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西餐點餐點到心慌慌?15個用餐英語你一定要懂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出外用膳是香港人最常有的社交活動。到西餐廳或特色餐廳,要用英語點菜或提出不同的要求,有哪些最實用的用餐英語你要懂呢? 只要掌握以下幾句簡單又實用的句子,你便可以輕鬆應付了。 We’ve booked a table for 4 people. (我們預訂了一張4人桌。) We haven’t booked a table. Can you fit us in? (我們還沒有預訂桌子,有桌子容得下我們嗎?) Could we have the menu / beverage menu, please? (請給我們菜單/飲料菜單嗎?) Is this dish suitable for vegetarians? (這道菜適合素食者嗎?) We’re ready to order now. (我們現在準備點餐。) Could I have a Caesar Salad? (我可以吃凱撒沙拉嗎?) I would like a glass of water, please. (請給我一杯水。) Could you bring me another beer, please? (你能給我再來杯啤酒嗎?) Excuse me,I didn’t order this. (不好意思-我沒點這個。) Let’s dig in. / Let’s start eating. (可以開始吃了) Could I have another fork, please? (請給我另一個叉子。) Could we have the bill, please? (我們可以結帳嗎?) Can I pay by credit card? (我可以用信用卡付款嗎?) Could you check the bill for me, please? It doesn’t seem right. (你能幫我查一下帳單嗎? 似乎不正確。) 在西餐廳,牛扒是常點的菜式,那麼牛扒生熟程度的英文該怎表達呢? 生 Raw/Blue Rare 一成熟 Rare 三成熟 Medium Rare 五成熟 Medium 七成熟 Medium Well 全熟 Well Done 內容提供︰EF English Centers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教寶寶說英語 避免港式英語有方法

透過模仿,人類學到如何發音。 你必須先聽到目標語(Target Language)的發音,然後在腦海中建構,例如它是由甚麼子音(Consonant)和母音(Vowel)組成,繼而讀出這個音。而發音是否正確,很大程度取決於你能否「聽」得準這個音。那誰的「音準」最好呢? 圖片來源︰明報圖片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母語的掌握 有研究指出,初生嬰兒能夠分辨出不同語言的「音」。不過,隨着幼嬰在成長階段不斷聽到母語,所以到了十至十二個月大時,他們已經開始建構了母語的語音體系;與此同時,能夠分辨其他語言的「音」的能力也開始「消失」。久而久之,當孩子不斷聆聽母語,他們開始掌握母語語音體系的特徵,包括母音、子音、聲調等。再配合不斷的講話,孩子們在毋須接受專業的語音訓練的情況下,就成為了母語的發音專家。 不少家長相信「贏在起跑線」之說,因此哪怕孩子只有數月大,很多家長已經常常和他們說英語,為的就是讓他們學好發音。這個做法有其可取的地方,因為廣東話和英語的語音體系存在差別。讓孩子盡早接觸英語,可以讓孩子適應英語語音體系,從而有助英語發音。但這個方法未必湊效。 港爸媽好意變誤教 我們往往見到很多港爸港媽已很努力跟孩子講英語了,但孩子所講的,只是一腔流利的「港式英語」。為甚麼呢?筆者認為,和孩子們講英語背後的用意是好的,但如果家長們自己說的也是港式英語,結果豈能達到各位的預期呢? 正如上文提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接收語音的輸入(Input)。當家長們以一口地道的港式發音說話,例如將「thank you」 讀成「fan橋」 ;把 「three」讀成「fee」或者「free」時,孩子們不就在建構母語(以香港為例即廣東話)的語音體系外,同時也在建構港式英語的語音體系嗎?值得留意的是當孩子們缺乏所謂「標準發音」的輸入時,他們分辨標準發音的能力也會隨着成長而變得愈來愈弱。因此會出現孩子們在小學、中學做英語聆聽練習時,無法聽明白錄音,直到老師講解答案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字詞自己是學過的!」原來他們並非不懂那些字,他們是「聽不明」標準發音。 避免港式英語有方法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和孩子可以怎麼辦?筆者有兩項建議: 如果家長自覺英語發音一般,那麼多播放英語故事給孩子聽會很有幫助。孩子聽得懂、聽不懂並不重要。此舉在於讓孩子在學習廣東話發音的同時,也能盡早適應英語的語音體系。 家長也應該多了解港式英語的語音特徵,然後留意自己的發音,避免讓孩子因為接觸太多「港式英語發音」而增加了學習標準發音的困難。 請各位家長謹記︰學習發音是一個模仿的過程。大家快快跟孩子一起聽英語故事吧! 下期讓我們談談「港式英語發音」的特徵。 