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令人葡萄的波爾多

喜愛葡萄酒的朋友都知道,每年4月初,就是法國波爾多的期酒盛會(Bordeaux En Primeur),各大小酒莊,即使平日謝絕探訪的,這個時候也會紛紛邀請世界各地的酒評家、記者、買家來品嘗剛放進木桶陳釀的新酒(Barrel Tasting),同時,亦會分享過去一年在種植上所遇到的種種挑戰與成果。筆者不屬於前述的任何一類,每年這個時間,身邊都有朋友收到邀請,在面書看見他們上載的「工作」相片,就告訴自己未完成陳釀的期酒必不好喝,心中的葡萄比酒更濃。 重要的說話要講三次,非常感謝、非常感謝、非常感謝東方明珠酒業是老闆的眷顧和邀請,讓鍾愛葡萄酒的我今年終於不再葡萄,有幸隨他前往法國葡萄酒「聖地」波爾多,與他的貴賓好友一起「朝聖」。第一次穿上西裝皮鞋打着領帶到酒莊,感覺像上班。波爾多有多個產酒區,我們每天的行程非常緊湊,試過一日走訪5個酒區,在晚飯前已參觀了10家酒莊,品酒之餘,也細聽莊園的今昔與每瓶葡萄酒背後的故事。 百年制度保障公利 不說不知,法國的莊園原來是不會賣酒的,即使他們邀請外國買家遠道來酒莊試期酒,買家日後也只能向酒商(Negociants)購買。據說,當持續了百多年的英法戰爭結束後,法國十分貧窮,特別是農民,政府沒有叫他們去找勞工處,卻鼓勵商人們預先向農民購買他們未出產的葡萄或葡萄酒,讓貧窮的農民有收入、有飯開。一直到16世紀,荷蘭人在法國進一步優化了酒商的制度,使農民、酒莊可以專心種植葡萄、改良釀酒方法,酒商則負責推廣和銷售葡萄酒的工作,亦會貸款給農民、酒莊以應付營運上的經濟需要。而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更於1855年,定意要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向全世界展示波爾多最佳的葡萄酒,並把最好的酒莊分成5個等級,這個分級制度到今天大家仍然依循。 從那時開始,波爾多的葡萄酒便受到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愛好者追捧,原本的農民也不再貧窮。 這天與酒商會面後,是老闆對我說:「法國葡萄酒的成功不是純粹因為天然資源,而是這套沿用了百多年、十分成熟的制度。」或許你會問,酒商豈不操控了酒莊?「沒有,這大概是某些國家的人或有的思維。我們法國人都尊重這個制度。」一位酒商代表說。今天儘管是波爾多最大的酒商,也會等待及尊重酒莊批出的價格與配額。 由於葡萄酒產量有限,酒商眾多,有些一級酒莊給予每家酒商的配額甚至只有12至24支,付款後還要苦等兩年才可收貨,然而,大家都樂意遵循。在我來看,這個制度的成功是基於它所保障的是公利,而不是某酒莊、某酒商的私利,對於某些地區的人民來說,是匪夷所思的。 回到香港,一個有138萬貧窮人的城市,我不禁問,這城的政府又為他們做過什麼呢?心,又一陣葡萄。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夾縫中的味道

現時本港有超過12,000家餐館,單計2018年入選米芝蓮的星級食肆,香港就有63間。乍看之下,這個獲譽為飲食天堂的香港,似乎是一個不愁吃喝的都市,可是,在這個「天堂」裏,原來還有貧窮的一群連吃的尊嚴也沒有。 活在蝸居 廁所邊煮飯的滋味 走進侷促狹小的劏房,就是單親媽媽陳女士與兩個女兒蝸居的地方。室內光線不足,白天少開燈,因這裏每度電業主收$1.8,比電力公司收取的還要高出不止一倍。放滿衣物的碌架牀邊有一扇窗,即使是酷熱天氣,這扇窗也不能打開,因外面是老鼠穿梭的跑道,窗一開,牠們便會擁進來。廁所沒有門,只靠一塊拉布與廳分隔,糞渠經常塞,即使看不見,味道卻是「清晰可見」。廁所與牀之間剛好可容納一張四方摺枱,上面擺放着一個電飯煲和一個別人送贈的二手電磁爐,這就是她們全部的煮食工具。這張緊靠在廁所的摺枱,也是煮飯、切菜、吃飯、做功課的唯一空間,只是,這一切活動都不能同時進行。平日所吃的食物多是來自食物銀行,也有街市賣剩的蔬菜肉食和過期罐頭,對於她們來說,食物就只有吃與不吃兩個選擇。 