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家傭的家

家傭告訴我三個月後不續約了,擔心我沒有足夠時間請新的家傭,乾脆早點坦白離職計劃,原來她妹妹嫁給澳洲人多年正式入藉,知道那邊面對人口老化,有院舍助理職位但沒有人上班。她們姊妹倆商量後決定嘗試申請「家庭團聚」、「技術移民」又或者報讀課程,總之就希望可以衝出亞洲,說到底是為了下一代,想兒子在澳洲念書有更好的發展。雖然無奈但我和丈夫也替她開心,畢竟我們這一代八十後後父母,有能力的都想送孩子出國,擔心他們的前途。 於是乎剛過去的周末啟動了聘請新家傭大計,又視像面試又網上搜尋,又收到中介極力推薦一名斷約家傭,嚷著趁假日到我家「面試」,半推半就我接見了一般港媽保持警覺的「斷約工人」。正常來說家傭表現好,就一直會加薪續約輓留人才,尤其是現在鬧「姐姐荒」,好的家傭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未能完成一個合約,當中必然有很多問題。 半天的認識也算讓我增廣見聞,例如我明白了回教徒婦女「拜神」的規矩 但出乎意料之外,面試的印尼籍家傭非常有禮乖巧,可惜她真的很害怕狗,儘管她突破心理關口和家中大小白好好相處了半天,她始終沒有信心可以獨立遛狗,商議之後,大家都認為未必是最好的配對。即使沒有簽約,半天的認識也算讓我增廣見聞,例如我明白了回教徒婦女「拜神」的規矩,很詫異即使不影響工作日程、不影響僱主的活動空間,原來很多家傭仍被禁止在家禱告。面試姐姐之前在中東及香港的工作,都是要放下部分信仰堅持,所以對於我和老公對宗教持開放態度充滿驚喜。 她略帶無奈地告訴我,曾經認為自己不夠虔誠,禱告時間不足,導致大女兒去年患上白血病去逝。當時她第一次到香港工作照顧癱瘓的老人家,與僱主相處融洽,得悉大女兒入院其舊僱主立刻讓她回鄉。可惜孩子捱過了二十六次化療後仍然病殮,五個月的治療差不多花光所有積蓄,但她還有一個小女兒要吃要喝,只好收拾哀傷再度離鄉別井。 香港沒有家庭友善政策、沒有足夠的託兒服務、沒有居家安老的配套,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要與外籍家傭一起「組織家庭」 急於尋找工作,明知新僱主半年內已解僱了三個海外家傭,隱隱覺得事有蹊蹺但也接受聘任。新僱主是年輕夫婦,聘請家傭照顧年邁非同住的雙親,但可能老婆婆太緊張老伯伯,凡事堅持親力親為,不容許家傭協助更指手劃腳責罵她、推開她發脾氣等。面對喪親、思念家人、適應新環境、工作無滿足感及無理取鬧,種種壓力下她決定提出「斷約」請辭。履歷表當然不會漂亮加上年紀漸長會更難找到工作,但她害怕自己快撐不下去了。 無論是看著雞蛋仔出世的家傭Ate,還是來面試的印傭姐姐,都喜歡我的兒子,逗他、抱他、抹鼻涕,她們都盡力滿足僱主要求,盡力幫我「看住頭家」。我不是為外傭說好話,也不排除家傭會編故事,但在香港沒有家庭友善政策、沒有足夠的託兒服務、沒有居家安老的配套,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要與外籍家傭一起「組織家庭」,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可以交出更大的同理心,好好相處?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一日為母終身操持

