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免費考DSE 不如擴闊升學條件
早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估計政府錄得盈餘1380億元。這等天文數字對一般市民來說實在沒有什麼概念,大概只知道比興建機場三跑和高鐵的超支還要多!較引人注目的,反而是小小數目的一萬張海洋公園門票及免DSE考試費,後者一時間更成為了最大爭議的教育撥款項目。說到底,DSE是整個高中課程的總結評估,既然BCA和中一分班試都用公帑,政府補貼所有資助中學的學生應考其實也很理所當然,這1.8億元應該是經常性教育開資而非一次性「派糖」,只補助一個年度的考生實在是小恩小惠。
DSE為必要之惡?
DSE一向被批評一試定生死,是學習壓力的根源。然而每個地方都總有一個統一考試,作為完成基礎教育的總結評估,證明學生達至的水平;這考試亦往往成為晉升高等教育的條件,因此常被稱為「必要之惡」。但有人質疑它究竟是否必要?今次財政司長免DSE考試費,不止令公眾得悉原來DSE需收費,中六學生原來也可以在校完成課程後不考DSE,真的求學不是求分數!
但實况卻是每所中學都以DSE為首要教學目標,就算你抵受得到衆人目光不報考,但都要接受一切為考試而設的操練、補課。
香港一向被詬病的填鴨式教育,學生為了應試只懂背誦答案,就算新加了通識科去培養分析力,結果仍是背答題技巧及得分標準。就算能在DSE脫穎而出,很多大學生仍被認為不夠主動參與討論,自主學習動機不足。在面對科技發展和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下,所謂的知識型經濟,不是指望能掌握多少書本上的知識,解難力、協作力、創新力及終身學習才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儘管香港社會出路單一,行業工種的階級仍然根深柢固,這些深遠的價值觀問題並不是DSE的錯,但集中以DSE成績去配對大學學位的升學制度,卻很值得檢討。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DSE其實有三類科目,除了我們熟悉的甲類高中科目外,還有乙類應用學習科目及丙類其他語言科目。乙類跟不少大學學科很類同,如會計、法律、酒店、中醫都有,更包括一些創意、媒體及傳播科目。可是應考生去年只有3000多人,比起高中科目的10萬考生相差極遠。為什麼這些重應用及生活化的科目,不受絕大多數的學校和考生歡迎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其認受性比起高中科目低得多,大部分資助大學都不把乙類應用課程視作基本入學條件考慮,只有一些科目會作個別或額外考慮。
最近一連兩星期家長同盟的《家長開咪》,走訪了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師生,了解一些罕有又不受公開試主導學習的高中書院。書院一直努力為學生創造考試成績以外的空間,包括自行開辦「創意藝術文憑」,惟在本地大學的認受性仍然成疑。
近年不少有能力的本地學生,都已經投向IB課程的懷抱,不只是往外國看,更有藉此升讀本港大學。
教改「三頭馬車」梁錦松、程介明、戴希立早前領頭成立了「教育2.1」,也提出減省DSE內容和校內評核,加強應用學習等個別學科,建議大學收生標準除成績外亦加入面試、學校推薦書和課外活動成就等。
大學聯招和各大專院校,都不應繼續因循過去的做法,宜多花心思完善招生制度,為學生提供空間培養成績以外更重要的素質。政府與其花錢補貼考試費,倒不如多花資源改善DSE課程的適切性,為學生多元出路,開拓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