在我來看,她們彷彿活在一道幽暗的夾縫中間,被夾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缺乏,她們得不到別人的注視,也看不見出路。她們的貧窮並非是因為懶惰,陳女士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可是單靠勞力,一家三口仍是三餐不保。2006年,像陳女士一樣的香港在職貧窮人口約有19萬,十多年後的今天已超過51萬。 活在夾縫中,儘管大部分的日子仍然有飯可吃,然而,他們所嘗到的,大概就只有辛酸、辛苦、辛辣的味道。 邀酒店總廚 入劏房煮好餸 筆者一直希望為好像陳女士一樣的貧窮人帶來一點祝福。感恩有機會認識到飲食業福音團契的林氏父子,透過他們的協助和安排,我們邀請到城中多位充滿愛心的名廚,先後進入空間和資源都十分缺乏的「劏房」,去體會活在夾縫中的家庭的擠壓與難處。同時,這些烹煮功夫非常了得的廚師,更會接受我們的挑戰,用貧窮人日常的廚具與食材,親自示範如何做出健康又美味的家常便飯,把久違了的「甜」重新注入夾縫之中。 沒想到,第一位我們請來的大廚嘉賓,是擁有逾40年經驗、曾任酒店集團中菜部行政總廚的陸澤光師傅。陸師傅廚藝精湛,過去奪得不少獎項,他的客人包括曾蔭權、唐英年、任志剛及前匯豐銀行大班鄭海泉。有他的支持,我們對往後的邀請都增添了信心。 法菜教父Alain Ducasse曾說:「主廚不應只待在廚房。」最好的廚,是要進入別人的真實生活,讓食物在酸甜苦辣之外,還有一份真摯的人情味道與溫度。盼望這就是我們的名廚嘉賓為貧窮人所烹調、重新注入夾縫中的新味道。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點算幸福?

(片段截圖) 大女兒開始為大學選科作預備,某日父女倆在看學校資料,她忽然若有所思地說:「每個人都應該要有夢想,是吧?但對於貧窮的人、身體有殘障的人,他們就未必可以追尋心中的夢想,是出於生活現實的考慮,也是出於自身條件的限制,這樣看來,上天似乎有點不太公平。」 《淪落人》尋夢故事 女兒的這番話,令筆者想起電影《淪落人》。早前應幸福傳聲基金會主席林海先生的邀請,出席了該電影的慈善首映禮。從電影的名字,或許大家會聯想起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淪落人」,沒想到的,這也是一個「尋夢」的故事。黃秋生飾演主角昌榮,是一名失婚潦倒的中年漢,因一次工業意外而半身不遂,餘生要在輪椅上度過,不要說尋夢,就是尋死也沒有能力,自覺是一個沒有夢想的廢人。故事的女主角Evelyn是一名菲傭,大學畢業、當過護士,對攝影充滿熱情與天分,卻因為生活現實而來港打工,放棄了成為攝影師的夢想。際遇把兩個淪落到人生低谷的陌生人圈在一起,一主一僕,慢慢地,他們看見對方的困難,漸漸忘記自身的不幸與限制,學習用最大的信任和善良去跟對方相處,每天為對方的好處而活,最終成就彼此的夢想。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當遇上不幸的事,我們或會感到不公平,甚至灰心失意,但我們不要把自己困在抱怨、灰心的日子裏太久,以致失去了享受生命仍有的豐富和可能。 很喜歡電影中Evelyn安慰昌榮的一句話:「你不能選擇不坐在輪椅上,但你可以選擇如何坐在上面。」 成為別人的「予夢者」 筆者相信人人都有夢想。或許,過去我們都太在意為自己追夢,總以為能夠追夢、圓夢才算是幸福。然而,《淪落人》給我們提供另一種思考方向,原來幸福不一定是為自己追夢,也可以是為別人圓夢。即使活在困乏、限制當中,生活早已沾不上夢想,都可以成為別人的「予夢者」,去成就、成全身邊人的夢想,給他們重燃希望的可能。在高舉以自我為中心、事事講求競爭比較、強調經濟價值的香港,這是逆流卻又重要的提醒。故事中在輪椅上的昌榮可以為Evelyn圓夢;現實中的黃秋生,參與這次演出不收分文,也許同樣是藉此成就本地新進導演陳小娟的電影夢。作為父母,比起為自己追求夢想,我們更在乎孩子的夢,盼望成為他們的予夢者。 女,知道你正在努力預備明年的大學入學試,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老爹希望你在尋夢的過程中,總不要忘記身邊人的需要。知道嗎?你的一點力量、一點關心,都可以成為對方繼續尋夢的動力,願你能享受這一種為別人圓夢的幸福。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叫人擔心的一群孩子