坐電車的通常都是不趕時間的老人家,我就因為不太懂路,所以上了電車,瞎猜總會經過我的目的地。 享受浮生半日閒的時候,無端端有位婆婆顫抖着雙手向車廂內的人派發名片,她笑容可掬地介紹:「這是我大兒子的水電鋪頭,就在粥店隔壁,對對對,你住在這邊嗎?就是那家老字號粥店,因為平租,兒子的服務費比較相宜,他的手工一流,你要不要多一張名片?」 婆婆被人拒絕,表情有點僵硬尷尬,但半秒後就換上笑容,繼續向其他人推銷兒子。 明明就是抽着兩袋新鮮豬肉,應該是坐電車回家,但是接近兒子鋪頭的位置時,便開始從容地派名片,與身旁的陌生人寒暄,為兒子招攬生意。車廂內的乘客有些反應正面,跟老人家討論一下香港租金;有乘客接過名片就像接傳單一樣,沒有仔細研究就塞進袋子裏,大概回家也是扔掉吧!當然亦都有乘客感到錯愕保持戒心,臉上的問號質疑婆婆別有用心,是最新的行騙手法。婆婆被人拒絕,表情有點僵硬尷尬,但半秒後就換上笑容,繼續向其他人推銷兒子。我不知道他的兒子有否委託母親招攬生意,假如他知道母親這樣幫忙「拉客」,他會覺得尷尬還是感恩呢? 母愛讓她欣賞孩子,為他的小生意引以為傲,只要一息尚存都為兒子保駕護航 現今香港還有人相信養兒防老嗎?反正我就不相信,不用擔心雞蛋仔的將來,可以安樂地入棺材就已經叩謝神恩。我媽總把「不求你知恩圖報,但求你能養活自己」掛在嘴邊,好像很消極但又很有道理。做父母都是長憂九十九,子女成家立室後都覺得他們仍是個小寶寶,這屬父母天性。但在香港做父母,似乎擔心的事情特別多:讀書不成,有門手藝卻未必能糊口,電車婆婆都強調,因為鋪租便宜才可以增加市場競爭力;名列前茅投身社會,又有幾多個能成功創業,成就夢想?大多數人都是營營役役,為供樓忙碌一生,甚至埋怨父母沒有能力給他們置業,嫉妒人家有父母祖蔭。 望著電車婆婆,我選擇相信一個很有愛的故事:活到七老八十的媽媽,仍然克盡職守,宣傳兒子的生意,建立人脈關係,懶理旁人奇異的目光,默默為兒子付出。母愛讓她欣賞孩子,為他的小生意引以為傲,只要一息尚存都為兒子保駕護航。唉,動人的故事總教人惆悵。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新年揭勝

監獄犯人隨手翻開書本是單頁還是雙頁,都可以押注賭香煙,這遊戲叫「揭勝」,當然不是揭書/揭輸。這個新年我沒有賭錢買彩票,但有把握時間揭勝,應付教案及未來入學校的家長活動。每逢雞蛋仔睡覺,我便會揭一揭書本,這次速讀了舊繪本「紅髪多莉」,再次感受故事的威力。 這故事很簡單,女主角多莉有一大頭非常難打理的紅髪,弄得她身心俱疲兼情緒低落,外貌打擊自信,抗拒上學最後生病了。轉折點是病好後,她開始改變視角,欣賞老師同學都各有特色的髮型,學會不比較、接納自己的限制,慢慢甚至為自己的小缺點會心微笑,短短的故事有很多切入點引起成年人的反思。 這是Self-fulling Prophesy 的心態,當惡性催眠日子有功,「自我」會被自己徹底摧毀,身邊人怎樣遊說鼓勵都無動於衷 一邊揭書一邊浮起幾張學生的面孔,這些年悟出一個道理,年輕人認精學懶的多,真正愚笨者少,他們成績表現不出眾與能力無關,更多時在於欠缺自信、習慣自我否定,覺得成功機會微,便慢慢不敢定下較高的目標,索性放棄勤奮只求低分合格,連努力的氣都省掉。例如學生們不相信自己設計的活動,能為參加者帶來正面的效益,鼓勵別人的話語都變得生硬,因為他們都不會鼓勵自己。 這情況有點像多莉,每天照鏡子都踐踏鏡中人,走在街上都認為別人竊竊私語評頭品足,一定是看透自己的不濟。無意識地、習慣性地尋找「日常例子」去證明自己的失敗,證明自己是多麼的不值一文,覺得老師都應該放棄他們,反正就是愚子不可教也。這是Self-fulling Prophesy 的心態,當惡性催眠日子有功,「自我」會被自己徹底摧毀,身邊人怎樣遊說鼓勵都無動於衷。 