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離虎得樂

家傭困惑地望著我:「他要面試?他一歲為什麼要面試?」 趁開學特賣買了一堆兒童書和一幅會發聲的地圖,計劃每天跟牙牙學語的雞蛋仔說故事。家傭也覺得有趣,邀請她隨意翻閱時,順帶告訴她平日可以陪雞蛋仔閱讀。她擔心雞蛋仔會用書本磨牙,我覺得沒吞下去就成,多接觸書本反而避免不久參與面試時,吃掉學校的書本。家傭困惑地望著我:「他要面試?他一歲為什麼要面試?」 她一直好奇為什麼有僱主期望菲傭可以補習英語,她認為孩子上學就自然會英語。 想了想,簡略地告訴她香港就學情況,介紹了N班面試之類;她說在菲律賓的孩子,適齡入學由政府安排,大部份家長都不會為學位奔走,當然富有的孩子可以選擇唸私學,但也沒有幼稚園面試云云。來港之後,她一直好奇為什麼有僱主期望菲傭可以補習英語,她認為孩子上學就自然會英語。她又不明白學校有老師有功課,為什麼放學後仍要補習。間中聽到學童輕生的新聞,她會心疼那些父母。在她心目中,菲國小孩最大的威脅只是毒品,所以她努力儲蓄,計劃當兒子踏入青春期時就辭職回鄉,陪伴兒子加緊管教。至於升學,她樂觀認為菲律賓就業情況一般,念書跟賺錢沒有直接關係,只求孩子健康、不要誤入歧途,開開心心上學就足夠了。 家傭難以置信,除了香港還有什麼地方都有類似的壓力?她側側頭:「都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嗎?」 聽罷有點心虛,此地無銀地辨解:「國情不一樣,不是我過份緊張,而是買圖書時,身邊已經有孕婦付款,售貨員認為雞蛋仔太遲起步,人家胎教已學拼音遊戲!」家傭難以置信,除了香港還有什麼地方都有類似的壓力?我再想了想,台灣、新加坡、聽說上海的壓力也不少。「那麼,」她側側頭:「都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嗎?」嗯……又一個無言而對。 這一番對話讓我輾轉反側了幾晚,反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華人傳統。雖說行行出狀元,但在香港傾家蕩產去栽培孩子念書的虎爸媽仍佔大多數。當初在書攤玩了半天發聲地圖,實在不好意思佔人家便宜,便買了回家,順便購入特價的圖書。這純粹貪平宜的動機,很快被售貨員加油添醋,動搖起來,變成懶惰媽媽輸在起跑線,要盡快將勤補拙變成大老虎,加緊訓練幼兒。 可以期望他出類拔萃,但不可以忘記他有自由意志。 老實說,兒子對地圖只有過一分鐘的好奇,讓我有點失望。不過冷靜地分析,他才一歲根本沒有足夠認知能力,怎可以強迫孩子理解呢?曾經道聽途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硏究過,理想的家長會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並設定合理水平較高的期望作為向上的推動力,但尊重小朋友最終的自主權。我可以大力參與雞蛋仔的教育,可以期望他出類拔萃,但不可以忘記他有自由意志。 當我繼續專注研究那幅地圖時,雞蛋仔竟然安靜地靠著我,閱讀心愛的小火車數字書。那一刻感受到雞蛋仔的呼吸和體溫,親子時光時多麼美好!施主,回頭是岸,離虎得樂!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教育的真正意義

