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緊兒童腳部成長黃金期 拜拜扁平足及X形腿

兒童的足部成長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即使痛症、易疲累等現象會較易出現,卻未被家長為意。在此,希望能與家長們分享兒童足部成長不同階段的變化,以及合適的護理方式,好讓子女們的足部能健康地發展。 內容提供:香港足脊檢查中心 小童足部的成長階段可分為嬰兒期(0-3歲)、幼童期(4-6歲)、小童期(7-14歲)及成年期(>14歲)。 在嬰兒期(0-3歲),由於足部骨骼尚在發展階段,足底脂肪層亦較厚,肥嘟嘟的腳形就像是扁平足。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我們亦稱為「脂肪足」或「假扁平足」,並不需要特別的護理,反而鼓勵此階段的小朋友在家多點赤腳走路,刺激他們足部抓地的感覺,令將來走路更平穩。而鞋類的選擇方面,應購買一些鞋底較薄身的,讓足底對地面的反射感覺能更直接及準確。 幼童期階段足底脂肪層開始被吸收,足底的形態漸現。X形腿及後足外翻等現象會比較明顯。(網上圖片) 而幼童期階段(4-6歲),足底脂肪層開始被吸收,足底的形態漸漸顯現。同時,X形腿及後足外翻等現象會比較明顯。家長可能會發現小童在此年歲會容易跌倒,投訴易疲倦等行為。 嬰兒期(0-3歲)的足底脂肪層較厚,肥嘟嘟的腳形就像是扁平足,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網上圖片) 由於4-6歲的骨骼結構仍在變化階段,適當設計的鞋及鞋墊的選擇是重要的。在鞋類方面,家長應選擇一些後跟柸較堅硬,而中筒鞋的控制能力會較好。鞋內有一般承托力的鞋墊便足夠了,好讓幼童的足弓能得到適當的刺激而健康發展。 4-6歲的骨骼結構仍在變化,選鞋方面宜後跟柸較堅硬,鞋墊承托力,好讓幼童的足弓能得到適當的刺激。(網上圖片) 當小朋友到了7歲,便踏入小童期。生理成長的速度會減慢,但如果此階段缺乏足夠的運動及良好設計的鞋及鞋墊去好好保護,足部骨骼結構較易受損,形成後天性扁平足、X形腿等問題。過了14歲的矯正黃金期,踏入成年階段,足部骨骼已定形,穿墊的目的是預防將來關節及肌肉勞損,改善走路姿勢,減少將來可能發生的痛症等現象。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不止拉丁] 香港精英運動員示範 多練彈力帶 強化肌肉改善扁平足(附影片)

坊間很多有關膝內扣(X型腿)或扁平足等資訊,這些情況大部份都歸咎於結構問題,但其實很大機會是由於深層臀部穩定性肌群(The Deep 5: 閉孔內/外肌、孖上/下肌、股方肌)乏力所致。 內容提供:Danslab 要解決此問題,其實只要利用小巧輕便的 mini band 彈力帶,經已可以幫助大家加強臀中/小肌與深層臀部穩定性肌群的發力,讓內旋的膝蓋有足夠的力量扭正,雙腿站立或行走時比較直。 示範影片︰ 別小覷這條小巧輕便的 mini band 彈力帶,它足以加強臀中/小肌與深層臀部穩定性肌群的發力。 今個示範,有我Cedricn及太太Jennifer親身上陣,教大家如何運用mini band 彈力帶。 此外,較筆直的雙腿可以讓腳掌旋後(supination),避免向中間下榻的壓力,扁平的足弓也能夠得到釋放。當然,扁平足也有其他原因導致,例如拇趾外翻等,詳情最好向足病專科醫生查詢。 另外,使用mini band作上肢抗壓的穩定性訓練,亦有助肩膊的小肌肉得到穩定的發展。肩膀穩定,上肢大肌肉的發力才能夠釋放。如果穩定性不足,舉重時的力量會大大減低,受傷風險也極高(身邊很多練舉重的朋友們都有各類型因舉重而來的痛症,這些是警號!),故此訓練小肌肉的穩定性是熱身和日常訓練的必要程序。 較筆直的雙腿可以讓腳掌旋後(supination),避免向中間下榻的壓力,有助改善扁平足。 使用mini band作上肢抗壓的穩定性訓練,亦有助肩膊的小肌肉得到穩定的發展。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足弓健康勿輕忽 發育不好影響將由腳到脊柱(附伸展運動示範影片)

保持背部正確姿勢以維持脊柱健康,是各年齡層人士都應該注意的,如果老是彎腰駝背,經年累月下來麻煩必定接踵而至。 內容提供:Okay Healthcare 要回家 常見的脊椎症狀 以下是脊柱病症常見的情況: 1. 兒童成長期有可能出現原因不明的脊柱側彎 2. 上學的書包太重,形成成駝背。 3. 經常低頭使用電腦及手機,造成慣性頸前伸。 4. 白領族長時間坐著工作,腰部弧位被拉直。 5. 中年以後頸後駝背 6. 步入老年後嚴重駝背 前面提到的幾種脊椎症狀,其實與足部結構和鞋子的選擇有莫大關係。 足部是人體位置最低的部位,承托了人體整副骨架,所以小小的雙足等於承載了我們全身的體重。 體重之所以能平均分佈在足底,是由於足部具有足部小骨、足弓、足底筋膜、足部筋腱等結構。當足部任何一個結構功能受阻或受傷,會累積性引發腿部、膝部、盆骨,乃至脊柱的病症。 常見的脊椎症狀,與足部結構和鞋子的選擇有莫大關係。 足部小骨常見病症為拇趾外翻,成因包括足弓扁平(即扁平足)、長時間走路、穿著承托力不足的鞋子或高跟尖頭鞋。 拇趾外翻造成的足部壓力不平均,會加劇小腿及膝部軟骨的勞損。 長時間穿高跟尖頭鞋容易造成拇趾外翻。(圖片來源:Canva) 足弓功能強弱影響甚巨 足弓主要病症為高弓足及扁平足,同樣會影響整體骨骼姿勢,尤其在站立、運動及步行時,足部功能不佳會使腿部、背部肌肉更為吃力, 久而久之就會勞損。 扁平足(網上圖片) 由於足弓是先天性結構,在6至12歲發育時期已成形,所以在此期間足弓若能有良好的發育,加上適當承托及運動配合,對整體骨骼姿勢有長遠影響,甚至可直接影響進入年長期後脊骨關節的勞損,退化程度。 適當地拉筋、伸展 腿部肌肉 及 足底筋膜(點擊連結觀看運動示範影片),可保持關節柔軟度,有助預防受傷。 保持腳部關節柔軟度,有助預防受傷。(圖片來源:Canva)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