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攻略:怕國際班少接觸中文 可報救世軍、林護、廣福

問: 小女現正就讀明雅國際幼兒學校PN(學前)班,因無意於小學就讀國際學校,正考慮K1是否需要轉回主流幼稚園?因為其姊姊已考入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所以妹妹應該都會直入該小學,但怕國際班沒有太多中文學,對將來正規小學有影響或未能適應,請問有何建議? 答:明雅國際幼兒學校不是「國際學校」,如果你怕國際班沒有太多中文學,明雅亦有中英文幼稚園,該幼稚園採用中英文雙語課程,如果你無意選讀該校,可以報考注重中文及以孩子為中心的大埔區救世軍大元幼兒學校、香港保護兒童會林護幼兒學校或保良局廣福幼稚園。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詳細內容

文化園地:生命教育 唔止珍惜生命咁簡單

這場「水田運動會」,為英華學生和家長帶來不少美好的回憶。   談起生命教育,總令人聯想到珍惜生命、預防自殺,但其實這並非唯一的角度。關顧孩子的社交情意發展,提升他們的人際溝通、愛人和被愛的能力,同樣重要。要塑造年輕新一代的生命素養,學校的推動、學生的參與、家長的配合及社會的氛圍,皆是缺一不可。 文︰沈雅詩 說到生命教育,資深文化及教育工作者馬鎮梅就特別「肉緊」,全因一段傷心往事,令她覺得有些工作不能慢下來。多年前,馬鎮梅曾任中學教師,有一天,她給一班中二學生上聖經課,講及上帝向摩西頒布十戒,其中一戒是「不可殺人」,遂很自然把話題扯到自殺上。沒料到同日下午,即有學生在校園內輕生。 「當時我正在教員室埋頭苦幹,聽到外面人聲嘈吵,突然有學生跑入來告訴我,某某同學『跌』了下來。我衝出去,看見一個我剛剛給他上完聖經課的男生伏在操場上,這個畫面,帶給我很多內疚和自責。」男生最終不治,雖然事件查證跟馬鎮梅無關,但卻揭發,原來家長一直向校方隱瞞學童有情緒病,「如果學校和家長有多些溝通,家長給予校方多些信任,大家適時、適地為孩子伸出援手,或許這個悲劇可避免發生」。 馬鎮梅 轉任雜誌總編輯及出版社總經理的馬鎮梅,近年回歸教育界,在英華小學當創意及出版總監。她選擇轉投小學,是因為相信有些教育工作,愈年幼做愈好。「就像打防疫針,有些針需要在小時候打,才能發揮到保護作用。」 她主力透過不同的創意文化活動,例如戲劇教育、電影欣賞、讀書會,甚至小記者培訓等,把有關生命教育的元素,滲入學生不同的學習經歷之中。「試過在上課日,我們帶學生去看電影《奇蹟男孩》,之後再辦分享會,找來童書店老闆跟小朋友導讀《我們都是奇蹟男孩》這本書,學生的反應很正面,帶來很多反思。」 鄭弼亮 戲劇教育 適合年幼學生 現時香港並無一套完整的生命教育課程框架,教育局只把這個課題納入「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其中一部分。雖然欠缺統一規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亦提供一個缺口,讓學校可以按校情,以靈活多變的方式推動生命教育。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認為,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舉例,近年很多學校都積極推動STEM,除了機械人,也有些研究魚菜共生、養水母、觀察昆蟲等,這其實亦可視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當學生運用科技去認識其他物種,也是一個體驗生命周期的方法,是認識生老病死的第一步」。 