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喜歡你的聲音

我愛唱歌,小時候老師教的歌,一直深印腦海,人靜時哼唱回味,是我一大享受。但孩子們出生後,就很少再唱歌自娛。哥哥襁褓時哭鬧,我的搖籃曲從沒起過安撫作用。兩個小鬼學會表達喜惡後,更直接說不喜歡媽媽唱歌,令我大感沒趣。 今年初,我發願要在新一年重拾唱歌樂趣,最初只是期望有機會發聲詠唱,沒想到之後因緣際會,遇上一個名為「泛音唱療」的課程。我本來不知道何謂泛音(overtone),簡單地說,那是一個人同時能發出兩個聲音的唱法,聽起來,就像是在持續的基本低音之上,飄揚另一把較弱但如笛子般的高音。我們只唱原音,沒有歌詞,但沉實如老牛般的低音和細膩通透的泛音,無論是聽是唱,都非常治癒。能聽見自己如同樂器般發聲,更是遠超我原來的願望。 導師提到,聲音不僅有療癒的力量,也有盛載的力量,能盛載唱誦者的心志意圖,直入聽者身心。那不禁令我聯想,當我哼歌仔時,我的聲音是什麼的載體呢?孩子們對我唱歌反感,是不是他們接收了一些我沒意識到的意圖,例如抽身退遠,那距離感令他們不安? 為解開心結,我向導師提了積在內心許久的疑問。我問,我中學時好歹也是歌詠團的成員,總不會難聽到讓人受罪的地步吧,何以兩子都不想聽我唱歌?老師先告訴我,聲音沒有好壞之分,世界上任何一把嗓子,都是悅耳的嗓子;但同時,每個人都有權喜歡或不喜歡某種狀態的聲音。接着,她聽我回述最近一次經驗。 那是往校巴站的途上,晨光明媚,我不自覺地哼了一句輕快的短歌,孩子卻突然皺眉頓足、痛苦嘶叫,我大吃一驚,問他發生什麼事,他說不喜歡我唱歌。我那刻很氣,立即告訴他,我明白他不喜歡聽我唱歌,但我不是故意要騷擾他,只是一時忘情唱了出口,但也才唱了一句而已,他的神情卻好像我不顧他感受、在折磨他一樣,那實在太過分了!況且,就是他自己一樣也會哼歌自娛,為什麼容許自己做,卻不能接受媽媽做呢? 長幼序位失衡 聽到這裏,老師不再從唱歌的方向回答我。她說,出問題的不是我的聲音,而是孩子超越了在家中應有的序位,簡單地說,就是長幼有序的平衡關係。每個人都應該按自己的長幼輩分得到尊重,都應回歸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當媽媽連哼一句歌,都會被孩子禁止,孩子就已處於一個凌駕媽媽的位置上,這種失衡才是值得注意的。 她說,許多父母都容易漠視孩子心靈,不尊重他們的聲音,但我卻似乎處於另一個極端。我要面對的,是如何在慈愛與權威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這點提醒,對我可說是當頭棒喝。她又問我,我渴望怎麼樣的親密關係,那是不是現在的模樣? 沉澱再三之後,我發現自己太着重親密關係,太害怕孤離,以致難以確立與身邊人的健康界線,包攬太多責任上身。我不單承擔了家中太多的事務責任,還扛上了不屬於自己的情緒責任。結果是做到氣咳之餘,亦太顧忌家人包括丈夫孩子的開心與否。如是者,我常從原本的尊重孩子,不自覺地掉進了仰孩子鼻息、「買佢怕」的陷阱,漸漸令長幼序位失衡。 我想,唯有常常提醒自己,清楚區分界線,首要是尊重和愛自己。而導師給我的建議是,我什麼都不用做,不用跟孩子說什麼,只需自己心念改變,一切自然會調順運行。 就是這樣,我暫時放下了問題不管。有一天,我一個人躲在睡房練聲,孩子們竟然八卦,入房來聽。原以為我那如同老牛一樣的低音,對他們也定不討好,沒想到兩個小子覺得很有趣,聽得大樂,哥哥還用心地聽我哪一次能同時唱出高高的哨音,令我又驚又喜。 老師聞言後說:當自己的心境變了,也就變得吸引孩子了。一個人喜歡你,自然就會喜歡你的聲音。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9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辦學風骨與承擔

