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正向教育 助年輕人戰勝挑戰

在政局動盪、社會撕裂的當下,香港年輕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社會政治問題涉及道德倫理困境之餘,大眾媒體和網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頗有爭議,需要年輕人去辨證評估和判斷孰是孰非。除了日益增長的學業壓力外,衝突、悲傷和有時令人恐懼的社會現實,是許多年輕人痛苦的主要來源。由於他們面臨的壓力巨大,故精神健康問題頗為普遍。年輕人要想滿足自身需求並直面挑戰,需學會處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壓力。因此,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發現及培養他們的強項和正向人生價值觀。 傳統教育無法滿足現今需求 傳統香港教育主要致力於豐富學生在某一特定學科領域的理論和知識,幫助他們將知識融會貫通,並增強對該學科的思考能力。這一做法幫助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並根據學生的考試和功課表現來評估他們的知識掌握情况。故教學通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僅僅是信息的接收者。然而,這傳統教育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如今的需求,因為年輕人今日面臨的困境和挑戰要求他們能辨證評估不同資訊和形勢,處理複雜問題且作出明智判斷,並在決策的過程中承擔責任。 為實現這些學習目標,筆者提出了一個正向教育方案,提升學生包括性格強項和正向人生價值觀的心理學技能,幫助他們克服目前和未來的人生挑戰。這方案基於Peterson和Seligman的VIA量表中對性格強項和美德的分類而制定。其中,性格強項被定義為在人們思想、性格和行為中反映出的正向特質。讓我們在生活各個領域以積極心態發揮所長,在困難和逆境中從容面對,幫助自身的同時亦惠及他人。這些強項來自於可使人類發揮最大潛能的六大核心美德:智慧、勇氣、仁愛、正義、節制和超越。有研究顯示,香港人在判斷力、公平、愛心、善良和感恩等性格強項方面得分較高,但在毅力、寬容、自律、團隊合作和領導才能方面卻得分較低。因此,在這一方案中,我們建議針對這些性格強項設計一系列課程,並制定相應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以助實踐他們的核心強項和強化他們的弱項。 研究:港人仁愛正義 缺毅力寬容自律 這一正向教育方案重視學生自身的人生經歷,為他們提供極大的學習自主權,以便學生形成習慣,並在日常生活中靈活地運用性格優勢。它基於的前提是,理論知識只有在被理解、接觸並應用於現實生活中,才能上升到完整的實踐知識。本方案採用全人發展的方法,協助學生發展自己的性格優勢和正向人生價值觀而非僅僅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以幫助他們戰勝挑戰和逆境,其裨益之處超出課堂、課本或考試所能達到的範圍,對於解決香港年輕人今天所面臨的困境有深遠的意義。 文:何振業(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性傾向偏見

社會心理學者哈力教授提出「性傾向偏見」概念,意指有偏見者或團體視異性戀為唯一「正統」、「存在」的性傾向,視非異性戀為「次等」、「不存在」的性傾向,甚至有系統地、敵意地抹黑騷擾同志朋友、其家人及支持者。我們從同志研究中看到,受訪者對「性傾向偏見」的看法不只是「小衆」與「主流」之別,還涉及到「權力」及「壓迫」。從同志青少年文獻中看到,家庭、教會文化、福利制度、學校對性的理解和看法,均影響他們的生活,尤其在香港,性教育及課程均從異性戀主導的角度出發,缺乏法律政策來保障同志青少年免於性傾向歧視。 系統性敵意式騷擾 除了同志社群之外,香港性教育學者、服務性小眾社群團體、性教育機構,都曾直接被偏見者騷擾。例如有同事多次收過恐嚇電郵電話、辦公室放上無署名聖經加上恐嚇字條、被跟蹤至學術會議並放下宗教恐嚇字條、用不禮貌及威脅的態度要求「對話」、假扮社工要求向教會寄上研究培訓資料、透過上司威脅研究同事、公然在大學影印房性別多元講義中夾進某宗教團體的宣傳單張,意在阻止多元聲音的表達! 我們深深體會到性傾向偏見是怎麼一回事,深切明白同志青少年被煩擾的情况,這成為我們教學示範的活生生教材。學術文獻或教科書中講述,這些系統化騷擾早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歐美開始。由於人權思想的影響,性教育工作者倡議性教育要去病化、去污名化,以務實平等原則介入,以切合青少年成長需要。這些性教育觀念的改變挑戰了單一病化、污名化為主的宗教性教育觀點。 偏見言論 傷害精神健康 香港同志受訪者在談性傾向偏見時都有許多憤怒、傷害、傷感的情緒。聽到的性傾向偏見言論常常纏繞心中,回想當中的委屈、傷害,有時徹夜難眠!性教育文獻重視教師及社工要先理解社會制度對性小眾的不公義,以及社會中存在的性傾向偏見,包括直接及狡猾/間接的偏見言論,這些對性小眾朋友來說可能造成創傷及精神健康危機。 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國儒家文化對青少年的性/別表達帶來困難,但是在香港長大的市民也受民主價值觀的影響,令年輕人和家長勇於反省,挑戰宗教文化對他們帶來的性成長壓力,反思包容接納性/別多元的重要。教育和接觸在某程度可能改善人們的包容度,反性傾向歧視的政策改變更是刻不容緩!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0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家校合作「過火」 或有反效果