英華的家長讀書會,鼓勵家長透過閱讀,先滋潤及豐富自己的生命,再經營親子關係。 既然沒有正規課堂的限制,生命教育可以做得更細致,鄭弼亮尤其肯定戲劇教育及閱讀的價值,「有些學校的戲劇教育辦得很出色,戲劇教育目的不是單純為做戲,最重要是增加孩子的人生閱歷」。他解釋,尤其年紀較小的學生,因為欠缺生命的歷練,對很多事情都未有體會,戲劇教育可以帶領他們進入另一個情景,「要幫小朋友代入其他角色,才有機會改變他們對人生的看法,這是生命教育很重要的部分」。 至於閱讀,鄭弼亮和馬鎮梅的共鳴感就更大。雖是理科出身,鄭弼亮卻熱愛文學著作,經常游走於詩詞歌賦之中,「我喜歡文學作品的文字技巧高,極具感染力。有很多價值觀,都是透過閱讀文學,在不知不覺間牢牢植入我腦海的。所以我認為,文學與人的成長有密切關係」。馬鎮梅則不諱言自己成長於破碎家庭,慶幸從小通過跨領域的閱讀,補償到很多生命上的缺失,承載勇氣繼續前行。 教育城早前邀請了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陳鑑忠跟家長分享靜觀的好處,參加者更即席體驗靜觀練習。 家長學校角色均重要 兩人又談到,要做好生命教育的工作,不單單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事,家長的角色也很重要。「新一代的家長比起上一代的,普遍學歷和經濟條件也提高了,親子關係卻不顯得比上一代好。一來現在的父母普遍雙職,很少時間陪伴孩子,二來他們對小朋友的學業成績要求也高,孩子要不斷應付各方面的學習,『工時』變得愈來愈長,很少私人時間可以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其實並不利於個人成長。」鄭弼亮說。 因此,馬鎮梅的生命教育工作是雙軌而行,既做學生,也面向家長,「社會風氣、家長心態都需要改變,否則,又不自覺跌入家庭的戰場。為此,我成立家長讀書會,鼓勵父母先為自己讀書,滋潤及豐富自己的生命。繼而再進行親子共讀、投入親子活動」。她透露,早年學校辦過「水田運動會」,邀請學生與父親一同落水田競技,之後再共讀與水田相關的繪本《水田的心情》。很多爸爸事後告訴我,雖然和兒子玩到『污糟邋遢』,但兩父子很久沒有如此盡興,聽罷我很感動。」 學校早前邀請童書店主怪獸叔叔導讀《我們都是奇蹟男孩》時,他全程戴着頭盔,講了45分鐘,讓學生體會天天要這樣見人是如何難受,反思如何為生命創造奇蹟。 ■好書推介 ◆《屍骨的餘音2:法醫人類學家的工作和使命》 作者:李衍蒨 出版社:花千樹 教育城「十大好讀」中學生最愛書籍 ◆《失常罪:法醫精神科醫生的代告白》 作者:何美怡 出版社:天窗 教育城「十大好讀」中學生最愛書籍 ◆《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者給我們的生死教育課》 作者:陳新安、伍桂麟 出版社:明窗 教育城「十大好讀」教師推薦好讀書籍 ◆《嘉薰醫生》系列 作者:陳嘉薰 出版社:突破 另類角度探討生與死,適合高小生閱讀 ◆《蛋頭先生不怕了!》 作者、繪者:丹‧桑塔 譯者:柯倩華 出版社:小天下 鼓勵勇敢克服內心恐懼,適合低年級生閱讀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朗思注重中英文 助打好語文基礎