古德明先生學貫中西,拜讀他的文章不少,甚至可說是學問的偶像,日前拜讀他的《她不死, 無以動東華》鴻文,深有所感,特向 先生求證。 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林老師事件,全港同哀,同時亦暴露教育制度的漏洞,一家受公帑資助的學校,一所本是春風化雨的杏壇,怎會高層如暴君,授業者如蟻民?除已揭發事件如興德、沙呂小、董之英外,藏在地氈底未見天日的黑暗,相信多如牛毛。此時此刻,教育局是否應該徹底檢討一下,不讓惡菌蔓延? 有否向教協求助? 古德明先生提到40年前往事,說他受聘於一家天主教教區直轄中學,校長是虔誠教徒,以欺壓師生為務。教徒是否虔誠,不以外觀而得之,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以欺壓師生為務,當然錯到貼地,亦與傳道授業的教育理想相違。學生辦文集,旨在提高語文程度,寫作興趣而已,即使諷刺校長,有量度者莞爾一笑置之可也。親信小人報料當人情,辦公室政治無處不在。但校長竟以「煽動學生搗亂」、「知情不報」而開除教師,實在太過分了。求證有牌教師老爹,他說當年學校不輕易開除教師,教協在保障教師職業安全方面貢獻甚大,它之所以能成為全港最大工會是幾乎所有教師都是會員。教協設有投訴部,所有合理投訴,該會都以第三者身分調查,然後據理向教育部門力爭,由是教師投訴有門,學校高層甚至辦學團體亦不敢胡作非為。王師奶想問古先生向時任的教育司、胡振中主教投訴之餘,有沒有向最有效果的教協求助? 從古先生在《她》文中,也在文末說到該校長到了另一家學校做校長,而他後來又因欺壓學生太甚,家長群起抗議,風波鬧大,唯有倉皇去職,虔誠校長去了一家佛門中學教書,我猜到古先生所提的學校應是當時港島東半山區一間男校。該校長去職前發生之風波,轟動全港教育界,其時報道最詳盡的是尚未停刊的《華僑日報》,王師奶正讀中學,男朋友是該學校學生,所以連小道消息也知之甚詳。寫到這裏,稍為回應古先生謂40年前曾投函胡振中主教不獲回應,但1993年該男校發生事件,則一定要讚天主教香港教區,做了一件所有辦學團體至今為止,都沒有人走出這樣果敢而有承擔的一步。 教會破天荒創舉 1993年的風波也是出於學生所辦文集身上,事緣一班中六學生,有5個學生在文集中戲稱自己是黑社會,學校煞有介事將該5名學生開除,並在公教報頭版刊登,風波由是而起。家長當然緊張,因黑社會而被學校開除,仲有名有姓,肯定影響大學錄取機會。當時的傳媒、教育署、全港市民都甚為關注。香港教區轄下有教育事務處,由教育事務主教代表一位葡籍修女主理,她迅速設立專責小組,由校外人士組成,逐一接見該校全部教師、涉事學生及5名涉事學生家長。專責小組分析後,認為學生只是筆下遊戲文章,並非真是黑社會。於是以教會名義在公教報公開道歉,並保證支援學生一切需要,包括升學及經濟支援。翌日報章報道,認為天主教教區態度開明,走出公義的一步。時任教協會長張文光亦認為這是教會破天荒的創舉。事隔一年,知道其中4個學生入了本地大學,1個到了海外社區學院繼續升學。 今時今日,這種辦學風骨與承擔往何處尋?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教育界的病態

