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不要「想當然」

家中最近請了新工人,為了讓她更好的適應工作,我們家就事先安排職前培訓,如電器的使用、照顧小孩的事宜,又安排了認識社區環境半日遊。自以為調適應該處理得不錯,可惜,出乎意料之外的事總是接連不斷,例如用未汆水的豬肉煲湯、先抹地板再來吸塵、將嬰兒與大人的污衣一起掉進洗衣機清洗。 出現這些問題當然與文化差異及生活習慣有關,但歸根究柢,還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把所有事都視之為理所當然,部分自以為是簡單的常理,就沒有向工人清晰交代。一個家庭的運作對一名來自其他國家的外人來說,還需時間逐步學習,只是我們身處其中,習慣成自然而已。 我們教學的生活中有多少事如上述情况一樣,總覺得是理所當然呢?一直行之有效的教學法會不會覺得仍適用於所有學生?曾經獲得成功的經驗、彪炳的戰績會不會令自己趨於停滯而看不到盲點? 最怕有一天寧願相信學生不夠用功,也不願踏出舒適區,在教學上作出改變,結果讓教學的資產變成了包袱。 「當年兩個會考我都捱過啦」 此外,我們的教學信念與我們的求學經歷有着密切的關係,訓育學生時不多不少總會代入自己以前成功的學習經驗,例如回憶自己如何歷盡艱辛,怎樣在龐大的考測壓力下挺過來,然後說了句:「我以前經歷兩個會考也沒問題,真不明你們有什麼壓力!」總覺得以前的人可以一路走來,新的一代也一定可以這樣走過去,不經意之間可能就否定了今天學生正在面對的壓力。以前的老師會用激將法磨練我們,常利用難度高的練習「打擊」我們,總希望我們可以遇強愈強,但我深信今天一定要多考慮學生的性格及承受能力才可照辦煮碗,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今天的社會比我們以往的學習環境要多樣豐富,家庭的問題亦愈趨複雜,教學如太先入為主,滲入太多主觀的判斷,定會限制我們啟導學生的角度。相反,若我們保持開放的心胸,轉個角度思考學生的特質,或可因勢利導,發揮最好的效果。例如當我們覺得今天的人不踏實、沒耐性,換個角度是因為他們懂得靈活變通,喜歡從實踐中學習;今天學生很自我中心,但同時也反映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願意表達己見,不會人云亦云;學生看似衝動冒進,沒有深思熟慮,那正因為他們仍有理想,滿有熱誠。事情本是一體兩面,選擇合適的角度,就不會一葉障目了。 有主見定自我中心 一體兩面 開學在即,我們定要放下「想當然」的想法,特別是中一新生初來甫到,對中學課程只有粗淺認知,科目驟然增多必加重其學習壓力,可以想像,如沒有適切的協助必會打擊其學習自信。唯有更開放及包容的引導才可讓我們發現同學的需要,以助他們融入新的學習環境。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過猶不及 平衡課程內的學習經歷

常說不進則退,在今天瞬息萬變的社會,進步得慢也是退步。教育界常被詬病變得太慢,指摘教授的知識及學習技能均未可滿足社會未來的需要。學習的確不能只在課堂發生,我們需要不斷拓闊學生的學習經歷,讓他們走出課室,及早裝備,才有可能讓我們的學生真切了解社會的運作,回應社會對他們的期望。或許有人會說,走出課室,不就是參與「課外活動」,如有時間,才玩玩吧!我們常輕看這些「課外活動」,認為它們對提升學業成績沒有幫助,如果學生成績不好更會被勸阻參與。 走出課室的重點在探索及親身體驗,學生如認真地走出課室,相信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與「課內」的學習相輔相成。例如探訪老人院可以更親身了解人口老化的問題,又可推動敬老揚孝的風氣;到戶外考察可刺激對學科的求知慾,帶動自主探究的精神。把這些學習經歷稱作課外活動並不理想,它們應是課程延伸及實踐的部分,學生透過這些活動才會學得更好,印象才會深刻。 籌備課外活動遇上兩難 多樣的學習理應是好事,因為學生可按興趣自行選擇,自發參與,而且活動多樣,眾人可各取所需。但對某些活躍分子可能是一種負擔。他們除了要應付校內的測驗評估,還要參加校內多元而豐富的學習活動,內容可能是學科的延伸活動,可能是生涯規劃的職業體驗工作坊,也可能是大學舉辦的講座。