打破循環始終要靠自己,學會與自己溝通,聆聽內在聲音 打破循環始終要靠自己,學會與自己溝通,聆聽內在聲音。記得有段事業低潮時間,對前景感到迷茫,對自己完全失去信心,那段日子每天都會內心交戰彈劾自己;但日子還是要過,後來我貼了一張笑臉紙條在鏡上,問自己可否對自己寬容一點? 隨手揭勝,翻到繪本這一頁:多莉說「哈哈哈!哈哈哈!我的朋友們開始大笑,我也跟著笑了。」新年啟示,提醒我們好好地與自己相處,原諒自己的不足,朝著重拾自信的方向走。長路漫漫,學習放過自己,不要對太苛刻也不要太妄自菲薄,給鏡中人報以微笑。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給前世情人

親愛的前世情人,你又在午睡了,夢見什麼讓你吃吃笑呢?媽媽真的很喜歡望著你,即時你還未會說話,但我也要重複又重複地告訴你,我有多麼的珍惜你、愛護你。 那夜,頭貼頭抱着你看煙花匯演,你忽然轉身捧著我的臉,認真地親吻我,那一刻,煙火也凝固了,讓我迷失於熱情和浪漫。那一秒,你爸爸沒有妒忌,反而心裡莫名感動,他確信這世上除了自己,還有一個人會愛護他的女人。 你還未會好好地唱一首歌,但睡醒時唱著「媽媽、媽媽」,相信我,那是我聽過最俱風格最美妙的原創音樂。 雖然你從來只會拾起地上枯葉送給我,但我不介意;雖然你從沒有給我拭眼淚,但你的擁抱已勝過千言萬語。你還未會好好地唱一首歌,但睡醒時唱著「媽媽、媽媽」,相信我,那是我聽過最俱風格最美妙的原創音樂。 情人眼裏出西施,不嫌棄每天給你換尿布,我仍然為每次的大便感到好奇,知道你消化健康就會感到心滿意足。你鬧情緒在地上滾來滾去,說實話,是有點惱人不過我可以包容,因為是你這個特別的人。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看見你跑跑跳跳,更讓我充滿力量。髪尾的汗水,紅紅的臉蛋,捧著鴨子水壺大口大口地喝,想像不久的將來,你會在籃球場上英姿颯爽,充滿魅力! 這就是初戀的感覺,有你的地方就有陽光有空氣,有你的時間就是愉快和充實 和你拍拖的時光好像永遠都不夠,檢石頭、拾樹葉,追趕著白鴿和小狗,就算是逛菜市場買一根蕃薯,有你陪伴便不再平凡,都變成幸福滿滿的珍貴回憶。這就是初戀的感覺,有你的地方就有陽光有空氣,有你的時間就是愉快和充實。聽樹葉沙沙作響,看螞蟻搬家,當爸爸不在身邊時,最懂我的就只有你了。假如真的有前世今生,不知道我們從前是怎樣相處呢?像現在這般浪漫還是更甜蜜?待你爸爸回家,我要告訴他今天點點滴滴,讓他酸溜溜的自討無趣。 你要快高長大,你要珍惜生命,你要自愛自重,在情人節告訴你,媽媽愛你 可是我知道和你這種親密的時光很短,可能只有數年光景,很快你便會投入忙碌的課業,建立社交圈子,經營你的夢想。你可能會埋怨我把你帶來這個複雜的社會,你可能會疏遠我,避免尷尬地介紹你的同學,甚至乎你要遠走高飛越洋過海,尋找你的大世界。 為什麼你會忘記這段幼年時的浪漫?不勝唏噓,再難,我也要學懂放手。有一天你會長大,遇上你今世的情人,希望媽媽給你的愛,足夠你愛自己、足夠去守護你珍視的人。我的小情人,你要快高長大,你要珍惜生命,你要自愛自重,在情人節告訴你,媽媽愛你。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豬事順利