朗思國際幼稚園(九龍塘)(網上圖片) 問: 兒子即將入讀幼稚園,如果只是想入讀傳統小學,不一定考直資私立,那麼應該選朗思國際幼稚園(九龍塘)還是學之園幼稚園(青衣)?我較想為他的中、英文打好基礎。 答: 朗思國際幼稚園(九龍塘)以主題分享形式活動教學,重視幼兒的生活經驗;學校有外籍英語教師及內地普通話教師教授,比較注重中英文。學之園幼稚園(青衣)致力培育思維及解難,有小一啟迪班及安排參觀小學,比較重視小一升學。如果你不一定考直資私立,似乎朗思較為適合你的要求。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詳細內容

離港升學:學習生動有趣 宿舍生活有規律 大馬留學「堅讀堅玩」

孩子離港升學 學懂自理未? 香港社會陰霾密佈,移民、送子女出外升學,又再成為親子界的熱話。除了傳統的歐美澳紐,鄰近的亞洲地區,例如台灣、馬來西亞等,近年也愈來愈受家長青睞。究竟這些地方有何學習優勢?升學前景又如何?今期《HappyPaMa教得樂》找來兩個家庭現身說法,看看他們怎樣為孩子籌謀。 文:沈雅詩、顏燕雯 今年9月,Queenie正式把14歲女兒慈慈和12歲兒子Rico送到馬來西亞吉隆坡讀書,展開新的學習生活,「今年初做這個決定時,香港還未這麼亂,現在看來,幸好送走了他們」。說來有趣,Queenie和丈夫都曾經留學英國,但他們沒有選擇英國,反而把孩子送到大馬去,「英國路途太遙遠了,馬來西亞只不過坐4小時飛機,萬一小朋友不適應、有什麼事,我們也可以立刻飛過去」。 慈慈(左)和Rico(右)雖然只來了大馬兩個多月,但十分喜歡這兒的生動學習模式,教師也友善。 入讀國際學校 可銜接英國大學 既然放心不下,又何苦要「骨肉分離」?Queenie不諱言,全因擔心兒子的前途,「因為估計Rico不會入到英中,我和丈夫都認為,就算讀書成績不好,也希望他有一個英語語境,我不用他很『叻』,但至少可以應付到聽和講」。至於女兒,Queenie稱她讀書沒問題,只是為免她「呷醋」,才一併把她送走。 換上馬來西亞Epsom College in Malaysia的新校服,Rico一切重新開始。 想孩子英語好,何不考慮新加坡呢?Queenie解釋,一切屬無心插柳,「因為兩姊弟最近兩年暑假,都有去過這間學校舉辦的Summer Camp,感覺蠻不錯,所以當決定要去外國讀書時,就第一時間考慮這間學校了」。 香港人去大馬讀書,一般會選讀國際學校,學費較香港便宜一點,也不用買債券、付資本建設費等。慈慈和Rico入讀的Epsom College in Malaysia,是由英國老牌名校Epsom College在馬來西亞所開立,採用英國課程,亦可作「踏腳石」將來銜接英國大學,加上要寄宿,兩人的食宿學費每年合共53萬港元,對於只是打工一族的Queenie來說,絕不輕鬆。 位於吉隆坡的Epsom College in Malaysia,母校是英國百年名校Epsom College,採用英國課程,有助日後銜接英國大學。 宿舍生活非常有規律,Rico笑言最初感覺似「坐監」,但適應了又很喜歡「有人管」,因為不會再像從前般懶散。 依學生能力調適課程 幸而開學兩個多月,小姊弟也表示享受當地的校園生活,令爸媽放下心頭大石。現在念Year 7的Rico透露,很高興學校會因應學生的能力調適課程,「我英文比較弱,所以老師有額外替我補習英文,也不用我讀全科。現在我暫時只讀英文、普通話、數學、科學、電腦科學、音樂、美術、體育和舞台戲劇,又調低了我部分科目的及格分數,使我不用太吃力」。 作為香港留學生,他指言語是最大阻礙,因為該校很少華人,大家以英語交談為主,「但其實只要我肯鼓起勇氣去講,儘管文法有很多錯漏,但大家都不介意,也猜到我想說什麼的,一起學習、一起玩,是沒有問題」。 廿四孝媽媽Queenie(右)為讓兒子有更佳的英語學習環境,不惜工本供他到大馬讀書。 課外活動多樣 放學開心玩 不過,別以為在大馬讀書很輕鬆,兩姊弟異口同聲說要求甚至比香港更高,慈慈笑言:「我會形容這兒是『堅讀堅玩』,課程是深的,但老師不是要你背,而是着重理解,他們比香港老師更有熱誠,很歡迎學生發問。至於課外活動,你說得出的這兒也有,每天放學後大伙兒就開心玩,之後回宿舍洗澡、做功課、吃晚飯、睡覺,生活很有規律。」 連自認懶洋洋的Rico也說:「從前我在香港,每天等到『頸長』也未放學,但現在馬來西亞,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眨眼又放學了,我估,真的是開心的時間過得特別快!」 慈慈和Rico近兩年暑假也有參加Epsom College in Malaysia的暑假營,圖為暑假營最後一天的慶祝晚會,師生一同狂歡。 一家移居台灣 學習氣氛輕鬆 很多香港人都喜歡到台灣親子遊,甚至有人選擇落地生根。兩年前,Joanne與Mac帶着3個孩子移民台灣,並落戶台中,「喜歡當地天氣好,又接近大自然。由於爸爸仍要回港工作,我們便選擇離機場較近的地區居住」。 在香港時,Joanne一家人都喜歡在假日親親大自然;現在逢周末都是family day,她和先生會帶孩子外遊或露營。 每天做2小時功課 年考4次 當時大女兒和一對孖仔分別8歲和5歲,在移民前,Joanne就做足功課。