不少抱着滿腔熱誠的教師,總會想辦法鼓勵學生家長多參與子女的學習過程。當教師看到有些家長不願到校會面、不理會學校發放的資訊、不願參加學校活動的時候,難免會感到家長未有欣賞他們所付出的努力,而家長也似乎對子女的校園生活不太關心。 但有時候情况剛好相反,有些家長會過度參與子女的學校教育。家校合作肯定是當今學校教育不可忽視的一環,但正如美國社會學家Annette Lareau在其30年前的經典著作Home Advantage早已指出,若家校合作關係拿揑不好,會適得其反,可以為家庭、學校生活帶來不少煩惱和問題。 過分緊張子女學業 易生摩擦 如果家長過分緊張子女學業,對家庭生活會間接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子女學業問題往往是摩擦和爭執的原因,令親子、兄弟姊妹、夫妻以至親戚之間出現矛盾和衝突。例如許多父母每天都會因着做功課與玩電子遊戲的時間分配上與子女爭拗。兄弟姊妹之間也可能在學業表現或在爭取父母關注上,互相競爭,父母因而要多投入子女的活動來以示「公允」。夫妻之間亦可以在如何處理子女學業問題上產生分歧、爭執,甚或因而影響婚姻關係。 當然也可以說這些都是常見的家庭問題,不過,諷刺和弔詭的是,我們不難想像,總有些家長對學校事情不聞不問,這方面的家庭摩擦自然較少出現。 相反地在非常重視家校合作關係(但又處理得不好)的家庭和社區,難免會遇到較多情况觸發類似的問題。 事事過問 為孩子帶來壓力 有些家長也許基於一些不切實際、只為催谷學習的期望而參與學校活動,其實也會間接對學校帶來負面影響。例如家長事事過問子女的學業和學校生活,有時候會給子女帶來更多焦慮和學習壓力,繼而可能會導致他們出現課堂紀律等問題。甚或乎有些家長的行為會妨礙到教師上課、學校運作等,他們亦往往直接或間接批評個別教師的教學能力。尤其是當有些教師在課程或教學上有創新嘗試,更容易受到家長的抱怨和投訴。也就是說,家長過度干預學校運作,挑戰教師的自主權,甚或因而造成家校之間出現對立的局面。 當然何謂「過火」,也難說得準,很多時候要看情况。再者,家校關係牽涉多方面和不同層面、場景的互動,雙方對各自責任、角色期望也大有不同,往往需要時間磨合。但無論如何,家校之間需維持坦誠互信的良好關係,通過緊密聯繫和溝通讓雙方了解各自對孩子的期望與想法,建立默契,以避免家校合作出現「過火」行為,甚至出現矛盾和對立。歸根究柢,教師與學生家長做什麼也好,也是為了學生福祉,這是雙方的共同目標,也是家校合作的初衷。    

