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我們落後的不只是樂齡科技

網上圖片

到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走了一轉,看到很多令人眩目的科技點子,有研究中的聲控長者智能家居、有念唐詩和做體操的機械人、自動配藥系統、為長期臥牀而設自動吸便機,也有穿上去像機械刑警、能幫助半身不遂者站立進行物理治療的機械腳……引領我們在會場穿梭的社聯朋友說,本港對樂齡科技認知落後,很多護理人員根本對這些選擇聞所未聞,但在外國,它們已經用很久了。

政府對護老缺乏資源投放

不禁想,護老者對科技認知落後,究竟是因還是果?政府對護老服務缺乏資源投放,護理員這行業多年來依然給人低技術、受氣、骯髒、人工低、前途黯淡的印象,缺乏培訓也無從建立職業尊嚴……在這種氣氛下,盼護老服務把科技用得其所,看來有點奢望。科技有用,但我們落後的不只是科技。

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是幾項未必很高科技,卻跟人互動最深的幫忙。

「南瓜仔」相伴減行為問題

台灣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的朋友介紹「到府沐浴車」服務,由護理師、照顧服務員及操作員組成的三人專業團隊走訪長期卧牀者的家,就地組裝浴缸為他們洗澡,「這隊專業團隊專心替長者洗澡,因為到了臨終階段,人們最大的願望是活得乾淨有尊嚴。」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從日本帶來的「南瓜仔」最近在新聞頻頻現身。他是個智能小玩伴,會點頭、會唱歌、會笑、會說話,雖然只懂說日文,但後期認知障礙症的老友記不嫌棄。自從有南瓜仔相伴,不少患者的行為問題都減輕了,包括減少胡亂拍打自己的頭部,以及情緒失控亂罵粗口等,晚上也睡得較好。有老人還把南瓜仔看成孫兒,既替他做衣服,又哄他睡覺。後來醫護人員要拿走換電,也不敢貿貿然從老人懷中奪走南瓜仔,最後得舉行歡送會,說是送他去別處讀書。換完電,又是一場學成歸來的歡迎會了。

還有一部由社聯研發的「坐得起」,透過電動升降變成牀或輪椅,方便護理人員更省力地移牀。這產品很難說得上是高科技,但我想像,假如護老院都能廣泛應用,臥牀的公公婆婆便有更大機會到大廳跟院友互動,而不用孤獨地留在牀上……猶記得,從前在院舍找護理員協助長輩移上輪椅時,作為孫兒的我很多的忐忑與等待。

長幼共融從明白對方開始

展覽還有一個亮點,是魚貫進場的幼稚園生。除了參觀幫助公公婆婆的新科技,他們還會到一個體驗角淺嘗「老」的滋味。長幼共融,就從明白對方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