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教師自殺事件,令整個社會沸沸揚揚,辦學團體東華三院承諾深入調查,專家、學者、傳媒紛紛發表意見,王師奶統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收到好幾封讀者電郵,責備小婦人平時多多聲氣,今次卻不發一言,扮鵪鶉。 「威權管治」是最大缺點 王師奶並非患了麻木不仁症,蓋有感評論已鋪天蓋地,多一個牛頭角順嫂之流的王師奶不為多,少一個不為少,所以冷靜地靜觀其變,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事件。林麗棠老師的死固然是令人傷感,更不能讓林老師以死亡控訴香港教育的「混帳」繼續存在。香港有千多個校長,內中不乏真心從事教育,默默耕耘的好校長,他們面對社會以土皇帝、土霸王去形容自己的崗位,他們也是受委屈和傷心的一群。小婦人期望這群有心的校長了解社會人士的情緒反應,家長眼睛是雪亮的,反面的事件會令你們更自勉以後的工作。 令社會人士側目的校長、校監、校董,甚至「烏厘單刀」的校董會數之不盡,請香港人不要善忘,請傳媒的工作者不要因為有新的或更大的新聞而忘記不久前發生的「壞事」。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澳洲遊事件雖經教育局發信警告,辦學團體成立小組調查,校董會傾向不了了之,無異向教育局挑戰;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集體欺凌事件似乎給香港人忘掉了,校長從未現身交代事件,校監未作片言聲明,辦學團體亦未積極回應,似乎等待香港人淡忘。請不要拿什麼事件正進入司法程序作藉口,社會人士不是要你們干涉司法,只要你們說一聲校董會和辦學團體十分關注這件事,一定依法辦事就夠了。楊潤雄局長,小婦人好關心那被「過度嬉戲」到甩褲的學生有無返學?他內心平安否?被警方落案的8名「男子」有無繼續「嬉戲」?彭綺蓮校長是否仍寬容「過度嬉戲」不斷上演? 教育制度一定存在缺點,沒有一個制度完美無瑕,教育官員和教育工作者責任就是把缺點改善,將制度推向「接近合理」。香港教育現行最大缺點是「威權管治」,與誨人不倦、誘而導之的教育理想愈走愈遠,從理大嚴懲學生退學到教師寫悔過書都是「威權管治」的具體表現。放眼社會,威權無處不在,處處都在,弱小者為生存,為苟活,於是威權無限擴張。 因為校本 山寨王變土霸王 面對香港教育病態,小婦人心內淌血,當務之急是強制校董培訓,校監資格規定,校長權力的制衡,超然的投訴機構。最後,以一位退休教師的電郵為本文作結:「未有『校本』時,校長已是山寨王,現在名正言順『校本』,老師又合約制,校長更是土霸王,所以難為局長,下放權力太多,好難執番正。權力使人腐化,包括那些曾經『有心』的校長。」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3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帶烏龜看醫生

星期天,女兒養的紅耳龜(又名巴西龜)大病,張口結舌,頭頸露出水面,發出「呀呀」的叫聲,後來,整個身子軟攤起來,幾乎毫無動靜。女兒大驚,上網急搜醫治方案,看了一大堆網上評價,終於聯絡了一間爬蟲類獸醫診所。對方說,最快只能安排在晚上見醫生,聽到我家烏龜情况嚴重,建議可嘗試找其他中午有空檔的診所先看。於是,女兒四出打電話,找了一間可即時看急症的,跟我商量了一下,兩父女便連同病龜一起搭的士求診。 遇到細心的龜醫生 看了急症,不得要領,診所要求先做所有檢驗,包括驗血和照X光等,才能施藥。除了診金700元,僅僅檢驗費用就超過3000元,而且對方說,烏龜需要留院至少兩天,那筆費用連藥費計算下來,大約要2000元左右。女兒和我商量後,決定拒絕有關建議。對方要我們簽一份拒絕接受治療的同意書。 匆匆簽了「拒絕治療書」後,女兒預約了本來晚上有空的診所,並告知之前醫生的建議。 我們在新界九龍來來回回,抱着大病的烏龜跑遍了半個香港之後,到了晚上7時,烏龜終於氣若游絲地躺在診所的看病桌上。女醫生一邊跟烏龜談話,一邊告訴我們烏龜的病况。她說,照X光對寵物主人來說也是一個保障,因為可以清楚地對比接受治療後的轉變,不過照不照X光,決定權在主人手上,她會照樣斷症和開藥。這邊的X光費用比之前那間便宜一半以上,不過,我們仍然選擇不照X光。醫生溫柔地按住了烏龜,控制住牠的脖子,讓牠張開了嘴,再用塑料針筒餵了餬狀食物和抗生素。她見烏龜其中一隻眼有點張不開,用棉花棒輕輕地抹了幾遍,然後讓助手幫忙噴水清新,其間,噴射的水意外濺到她的臉,助手忙說不好意思,她反而說沒關係。烏龜餵藥後,如有神助,開始有了點生氣。診金連電解質粉、兩種抗生素、糊狀食物罐頭和眼藥水,合共800元左右。我們道謝後正要離開,那裏的姑娘告訴我們,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向她們查詢。 價錢不是重點 之後那幾天,我和女兒分了早晚更,輪流照顧病龜。 每到餵藥時間,兩父女一個如臨大敵,奮力讓烏龜張開大口,一個戰戰兢兢把塑膠針筒連着的導管放進烏龜嘴裏。我們把烏龜放在長期開着暖爐的房裏暖着,烏龜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好,又回復了活潑,大概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我們打算,再過兩天,給細心的醫生和姑娘寫感謝信。這時,一個親戚知道我們帶烏龜看醫生,問用了多少錢,我答,第一次看,不算的士費,診金700餘元,第二次診金連藥約800。她吃了一驚,問:「那隻龜多少錢?」我一時不明所以,說:「買的時候大約20元吧。」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做家務學收入可以嗎?

