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親子台:你「看見」孩子嗎?

(作者提供) 停課前某天,雪雪放學回家,告訴我班上有個同學大哭。我問為什麼,她回答說:「因為我想保護同學A,所以撥開了同學B的手,同學B喊,並向老師投訴。」我起初以為,這是一個關於行為管理的課題,本打算讓她思考什麼是「更好處理方法」,順帶讓她明白即使出於好意也不應動手。 正當我「職業病發作」,想用正面管教——先肯定她是個充滿正義感的小女孩,再問她認為下一次有沒有更好方法處理時,她沉默半晌,小聲告訴我:「媽咪,我都有少少喊。」當下有如當頭棒喝,方才明白,雪雪那一刻不是想要「解決方法」或什麼管教模式,而是想我明白,她也不開心。於是,我停下來,走近抱抱她,帶點內疚告訴她:「不論是開心或不開心,只要是有關你的,我也想聽。」 什麼是「看見」?對孩子來說,什麼是被看見?即使讀了那麼一大堆幼兒教育理論,很多時我也沒有真正看見孩子的需要。「看見」並不是一種眼神交流,而是一種願意放下預設想法的心境,一份願意與孩子站在平等位置的胸襟,一份願意用心感受對方的態度。 The Power Of Showing Up一書中,作者強調四個S,均是父母幫助孩子成長時所需要的條件。第一是讓孩子在安全環境成長(Safety),第二是讓孩子有情緒出口(Soothing),第三是建立孩子的信任度/安全感(Secure),最後是看見(Seeing)孩子。 用心才能「看見」 「看見」,並不只用雙眼,而是用心。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指出,其中一個最有效預測孩子將來快樂與否、社交及情緒發展良好與否,甚至將來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是孩子在幼年時是否得到細緻敏感的回應,以及具支持性的照顧。上文提及一書,正是提醒父母,我們也許沒有什麼育兒秘方,甚至有時自覺並不稱職,但至少,請務必在孩子成長中show up。Show up不止是亮相,而是出現時帶着全人全心全意,來與孩子相處,讓孩子知道你存在,你可以擁抱,你可以隨時為他停下來。相處過程中,更要讓孩子感到被看見、被理解、被明白。 請預備換上孩子的眼鏡,而非我們既有的尺去量度孩子。正如雪雪當下需要的,是我願意明白她的傷感,而非教她不要出手阻止別人。孩子並不需要我們24小時全日無間斷地看着他,但需要我們每天都張開雙眼看到他和看懂他。不被看見的孩子,活像被遺棄的孩子。 你,願意「看見」孩子嗎?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 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為人父母的4C

家長日,老師跟我談雪雪,其中一個令我很欣慰的評語是「雪雪很樂於嘗試」,只要多一點鼓勵,多難的事,她也樂於嘗試。沈爸爸笑言,老師的意思是,她明明就是做不到,但總不能說得太負面,唯有用「勇於嘗試」化為讚美。姑勿論老師本意如何,作為父母,我們的確需要讓孩子經歷嘗試,而這過程,其實是化了名的「學習」。想孩子學習過程順利,需要4個C的配合。 第1個C: Care 關愛接納 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是完全被接納,不是局部被接納,更不是當孩子乖時就接納,不乖時就被拒諸門外。鼓勵孩子表達情緒,盡力去保護他能哭、能笑、能表達感受的空間,我們都需要感情的出口,才是個真正活生生的人,唯有情感被接納的孩子,才會懂得易地而處,成為有同理心的人。有安全的空間成長,孩子不用另覓方法吸引他人注意,自然能學習得更好、更專注。 第2個C: Consistency 可預測性 常言道,Rountine及界線設定對孩子是很重要的,兩者都不約而同幫助孩子對每日所發生的事,變得有可預測性,那孩子就不用每天在不同界線上掙扎或作出試探,亦不用多花無謂的精力作出估算。試想像,孩子每天也在誠惶誠恐中掙扎,擔心自己今天會不會又犯錯、明天這樣做會不會激怒誰,那孩子還能剩下多少心力專心學習呢? 第3個C: Choice 有選擇 孩子自18個月開始進入著名發展心理學家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中的「Autonomy vs. Shame/Doubt」階段,這時期的孩子希望建立的是「自主性」。如何協助孩子過渡這時期?正是讓孩子有自行作決定的機會。不要問一些根本不是給孩子選擇的問題:「夜啦,係時候走啦好唔好?」卻根本就沒有「唔好」的選項,這類問題,少問為妙。 與其問「食埋這蘋果好唔好」,不如請孩子在果籃中自選喜歡吃的生果,起碼,這是一個真的選擇過程,這才是學習應有的歷程。 第4個C: Consequences 後果自負 既是自己作出的抉擇,自然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單單叫孩子「不要大叫」,結果只會令孩子叫得更起勁。真正讓孩子成長的過程是,教曉孩子思考時,先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並了解這決定對其他人和事的影響,方才作選擇。只對孩子說「不要爭玩具」,不是教育。讓孩子明白長期霸着同一件玩具,會令其他小朋友沒有機會玩,更減少了大家一起開心玩的時刻,再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法,如:我玩1分鐘後,交給另一個小朋友/ 我可以和他一起玩……當孩子能養成這個明白後果,對選擇負責的習慣,成長路途自然無往而不利。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你在挑戰我的底線嗎?