台灣的中小學分體制內及體制外的學校,體制內學校分國立及私立,這些學校有點像香港傳統學校,以聽講授課、紙筆測驗為主;若打算將來到外國升學,則可考慮屬於私立的雙語制國際學校。至於體制外的學校就有不同的實驗教育,如森林國小、華德福學校等,以培養個別個性、獨立思考為主。 Joanne以國立小學為目標,不需要面試,這些學校是按居住地區入學的,只可依戶籍地入讀所屬學校。她親身視察過3間國小後,最後選了清水國小。長女Joey現時念國小五,孖仔Jun和Ian念國小二,Joanne透露,學習氣氛比香港輕鬆很多,「孩子逢周三的便服日只上課半天,每天做功課時間在2小時以下。至於測考,國立學校考試次數都依照教育局規定,一學期考兩次,一年合共4次」。 台灣幼稚園不用穿校服,小學逢周三也是便服日,孩子可以穿上喜歡的服飾上課。 3個孩子的學校離家1000米,只相隔3個街口,可以騎單車回校。 中文科比香港深 英文淺很多 課程方面,跟香港亦有差異,Joanne說:「中文科比香港深,數學則相若。英文顯然比香港淺很多,所以很多學生都會額外報課程,學多一點。」值得一提是,台灣學的是美語,香港學的是英語,Joanne認為問題不大,「文法沒有分別的,只是發音有少許不同,影響不大」。 Joanne和Mac兩年多前一家五口移民台中,現於當地開設露營公司,每逢假日一家人到處遊山玩水。 孩子適應快 有時間發掘興趣 談到小朋友的適應,Joanne認為,孩子年紀愈小,適應能力愈強,「學校有家長志工(義工),家長多主動參與,例如當晨光媽媽、圖書館志工、澆花、送餐、補習等,也有助一家人更了解及投入學校生活」。 移居台灣兩年,Joanne形容一家人都很開心,「孩子在台灣上學,相比在香港多了更多時間發掘自己的興趣,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及鄰居孩子相處。因為台灣較香港大,而且多山林,可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這兩年,我經常看見孩子流露天真和燦爛的笑容」。 台灣孩子自小學注音,香港孩子跟得上嗎?「注音基礎音只得37個字,小孩學習很快,當年女兒在等待居留證的兩星期已學會了。」Joanne更參加了學校的晨光媽媽志工活動,逢周一代一堂課,有助更快融入當地生活。 ■小貼士 入讀中小學須有居留證 (1) 台灣教育局規定,所有中小學必須要有居留證才可申請入讀。如果小孩和父母都有居留證,但父母選擇回港工作或居住,只要孩子在台灣有監護人照顧,同樣符合入學資格。 (2) 台灣政府為學童提供12年免費教育(幼稚園至國中),學生只需每學期繳付2000至3000新台幣的書簿雜費;私立學校學費每學期由十多萬至四五十萬新台幣不等。 (3) 台灣小學課堂有「正常班」,即中、英、數、社會、自然、藝術、音樂等,科目跟香港差不多;另一種「才能班」是集中培養孩子專門才能,如音樂班、體育班、美術班、舞蹈班等。才能班乃受政府資助,需要考試才能入讀,於正常上課時間小班教學,學校會安排專門師資,重點培訓學生專門技能。 (4) 台灣各縣市的教育局都有該區學校資訊,市面親子雜誌也提供詳盡的學校資訊。以下提供一個鏈結給大家參考﹕school.parenting.com.tw/schools/search 資料提供:fb群組「香港人移民台灣路」版主及太陽花顧問創辦人Joanne 高中生解難力較佳 易適應留學生活 究竟是否每個孩子都能獨個兒出外升學?又什麼年紀才讓他們向外闖會比較適合呢?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青年領袖、國際及內地事工服務執行幹事黃耀瑜(Carman)指出,不論是以「過來人」身分抑或從註冊社工的角度來看,她都認為,孩子升上高中,兼且自理能力、解難能力較佳的,會相對較容易適應離鄉別井的生活。 黃耀瑜 兒童期需父母管教 Carman的一對子女目前在澳洲念大學,長女性格活潑,中一時已提出想出國留學,但遭她拒絕。「當時女兒年紀太小了,這麼早讓她離開父母身邊,從成長角度來看,並不理想。」 她解釋,兒童期最需要父母的管教和關心,品格、規矩,以至價值觀等,都是需要透過家庭去塑造,「父母的角色,不是學校、宿舍舍監和寄宿家庭可以替代。而初中則經歷青春期,會面對很多衝擊和挑戰,同樣父母在身旁會比較好」。 子女抗拒 不應勉強 最終,Carman讓一對子女在香港讀畢中三才送他們出國,「一來長大了各方面都成熟些,二來從學術的角度來看,他們不單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有助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同時又保留到中文聽、說、讀、寫的能力,將來會有較多出路」。 她又提醒家長,要尊重子女的意向,亦要有充足的準備,「若小朋友真的很抗拒離港升學,就不應勉強。付諸行動前,先訓練好他們有足夠的自理能力,外國人講求獨立,什麼事都要自己做的」。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34網選擇較40網少 兩大名女校搭夠