Kimby Sir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英語應用語言學,榮獲Academic Excellence Award) 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nguists及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會員 於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完成Summer Course in English Phonetics以鞏固自己在 Phonetics的知識。 在傳統名校任職英文科老師逾九年 於YouTube開設KC Pronunciation分享英文發音心得 內容提供︰青協家長全動網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小學生玩轉路軌齊學STEM

全球首個【PLARAIL x STEM Sir x 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的「玩轉路軌學STEM」課程於上星期六(9月21日)於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正式啟動,多謝萬信有限公司及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梅潔玲校長全力支持。 是次計劃是STEM Sir繼去年替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合作舉辦「創建玩學STEM日」之後,繼續把「STEM玩樂學習」的新元素帶入校園,得到萬信有限公司的協助下,成功邀得全球知名的大型玩具商TAKARA TOMY合作,把旗下PLARAIL(プラレール)鐵路及路軌系列玩具來一次跨學科的課程整合。 「玩轉路軌學STEM」課程的第一階段會利用PLARAIL鐵路及路軌系列玩具作為核心,分別與學校的中文、英文、數學、常識、視藝、電腦、宗教等課程進行融合,當中當然不會少得加入STEM的元素,令學生能夠從「玩轉路軌學STEM」課程中學習多元智能及活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並建立他們多種的未來工作能力,包括:超架構組織、跨文化競爭、計算思維、跨專科合作及跨學科等能力,為學生們適應將來新世界作好準備。 「玩轉路軌學STEM」課程的其他階段更會由鐵路玩具與真實鐵路接軌,將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鐵路博物館連繫及合作,務求讓學生們理解及明白鐵路系統的歷史、背後的意義、以及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現在就由PLARAIL鐵路及路軌系列玩具作開始,讓學生們能夠向世界出發,並與世界接軌。 內容提供︰STEM Sir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教練札記--淺談自主學習3大要點

告別暑期,意味新的學年來臨了。 學期之初,大家都嘗試為新一年定立學習目標,目標總離不開在分數、名次上。開始時,有一團火前行,中期時仍未達標,大多會放棄。 筆者不是反對定立學習目標,而是想提出一些幫助學生定立學習目標的方向。我們其實是靠外力去完成學習,還是自主去完成學習?其實哪一種模式有助目標達成,因人而異,沒有一套「天下無敵」的理論,筆者就主張採用「自主學習」,因為這模式更能幫助學生定立學習目標。 因此,筆者想在開學之初談談「自主學習」,下次再分享實際運用。 來源:網上圖片 「自主學習」重三點 「自主學習」是一種教育與學習的方法,也是一種師生雙向的學習契約。教師不只是傳授者,更是促進者、指導者和組織者;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要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投入學習、反思成果、調節學習方法和進度。故此,該學習法是「個性化學習」。 從定義來說,學生需要自發學習。你可能認為,香港學生較為被動,如何推動他們自覺?筆者會從自覺、主動、積極這三點逐一講解: 1. 自覺「需要」才能達成目標 例子:自覺身體胖了,便會思考如何減肥。不過,這時間還停留於思考過程,未到行動部分。就算學生心態較被動,他們知道有「需要」,那自然地會建構出「自覺」的思維來。 2. 「主動」將理念轉化成行動 續減肥為例子,他們有了自覺的思維,就開始有行動的設立、會設計何時去做運動及相約朋友一起做運動。一切是源於啟動了「自覺」,成了「主動」行動的基礎,而目標已經不留於理念,進而轉化為行動。 3. 「積極」已是行動的成果 基本上建立了以上兩個元素,「積極」的出現已是一種轉移行為。這種內化的轉變是理念加上行為的混合體,而筆者更認為是一種成果。 按筆者上述的解說,是否覺得學生會自動成事?的確不是!起初說自主學習是師生雙向的事情,即使學生有擁有自覺、主動、積極的要素,沒有教師的指導與同行都未能有好效果;至於如何實際運用,下回再分解。   內容提供︰深籃體育會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颱風颳……形容「風」的英文你懂多少?