適逢本月是第3屆香港理財月,不同類型的理財教育活動接二連三登場。本會的理財社工在不同的家長理財教育活動中,了解到不同家長對子女理財教育的困難,而最常聽到的其中一個疑問,可以說是這一個:「我可以讓子女做家務換取金錢嗎?」 學會精打細算 忘了責任 這個疑問讓我回憶起以往曾聽過一位媽媽分享。這位媽媽在她女兒小一的時候,開始以上述方式吸引女兒做家務,例如:每次晚飯後負責洗碗就可以有10元、抹乾淨所有房間的地板有10元、自行收拾玩具又有5元,諸如此類。最初的一年,女兒做家務很賣力,因為她能夠以做家務換取金錢再買她「想要的東西」,母女兩人都很滿意,進展很順利。過了一年,女兒開始問:「如果我洗10隻碗有多少錢?」、「如果我只抹自己房間的地板有多少錢?」、「如果我只收拾部分玩具有多少錢?」媽媽終於意識到原來女兒開始「精打細算」,她「想要的東西」需要多少錢,她就只做到相等金額的家務為止,在此以外的家務,女兒就置身事外了。女兒或許學懂了「精打細算」,但忘卻了責任,媽媽最終為此煩惱不已。 香港的家庭普遍認為「做家務是家庭責任的一部分」,如果家長亦認同這個觀念,那就實在不應該以支付金錢的方式「鼓勵」孩子去做家務。或許我們可以細想一下家長為何那麼執著於「讓孩子完成某樣事情以換取金錢」呢?其實家長無非是想教導子女「收入」這個概念,並再延伸教導孩子「錢是得來不易」的價值觀,而最終的目的就是想孩子學懂「珍惜所有」、「減少浪費」、「努力讀書,將來找份好工作」等等。 「貼地」教育 學懂珍惜 其實有關「收入」這個概念,家長可以嘗試利用日常生活的機會,例如當我們與子女去餐廳進餐的時候,不時見到餐廳在招聘員工,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去教育子女何謂工作及時薪,因為他們會真實見到侍應或收銀員的工作,從而評估到工作的艱辛程度與收入如何掛鈎。當然,希望家長在與子女討論工作收入等事的時候,亦記緊要尊重不同的職業,讓孩子明白每一種職業都在協助整個社會的運作,對每一種職業的人士都應該心存感激。如果家長堅持想子女透過做某些家庭事務來建立收入的概念,則可以考慮用一些間中或偶然會出現的任務來支付報酬,例如:協助拋棄舊家俬、裝嵌新家具或一年一次的大掃除等,大原則是跟做日常家務的責任分開。 至於其他與收入有關的概念,孩子或許還需要更多的生活經驗才能漸漸明白。試想一下,人要學懂「珍惜」,其實需要理解到無論事或人都有是有限的:生命有限,資源亦有限,有時連成人都要在經歷過「失去」後,才能明白這些概念。而要令孩子明白「有限」這個概念,便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同角度向孩子傳授了。所以,理財教育本質上是一個「貼地」及多方位的教育,並不單單局限於金錢,希望家長都能夠盡量利用日常生活的教育時機,做好真正的理財教育。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文﹕王君偉(香港家庭福利會認可理財社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2期]