這天在深水埗有會議,會後獨個兒到附近的快餐店吃飯醫肚,坐下不久,就留意到前面一對父女的對話。 「女啊,吃快一點好嗎?我們約好了今天去探訪一些貧窮人,快要遲到了。」父親溫柔地說。 大約10歲的女孩:「不吃!我現在不想去!」 溫柔的父親道:「不去?之前不是你自己說想參加嗎?我們都已經報了名……」 沒等到父親把話說完,女孩就說:「不去!我現在不想去!」 看見父親有點不知所措,但他沒有動怒,口裏的話仍然帶着溫柔:「不可以老是這樣,你趕快吃,探完之後爸爸帶你去吃雪糕。」原來不是第一次,類似的情况相信常有發生。 聽父親這樣說,女孩突然冒起火來,提起了嗓子咆哮:「你沒有聽到嗎?我說不去!不去!不去啊!」 看到這裏,我還以為父親會收起溫柔,教訓女兒一頓,誰不知,那位父親的溫柔無限,呵着女兒說:「好吧,好吧,不去就不去,你慢慢吃,我們下次再參加吧。」 之後,父親就撥電話告訴對方,說女兒今天身體不適,不能參加探訪活動。我實在看得目瞪口呆,只見那個女孩臉上掛着的,是一副勝利的笑容。 這兩年全身投入基層關懷的工作,看見這一代的孩子,實在叫筆者擔心。 然而,我所擔心的不是活在基層的一群,而是來自中產家庭的孩子。曾經有同事對我說,不知為何,中產家庭的孩子都彷彿特別任性、特別自我中心,說好了參加的活動經常遲到,甚至臨時缺席。誠然,每一戶的探訪安排也不容易,受訪者也是特意請假,與孩子留在家中等待客人的大駕光臨呢。 中產孩子特別自我中心? 孩子任性,與貧富無關,而是有容讓他們不斷任性的父母。 就如這天在快餐店內的父親和女兒,他們的角色好像倒轉了,父親不像父親、孩子不像孩子。明白父母都愛孩子,想到自己平日或許沒有太多時間陪伴他們,因此對孩子會多一點包容,即使明明孩子在胡鬧,亦會從孩子的角度去想:昨晚睡得不好、怕陌生、性格內向、年紀還小……,總能替他們找個合理解釋。然而,對任性孩子的包容其實是縱容,他們只會變得愈來愈自我中心,每當遇到不如意就大發雷霆,埋怨別人不遷就自己,卻從來不會考慮父母、別人的感受。 溫柔≠無規矩 父母做回父母 從孩子的角度去想是對的,但對他們任性、自我的行為,不能視若無睹或息事寧人。父母就是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替孩子的行為找藉口,而是為他們的行為訂立界線。不論貧富,孩子都不能失去對父母、對別人的禮貌和尊敬,也要對自己的選擇、承諾負責,不可隨便出爾反爾。對孩子溫柔,不等於沒有規矩,只要父母做回父母,賞罰分明,做法一致,孩子就會做回孩子。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用行動傳遞新年祝福

農曆新年,對大部分孩子而言,可能是一個穿新衣、買新鞋、收賀年禮物、逗利市,甚至是往外地度新歲的快樂假期。然而,這更應該是一個傳遞祝福的日子。剛過去的農曆年三十,筆者帶同哥哥和妹妹,參加由工業福音團契舉辦的「歲晚派送賀年雞」活動。我們拿着切雞、齋菜、糧油罐頭,走進深水埗舊區,探望活在水深火熱的基層家庭及獨居長者,哥哥和妹妹用他們一雙小手送上別人捐助的禮物,在這個應該是團圓的日子傳遞祝福。 生活艱苦 中風奪去工作能力 與孩子穿過嘈雜的街市,在一棟舊得不能再舊的大廈前停下來,再三確認手上的地址,我們這天要探訪的其中一個伯伯,就是住在上面。大門沒有門鈴,我們只好在外面叩門,等了好一陣子,還以為伯伯不在家,門忽然開了,面前是一個瘦弱的老人。他沒有說話,示意我們隨他入屋內,沒想到大門之後又有三道門,各自住了一個家庭。我們更沒有想到,伯伯原來是一個行動不便的長者,見他一瘸一拐地走,難怪剛才要花一點時間來應門。 我們隨着他進到最左邊的一間房,這個伯伯和老伴居住的「房間」,怎樣看,都是一個露台。 「六年了,中風之後就是這樣。」伯伯終於開口,說話不太清楚,大概是中風的後遺症。原來,在六年前的一天,伯伯在駕車時突然中風,幸好當時沒有昏過去,不然必會造成更大的意外。