農曆新年,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身心康泰!過年前終於搬屋告別酒店生活,遠離病毒交叉感染的高危地帶,一家大細而及毛孩都在適應新環境。這幾個月碰上非洲豬瘟,加上流感高峰期,更衷心體會到有健康就等於發大財,不是說笑,公立醫院爆滿,能夠負擔的市民必定向私家醫生求診,小兒專科動輒上千大元,未計流感快速測試、入院治療等開支……星斗市民真的要保重身體,香港人未必有條件病。 多朋友仍然是護士,部分站在公營醫院的前線,每天疲於奔命,犧牲個人健康及親子時間 公立醫院爆滿,人手不足絕對不是新聞。多年前家族中唯一當護士的也沉不住氣,辭職轉行,對官方心灰意冷。我有很多朋友仍然是護士,部分站在公營醫院的前線,每天疲於奔命,犧牲個人健康及親子時間。部分則選擇投考懲教署當監獄內的護士,我相熟的都是女性,她們認為在圍牆內工作,都是輪班亦是自己的專長,但監獄工作更穩定,起碼不會有久候的病人,不會因等床位而把情緒發洩在她們身上,更遑論被人辱罵追打。 流感高峰期醫院都會淪陷,即使政府發放津貼招聘兼職醫護人員,始終是治標不治本。醫療制度背後是社會資源分配,再背後涉及人口政策。人越來越長壽是大趨勢,長期佔用床位的老友記只會越來越多,但過去十幾年香港沒有做好居家安老,可能怕老人家身故影響樓價、沒有足夠在家照顧者、沒投放資源在紓緩治療,種種原因讓公院床位長期緊張。 為什麼港府沒有這個配額的審批權? 那邊廂老人越來越多,但香港出生率持續低迷,生活壓力及千瘡百孔的教育制度,讓夫婦卻步,不是有錢便可以任性,在香港生孩子好像挑戰憂慮特別多。「新血」少,年輕勞動力傾斜在每日150個來港名額,作為社工或多或少都處理過國內新移民引發的家庭問題。我不歧視他們,家庭團聚本來就受國際法保障,而且很多新移民婦女學生,堅拒綜援自食其力,掙扎在80呎劏房裏活出尊嚴。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港府沒有這個配額的審批權?究竟誰決定那個家庭可優先團聚?而且我們無權限也無辦法查核他們國內的資產,當中有幾多人其實實力雄厚,根本不需使用公營醫療服務? 不用初三赤口,政府施政已經很能生火。孩提時代拜年弄不清長輩的時事話題,我只管攢盒內有什麼糖果;今天望著雞蛋仔,我依然搞不懂社會面對什麼問題,作為一個「師奶仔」,除了世界和平,也希望今年豬事順利,少病最幸福。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皮革婚

厚顏無恥地問老公,其實是那年那月跟我結婚,他沒好氣回答之餘還反嗆我沒有把他放在心上。他的埋怨不無道理,雞蛋仔已經耗盡我所有耐性及記性,忙碌的生活真的會蠶食婚姻基石。原來結婚三年是「皮革婚」,比喻夫婦的關係已經有一定默契、韌力不容易撕破。當然,皮革這種材料仍然需謹慎打理,否則受潮發霉,不但變色變形還會發臭,讓人生厭。 還未嫌棄我的婚姻,趕緊動一下腦筋安撫老公,考慮到新居入伙於是買了一台電視機送給老公,知道他週末放假累癱在沙發,生存的意義就剩下看電視藍球賽……再者電視機實用全家都能受惠。但訂購後又想了想,當媽後自己收到的禮物全部都是嬰兒用品,失去個人身份感覺不是味兒,於是乎再買了一件皮制小禮物,是「老公」專屬,不是「爸爸」共享。 他想像將來有太太背後策劃小心思,感覺挺幸福,覺得為妻兒努力「搏殺」工作也是值得 網路賣家認真講解該皮具的特性,反而我有點小家地討價還價,畢竟是兼職賺來的點點滴滴,儲私己不容易嘛!年輕賣家還未結婚,不能體會家庭主婦的爭扎,很好奇為什麼執着要出外兼職去買禮物給丈夫。不過他想像將來有太太背後策劃小心思,感覺挺幸福,覺得為妻兒努力「搏殺」工作也是值得。記得看日劇半澤直樹,主角的賢內助也是堅持要當兼職插花師,就是為了賺錢買禮物予丈夫,她認為自己掙錢捍衛了獨立的個性,不希望徹底倚賴丈夫,只剩下家庭照顧者的角色。 