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神秘的垃圾桶
好幾趟,到訪家中的朋友,拿着垃圾一臉茫然,不知往哪裏丟。其實,我們家中的垃圾桶半點不神秘,只不過比較袖珍,也比較難找。那是直徑五吋高六吋的小圓膠桶,曾經是某隻牌子的家庭裝飲料,套上用過的小膠袋,便變成垃圾的歸宿,放在廚房已經好多年了。我們鮮少外吃,尋常日子多集合家中「整整齊齊」吃早晚兩餐,有剩餸就放入冰箱,不會隨便放棄食物。日常沒入小膠桶的,主要是煮食相關的濕垃圾,如骨頭和果皮,只須每日清空一次,只有煲老火湯的日子,小膠桶要清空兩回,因為骨頭特別多。
至於乾垃圾,包括兩面用過的廢紙,以及常常是塑膠的產品包裝,我們分別放進兩個籃子裏,再藏進廚房內較難運用的小空間中,如洗手盆下的喉管旁。家有兩隻小學雞,廢紙特別多,通告啊、練習簿啊、塗鴉啊天天生產,但是孩子都知道,只用了一面的紙張不能丟,即使看起來有點皺,依然可以裁成兩半,疊起來用魚尾夾夾上硬卡紙,便成為拍紙簿。我採訪時都用它。
廢紙塑膠送到回收站
這兩個籃子內的可回收物資,逢周五會送到社區內的慈濟回收站。在義工幫忙下,街坊把它們細細分成不同類別,即使低價雜膠也不放過。
坦白說,我們不算嚴格的綠色生活實踐者,要是把日常習慣攤開來認真檢視,也許還會被深綠朋友唾棄。
家中大大小小都習慣自備水樽,不隨便買即棄膠樽水,但是因為不常叫凍飲沒有自備飲管,偶爾心血來潮想涼快涼快,一根膠管還是免不了。我們不介意二手衣,會跟朋友互相轉贈,但是看到喜歡的新衣,有時還是禁不住把它添進衣櫃。
垃圾成本 要負責找數
曾經參與家居廢物的試驗計劃,改用有量度的專用垃圾袋,統計一旦政府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話,要付多少額外開支。一個月下來,五個人合共多付十八元,即是每天六角,以一個中產底層的家庭來說,不算很大負擔,而且是對環境應有之義。而像我們這樣的生活方式,實踐起來並不痛苦,只須稍稍調整,很快便成為習慣。重要是,我們必須明白,處理垃圾是有成本的,丟棄的人要負責找數,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浪費,同時做好回收。環顧四周,垃圾收費計劃很多國家和城市已實施多年,偏偏香港歎慢板,堆填區都要爆滿了。
為孩子着想 更珍愛地球
早陣子,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指出,住在發達國家的人倘能節育,節能效果比任何措施都強;簡言之,生養孩子跟節能對着幹。這說法不是新聞。但請從另一個角度看:添了孩子,等於為爸爸媽媽添一個更急切的理由,更珍愛自己身處的這個美麗星球,讓孩子和孩子以後的孩子都活得好,不必住在爸爸媽媽有份造成的垃圾崗裏。
文:蘇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