詳細內容

問專家﹕提升抵抗力 均衡飲食勝補充品

問﹕5歲兒子經常生病,常患傷風感冒,想給他吃補充品提升抗抵力,請問吃魚肝油或維他命C適合嗎?又或者有什麼其他提議? 答﹕ 幼稚園至初小學童,免疫系統仍在發展中,因此較易生病。孩子在生病時,胃口通常都會欠佳,食量減少,但偏偏這時候身體最需要足夠的蛋白質及熱量去對抗疾病。因此家長宜留意子女的食量,不能讓他們吃得太少,否則營養不夠,自然較難痊癒。 家長提及的魚肝油,含有豐富維他命D及維他命A,前者幫助骨骼成長,後者有助眼睛健康及促進發育。維他命D及維他命A是重要的營養素,但大量攝取不會提升免疫力,反而兩者均屬脂溶性,吸收過多,有可能增加肝臟負擔。 至於維他命C,則有助抗氧化、傷口痊癒,以及製造紅血球等不同功能。但能否提升免疫力,暫時醫學界未有一致結論,需要更多研究證明。不過,維他命C屬水溶性,進食過量,便會經由小便排走。 食肉有助免疫力 其實想小朋友身體健康,並非單靠某一種營養或食物,最重要是有均衡飲食,包括每日進食適量的蔬菜、肉類及碳水化學物。雖然很多小朋友抗拒食肉,但肉類提供鋅、硒及蛋白質,三者均有助免疫力。另外,紅肉含有鐵質,同樣有助增強抵抗力及發育,故要適量攝取。 衛生署建議2至5歲兒童每日遵照健康飲食金字塔: •穀物類:1.5至3碗 (1碗穀物=1碗飯或2片麵包) •蔬菜類:最少1.5份 (1份 = 半碗煮熟瓜菜或1碗沙律菜) •水果類:最少1份 (1份=1個中型蘋果或2個奇異果) •肉、魚、蛋及代替品:1.5至3両(1両肉=4至5片熟肉或1隻蛋) •奶類及代替品:2份(1份=1杯240毫升低脂奶或2片低脂芝士) •流質飲品:4至5杯(包括清水、清茶、清湯等) •油、鹽、糖類:吃最少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傳真至2898 2537) 文:許朝茵 資料提供: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2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自行階段持20分 選聖安多尼勝算較大

問:我有4歲半兒子及2歲女兒,長子現就讀沙田一間天主教幼稚園,女兒念PN(學前班)。長子喜歡探索和創造,女兒則比較文靜。現計劃搬往天后附近居住,屬12校網,想問手持20分,5分宗教分,想問在自行收生階段,選擇寶血小學(12校網)還是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11校網)較高勝算?這兩間都是天主教小學。 答:自行收生階段,如果有20分,似乎選12校網的寶血小學和選11校網的聖安多尼學校都有些機會,很難知道哪一間較高勝算,因為難以估計今年家長喜歡哪一間多些,但在自行分配的學額,聖安多尼有45個學位而寶血有38個,如果一般家長對兩間的喜愛度一樣,則似乎聖安多尼有較大勝算。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趙榮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1期]

詳細內容

(已合併)一生承諾﹕從小解釋領養身分 他人代說 或影響親子關係

錢倩君(賴俊傑攝) 電影中的領養情節有這樣的一段,準備領養的父母,面前有一堆小孩,父母檢閱一番後,便將最合眼緣的孩子帶回家。現實的領養程序當然並不是這樣,保良局領養服務組主任錢倩君告訴大家,領養的程序及需注意的地方。 1. 申請領養孩子時,可以選擇其性別、年齡及健康狀况嗎? 錢倩君表示,不少人想領養身心健全的兒童,但在院舍等待被領養的小孩,部分背景的確比較複雜。申請者可對小孩的性別、年齡及種族等有基本要求外,亦可選擇是否接受生父母有精神病、智力問題、家族病史,以及生母懷孕期有否吸煙、飲酒及吸毒等,因這些因素有可能影響孩子成長。錢倩君強調:「領養父母一旦接受小孩,就如一生的承諾,應終身愛護,不應放棄。否則會對小孩造成更多的傷害。」 2. 要告訴孩子領養身分嗎? 錢倩君鼓勵父母從小向小孩解釋領養概念,最好就從領養爸媽口中說出,否則由他人代說,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她建議可婉轉地向孩子解釋,她舉例:「你3個月大時,我們由保良局接你回來,當時很開心」;又或建議在母親節或孩子的生日時,教他們說:「多謝生母」。養父母從子女年幼時開始談及這個話題,也可以訓練自己愈講愈自然,減少尷尬。 3. 若孩子想尋找生父母,即代表要離開領養父母? 子女對自己的身世好奇是正常的,他們會疑惑「究竟生母是什麼模樣?」、「點解不要我?」、「究竟我的鄉下在哪裏?」,這些資料均有助子女整合自己的身分。不過他們始終沒有和生父母相處過,難以產生深厚感情。只要孩子跟領養父母的關係好,錢倩君相信子女不會因此而放棄養父母。 而有意尋根人士亦可向社會福利署尋求協助,在得到生父母同意下,雙方可逐步接觸。起初可以書信來往開始,由社工做中間人,為大家交換信件,之後可由社工安排見面。她指尋找生父母的過程中,子女的確會牽起不少情緒,需由社工從旁支援協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9期]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 :蜆吐沙大發現