放工回家,發現雪雪正在發脾氣,公仔掟在地上,一臉不滿,即使我熱情地說「雪雪,媽咪返來啦」,她仍不發一言,拒絕回應,並打算繼續瞓在地上發泄作罷。第一時間我的內心反應是:「你是在測試我底線嗎?」 還好,久經兩個小姊妹的訓練,我明白這些行為的目標,從來都不是針對「我」。很多時候,孩子想表達給我們的說話,並不是靠言語,而是用行動。他們需要的,是我們願意用心聆聽。正如瑞士心理學大師Jean Piaget所言,每人的成長路途上,都有不同的認知發展階段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0至18個月的孩子只能以眼前所看到的東西來思考,18個月至6、7歲的孩子還在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較以自我為中心(Ego-Centric),亦不一定以邏輯行事。當我們了解孩子所身處的階段及年歲,就更應按孩子的成長里程來回應,別錯用大人的眼光去判斷孩子。 孩子鬧情緒,除了讓我們想到挑戰底線或引人注意,我想提供多3個思考角度: 1. 你看到求救信號嗎? 父母們,你讀懂孩子的求救信號嗎?有沒有發現,小朋友總是世界上最後一個察覺自己已經太攰或太肚餓的人。而通常他發現自己太累時,已是不能運作的階段。細心留意,就不難發現每次孩子的哭、發難、不耐煩,是一種向身邊人發出的SOS警號。早一點發現端倪,我們就能幫助孩子在失控前得到支援。與其說是孩子挑戰我們底線,也許有時是,我們在挑戰孩子的生理底線。 2.你有答案嗎? 有沒有想過,當我們認為孩子挑戰我們時,原因可能是,我們根本對「底線」未有確實統一的答案。掟公仔是否可以?玩具是否每次都要收拾?如果我們平日的管教是一時可以,一時不可以,孩子的角度就是,他在問一個問題,得不到清晰的答案,唯有一次又一次再問。對,你懂的,孩子會不厭其煩地把每個「為什麼」問到底方才罷休的。若我們在日常對孩子的要求清楚一致,孩子平日有常規可循,少讓他們活在不確定中,孩子自然不用經常以行動去發問每個問題。 3. 你有跟孩子說愛你嗎? 我經常強調,比起說孩子在引人注意(Attention Seeking),更貼近事實的說法是,孩子是在尋找關係(Seeking a relationship)。你還記得自己最近一次告訴孩子你深愛他是什麼時候嗎?請別讓孩子迷失在得不到你關注的失落中,永不忘記對孩子說愛你。愛,不單用說話,以開放的心接納孩子,用同理心理解孩子,保持耐心面對孩子,都是愛的言語。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文:Hello Bonnie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6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