詳細內容

教大GPS:管理情緒的要訣

理清情緒,是有效管理情緒的關鍵。但情緒往往複雜得千絲萬縷,本文用小麗的經歷,看看情緒管理的要訣。 赴約遲到 朋友破口大罵 小麗因晚出門赴約而遲到,朋友一見到她就破口大駡,憤然轉身離去。事後,小麗多次發短訊解釋,朋友都不理睬,斷絕聯繫達3個月。小麗每次提起這件事,心中便升起一股強烈的無名火。困擾小麗的情緒,除了憤怒,其實還有以下複雜的情緒: 1. 生氣,因為朋友大聲罵她 2. 尷尬,因為朋友在餐廳當着很多人的面罵她,讓她覺得丟臉 3. 自責,因為自己出門時習慣慢吞吞,結果遲到惹惱朋友,是自己的錯 4. 失望,因為大家關係好,認為朋友不應該因為遲到這件小事而責怪她 5. 後悔,覺得如果自己早點出門,就不會遲到了 6. 擔憂,因為朋友斷絕聯繫,擔心從此會失去這個好朋友 看清自己情緒 接納朋友情緒 理清以上的情緒,小麗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一想起此事便一肚子火,清楚透過情緒找到自己和朋友的需要,放下這個情緒包袱。 一方面,小麗希望朋友接受道歉、原諒自己,大家和好如初;另一方面,小麗看清自己的情緒後,幫助她接納及同理朋友的情緒,看到朋友情緒表達背後的需要——朋友因為小麗這次遲到而生那麼大的氣,好像過了火(情緒大於事情),說明遲到事件只是導火線,朋友失控的大火很可能因其他事情引起,例如,過往的經歷留下的情緒包袱,或當時工作壓力太大、身心過勞。如果小麗多些關心朋友,也許更容易化解這個僵局。 小麗決定再次向朋友發短訊,心平氣和地向她道歉,並清楚表達自己的請求和關愛:1.自己珍惜彼此的友誼,希望朋友原諒自己遲到的行為,延續友誼;2.向朋友保證,以後自己一定守時,不再遲到;3.詢問及關心朋友近况,如有需要,她會像以前那樣支持和幫助對方。 情緒是我們對事情的自然反應。有效的情緒管理,需要我們友善地覺察、理清和接納情緒,才能平靜地和他人溝通,表達感受和需要,提出解決方法,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

詳細內容

教大GPS:不做教育搞公關?

早前小一及中一派位放榜,媒體及家長的着眼點往往放在學生能否入讀心儀學校,但只要細心留意派位情况,就會發現背後隱藏一些重要信息。本年中一派位結果,相比去年不太理想,但小一派位的滿意度卻有顯著提升。有人歸因選校策略得當,有人認為是運氣好,但筆者認為出生人口才是關鍵所在,在學生人數減少及學額沒有大改變的情况下,自然較易入讀心儀學校。而當小一派位愈順暢,正是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警號,就是「殺校潮」又來了。 小一派位順暢 預警「殺校潮」重臨 回顧上次「殺校潮」,已經是十多年前。當時教育界第一次面對人口下降,大多學校都不知所措。而這一次人口下降,是由於「雙非」人數在2012、2013年「跳崖式」下跌所引致,適齡人數有由接近10萬下跌至5萬多。雖然「雙非」的人數並不等於入學人數,但的確有學校因人口下降而面臨殺校。很多學校已在「殺校潮」來臨前作好準備,最為明顯的,就是大量宣傳攻勢,如招生講座、開放日、學校展覽、體驗課堂等公關項目。 然而,筆者經常懷疑這些公關的成效,高調宣傳學校會否造成反效果? 調查:宣傳活動未必有助招生 為此,我們早前就全港學校收生、學生學術成績及學校公關活動的關係作出研究。學生收生數目明顯反映學校生存的情况,學生學術成績則是普遍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期望,而學校公關活動則是校方提高家長了解學校的途徑。研究結果顯示,家長大多以該校的學生成績作為選校標準,成績好的學校能夠收取較多學生。至於宣傳及公關活動,對大部分學校的收生無直接影響。要注意的是,當學校以學業成績作為公關策略時,就會有另一番景象。 對於成績不太好但持續有改善的學校,在投入公關活動後,收生有明顯改善;但對於向來成績優異的傳統或直資學校,宣傳及公關活動則對收生影響不大。當然,有人或會認為這類學校收生已經十分理想,根本無進步空間。但既然學校有口皆碑,又何需做太多的活動?過多宣傳活動反而讓家長對學校失去幻想,發現物非所值,最終得不償失。 以上研究結果,是提醒學校不要花費太多人力物力在宣傳及公關方面。正所謂「有麝自然香」及「羊毛出在羊身上」,學校是展現這兩個道理的最佳例子。大部分的學校資源都來自公帑,把人力物力都花費在公關層面,令教師的時間都浪費在非教育事業,受害的始終是學生。我們需要還教育界一個清靜,讓他們做好本業。學校只要教好學生,為家長提供「足夠」資訊,讓他們了解學校,就能改變收生情况。教育學生才是學校的本位。