可是從那天起,他的右邊身體便失去了活動能力,不單行動不便,就連說話也十分困難。他現在租住的唐樓單位沒有升降機,出入只有樓梯,看他左腳拖右腳地行,明白「出入平安」實在不易。中風之後,伯伯也喪失了工作能力,日子過得比想像更艱難,現在只有靠當清潔工的太太來勉強維持生活。 行動不便也要行,伯伯每天都會徒步大半小時,到慈善機構開設的熱食飯堂用膳。他說到熱食飯堂的每一程都很吃力,但仍是要去,他不是怕肚餓,而是怕孤獨。在熱食飯堂,由於口齒不清,別人都沒有耐性聽他說話,後來,他便索性不說,只在那裏默默地坐着吃飯。 他帶點無奈地道:「不說也沒有關係,可以聽聽別人說話也好。」不知為何,聽伯伯說到這裏,我們心裏都有一份莫名的酸。 祝福不止言語 行動更重要 農曆年三十,一個本是慶團圓的日子,伯伯的老伴或許要比平日收工得更晚、做得更辛勞。伯伯再三多謝孩子特意來探望他、聽他說話,說他很久也沒有像這天高興、說了那麼多話,這是兄妹倆都沒有想像過的。這個下午,孩子們看見伯伯的匱乏和孤獨。他們明白祝福不止在言語上,更可以在行動上,原來聆聽、陪伴也是一份莫大的祝福。 貧窮人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同行,你願意用行動來傳遞祝福嗎?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寫給漂亮妹妹的說話

樂琳囡囡: 這天剛踏進家門,你即走來問我,你漂亮不漂亮。見你一臉認真,我失笑。 一直相信愛美是人的天性,特別是女孩子,對美的追求根本沒有年齡限制。 哥哥與姊姊的樣子十分相似,而你卻是另外的一個模樣。一雙細細的眼睛、扁扁的鼻、圓圓的臉、不高的個子,不是不好看,只是不一樣。假如沒有哥哥姊姊,我也會懷疑你媽是否曾到韓國整容呢。 燦爛「笑容」更勝美貌 天父讓開朗樂天的你,什麼事情也可大笑一餐,這就使我更偏愛你。 告訴你一個事實,人是偏心的。老爸作為老師,也的確曾經偏愛漂亮、俊美的學生。但經驗讓我明白,這種偏愛是一種不成熟,一種沒有基礎的喜歡。「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當你長大一點,你會明白我常掛在口邊的這兩句來自聖經的說話。今天老爸可以肯定的是,最終能令人由衷喜歡、贏得真摯友誼的,並非漂亮、俊美的學生,而是經常笑容滿面的孩子。女為悅己者容,而你的,是燦爛的「笑容」!天父讓開朗樂天的你,什麼事情也可大笑一餐,這就使我更偏愛你。 漂亮的孩子,在初相識時可能會給人一份好感,就此而已。但當相處過後,大家會發覺漂亮的外貌並不是維繫關係的因素,他們會逐漸發現,快樂的孩子才是自己喜歡親近的。因為,漂亮常帶點冷傲,還在每天消逝,而快樂卻是溫暖的,更可以「傳染」別人。你常忽然地哈哈大笑,使哥哥姊姊也跟着和你一同大笑起來,他們常笑得不能自控,每每攬着肚皮曲蜷在地上,然後在大笑與呼吸抽搐之間問你在笑什麼。這是我最愛看的畫面。 自你出生以後每天也為我們注入豐富的正能量,笑聲不斷、快樂滿載。只要看見你那天真的笑臉,無論是怎樣糟糕的一天,都會有打從心底笑出來能力!這就是我為什麼經常在「教訓」你時會擔天望地的原因,看着你的樣子根本就忍不住笑。 笑聲可以拯救地球 感謝你讓我知道,笑一笑,糟糕的世界會變得不一樣。笑聲,可能真的可以拯救地球呢!深盼望你能繼續保持這份開朗與樂天,為身邊人帶來更多的正能量,讓笑聲化作彼此的祝福!然而,假如有天,你再擠不出半點笑容時,請你記得,你還有一個不論早晚,也會盡力逗你笑的爸爸喔~! 女,你問我你漂亮不,人們雖說哥哥姊姊樣子漂亮,在我來看,愛笑的你,比他們更漂亮。 偏愛你的爸爸 作者簡介:前校長、教育博士、大學講師,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兩女一子 文﹕歐偉民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7期]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給孩子們的兩句話