老師想在周末或假日找他們補課也不容易,因為他們可能已安排了義工服務、球隊練習或學習樂器等等,密得難以插針。燦爛的學習生活,似如繁星,如若時間管理得不好,一不小心反過來影響正規課程的表現,得不償失。 始終所有學生到最後還是要參與公開試,社會仍用較單一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是現實,亦是讓人無奈的地方。 對老師而言,舉辦學習活動也很矛盾,明知活動有助學生學習,但礙於社會對學生學業成績的期望,因此多少會對舉辦活動存有戒心。既要補課,保成績,升學率又要好,又要在教學以外擠出空間,思考如何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經歷,真不容易。具效能的學習活動需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要監督執行,檢定成效。活動前就已需要處理大量行政工作,例如安排活動行程、聯絡機構及家長、組織及動員學生等等,及至活動期間又要照顧學生的安全,承擔活動的風險,壓力非常大。有時學生的無心之失已經可以讓老師添加很多彌補的工作,例如學生參加遊學團過關時不慎遺失證件、危機意識不高致財物被竊、一時貪玩在歷奇活動中遇上意外等。 在活動中經歷學習,所得的益處長遠而深刻,惟面對現實的考慮,有心的師生只有相機而行,盡量平衡。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放膽給予高分 肯定寫作信心

回想從前的寫作練習,滿分雖是一百,但能考取八十分或以上的確是鳳毛麟角。依年來觀察,文章中規中矩,平易踏實的,分數多徘徊在五六十分之間,如能達七十分或以上信必已獲老師評為上佳之作,示範之選。我在學時非常好奇,到底八九十分的文章會是如何的呢?老師有沒有試過打這些分呢?有沒有人的作文曾經取得滿分呢?如果當世作家去寫會不會有機會取得滿分呢?如果沒人可以取得,那些分域又有何用呢?我的學習歷程沒有遇上「神級分數」的文章,老師也沒有示範如何寫成該等佳作,因此一直不明老師何以要吝嗇給分。想不通就唯有自我安慰:世事無完美,因此文章給分也要留有餘地吧! 評作文評分 必須40-70? 及至為人師表,跟自己的老師一樣,用代代相傳的作文評分表,並參考公開試的要求及標準改文,分域維持在四十至七十多分之間。不知道有什麼理據支持,亦不到你去質疑,只知道這樣能有效告訴同學在公開試大約能取得的等級,於是當日懷疑評分的標準,今天又重複老師當年的情形。一直依此操作,直至看到內地登出高考滿分的作文卷,我才有所覺悟。當初知道世上真有滿分作文時,我先是驚訝,再是期待。急不及待又將信將疑,那篇滿分作文,毋庸置疑,確屬上乘之作,特別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構思,還要立意深刻,文辭優美,出自一名高中生的手筆真的難得。但文章也不是完美無瑕,無可挑剔,換言之,不一定要無懈可擊才可成為滿分作文,只要是在該次評核中表現最佳的就可取得滿分了。 給予作文滿分的信息提醒了我,到底我們是要查找學生的不足,還是要看學生已做到的地方?評分時,我們為何總要勒住筆頭,叫自己不要打太高的分數?評價學生作品時本應考慮他們的局限,包括他們的生活閱歷、對價值觀念的理解及考試時間的限制。 十七歲的年輕人自會帶點稚氣,倉卒成文難免會有沙石,是否稍有不足我們就不予上上品的分數呢?撫心自問,老師又可有信心在有限時間內寫出我們心目中的上上之作呢? 多鼓勵少批評 盼學生愛上寫作 今天公開試的作文考評正逐步趨向欣賞學生的努力,例如以往每個錯別字要扣半分,現在是獎勵錯得少的考生,最多可加三分。部分展示的評分示例亦偶有「神級」分數的示例,惟數目始終不多。相信大家要衝破這個自小被塑造的心理關口不會是一時三刻,或許我們可從平日改文的習慣做起,多些擴大分域,對表現較佳的同學試着放膽給予高分,肯定他們,我們不必怕學生取得高分會沾沾自喜,反而要相信學生取得高分後會更有信心,更有動力去學習寫作。鼓勵一定會比批評好,我們期待更多學生會愛上寫作,用心筆耕。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還要把閱讀理解題目 交給原作者做嗎?

