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樂天地:小朋友的慣性依賴 成為成長的最大障礙
在一所診所裏,聽到以下母親和仔仔的對話。
媽媽說:「仔仔,你今晚想吃什麼?」
仔仔說:「我想吃薯條。」
媽媽即時反應:「你咳不可以吃薯條,你是想食飯的是嗎?」
仔仔再答道:「我想吃薯條。」
媽媽開始加重語氣:「不是,你想吃飯是不是?」
…… 如是者擾攘了大概一分鐘
仔仔終於答:「對,我想食飯。」
聽來這好像一宗風趣的笑話,但為人父母,這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處境,可能屢見不鮮,既想給孩子自由,亦想他們懂事地作出適當決擇。其實在這事件上沒有人錯,母親因為孩子生病而不讓他吃薯條,而孩子說出自己的意願,只是母親還可以有更妥善的處理手法,然而這種「假民主」究竟對孩子又有什麼深遠的影響呢?
慣性假民主 造就慣性依賴
近來在我的課堂上發現越來越多這類型孩子,他們無獨有偶地都有兩種特徵:
1.當在球場上每犯錯打失一球,眼睛便立即尋找教練或家長的縱影,恐怕會被人責備,而並不是第一時間自我檢討過失,然而當沒有人責備時,便對過失輕輕帶過,自我改善的心態十分薄弱。 這種慣性依賴,是由於家長或教練在平時孩子在自由發揮時,每當犯錯後便過早採取高壓政策,很快便介入將認為正確的做法與答案硬塞給孩子,甚至直接幫孩子完成更正或解決問題,剝奪他們思考、分析與及自我矯正錯誤的機會。
2. 通常這類孩子面對困難時,會輕易放棄,不善於深層思考。當我在課堂上用反問的方法來幫他們解決問題時, 縱使我給了多少的提示也好, 他們總是很快便回答「不知道」或「無辦法」。基本上有慣性依賴的孩子,在比賽場上競爭力並不高,有部分亦因時常要留意家長的反應,而導致時常分心,做任何事亦事倍功半。
開放式問題有助建立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應在安全情況許可下,可嘗試多讓孩子獨立思考,在不同的問題上作決定,父母應以更大的耐性,給孩分析每項抉擇的後果,多加指引,在可接受的情況下嘗試讓孩子承受後果(不論好與壞)。父母亦可以設立不同的情景,多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不是只有對與否的問題),來讓孩子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尋找最合適的方案,建立自信心。
我明白「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但父母總不能無時無刻也在兒女身邊,要做到以上種種的方法並不困難,關鍵在於時間和耐性,能及早發展孩子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有助提升將來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