(圖片來源︰NASA Image and Video Library)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又到打風季節,形容「風」的英文有很多,大多以風力級數去區分。現在就來認識不同的「風」 和香港「打風」時常見的12個英文詞彙吧。 打風時最常見到的英文,包括: Typhoon 颱風 Tropical cyclone 熱帶氣旋 – 泛指出現於南太平洋及印度洋的颱風 Typhoon signals /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signals 熱帶氣旋警告 Hurricane 颶風 多數指出現於南大西洋、東北太平洋及加勒比海一帶的颶風 Hurricane season 颶風季節 Wind 風 Storm 風暴 Tornado 龍捲風 The first major tropical storm of the season. 今季的第一個主要熱帶風暴 It’s blowing a gale 颳起大風 The Typhoon No. 8 signal has been hoisted 已掛8 號風球 It’s a Typhoon No. 8. Home Time! 8 號風球了,留在家吧! 打風時進行戶外活動是有一定危險性,大家要盡量避免,還是留在家中學下英文,增值自己吧! 來源:每日英語電郵 內容提供︰EF English Centers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大額數字英文寫法分不清? 10個簡易說明幫到你

大額數字的表達,是日常生活英語使用最常出錯的地方,原因是一般日常生活較少觸及大額數字,而由於中英語法對數值分類級別有本質上的差異,使我們無法迅速轉換中英文來表達數值,或在某些數值的中英轉換上經常犯錯。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有什麽方法幫助我們更易於掌握這些大額數字的中英轉換,以避免犯錯而引致誤會、甚至不必要的損失?以下是最常用的10進位值的英文表達: Number︰one hundred 數值:一百 數字:100 10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2 數值總數位:3 Number︰one thousand 數值︰一千 數字︰1,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3 數值總數位︰4 Number︰ten thousand 數值︰一萬 數字︰1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4 數值總數位︰5 Number︰one hundred thousand 數值︰十萬 數字︰10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5 數值總數位︰6 Number︰one million 數值︰一百萬 數字︰1,00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6 數值總數位︰7 Number︰ten million 數值︰一千萬 數字︰10,00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7 數值總數位︰8 Number︰one hundred million 數值︰一億 數字︰100,00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8 數值總數位︰9 Number︰one billion 數值︰十億 數字︰1,000,00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9 數值總數位︰10 Number︰ten billion 數值︰百億 數字︰10,000,00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10 數值總數位︰11 Number︰one hundred billion 數值︰千億 數字︰100,000,00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11 數值總數位︰12 Number︰one trillion 數值︰兆 (一萬億) 數字︰1,000,000,000,000 10 的次方(即有多少個零)︰12 數值總數位︰13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內容提供︰EF English Centers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環境氣候活動家 – Greta Thunberg