聖羅撒學校(網上圖片) 問: 本人有一女兒,可以選擇40或34校網,心儀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及馬頭涌官立小學。請問15分來說哪一間較大機會入讀?哪一個網對女孩子升中較有利? 答: 論學校數目,40校網有21所小學,34校網有17所小學,似乎40校網學位多些。但從女校角度看,40校網沒有純女校,34校網卻有聖羅撒學校和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可以說兩個校網可給女兒選的學校數目差不多,而兩個校網都有不少學校可用15分來申請,你願意申請少些人報讀的便有好大機會入讀。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43校網 15分報讀推介

問: 本人住43校網,兒子只有15分,有哪些好學校可以選擇?另外,時常聽到有人說不想被派到「寶校」,如何得知哪些學校是「寶校」呢? 答: 拙作《2020-2021小學選校一本通》主要介紹全港36個校網中最受歡迎、頗受歡迎、受歡迎及不太受歡迎等4級的學校,其中「世襲超收額」佔10名或以上為最受歡迎,5名或以上為頗受歡迎,0至4名為受歡迎。以這個標準,15分在43校網可選以下4間小學:聖博德學校、浸信會天虹小學、嘉諾撒小學及福德學校。而所謂「寶校」,是指無人想揀的幾間,兩間就叫「孖寶」,餘此類推。拙作中有提到43校網中有3間「寶校」,用紅色顯示。不過網上可能對「寶校」有另一定義,可上網搜尋了解。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詳細內容