詳細內容

教大GPS:勿逼孩子 Don’t cry over spilt milk

一天晚上,我和7歲女兒溫習功課,她喝的豆奶剩下小半杯。後來,外婆坐在對面喝茶,我說,「給我一點茶吧。」她看到桌上的杯子,問,「這是你的嗎?」我沒來得及回答,外婆已經誤把茶倒進妹妹的豆奶杯裏。見狀,妹妹大聲哭起來。我解釋說,杯裏是妹妹的豆奶,這樣豆奶和茶都不能喝了。外婆說,對不起啊,我以為這是你媽媽的杯子。可是妹妹繼續大聲哭,幾秒鐘過後,外婆變得有點不耐煩,「我都說對不起了,不就一點豆奶嘛,幹嘛還要哭?」然後生氣地走開。 「不准哭」忽略孩子情緒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次家庭會議,父母和哥哥姐姐們做了一個違背我意見的決定,雖然我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決定了,但仍記得當時很生氣,衝出家門,在外面呆了半天才回家。雖然大家都擔心我,卻又責怪我反應太大,讓我覺得更鬱悶、無助和自責。 常常看到街頭有家長大聲罵小孩,「哭什麼哭?快給我閉嘴!……哭完了走人。」小孩被家長的架勢嚇住不敢哭了,可是哭是因情緒而起的反應,家長用「否定」的方式制止了反應,以為已經解決問題,卻忽略了孩子的情緒,錯過透過情緒了解孩子遇到的問題或需要的機會。 給孩子表達感受的空間 有句老話說,「Don’t cry over spilt milk」(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要為無法挽回的事懊惱),可是在孩子看來,哭是純粹表達他們失去牛奶的不開心,牛奶不是你的,你當然覺得沒事。否定他們的情緒表達,有可能令他們封閉情緒,否定自己。 當孩子的情緒風暴來臨,首先、我們大人不要輕易把這個情緒的反應歸咎於自己(大人較容易因為小孩在公眾地方哭泣,怕被別人責備而過度反應);第二、接受孩子因情緒失控而哭泣、耍賴等「暴風雨」,陪伴一旁、確保安全。在暴風雨過後,找到他們的情緒和需要,指引他們找到並使用更適宜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女兒和我約定,她哭的時候,我抱着她說,「媽媽愛你,不要哭了」,然後倒數10秒,她便會停止哭泣)。牛奶打翻了,我們給孩子表達感受的空間,才能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 之後,我和女兒、外婆談心,發現她們之前的不開心已經一掃而光,雨過天晴。  