考試題目不為作者而設 每當文憑試中文科卷一閱讀理解完結後,大家總喜歡將考卷交給原作者試做,然後看看他們取得多少分。這種做法的意義是什麼?是想從原作者取得「答案」?是想看看出題人與作者之間對文意理解的矛盾,然後再看看出卷人如何自圓其說?其實,我們不需要看結果已知道,原作者一定不會取得高分,於是往往會得出以下的結論:今年閱讀卷的題目很難,難度之高,連原作者也不懂回答。我在想,考試題目不為作者而設,其難度能以原作者作答試題的表現來衡量嗎?如若有考生能在文憑試中取得比作者更高的分數,又是否意味他比作者更了解文意?其實作者沒有經過文憑試的訓練,不熟習考題命意及答題技巧,得分不高是情理中事,不必大驚小怪。 閱讀理解的文章是文藝創作,試題本身其實也是一種創作。試題設計包含了出卷人對作品的理解。試卷考問的重點、對全文結構的爬梳,是經過消化後的再創造,因此若要取得答案,就只可問出卷人,詢問文章作者是緣木求魚。出卷人擬卷時必然因着其背景經歷,文化視點及審美角度,以及對考生能力的設想,當中的體會與原作者的初衷或會存有差異,這很正常。我們知道文學作品傳達的信息具表層意及深層意,表層意用作解釋及說明;而深層意義則熔鑄了作者主體的情感與體會,因此分析時就會有討論的空間,有時甚至會出現模棱兩可。尤其在古典文學鑑賞,古人沒法現身解說,於是研究就需在文本及相關的創作內推理。 正因抱持這種「作者未必然,而讀者未必不然」的信念,文學研究得以發展,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就可以成一家之言了。 考試有別於文學鑑賞 本來這種作者與讀者的撞擊是好事,雙方多作交流有助消除文本中的隔閡,溝通過程或許可以激發更多的火花,帶出更多賞析的角度。可惜這是公開考試,其主要功能在於分辨考生語文能力的高下,以及篩選出符合入讀大學資格的學生,故對文意的理解須有一定的限制,考題亦必要有對錯之分。為了考試,有別於文學鑑賞,我們最希望知道得分的標準及模式,以便過關。記得以往中文課程曾有一篇叫〈聽陳蕾士的琴箏〉的新詩,令中學生苦惱不已,因為作品多用借喻,意象豐富,想像空間較大。為了讓大家更掌握作品的深層意,有心人請得黃國彬先生公開解說其作。我想當時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聽到他的解說一定覺得很紮實,因為終於可以較確切的掌握作者想表達什麼了。 不同場景做不同的事,考試從來不同做學問,參加考試要知如何得分,到取得學位就要拋開考試,開放胸襟,學做學問。叫作家做試題,既弄錯了對象,亦不能拓展我們對文本的了解,意義有多大呢?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敬重本業

最近兩個電視節目引起了我對敬業的反思。其中一個節目訪問了一位本地養魚伯伯如何以獨有的方法,數十年來努力經營,造就肥美鮮味的鯽魚。主持人見伯伯年紀不輕,擔心香港或會失去本地魚鮮的味道,問及了有沒有將手藝傳承予下一代的問題。眼看自己辛苦摸索出來的智慧及經驗可能就要消失,伯伯笑言,養魚太辛苦,不想子女從事有關行業了。 我們憑什麼說自己的本行最辛苦?辛苦不辛苦往往不在客觀的事實,關鍵是自己是否喜歡投身的工作。 難道其他行業不辛苦嗎? 同一天,我看了一個飲食節目,內容指出日本原來仍有不少百年字號的老店,他們很重視歷史的傳承,但凡湯底、製麵的手法,以及部分的廚具,從明治維新起一直延續至今,不少店東已傳至第四或第五代,而味道至今仍然不變。傳統手藝有人願意接棒,往往令人感動,因為那是對傳統的執著,對行業的尊敬。 養魚伯伯不想下一代入行,認為養魚是粗活,工作辛苦,收入不多,不想他們受苦。伯伯愛子情切,可以理解,但養魚辛苦,難道其他行業就不辛苦嗎?我們憑什麼說自己的本行最辛苦?辛苦不辛苦往往不在客觀的事實,關鍵是自己是否喜歡投身的工作,如能喜愛本業自會樂此不疲,如能發現當中的使命就更會堅持理想,跨越世代,傳承百年。子女是否適合繼承是一回事,但必須給予嘗試的機會,否則一門技藝的失傳真的讓人惋惜。 行行出狀元未必人人相信,反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心態就一直隱隱作祟。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行行出狀元未必人人相信,反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心態就一直隱隱作祟。