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途有「理」:孩子有扁平足怎麼辦?

父母經常詢問物理治療師有關兒童扁平足的問題,如孩子是否因扁平足以致經常跌倒?有什麼診斷、治療及矯正的方法?應該看骨科醫生、兒科醫生或是物理治療師?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鞋等。藉此機會,與父母分享一些足部發展的資訊。 圖1:圖中的扁平足,除了內側足弓塌陷,亦有拇趾外翻。 在嬰幼兒階段,腳內側的皮下脂肪令足弓較隱藏。隨着孩子成長,這些脂肪逐漸減少,而韌帶、骨骼和肌肉逐漸發展,肌肉和肌腱的拉力進一步促使足弓漸漸顯現,故兒童的足弓一般在5至6歲後才比較明顯。 醫學研究表示,扁平足並不窒礙孩子的日常活動及參與各類型的運動。但如果孩子投訴內側足弓疼痛、腳部容易疲勞、夜間出現痙攣現象,又或跑步和跳躍時感到不適,父母就必須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尋求協助。 內側足弓疼痛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1、小腿腓腸肌跟腱繃緊:有些孩子參與很多體育運動,卻很少花時間做伸展運動。這會引致腓腸肌繃緊,導致內側足弓疼痛。多作小腿筋腱伸展運動可改善情况(圖2)。另可以用網球按摩腳底(圖3)。 圖2:小腿筋腱伸展運動,要保持膝關節伸直,腳跟着地,膝蓋與腳趾同向正前方。每次保持30秒至1分鐘,每天可重複3至4次。 圖3:用網球按摩腳底,可鬆弛腳底肌肉,改善血液循環。 2、韌帶鬆弛和內側足弓肌肉弱:這會令內側足弓的軟組織過度受壓,引致疼痛。改善的方法是穿著有內側足弓支撐的矯形鞋墊或矯形鞋,去紓緩足部內側的壓力。一般的跑步鞋都具有足夠的減震功能,防止足部內側長期過度受壓。另外,孩子可以多練習腳尖站立來強化內側足弓肌力,每次維持5至10秒,每天重複30次;還可練習單腳站立,維持5到10秒,加強腳掌肌肉對足弓的支撐和足部的本體感覺,改善平衡能力。 炎症用冰敷 僅疼痛泡溫水 如果有急性炎症的徵狀,如紅腫脹痛、肌腱和肌肉發熱,可用冰袋敷在疼痛部位15分鐘,每天3次,直至徵狀改善。如果只有疼痛但沒有急性炎症的徵狀,則可用溫水浴浸泡15分鐘以減輕疼痛。 以上提及的訓練及治療方法,會因應患者的情况而有所增減或改變。如有疑問,請向註冊物理治療師查詢。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兒童、青少年髕骨脫位

髕骨,俗稱菠蘿蓋。髕骨脫位常發生於兒童或青少年身上,當中不少是運動員。髕骨脫位常見成因可分為先天因素及運動創傷。先天因素包括髕骨或股骨發育不良、股骨前傾或脛骨外旋、整體性韌帶鬆弛及股內側斜肌肌力弱等;而運動創傷則可能因身體急速轉彎,或跳躍後着地時引致,足球和籃球是最常見引致髕骨脫位的運動。 着重紓緩痛楚 防止肌肉萎縮 髕骨脫位除了引致强烈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和運動外,更會牽連膝部筋腱和軟骨損傷,容易發展成重複性髕骨脫位,妨礙健康成長,因此應盡快接受物理治療。 在急性損傷期,物理治療會着重於紓緩痛楚、減輕腫脹、防止肌肉萎縮和恢復關節活動等。因應不同的情况,物理治療師會使用同部壓力泵及冰療(圖1),減輕腫脹及快速紓緩痛楚。另外,亦會利用電療去刺激肌肉以防止肌肉萎縮(圖2),而患者亦要多做基本運動,如仰卧提腿及拱橋等,以增強臀部肌肉力量。 當疼痛和腫脹受控制後,患者需要接受復康期訓練,以增強股內側肌的肌力。訓練包括負重半蹲、單腳半蹲,並逐步增加難度,在不穩定的地面上半蹲(圖3),以及向兩側行,以加強髖關節的穩定性(圖4)。患者繼而接受改善平衡技巧及敏捷度訓練,透過站立在搖板或平衡圓頂去增強本體感,防止慣性運動創傷。如患者在訓練期間仍有髕骨脫位的情况,物理治療師會使用運動膠布(圖5)固定髕骨位置及增強其穩定性。最後,當膝關節的力量和髕骨的穩定性達到最佳水平後,訓練會集中敏捷度和功能訓練上,讓患者能夠重新投入運動,如跳躍旋轉、側身跳、單腳跳及折返跑等。以上所提及的訓練,會因應患者情况而調節修訂,如有疑問,請向註冊物理治療師查詢。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