詳細內容

教大GPS:自由遊戲 達至共融

筆者曾在此專欄的《玩得出色 學得招積》一文中,提及「玩」對幼兒的重要,當中自由遊戲是最符合「玩」的本質。真正的「玩」,應是讓幼兒全情投入、享受,完全沒有壓力,亦沒有成人的介入及特定的學習目標。當所有玩意均由幼兒自行決定、發起及進行,便最能誘發幼兒的內在控制及動機。 筆者現正在香港幼稚園做一項實踐自由遊戲對幼兒影響的調查。迄今為止調查觀察所得,在幼稚園中定時實踐自由遊戲,幼兒最明顯的轉變,是相比在傳統課堂上來得更主動投入、嘗試自行解決難題、更具創造力,以及朋輩關係更融洽建立。從教師們的訪談中,更發現在自由遊戲中,對具有特殊學習需要及非華語幼兒的成效顯著,反映自由遊戲乃具備能達至共融的其中一個元素及媒體。 互相尊重 促進多元文化教育 不少學者會研究本地非華語幼兒的學習,但大部分均着重他們在中文及知識上的習得,而似乎忽略本地與非華語幼兒融合的議題。 學者Geneva Gay曾提出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需建立一個具備文化關懷的學習環境。「文化關懷」不應只關注少數族裔單方面的學習,而是應如何建立一個融合的群體。若然幼稚園只是一個讓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及知識的地方,這狹窄的概念並未能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及原則。而只着重知識學習的層面,亦未能符合學者James Banks所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5個面向中的最終面向——empowering school culture。他指出在學校不同的群體內需要建立質量的關係,而關係的基礎是對學校差異的互相尊重,促進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 自然溝通建立關係 真正的融合需要自然溝通,從而建立關係。 然而,在本地幼稚園傳統的課堂環節中,幼兒們均因應教師所預定的學習目標而受到規範。筆者曾觀察到一個例子,在醫生的主題課中,教師邀請一個非華語幼兒讀出「探熱」的詞語,但他只以非常微弱的聲線害羞地讀出;而在相關的小組活動中,幼兒們亦只各自各用教具練習,未見有自然的溝通。相反,在隨後的自由遊戲時段內,觀察到這個非華語幼兒相比在課堂中來得開朗、主動及自信。他拿起一支探熱針跟本地幼兒說「擔熱」,本地幼兒說「係咪要探熱呀﹖」他點頭並說「探熱」。 可見在自由遊戲中,除了能誘發非華語及本地幼兒隨心的溝通動機外,亦能讓非華語幼兒浸沉在自然的中文語境中,在沒有壓力下,自信地以中文交談並建立友誼,實在是一舉兩得。另一端,本地幼兒亦能體驗尊重並接納非華語幼兒之差異,達至真正的共融。筆者並非抹殺傳統課堂的效用,但加上自由遊戲時段的配合,共融的多元文化教育更能上一層樓。

詳細內容

教大GPS:「貞潔」性教育 無視年輕人精神健康

有年輕人分享參加學校性教育的經驗。宗教機構的輔導員主持「貞潔」性教育講座,用「傳送珍寶珠」的方式來帶動遊戲,帶出女孩的貞潔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如果女孩的身體像遊戲中的「珍寶珠」(意喻貞操)一樣被那麼多人摸過或「吃過」,還有價值嗎?過程中更以血淋淋的墮胎影片來帶出恐嚇的性教育信息,有些學校甚至要求學生簽下「貞潔契約」。有學生感覺現場的氣氛非常壓抑,甚至焦慮而放聲哭泣,而主持人無視學生不安的情緒。 壓迫式講座 墮胎片恐嚇學生 年輕人告訴研究人員,這類恐嚇式壓迫式的性教育講座,為他們帶來羞愧、創傷的經驗,無助他們探索自己的性成長。 年輕人質疑,這些性教育輔導人員有沒有接受全面性教育的訓練,了解年輕人的性教育需要,甚至有沒有了解過教育局的性教育指引,無視工作手法對年輕人可能帶來精神健康的危機或傷害。 不應將性描繪為罪孽邪惡 教育局1997年編訂的「學校性教育指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發表「國際性教育綱要」的原則不謀而合。「學校性教育指引」指出性是美好人生的基礎,不是罪孽或邪惡的事,性教育要提供正確資訊,不恐嚇學生,不令學生產生羞愧自責的感受,尊重學生的差異和成長步伐。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以全面的理念來推動學校性教育,重點是學校尊重差異,以人權的角度,不論性別、種族、殘障、社經地位、宗教及性傾向等的不同,給予所有學生均等機會去享受合乎個人成長需要的性教育,以學生的最佳利益為依歸,使他們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學校性教育指引」過去常常被坊間批評落伍,甚至有報道指已經被悄悄下架,我卻認為其原則精神非常現代化及以學生為本,甚至鼓勵教師挑戰社會偏見對性的罪化壓抑。作為性教育工作者,學生及公眾賦予他們一定的專業權,是以學生的最佳利益出發,不是去製造羞愧創傷的經驗,而是在安全的環境提供合乎成長需要的性教育!教育局的性教育指引不是落後,而是學校制度受宗教文化限制,忽視了專業和政策方面的突破!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性沉溺並不存在