捧着小禮物回家,反思着香港女性學歷高,社會接納女士婚後工作,兩性關係亦較亞洲其他地區平等。再說香港有立法保障婦女免受性別、年齡及家庭崗位歧視,但在我而言,婚後產子要全面工作同時要平衡家庭需要,又似乎難過登天,總有塊玻璃天花板阻擋着育兒媽媽放手「搏殺」。 希望透雞蛋仔成長時觀察父母,學習在男女未能完全平等的現實中,思考如何運用既得作為男孩的優勢,去支持其他女孩,尊重女性 即使老公開明,鼓勵我追尋夢想,計劃職涯第二個高峰,但他也坦言男性協調家庭事務不容易,起碼他沒有信心也沒有專長可以補位。不時討論如何分工,好讓我教書時無後顧之憂,但是他感到異常吃力,難以想像單親或者在職媽媽是如何心力交瘁。我們都感慨政府對婦女的就業育兒支援仍然不足,社區褓母少、普遍企業未能落實家庭友善政策、男主外女主內仍屬主流,種種因素令到本港婦女陷入兩難之中。 除了重視婚姻,也希望透雞蛋仔成長時觀察父母,學習在男女未能完全平等的現實中,思考如何運用既得作為男孩的優勢,去支持其他女孩,尊重女性,希望他有性別平權的視覺,批判思考社會現況。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擁抱的力量

忘記從何時開始,抱起雞蛋仔的時候,他會像樹熊般抓住輕輕拍打我的手臂,見他擁抱同學時也會把頭靠過去,就如同被我安撫入睡一樣,不知不覺間他已明白,擁抱是安撫、也是鼓勵,表達愛與接納。 出世前大家都是在媽媽的子宮裏被緊緊地擠著,雖然動彈不得,但是我們在母體內感到溫暖和安全。 曾經有段時間外國流行「免費擁抱」Free Hug 運動,掛個牌子張開雙臂,邀請路人給予擁抱,藉此表達善意關懷,打破人同人之間的隔膜。毋庸置疑,擁抱有特殊魔法,無數研究指出,擁抱這動作可以提升安全感,可以減壓、紓緩痛楚等。出世前大家都是在媽媽的子宮裏被緊緊地擠著,雖然動彈不得,但是我們在母體內感到溫暖和安全。所以當初生嬰兒哭鬧不安時,我們會用紗巾緊緊包着他們,抱近胸口讓嬰兒聽到心跳聲,模仿在子宮裏的感覺,這大概就是擁抱的雛形。 海外盛行Free Hug但在本地流行不了,始終中國人文化對身體接觸有所避忌,男女性別差異、擔心傳染病、擔心遭人謀害⋯⋯習慣含蓄表達情感的我們,連家人之間也鮮有擁抱,更何況與陌生人?曾聽過小學生家長吐苦水,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獨立,漸漸減少了拖手時機,後來因為課業壓力,又沒有依偎孩子看繪本的時間,到最後為了做功課經常駡孩子,再沒有心情聽孩子的悄悄話,父母與子女的親密感薄弱了,也沒有擁抱牽手等身體接觸。 有多少個筋疲力竭的晚上,媽媽是靠著他的擁抱才能咬實牙關 長大成人後要擁抱父母,可能是結婚宴會,再可能已經是父母年紀老邁、不良於行,需要我們的扶抱了。純粹尋求安慰撒嬌而去擁抱成年父母,彷彿是天方夜譚。最近學生在老人院實習,觀察到長者好希望抓住每一個機會和學生說話。即時充滿鄉音難以溝通,或者已患有失智症,談話內容沒有邏輯,那些老友記仍然喋喋不休,醉翁之意不在酒,談話內容並不重要,重點是得到姑娘阿Sir的專注陪伴,能夠緊握着他們的手。那份溫暖,傳遞著親密感、安全感,存在的感覺。 現在雞蛋仔還小,渴望我的關注,會主動伸手想要抱抱,當他發現更大的世界時,大概會把我這個媽媽拋諸腦後。當他懂事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希望他知道,有多少個筋疲力竭的晚上,媽媽是靠著他的擁抱才能咬實牙關,媽媽很多謝他給予我的力量,待他日長大成人,盼他仍不吝嗇繼續給予我擁抱。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家長請戒口