讀樂樂:解除對未來的恐懼

《未來是這樣嗎?不一定喔!》 作者/繪者:吉竹伸介 譯者:許婷婷 出版社:三采文化 示威衝突持續不斷,仍然未看到前景!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相信好多人都想知道,包括家中年幼的孩子,對嗎?我們要如何為孩子講及這場風暴,實在有點為難,畢竟事情對於年幼的孩子的確太複雜了!何不借助《未來是這樣嗎?不一定喔!》,透過故事為自己及孩子梳理不安的情緒之外,還會令大家豁然開朗。 文︰菜姨姨 「別想太多喔!」 這個故事中的小女孩,埋怨爸爸的天氣預告常常不準確,加上哥哥說未來人口增加太快,食物愈來愈少,發生傳染病,爆發大戰爭,地球將會毁滅!這一切都令她感到焦慮不安,憂慮自己長大後,世界會變得怎麼樣的情况?所以,大人能否提供一個安全又理想的環境給他們?誰又可以為他們解憂? 事實上,任何人都不是先知,無法預知未來,大人的所謂常識或是主觀的價值觀,對孩子而言卻變成了無意義的枷鎖,那些負面的思維侵蝕着我們的身心。幸好,小女孩的嫲嫲,說話像盞明燈,以一句「別想太多喔!」來鼓勵我們,要嘗試轉換另一個角度去面對未來,協助大家解除心裏的恐懼。 其實「未來有很多種可能」,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啊!何不勇敢面對,跳出框架,努力思考並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你有選擇權,選擇權還在自己的手上呢! 向偏執思維說再見 故事啟發思考,特別在這場示威衝突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少公眾人士被迫表態、食肆要表態、連普通市民都要表態,唉!為何要強迫別人從黃藍中選一邊?真正的民主,不是給每個人都享有自己的立場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嗎?然而,對於這場風暴,市民不只有「黃」也不只有「藍」,還有很多擁抱自由意志的人!讀一讀這本《未來是這樣嗎?不一定喔!》,增強自己的正能量,趕快離開負面的思考僵局,向偏執的思維說再見,在亂世中開創嶄新的視野。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細B轉做超大B 轉校重讀 愈早愈好

問: 女兒11月出生是細B,現在念K2,正考慮是否讓她多讀一年轉做超大B,如果要重讀,會是K2比較好,還是K3好呢?轉去一間語境較佳、學術較深的幼稚園重讀又是否對小一面試較有利? 答: 你似乎比較重視女兒的升學,從這個角度,應考慮讓她多讀一年,做大B,這樣競爭能力會高些。而重讀早好過遲,趁女兒自尊感不強重讀比較好些。此外,最好不要選擇在同一間幼稚園,否則讓她見到其他同學在高一級上課,會覺得不開心。如果你希望她讀直資私立小學,宜選語境佳、學術深的幼稚園,但讀官、津小學因不用面試,便毋須找語境佳、學術深的幼稚園了。但催谷學習方式,不是每個小朋友可以接受的!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40網1.1.1叩門 荔天可列首選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網上圖片) 問: 小朋友語文良好,想問40校網中的旅港開平商會學校、聖公會聖紀文小學及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哪間較好?因為打算以1-1-1方式叩門,所以想選定一間。 答:你提到那3間小學是在40校網,如果用「世襲超收額」來排位,在這校網21所小學中,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排第6,旅港開平商會學校排第8,聖公會聖紀文小學排第10。所以,論受家長歡迎程度,荔枝角天主教小學為首選。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小一想考直資私校 屯門可報佳寶新一代

九龍塘金巴倫道的迦南幼稚園 (網上圖片) 問:本人住屯門,考慮給小朋友小一報考直資及私立小學。請問報九龍塘金巴倫道的迦南幼稚園、屯門新一代英文幼稚園、屯門佳寶幼稚園第二分校(建生邨)及屯門保良局田家炳兆康幼稚園好嗎?哪間幼稚園比較好? 答: 參考教育局評核報告,本人給3間參加了教育局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評級如下:九龍塘金巴倫道迦南幼稚園為A、屯門佳寶幼稚園第二分校(建生邨)為A+、屯門保良局田家炳兆康幼稚園為A。而屯門新一代英文幼稚園為私立獨立幼稚園,重視語文,尤其是英文。如果從整體管理、學與教、家校合作和自我改進這些角度來評論,屯門佳寶幼稚園第二分校(建生邨)比較好。至於屯門新一代英文幼稚園比較重視英文,若孩子適合該校文化,亦可能較易考到直資和私立小學。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