2002年初,我剛從英國回港到港大執教。某天,有一位初次見面的師奶向我「挑機」說:「你話你係海洋生物學家吖,咁你知唔知點樣先可以令蜆吐沙快些呢?」 我坦誠回答她:「唔好意思,我未做過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所以暫時未有答案給你。那麼你又有何高見呢?」 她驕傲地說:「咁都唔識?!等我教吓你呢個博士啦!其實,只要把生銹刀放入水中,蜆自自然然就會吐曬所有沙出嚟,萬試萬靈㗎!」 我半信半疑地點頭道:「多謝賜教!你提議的辦法都幾有趣喎!」 是次對話使我對蜆吐沙問題產生了興趣,並且確實進行了硏究。大多數蜆類生長在鹹淡水的河口水域,牠們住在沙泥中,伸展牠們的虹吸管到海底泥面上抽吸海水,濾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機物質作食物。海洋單細胞微生藻是牠們的主要食糧,而這些微生藻在冬天和春天長得較夏天茂盛。在寒冷的冬季和春季, 由於海水充滿著營養豐富的微生藻,所以大部分雙頁貝類如蠔、蜆、蚌及聖子等也長得較肥美。 蜆住在沙泥中,伸展牠的虹吸管去抽吸海水,濾食其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機物質作食物。(波波教授繪圖) 從科學角度看,我推測在冬季的温度和鹹淡水的情況下,蜆會較頻密地抽吸海水濾食。這過程可促使牠把腸內的沙吐走。在同年暑假,有一位名叫Karen Lui,十分醒目的港大女生來問我:「波波, 我可否跟你做畢業論文的硏究呢?」 我欣然答應:「好呀!就硏究怎樣可以令蜆吐沙更快吧!」 我們便展開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了! Karen先到海鮮檔和餐館做調查,訪問員工有關促進蜆吐沙之方法。她發現人人各師各法,建議方法包括:加油、加麵粉、加鹽、加生銹刀或釘子等。但是在那一年,食環署開始管制食肆魚缸用水,食店必須確保飼養活海鮮的水清潔衛生。因此,Karen 的研究過程並沒遇到使用生銹刀來助蜆吐沙的食肆。 於是,我們回到起點,決定主力硏究沙白蜆在大自然中吐沙的情況。發現在大嶼山水口生長的沙白蜆在冬天時吐沙速度會比夏天時較快。 然後我們透過實驗室實驗,比較牠們在以下四種情況下的吐沙表現: 1)水温30°C及中鹽度(每公升15克鹽) 2)水温20°C及中鹽度(每公升15克鹽) 3)水温30°C及高鹽度(每公升30克鹽) 4)水温20°C及高鹽度(每公升30克鹽) 20°C 和 30°C 分別代表冬季和夏季的水温;而中鹽度和高鹽度分別代表河口和海洋的平均鹽度。 我們的研究發現: 沙白蜆在水温20°C及中鹽度吐沙最快。研究結果亦支持我們的推測,蜆在較冷的水和鹹淡水中會較頻密地抽吸海水濾食,以至吐沙更快。我們建議市民使用這既天然又安全的方法去促進蜆吐沙。這硏究結果亦曾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上[註一]。 明報記者於2013年4月跟著我們的硏究結果進行了實驗,再次證明我們的吐沙方法奏效,結果刊登在《蜆吐沙,鹽水有乾坤》一文中[註二]。隨後,不少市民和廚師亦跟隨我們的方法,獲得甚佳的吐沙效果。 其實,該記者亦證明生銹釘也可以逼使蜆「嘔吐」沙,但釘含有害的重金屬和防銹化學物質,所以不建議使用。 以上科探實例是一個科學教育的好例子,它帶出怎麼從有趣問題出發,研究相關文献去建立科學理論和假設,之後透過野外考察和實驗去驗證該假設。最後從實驗結果,建議蜆吐沙的最佳方法。把基礎科硏結果應用到生活上,讓市民獲益。 最近一位小學的副校長Whatsapp我說:「波波教授!謝謝您在家長講座中傳授令蜆吐沙的方法,非常有效,特來道謝!」並傳送以下美味的炒蜆相片。其實,要多謝的還有聰明伶俐的Karen同學呢! 延伸閱讀: [註一]Lui, K.K.Y., Leung, K.M.Y. (2004). Sand elimination by the Asiatic hardclam Meretrix meretrix (L.):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season.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 23: 421-427. https://goo.gl/2tcFXi [註二]蜆吐沙,鹽水有乾坤: https://m.getjetso.com/thread-567436.html  

