管制食肆魚缸用水,食店必須確保飼養活海鮮的水清潔衛生。因此,Karen 的研究過程並沒遇到使用生銹刀來助蜆吐沙的食肆。

於是,我們回到起點,決定主力硏究沙白蜆在大自然中吐沙的情況。發現在大嶼山水口生長的沙白蜆在冬天時吐沙速度會比夏天時較快。 然後我們透過實驗室實驗,比較牠們在以下四種情況下的吐沙表現:

1)水温30°C及中鹽度(每公升15克鹽)

2)水温20°C及中鹽度(每公升15克鹽)

3)水温30°C及高鹽度(每公升30克鹽)

4)水温20°C及高鹽度(每公升30克鹽)

20°C 和 30°C 分別代表冬季和夏季的水温;而中鹽度和高鹽度分別代表河口和海洋的平均鹽度。

我們的研究發現: 沙白蜆在水温20°C及中鹽度吐沙最快。研究結果亦支持我們的推測,蜆在較冷的水和鹹淡水中會較頻密地抽吸海水濾食,以至吐沙更快。我們建議市民使用這既天然又安全的方法去促進蜆吐沙。這硏究結果亦曾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上[註一]。

明報記者於2013年4月跟著我們的硏究結果進行了實驗,再次證明我們的吐沙方法奏效,結果刊登在《蜆吐沙,鹽水有乾坤》一文中[註二]。隨後,不少市民和廚師亦跟隨我們的方法,獲得甚佳的吐沙效果。

其實,該記者亦證明生銹釘也可以逼使蜆「嘔吐」沙,但釘含有害的重金屬和防銹化學物質,所以不建議使用。

以上科探實例是一個科學教育的好例子,它帶出怎麼從有趣問題出發,研究相關文献去建立科學理論和假設,之後透過野外考察和實驗去驗證該假設。最後從實驗結果,建議蜆吐沙的最佳方法。把基礎科硏結果應用到生活上,讓市民獲益。

最近一位小學的副校長Whatsapp我說:「波波教授!謝謝您在家長講座中傳授令蜆吐沙的方法,非常有效,特來道謝!」並傳送以下美味的炒蜆相片。其實,要多謝的還有聰明伶俐的Karen同學呢!

延伸閱讀:

[註一]Lui, K.K.Y., Leung, K.M.Y. (2004). Sand elimination by the Asiatic hardclam Meretrix meretrix (L.):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season.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 23: 421-427. https://goo.gl/2tcFXi

[註二]蜆吐沙,鹽水有乾坤: https://m.getjetso.com/thread-56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