最近,在面書讀到一句話「教育的真義:使一個人更像一個人」,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和關注!究竟,今天教育的對象是誰?在成年人所面對的場景與決定當中,我們是否見到孩子們成長的真象呢? 每一天,我看着孩子們穿著這一套沿用多年的校服上學,習慣令我沒有多留意他們是否穿得舒適…… 還記得兩年前,因着一個活動,我首次穿上了培道的校服,一套用「的確涼」造的校服。但是,當自己穿上之後,才發現原來這「的確涼」其實並不涼。因着活動需要,我穿了它整整一天。當天,給我很深的體會:每一天,我看着孩子們穿著這一套沿用多年的校服上學,習慣令我沒有多留意他們是否穿得舒適。直到自己有機會親身感受,才明白原來每天穿著它上學、活動,其實並不容易。就因為這一次的體驗,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希望為孩子們尋找一套喜歡的校服。 新挑戰︰劇遊課學中文 我們不難找到可以為孩子而更新、改變的事情…… 習慣令我們失去了感覺。穿校服如此,學習也不都是如此?或許,只要我們用心一點,嘗試觸摸一下每天學習的經歷,我想我們不難找到可以為孩子而更新、改變的事情。就像今年暑假,我們嘗試為孩子們以「暑期任務」代替暑期作業一樣。 今年九月,我們又有另一個嘗試,在小四中文科加入「劇遊課」。「劇遊」全名稱為「劇場遊戲」,是以戲劇遊戲作媒介,讓學生自己去發掘、體驗並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增設劇遊課目的有三:其一、以遊戲入課,我們期望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更能改變從老師到學生的單向學習模式。藉着同學們積極投入的參與,課堂會更有趣味,發生更多變化;其二、以遊戲形式來學語文,把中文科的抽象知識更具體地讓學生體驗,並讓他們在情景建設中實踐活用,同學們就更易掌握,學習語文有另一體驗;其三、遊戲沒有演出的壓力,着重於遊戲的過程,不經意間提升學生表達的自信,亦為他們提供自由地探索創作的可能性。戲劇沒有必然的答案,這種讓學生自由展現自我的空間,正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所需要的。 師生互動改變 投入、熱情、認真、合作、關懷……孩子們生命中比知識更重要的元素。 雖然,課堂還未正式開始,但是,透過與同學們的接觸,特別是今年暑假期間,為了準備今年十二月舉行的校慶大型演出,我們實在見到同學們透過「劇遊」的正面改變。而這改變的關鍵,並不止在「劇遊」的形式,更重要是老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課室彷彿就是老師與同學們的共同舞台,在這舞台上,老師在看着孩子,其實,孩子也在看老師。老師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在呈現着一個非正規的課程——投入、熱情、認真、合作、關懷……孩子們生命中比知識更重要的元素。當然,我更相信這奇妙的互動過程,並非「劇遊」老師獨享。 九月新學年,我深盼同學們在校園生活當中,獲取更多能夠承載你一生的素質,叫你體驗教育的真義——使一個人更像一個人。更祝福每一位老師,在教學的舞台上大放異彩,你的「演出」能夠吸引孩子投入生命。亦叫孩子與你的互動,彼此體驗教育的真正意義。 文:陳敏儀(香港培道小學校長) ■下期預告:劉筱玲(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總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5期]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從零開始 以改變應對挑戰

親愛的家長和老師們: 時間過得很快,說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時間實在是轉眼即逝,好不容易計劃好一切開學了,一下子又是學期終了的時候,新的一年有沒有新的目標,有需要改進和修訂的嗎?我喜歡改變,一切從零開始,總要常常配合孩子們的需要和發展,凡事看遠一點,想深一點,多走一步,這是我對孩子們的叮嚀。 創校的年代,家長憑信心參與,學校沒有名聲,沒有憑據,只有動聽的教育理念與夢想,未知是否可行的全人教育 修訂配合孩子發展 16年走來,學校像走過了幾個年代。創校的年代,家長憑信心參與,學校沒有名聲,沒有憑據,只有動聽的教育理念與夢想,未知是否可行的全人教育。雙語並重的挑戰,廢去課本的圖書教學,一人一樂器的大膽嘗試,還有對愉快教育的堅持,當年的孩子現今已大學畢業了,感謝他們常回母校探望,喜見各人都能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然後是發展中學的年代,我讓六年級的同學開始中學的課程,讓他們接觸多姿多彩的十幾個科目,配合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找到他的興趣和信心,從而發展潛能。當年課程的設計和老師的聘任是一大挑戰。 接着是面對IGCSE和IB預科的準備和公開考試的挑戰,培訓老師和激發團隊精神,營造校內和諧共學的氣氛是這時期的重點。 我承諾只要他們進入學校,絕不會因為成績差而要他出校,老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去幫助他們學習的人,家長、老師和同學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大家都有責任。 很快的進入了第4個階段,因為公開考試的優良成績,還有學校的教育理念,投考一年級的學生愈來愈多,從幾千人中如何去選擇將來同行共學12年的伙伴,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去選擇,或者根本不應該去選。我承諾只要他們進入學校,絕不會因為成績差而要他出校,老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去幫助他們學習的人,家長、老師和同學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大家都有責任。 教學相長 教研合一 近幾年全面重新檢視課程,特別語文科,是最重要的基礎,影響着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其實課程每年都在修訂,有系統和一貫的課程是一條龍學校的優勢,必須要不停的去檢視,根據學生的表現和需要去修訂;還有教學的方法和技巧,更是我們不斷探究的目標,所謂教學相長,教研合一。感謝老師們付出的努力,感謝家長們的支持,讓我們攜手同行,同學共話,分享學習的樂趣和奧秘,為孩子們建立一個真正的學習樂園。際此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讓我們同來迎接更有活力和更開心的一年。 祝身體健康,工作愉快! 文:劉筱玲(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總校長) ■下期預告:鄧依萍(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9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