這天是筆者的生日,開了一瓶2002年的葡萄酒,味道不錯。 假若,人一生的年日如聖經所說大概只是70個寒暑,那麼,筆者還有的時間實在不多。庸庸碌碌地過了大半生,雖然沒有別人的成就與財富,但我仍然感謝上天,在我生命中給我三個孩子,讓我可以成為他們的父親,這是一個最值得珍惜的福分。2002年,就是我當父親的頭一年,從那時起,往後你們的生日都比我自己的重要。 教養為孩子自立作預備 上一代常說的「養兒防老」,相信今天已不再適用。 那麼,我們每一天對孩子的教養,所為何事?有人說教養目的是要孩子的將來比自己好,有較高的競爭能力、發揮所長;也有人說教養目的在於讓他們分辨是非,將來做一個能夠回饋社會的人。然而,在我來看,每一天的教養是一個預備過程,是要為孩子的自立作好預備。今年生日,我沒有想到要些什麼,只想求上天多給我時間,讓我用年月告訴三位孩子我所相信的兩句話: 第一,孩子,你是獨特的。即使來自同一對父母,我的孩子們,你們每一位都是獨特而寶貴的。在我們生活的地方或許有它的一套價值標準,但請謹記,這不是你們的唯一選擇。想想自己的需要,不要在別人設定的程式中過活,更不要強裝別人眼中的你。天地間沒有比你們思想更大的空間,也沒有比生命更好的禮物,這都是沒有人可以被奪去的權利。 願你們的成長,繼續抱擁生命、熱愛生命,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父親讚賞 是孩子成長方向 第二,孩子,我真的欣賞你。父親給孩子的肯定,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給孩子讚賞的內容,就是他們成長的方向。家姐,我喜歡你的溫柔,在軟弱的人面前,你的溫柔是一種安慰,可以撫平傷痛;在無理取鬧的人面前,你的溫柔就是一種力量,可以止息干戈。哥哥,你的善良是我最欣賞的。當你一天一天地長大,或許你會發現世界不像童話故事般美善,是非對錯的界線也變得愈來愈模糊,在黑白難辨的世代,善良的人或要吃一點虧,甚至吃一點苦,然而,即使我們的善良未能改變世界,也請不要讓世界改變你的善良。我相信,你總會遇到和老爹一樣欣賞你的人。願你的善良,能為活在幽暗困乏中的人燃點希望。妹妹,你的樂天是我喜樂、重新得力的來源。在別人眼中,或許你沒有家姐和哥哥的俏臉,有的,卻是他們沒有的調皮。可是,古靈精怪的你卻又常為我們帶來無盡的歡笑,即使我有時晚上回來累得連吃飯的力氣也沒有,但看着你這個開心果,總有給我笑出來的能力。 願老爹這兩句說話能為你們的自立作更好的預備,當那一天我再打開另一瓶2002年的葡萄酒,因着你們的溫柔、善良與樂天,相信它會變得更加好喝。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不要失去喜樂

新年快樂!先在這裏祝福各位有一個滿載歡笑、喜樂的2019年。 感謝這個專欄給我的書寫空間,重讀過去一年在這裏所寫的文字,是回顧也是回憶,每一篇都記錄着生活的經歷和感受。當中所遇上的人和事,有開心的,也有悲傷的,或是歡笑,或是眼淚,都成為孩子們成長的印記,都成為上帝給我們一家祝福的記號。 孩子新年願望「事事順利」 這天,三個孩子出外購物,他們在車上聊起新年願望來,說着說着,你一言我一語,三姊弟妹最後選出了一個他們都認為是最好的新年願望,那就是「事事順利」。老爹的車已駛進商場的停車場,眼睛努力地尋找泊車位置,問他們什麼才是「事事順利」? 今年將要升中的哥哥說事事順利就是默書、測驗、考試都順利,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順利升讀同一間中學。愛種花的妹妹心目中的事事順利,就是家中每一棵植物都順利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家姐認為順利的不僅是大事,就連小事都順利,譬如朝早出門立即有電梯,不用等;坐巴士回校途中路路暢通,不用塞,已經是美好的一天。聽着聽着,老爹按了指揮燈,把車停在一邊,等候前面將要開車的一位伯伯,他正慢慢地把超市購物車上滿滿的東西逐一放進車尾箱,他的房車看來比他更老,我們耐心地等候着。 哥哥笑着說,希望伯伯的車可以順利開走。 伯伯終於把車開出,就在這時候,忽然有一輛跑車從反方向逆線地駛過來,飛快地泊進了伯伯剛駛出的位置,我們都看傻了眼,哪有這麼粗暴的人?正想下車跟那司機「理論」,他竟然匆匆下車,頭也不回地逃跑了。