作為兩個青少年的媽媽,曾經在家長互助會中被一名家長「提醒」,要預防孩子墮入性上癮/性沉溺(sex addiction)的狀况,必須嚴格控制提防青少年自慰和性慾,以免他們陷入性沉溺的危險中。當時從來沒有家長談到這「性沉溺」是怎麼一回事,感覺在座的爸媽們一聽到這個「忠告」便好像增添了許多焦慮! 我在工作中也曾經遇到一些年輕人,因為自慰行為或是有性慾而自我責備患上「性沉溺」。然而,那些焦慮和自責其實是因為對資訊不了解而引發。在成長階段,自慰和性慾都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是很正常的情慾表達。 情慾表達遭病態化 性沉溺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在多年前這概念被視為如毒癮、濫藥般的精神病,某些輔導人員將服務使用者的性行為表達,類比為「患有毒癮」的精神疾病。但近年,這種看法受到專業研究人員質疑,引發爭議。在2015年,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研究推翻此等看法,認為把性行為表達類比為毒癮並無實證支持,性沉溺是不存在的。 性教育輔導及治療專業協會(AASECT),在2016年12月發表立場書,指出不應病態化性行為,沒有實證研究證明性行為表達是精神病或是等同成癮,不同意運用成癮的概念和工作模式來用作常規的性輔導。 AASECT指出專業人員在引用「性沉溺」的語言、概念或工作模式作為介入手法必須謹慎小心,以免為求助者帶來性污名。  為何僅私營機構推廣相關治療? AASECT把立場書放在其公開網頁的專業守則部分,主要是看到性沉溺概念或是介入模式不合乎專業工作的原則,故此提醒會員它的專業立場,也關注公眾有知情權而不會被誤導。近年香港的私營服務機構大力推動沒有實證支持的性沉溺治療/輔導,但是新版的精神病名冊「DSM-5」中並沒有性沉溺這種概念。大家要留意為什麼醫管局或社會福利署不提供這種輔導服務,只得私營機構大力推廣呢?相信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  

詳細內容

教大GPS﹕不開心只是幾秒鐘

今天故事主角是一個名叫梓楊的男孩子,雖然今年只有6歲,但是我很佩服他,因為他總是樂呵呵的樣子,好像永遠也沒有煩惱。有一次,他來我家玩,想玩9歲哥哥的機器人,但哥哥不同意,兩人因此激烈地爭吵起來,大聲對罵、面紅耳赤、大眼瞪小眼對峙着,嚇得其他小朋友都不敢作聲。過了幾秒鐘,有人試圖打破僵局,小聲建議:「不如我們玩警察遊戲吧。」 快樂的「梓楊模式」 大家都紛紛附和,唯有哥哥還僵在原地一動不動。出乎我的意料,梓楊扭頭對哥哥說﹕「哥哥,我們一起玩遊戲吧。」 他的語氣如此淡定溫和,好像剛才的爭吵從未發生過。在梓楊的感染下,一切恢復平靜,孩子們又開心地玩起來。這就是我最欽佩的「梓楊模式」——不開心只是幾秒鐘,快樂是常態。 「分享心情」提高孩子情商 事後我了解到,梓楊的高情商得益於媽媽對他的情緒教育。從梓楊3歲、姊姊6歲那年開始,媽媽每晚睡前都和孩子們進行「分享心情」活動——每人都要分享他們當天經歷的「最開心的事」、「最失落的事」和「最憤怒的事」,包括事情的經過、感受及原因。 如果有失落和憤怒的事,大家一起討論怎樣恰當表達和處理這些負面情緒,迅速回復平靜,避免或減少傷害,重建或修復人際關係。 這個分享心情的活動,一方面幫助媽媽了解孩子們每天在學校或家裏經歷的事情,趁機教導他們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接受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和處理人事關係。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們認識喜、怒、哀、樂等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自然情緒,給他們一個機會去了解媽媽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感受媽媽的感受,學習媽媽管理情緒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態度,體驗家人互相支持、互相關懷的溫暖。慢慢地,孩子們認識情緒是怎麼一回事,學會細心聆聽別人的心聲,掌握正確表達和抒發情緒的方法,發展同理心和關愛別人的慈悲心。現代父母工作事務繁忙,教育子女時間有限,梓楊媽媽每天晚上和孩子們「分享心情」,確實是一個簡易有效、情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好方法。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