不知道大家知道Greta Thunberg嗎?Greta今年16歲,是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同時亦是Times100 (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人)最年輕的入選者。 在2018年8月,她不顧家人的勸阻,為了氣候議題獨自在瑞典議會大樓前發起罷課靜坐行動,目的就是希望提高政府和公眾對極端天氣和溫室效應等問題的關注。持續到現在的每個星期五,Greta都會在瑞典議會大樓前靜坐。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漸漸了解其意義,並陸續的參與抗議活動。在2019年3月15號,全世界估計有140萬學生在各地參與了罷課和抗議活動。 以下分享的影片是先前Greta在TEDxStockholm上的演講: Greta分享說自己8歲開始意識到全球氣候問題,認為現在的社會缺乏了讓公眾了解我們的日常生活對地球造成的問題和傷害。她稱她不希望將來她的下一代會問她【為什麼當初在還可以逆轉事情的時候忽視問題?】。她認為這個地球需要改變,並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實了。 每年5月24日是全球的Student Climate Strike。當然我們並不是提倡大家罷課,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正視氣候變化問題,一齊攜手協力拯救地球! 內容提供︰Green Monda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逼真VR場景 提升學習成效

活在圖像思維的年代,我們每天也接觸大量照片和片段,影像較文字更能加深我們對事物的印象。因此近年隨着VR興起,透過VR進行教學的機構亦愈來愈多。其實VR的逼真場景,是否有助提升學習成效?一切原來有科學研究支持。 VR場景愈細緻真實 印象愈深刻 在影像、聲音和文字三者當中,影像的真實性對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和提昇學習能力,影響尤其重大。1981年,美國神經生理學家Roger Wolcott Sperry博士指出右腦是圖象式的思考,主管想像、直覺等感性活動,而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此同時,以幼兒為對象研究右腦功能的書籍《The Right Brain》亦面世,作者指大量信息傳遞至右腦時,可刺激腦部細胞,幫助幼兒更快吸收新事物,從而培養主動追求知識的習慣。 中文大學以VR提升語文教學 最近,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獲捐助2,300萬元,啟動《觸境生情》虛擬實境語文教學計劃,透過極之接近現實的VR畫面,訓練中學生的觀察力,然後細膩描寫所見所聞。一位有份參與計劃的香港學生從沒到過深水埗布疋小販市場「棚仔」,VR影像讓她了解到這裡是手作人的尋寶地,視覺牽動情緒,情感激發創意和想像,她把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寫進文章裡,作品得到表揚。事後她好奇到「棚仔」實地一遊,以小見大,從「棚仔」了解香港製衣業的興衰。 港大護理學院VR認識臨床實況 無獨有偶,港大護理學院首階段耗資二百多萬元,購入VR虛擬實境教學設備和智能機械人,去年九月開始應用於臨床護理訓練、精神健康護理、社區健康推廣等課程。VR教學短片製作團隊走訪全港醫院攝製,訪問前線醫生及護士的臨床見聞,設計情節和聲畫效果,令教學短片切合臨床實況,讓學生對臨床護理工作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每段影片製作三至四個月,在探討精神病個案時,學生可置身於被黑影、幻覺、怪笑聲等,精神分裂徵狀纏繞的感觀世界,從而明白病人的真實情況,唯有身同感受才能建立同理心。 中學教師體驗同步虛擬實境教室 5月31日佛教志蓮中學邀請虛擬實境教學出席教師發展日,並即場為50位友好學校的中學教師示範同步虛擬實境教室,當天共播放了《從太空看地球》、《保護大堡礁》、《本色中國》及《大澳水鄉》四段VR影片,由於畫面細緻像真,只要幾十秒時間就掌握到太空知識、海洋生態、歷史地標及本土文化等,不同領域的知識,這種「信以為真」的感覺亦稱「沉浸式體驗」,唯有優質的VR畫面能提供最佳的「沉浸式體驗」,應用在教學上能提升使用者的學習興趣和成效,令用家快速投入情境。若純粹以卡通動畫去表達,效果不如真實場境那麼容易有共鳴。事後教師們還深入討論提昇VR對學與教的功能。 內容提供︰VR Educate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VR 真實體驗 體驗真實