明白孩子們的失望和憤怒,因我也有同樣的感受。但當我想起孩子們對「事事順利」的願望,這件「不順利」的事情,正好是給孩子們一個很好的提醒和學習機會。沒有半點怒氣,我笑對他們說:「我們到前面再找找看吧,我可以失去那個車位,但絕不可失去我的喜樂。」這時候,在升降機的附近,給我們找到一個更方便的車位。 面對「不順利」仍要喜樂 面對每天的生活,孩子沒有可能事事順利、不能避免不如意事的發生,例如,朝早出門發現電梯維修、趕到車站目送巴士離去、沒有帶傘的一天就下雨、遇上無理取鬧的老師、朋友在背後說你的不是、盡了努力成績亦未如理想……等等。 這些事情的出現我們都控制不了,然而,我們可以控制的,是不讓他們偷走我們的喜樂。 在我來看,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因為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祝福,已值得我們歡喜快樂。喜樂是選擇,當面前所發生的事不似預期,我們可以憤怒、可以失望,但請不要忘記,我們仍有選擇喜樂的權利。 孩子們,在這新的一年,我不奢求事事順利,只願你們在成長中不要失去喜樂。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不要延續城市的痛

獨個兒坐在咖啡店寫稿,濃濃的咖啡芳香輕伴着快樂的聖誕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不知為何,突然一份感觸,竟讓我流下了眼淚。這個下午,原來仍然為着年輕生命的喪失而哀痛,想到失去了孩子的父母,縱是不相識,在這個本來普天同慶的月份,心裏卻仍為他們感到難過。「要振作」、「要堅強」,大家也會說,但,哪裏來的力量可給他們振作?哪裏來的力量可給他們堅強?喪子所帶來的痛,是任何父母也承受不了的。2018年,對這些家庭來說是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年,如果可以,甚至想把這一年從記憶中刪除。即使2018年將要結束,他們的傷痛卻是永久的。更可怕的是,近年這個城市不斷製造更多哀傷的家庭,延續着城市的痛。 嘆少年人被不斷批評否定 讀着少年人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文字,流露着對家人一份很深、很真的愛,同時,卻又帶着一份更深、更真的無力感。少年人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由衷希望可以報答他們,可是,在這個價值觀被徹底扭曲的教育制度下成長,每天卻不斷被批評、被拒絕、被否定,一切曾有過的夢想、希望也只會變成空想、壓力,在父母面前,有着說不出的愧疚,而且一天比一天沉重。 相信,活在同一個要追趕着長大、追捧着成功的城市,少年人的感受不純粹是他的個人感受。 我在想,為何孩子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告白呢?可有人曾留意、關心他的真實感受呢?更要問的是,學校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呢? 啟發學生發掘自我價值 明白學校對學生成績、操行有所要求,希望可以培育出品學兼優的學生,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從來都在於過程,而非結果。一所好學校,它的焦點永遠不是放在成績最優秀、最能為學校爭光的幾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身上,而是用心尋找和幫助那些不曾被看見、需要額外資源、鼓勵、支援的平凡學生。在我來看,教師的專業不在於學科上的知識,而是對成長中少年人的了解和重視。與學生同行就是教師每天的使命,在同行的過程中,重點在於啟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的優點,看見生命本身的豐富、多元和喜樂。學生不是為學校而生,更不是為分數而生呢! 在我們生活的城市或有它的一套價值標準,但這並不是年輕人的唯一選擇。 鼓勵他們想想自己的需要,不要強裝別人眼中的自己,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寶貴、都是獨特的。 「成長」才是生命的常態!聖誕將至,祝福我城的年輕人,可以活出與別不同的生命,因你在成長中的堅持,每一天都可以成為別人的幫助和祝福。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從貧窮數字看見為官者的傲慢