沿河邊一路走回酒店,正常步行十五分鐘,但與雞蛋仔同行就變為四十分鐘的體能訓練,期間他走兩步回頭走五步、自轉、追小狗、拾樹葉檢石頭,而且為了不可以走上單車徑,於是躺在地上撒賴了幾次…….老實說,真的又氣又累。小朋友不懂表達自己的情緒,覺得開心興奮便會尖叫,覺得不爽憤怒也會尖叫,伴隨着撒賴滾地,真的會令家長頭痛。 家長情緒爆炸只會兩敗俱傷 但是家長情緒爆炸只會兩敗俱傷,上週末一家三口逛連鎖玩具店,店裏除了笑聲,當然還充滿小朋友因為父母拒絕買玩具、不想離開店鋪的哭聲。聽到玩具架後一位女士大喝一句「信不信我摑死你!」(廣東話口語更簡潔,但也更不堪入耳)循聲音望去,見一對夫婦帶着一個七八歲大的女孩,聽到媽媽吆喝後女孩一臉不憤地放下玩具,轉身趕緊拉著爸爸的手。那媽媽似乎一點也不尷尬,霸氣轉身帶頭離開玩具店。在那個凝固的瞬間,我想了很多個理由去體諒那位媽媽,可能她是職業婦女面對太大壓力?可能她是全職主婦,太累太無助?可能她想發老公脾氣?可能她是一時意氣?可能她沒有機會學習情緒管理?可能她自己年輕時也是被父母呼喝?…….一百個理由都不是合理的理由,威嚇孩子的說話其實比粗口更難聽。 再頑皮的小朋友都不應受到言語暴力 再頑皮的小朋友都不應受到言語暴力,最近有媽媽哭着希望孩子可以換心續命,有小朋友因花生哽塞而返魂乏術,世界各地每分每秒都可能因為戰亂、人口販賣等而骨肉分離,如果不幸真的降臨,會否後悔當初隨口說說火燒心的咒語?再者脫口而出的咒罵,對於小朋友的行為管教沒什麼好處,表面上孩子立刻離開玩具店,但她已學到用怨恨的説話傷害別人,學到父母有特權行使言語欺凌,甚至誤會家長真心討厭自己,將來遇上錯折想放棄生命也變得理所當然,因為父母從小都想自己消失。 不是危言聳聽,也不要怪責年輕一代玻璃心、沒有同理心,他們是父母的鏡子,平日如何相處都影響他們的自我形象。再三提醒,也提醒自己真的要管理好情緒,不希望孩子耳濡目染之下,學了成年人的臭脾氣冷言冷語。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家長要戒口請慎言。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文明旅遊

最近每天都會遇上旅客,大部分下榻酒店的都是國內同胞,附近商場食肆都是做遊客生意,對我來說生活配套其實不太方便,唯有投入當個旅客的角色,無厘頭的事情也會變成笑料。 例如在附近逛街購買運動褲時,趁店內不算熱鬧也沒有人排隊,於是向店員查問幾個有關換貨的細節安排。男店員個子高,要昂首望著他的臉說話,但突然之間,對話過程殺出一個粉紅色的運動胸圍,聽到一句普通話:「帥哥,有沒有加大碼?」畫面開始變得有點漫畫化,透過胸圍花邊看到年輕人雙眼,呆若木雞,我抿嘴忍笑逃離這滑稽的場景。 那婦人好像要掏一叠鈔票立即買下它,如果不是在酒店大堂,我真的以為她要打劫 又試過帶著孩子忽然出現一位攔路的中年婦女,她的普通話俱鄉音而且表情誇張,「雞同鴨講」加上身體語言,我最終弄清楚她想買雞蛋仔穿著的鞋。那是爺爺送的聖誕禮物火車頭閃燈波鞋,算是雞蛋仔的新寵,那婦人好像要掏一叠鈔票立即買下它,如果不是在酒店大堂,我真的以為她要打劫了。 國家提倡文明旅遊,提醒出外旅遊時要保持禮貌及高水準的禮儀,可能太多外遊陋習給傳媒報道過,這幾個星期我遇到的陸客尚算守規矩。當然文化差異是明顯的,這彈丸之地要盛載不同國籍文化的人,衝突在所難免。