真實體驗 STEM活學活用 近年,全球倡議STEM教學,主張同學融會貫通四門學科,包括科學 Science、科技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數學 Mathematics。而不少學校亦精心建設STEM教室,營造一個科學化的氣氛與環境,刺激同學思維,把創意實體執行,去解決生活面對的問題。成功的STEM教學,同學的真實體驗很重要,而VR能提供身歷其境的感覺,所以VR亦陸續成為STEM教室不可劃缺的設備。 事實上,VR虛擬實境 作為21世紀最新教育科技,最能發揮真實體驗的功效。VR提供的三維空間,模擬出一個令人容易投入的真實體驗;而VR透過頭戴式顯示器,將外間干擾降到最少,沉浸功能極強。 體驗真實 提升學習成效 今天,「經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 是指透過經驗或實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亦即個人通過生活事件而獲得知識或技能。同樣地,「沉浸式學習」(Immersive Learning) 是打造一個極真實、讓人身心投入的學習環境,從而學習或提升技能。兩種學習模式,理念一致,同樣講求真實體驗,效果亦殊途同歸。 VR360影片「初探太陽系」(Titan of Space), 帶同學虛擬參觀太陽系的行星和衛星。漫遊太空後,同學可融合STEM知識,以科學及數學作基礎,把地球與其衛星月球按大小比例及距離計算出來,再配合科技及工程等知識製作成模型;進一步,同學更可構建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型。 VR360影片「潛航血道」(Body VR),同學虛擬走進血管內,跟隨血液流動,了解血液如何將養分供應全身的細胞。透過VR,同學對人體構造之奧妙認識更深,並將STEM活學活用,在STEM教室製作血管模型,繪畫大型心臟圖。 VR360影片「南極洲全景探訪記」(Antarctica 360),帶同學走到地球上最寒冷、乾燥及多風的大洲,融會STEM不同學科,同學可探討如何幫助人類能在南極洲存活,包括如何保溫及解決糧食問題。另一方面,同學對能適應嚴寒環境下生長的動物,例如企鵝及海豹,又可加深認識。 內容提供︰VR Educate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VR技術 21世紀教學與培育數碼思維神兵利器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做好一件事,要有好的工具,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同樣需要合適的工具,當中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技術,可說是21世紀教學新科技。完善的VR設施,如「同步虛擬實境教室」,肯定是做好培育同學數碼思維的最有效工具。 VR是創新數碼思維工具 事實上,VR在美國及歐洲學校已廣泛應用,同學愈早接觸,愈能投入數碼學習。VR改變慣常教學方法,著重激發同學好奇心,從而找尋更多相關資料,增加學與教的互動。VR提供同學想像不來的實景,更能增加他們學習動力。 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接受Popular Science訪問時預言,電視機和電腦將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是VR。 另一方面,美國大型連鎖超市沃爾瑪,明白生意上要有突破,就要創新,而21世紀是屬於數碼新一代的。 於是與DreamWorks Animation合作,在停車場搭建虛擬實境帳篷,播放VR《馴龍記3》預告片,以VR新科技,吸引人流到超市購物。 特區政府再接再厲 撥款推動數碼思維 香港特區政府亦深明數碼思維的重要,在2019 – 20 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就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投放近250億元新撥款。其中斥資5億元推出「中學IT創新實驗室」,向每所資助中學提供100萬元自行購置所需的IT設備和專業服務,以及舉辦創科課外活動。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校長何力生歡迎計劃,並有意透過計劃,增加更多VR虛擬實境教材與課程,讓創科精神在校園普及。 器材與人才 缺一不可 要發揮創新數碼思維,器材與人才皆不可或缺,光有最好的器材是不足夠的。 人才最好從小培育,試想像,學校如設置「同步虛擬實境教室」,全班同學可全天候安坐課室,每天接觸新事物,耳濡目染,為培養創新數碼思維打好基礎。 虛擬實境教學為學校提供「同步虛擬實境教室」及大量VR360影片,包括科學系列、海洋系列、地理系列、大自然系列、常識系列、飛行系列及放眼香港360等。 內容提供︰VR-Educate 刊載於 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