或許我們仍相信受過教育就可留在辦公室享受冷氣,不必望天打卦,被人頤指氣使,生活自會過得很愜意。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大家心中有數。反之,設想繼承人堅守產業,努力耕耘,在今天,有機產品、優質食材怎會沒有市場? 我們常說做那行就不喜歡那行,這可能因為我們太了解當中的局限,於是經常主觀地放大了當中不如意的感受。又或者我們從頭至尾根本沒有敬重自己的工作,否則一個人在本業打滾多年,必已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及相關的人脈,甚至揣摩出獨門的專業技術,照理應懇切希望與人分享這份由工作而來的喜悅,並將之發揚光大才對,沒理由總在別人前批評自己的本業,甚至叫人不要入行。 當上語文老師從來不是「前世殺了人,今世教語文」的報應,而是緣定三生,讓我要以生命影響別人生命的一份使命。 我也在問自己,想不想自己的學生或孩子也成為人師呢?我現在天天上課,見過不同類型的學生,教過不同的課程,慢慢也累積了相應的教學心得,如果有人願意,能力及性格適合,我定必盡力引領入行,讓他們明白為人師表的意義,這是文化傳承啊!特別身處今天的社會,深知老師角色的重要,明白今孩子亟需良好的教育,更要鼓勵更多有心人入行。當上語文老師從來不是「前世殺了人,今世教語文」的報應,而是緣定三生,讓我要以生命影響別人生命的一份使命。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傳承我們的文學教育

資料圖片 多年前曾任教預科文學,沒想到今年會重操故業,嘗試教授文憑試文學課程。教授文學的確比語文更有滿足感,走入文學班,上課氣氛與中文課堂截然不同,可能由於同學心態,始終文學是選修科,讀與不讀,操之在己,願意讀的多是堅持興趣的勇者,他們與文學結緣是自由戀愛,願者上釣,因此你會感受到同學對課堂的期待。其次是師生比例低,修讀文學的同學只有正常班別的三分之一,可謂超小班教學,每位同學在課堂上均有機會發表意見,分享寫作心得,評價同學的作品,興之所至,還會以文學詩句交流對話,語皆有物,令人喜不自勝。至於屬必修課程的中文科,卷別多,讀寫聽說還有綜合運用,樣樣皆考,不論你是否有興趣,迫於無奈也要戰鬥至最後一刻,不能退修。如要入讀大學更須達三級水平,因此大家心中明白,中文科是大學入場券,未敢輕忽,但說到喜歡就談不上了。 文學科有空間實施教學活動 文學比中文課程彈性,很多在中文科未必有空間實施的教學活動也能在文學科嘗試推行。 不少推動文學教育的有心人,曾在不同的講座中分享各種教學活動,令人鼓舞。曾有老師將電影作品與文本對讀,比較電影拍攝及文學賞析的角度,引導同學思考媒介表現的差異,提高學生的審美與藝術鑑賞能力;又有老師嘗試以詩文為本,譜上流行歌曲,填上新詞,再讓擅長歌唱的同學重新縯繹,效果耳目一新;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老師帶領同學文學散步,先直觀感受文學的現實場景,再細閱文本,以助同學了解作者的視點,由是鼓勵同學留意身邊事物,鍛煉觀察,感悟生命。多元的教學手段豐富了學生的經歷,讓同學走入文本,參與創作。寫作不再是任務完成,而是獨抒性靈,題目既實亦虛,為創作提供了發揮的空間。凡此種種的教學方式令師生享受其中,讓人嚮往不已。 寫作獨抒性靈 不是完成任務 我們常說學生寫作內容空洞,感情蒼白,多敘事少描述欠深度,其實學生每天周而復始的上課,除了補習就是考測,生活機械刻板,真的泛不起一點漣漪,除非同學自發大量閱讀,否則多只能借用劇集橋段,又或臨急抱佛腳,背些人云亦云的事例,搪塞過關。我不是在為學生開脫,只是今天的師生實在太忙了,多數語文教師根本沒有空間為學生創設上述的學習經歷,又或者協助他們塑造場景及醞釀意念;而學生亦未有空間去閱讀原著,感受生活,以及觀察周遭的環境。 今天,修讀文學科的人數持續下降,讓人惋惜。我們知道選科是學生的自由,沒法干預,或許有一天,文學科需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但我非常希望文學科那些精彩的教學設計及文學教育的精神仍會繼續延存,永續不滅。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