對內地遊客的一些印象仍然鮮明,例如放大嗓門高談闊論、左腳踏出酒店右手已經點煙、小巴滿載仍鍥而不捨希望可以通融站畢全程。 除了這些刻板的印象,在遊樂場我還可以經歷共融的一面 但除了這些刻板的印象,在遊樂場我還可以經歷共融的一面。雖然陸媽們拉着行李箱穿高跟鞋地陪孩子玩,硬是有點礙眼,但和我一樣,大家都緊張小孩的安全。語言不通但有默契地互相補位,追趕孩子們跑上跑落,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受傷也會幫忙拉拔其他小朋友保個周全。遇到雞蛋仔小BB和另一位大BB推撞爭玩遊戲設施,陸媽嚴肅糾正:「人家是小寶寶,你是大哥哥,要禮讓」;港媽我訓話:「要輪流玩,你這樣野蠻沒有其他小朋友跟你玩。」就這樣廣普並行,一人一句嘮叨,忽然間港媽陸媽協作管教孩子,好像沒什麼文化隔膜中港矛盾。 望著孩子不分國籍地享受自由玩耍時間,無論是什麼國籍說什麼語言,他們在爭奪玩耍之間似乎融合了,如果大人都可以像小孩子般「文明」,這世界會多美好!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學習隨遇而安

認識了老公後都會陪伴他於元旦日行山,呼吸新鮮空氣,順便訂立新目標。不過執筆之時還未到除夕,人在酒店房內瘋狂整理行李箱物品,心態是過得一日得一日,沒心思談什麼來年大計。 由於新屋未預備好,整個聖誕新年都會在酒店渡過,假如沒有家庭負擔、新居安排的煩惱,只有老公和我兩口子,這樣過節當然興奮,但現在是帶著BB變得很狼狽。過渡性安排當然打亂了雞蛋仔作息時間表,少了玩具也沒有狗隻陪伴,第一晚大家都輾轉反側難而入睡。最讓我心痛是,向來皮膚不賴的兒子不知道對什麼過敏,臉頰長滿粒粒嘴唇腫脹,英俊不再…… 向來皮膚不賴的兒子不知道對什麼過敏,臉頰長滿粒粒嘴唇腫脹。(彭梓雅提供) 隨遇而安,知易行難,再者「媽媽」本來就是有無上控制慾的生物,特別希望能夠控制孩子的一切,好好保護他們。但現在無論是飲食習慣、清潔衛生及半夜噪音,我都只能將就忍耐,其實心中一萬個不爽,暴跳如雷咆哮扯自己頭髮的次數,大概要把腳趾也算進去。 作為媽媽,不得不佩服孩子的樂觀,未經世俗洗禮比我更瀟灑自在。(彭梓雅提供) 發完牢騷後也得反省自己為什麼不能活在當下,是什麼讓自己充滿負能量呢?反觀雞蛋仔完全無心理包袱,每天都是冒險派對,睡醒後逛酒店大堂、洗衣店、傢俬店,活力充沛地享受每一段新奇的小旅程。怪不得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每天往外跑,不足兩星期,孩子早已悄悄地成長。 環境順逆都可以是生命中美好的課堂 在出入酒店食肆之間,他已學會手腳並用爬樓梯,學會出門前把腳板擠進鞋子,有意識要排隊、出房門拔匙咭、咳嗽要掩蓋嘴巴。說來挺可憐,由於不能煮食又沒有家傭協助,我自己也不太確定下一餐弄什麼固體食物,但為求生存雞蛋仔學會自己捧奶瓶喝、有吃的就努力「扒飯」、自告奮勇拼命吃水果,戒掉了嘆法國菜慢條斯理的少爺仔態度,這些成長都是環境逼出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環境順逆都可以是生命中美好的課堂。向來都明白適量的細菌病毒,有助孩子增強免疫力,所以我相信能夠踏出安舒區的孩子,必會更有勇氣闖過生命難關,磨錬出抗逆能力。作為媽媽,不得不佩服孩子的樂觀,未經世俗洗禮比我更瀟灑自在。或許新一年的目標,就是要仔細欣賞生活裏的小幸運,學習聚焦在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