根據政府最新公布2017年的統計數字,本港的貧窮人口已經增加到138萬,是政府扶貧委員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的新高。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長張建宗在網頁指出:「扶貧是政府的施政重點。我們的扶貧理念是鼓勵青壯年人通過就業自力更生……除向政府提供具建設性的意見外,亦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並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以失業率掩飾貧窮真相 筆者不太確定張司長所說的「階段性的成果」是什麼意思,就目前的本港貧窮率達到20.1%來說,也許是這5年來扶貧委員會「向政府提供具建設性的意見」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大副教授黃洪發現,政府所公布的貧窮率雖已是9年來的新高,但在計算時,竟然把2018年才發放給貧窮家庭的現金津貼算入2017年的補助中,目的就是要把貧窮率的「數字」降至最低。眼裏只有數字,看不見人,這種粗暴的計算方式,反映的不是貧窮人的實况,而是為官者的一種傲慢。 假如政府的扶貧理念只在於「鼓勵青壯年人通過就業自力更生」,這其實是一種視線轉移,把原本要關注的貧窮問題,說成為就業問題。當大家關注貧窮情况在惡化時,就搬出「低失業率」來證明扶貧政策的成功;情况就好像學生成績欠佳,老師就以低缺席率來說明教學策略的成功,事實上,卻無視真正要處理的問題。在扶貧委員會成立時,本港的失業率大概是3.3%,而今年公布的數字是3.1%,政府常強調「低失業率」,就是以近乎全民就業的事實來掩飾貧窮的真相。也許,這亦是司長心目中的「階段性成果」。 貧窮所要關注的從來都不是數字,而是活在貧窮狀態中的人。 政府帶頭外判 剝削基層 政府高舉低失業率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斷製造、深化,甚至鼓勵制度中的「惡」。今天本港的貧窮家庭數目已接近60萬,大部分都是從事基層工作的低收入家庭。由於人工持續偏低,即使有工作,也無法應付生活的基本需要,造成了「在職貧窮」的問題。無論如何努力工作,仍然被囚在困乏之中,他們看不見出路,也想不到將來。「大市場、小政府」、「自由市場經濟」等,都是合理化低工資的原因,看似責任不在政府,其實根源是來自政府帶頭的外判制度。  政府要削減人力成本,外判商也要保持合理利潤,外判制度就生出了只看成本、價低者得的投標制度,無權勢、無人脈、無身分的基層工人,便成為了制度中被欺侮、被剝削、「被貧窮」的一群。今天的外判工人,大部分所領取的只是政府所定每小時34.5元的最低工資,每月收入不足8000元,以目前香港生活成本來看,怎樣節衣縮食也生活不了。在這制度下,官商都得到最大的利益,也保障了他們合法地剝削貧窮人的權利和自由。  一味的美化、搬弄貧窮的數字,卻沒有認識、關心貧窮人的處境和原因,按這個思路的扶貧政策是不可能對焦的。目前138萬的貧窮人口,在失業率只有3.1%的映襯下,更突顯了制度的不公。假如扶貧政策只限於公屋及生活津貼等的資助派發,而不去正視真正造成貧窮的原因,繼續深化、鼓勵制度中的「惡」,我城的貧窮人口只會屢創新高。但願從政者可以重新檢討、帶頭改變現行不公義、欺壓弱勢的外判、最低工資等制度,還給他們應得的尊嚴與財富。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