詳細內容

玩創校長:當至親變成了孩子的噩夢

當我們知道自己會成為父母,當準媽媽還是懷胎十月時,我們便開始為孩子憂心。我們會憂心孩子出生後是健康嗎?各方面發展正常嗎?當小寶寶出世了,又擔心授乳期奶量是否足夠,還會一一記錄孩子的大小二便。當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會擔心他飲食健康,吃飯速度太慢,經常督促他們要多吃蔬菜。當他們進入學校,我們會擔心他追不上學習進度,擔心他考試、默書不懂,擔心他上課沒有舉手答問題。我們會要求孩子每天早點完成功課,考試前三星期停止玩樂,開始留在家中溫習等等。這些都是每一個父母必經的階段。 父母都能稱職嗎? 想成為律師,由大學讀法律、實習到正式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至少要六七年時間;要成為醫生,路途也十分漫長,必須先讀學位六年,再加一年實習,共七年才有資格獲聘為駐院醫生,專科則要再進修;想當一位老師,我們需在香港完成四年教育學位課程,才可取得教師的專業資格。可是,從來沒人提及,當你要成為一個父母,究竟該進修什麼課程?到底要否考核某些專業資格?聽過有人開玩笑的說,不如向「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開一門學科叫「家長」,讓家長可以成為「資歷架構」認可的專業資格。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每個能夠懷胎十月,生孩子的父母就自然能成為家長,但相比教師、律師或者醫生等職業中,影響孩子成長最深的是誰呢?那肯定是家長(父母)吧!然而,如此重要的職份和崗位,卻沒有好的培訓機制,結果,所有父母都能稱職嗎? 出於愛卻成衝突 我們肯定每個父母都希望盡心教育和照顧自己的孩子,但結果是因為很擔心小朋友營養飲食是否均衡,每頓飯家長都變得又罵又勞氣的要孩子多吃點菜;每天做功課家長會擦掉子女所有寫得不好的字體,孩子會含淚的把一頁功課重新再做;每次評估考試前,家長和孩子便會產生衝突,因為孩子要專心「坐定定」八小時來溫習,並要完成一大堆補充練習。 明明父母是出於愛,最後卻很容易成為親子間的衝突。記得聽過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一個嫲嫲告訴小朋友的父母,孫兒有一晚發噩夢後失眠,因為他夢到母親強迫自己完成學校功課和溫習。這故事的母親聽到後極度憂心,她怪責自己明明是出於愛的行為,明明是出於關心的行為,明明是為子女成長為他好的行為,偏偏成為子女的噩夢。 或許愛之心責之切,但我們教育孩子時,可以停一停,想一想:我們明白一切都是為子女好而做,但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才是最好呢?或許就如前段所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問,即使不曾修讀過什麼專業課程,但我相信,父母只要能無時無刻記着愛護孩子、陪伴他們成長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天職時,多看多聽不同資料和經驗分享,多閱讀不同親子文章及書籍,其實同樣可以慢慢研習出「家長」這門學問的竅門和專業。 當孩子做錯了事,父母要求孩子望着自己兇狠的眼神來賠罪,這樣的教育情景,除了製造孩子的噩夢,還有什麼好處呢?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教學網誌:FB.com/mrchuclassroom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