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樂樂:疫症蔓延時 繪本的暖意

凱琪的包裹——作者:坎達絲‧弗萊明 繪者:史黛西‧崔森‧麥昆 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台灣東方(網上圖片) 鵝太太的好主意——作者、繪者:佩塔.科普倫斯 譯者:許慧貞 出版社:小魯文化(網上圖片) 在這一罩難求的抗疫日子裏,我想起《凱琪的包裹》和《鵝太太的好主意》這兩本書。 《凱琪的包裹》是作者根據母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經歷寫成。戰後歐洲人窮困,物資缺乏,故事的小主角——荷蘭的凱琪,一家也不例外,只能靠甘藍菜和薯仔維生。有一天,凱琪收到美國兒童救助協會寄來的包裹,裏面有肥皂、毛襪、朱古力及一封信,來自美國的蘿西在信中表達了她的祝福:「希望這些禮物讓你們的日子變得很有光彩。」看來普通的3樣東西,在當時都是奢侈品,凱琪不但感受到來自異國滿滿的心意,更感到自己的幸運,且樂意和大家分享。凱琪回信道謝,故事就這樣展開了,在蘿西和凱琪的書信往來中,蘿西知道了凱琪及家人朋友們日常所需。蘿西開始在學校、教會募捐罐頭食物、衣服,因此凱琪收到包裹愈來愈大,物資數量和種類也愈來愈多。凱琪十分樂意和鄰居、朋友分享她的包裹。來自美國的包裹陪伴着荷蘭小鎮居民渡過一個漫長冬天,迎來了春天,當鬱金香長出綠芽時,凱琪也做出了一個行動…… 另外一本《鵝太太的好主意》,講述鵝太太種了一些蕪菁(大頭菜),打算拿到市場賣掉掙錢,然後買一個鍋子煮東西。在前往市場途中,遇到牛小姐、鼠小妹、貓大叔……蕪菁一早已換成其他東西,鵝太太手頭的東西一直在換,到市場前,鵝太太手上拿的是……每次交換完,鵝太太並不理會是否划算,自己有沒有吃虧,她總是樂觀地說:「這真是個好主意啊!我怎麼沒想到呢?」離開市場時,她也沒有帶着鍋子,為什麼會這樣? 故事中尋啟示 艱難中抱希望 在不同情景下看同一本繪本,可能會有不同感受;繪本中總有一絲暖意,說不定這兩本書會為我們帶來啟示。最近,口罩、清潔用品、米、廁紙等日常用品供應緊張,大家如何面對?正如凱琪在信中提到:「你的友誼不但填飽我們的肚子,也振作我們的精神。」經歷困境時,別忘了互相支援,在艱難中依然懷抱希望。 口罩當手信,口罩當利市,口罩比名牌手袋更值錢,是怎樣的一回事?疫情嚴峻時,物品價格,由誰定訂?市場?供需?你會用什麼來換一個口罩?商人又是用怎樣心態對待口罩的交易?發國難財、配給制、關懷弱勢社群?鵝太太以物易物,物盡其用,給最需要的人,是簡單、深刻的哲理。 不妨和孩子討論一下,如何面對困境及善用物資,相信孩子也有好主意。 文︰澄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抗疫繪本:深入淺出解「毒」 看繪本童心抗疫

免費電子繪本 解小人兒抗疫疑惑(real444@iStockphoto /明報製圖)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又稱武漢肺炎)疫情的陰霾下,日常生活都變得不一樣,成年人的躊躇不安、高度戒備,都會令小朋友的腦袋冒出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要解釋清楚,並不容易。這時候,不妨借助孩子最愛的繪本來打開話匣子。近日便有不少有心人,把當前的社會狀况用圖畫故事表達出來,今次我們蒐集了多本免費電子抗疫繪本,風格、程度各有不同,總有一本幫到手! 文:沈雅詩 坊間有不少免費電子繪本,適合家長用來向孩子解釋疫情。(JohnnyGreig@iStockphoto,設計圖片) 以孩子視角創作 要選書,家長們各有心水,甚至更有家長親自為孩子撰寫繪本。創辦親子社交平台「Hello Bonnie國際親子台」、現職多元學習坊高級總監的吳凱霖(Bonnie),創作出《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這更是她的處女作,「第一次為小朋友寫繪本吖」! Bonnie與丈夫沈旭暉育有兩女,分別是5歲的雪雪和3歲的雪糕,她說,今次出繪本,緣於兩個寶貝女對「武漢肺炎」充滿疑惑:「試過找資料跟她們解釋,但說完,她們反而更多問題。真的人人都要戴口罩?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吃蝙蝠呢?」 修讀兒童與家庭教育的Bonnie,於是以孩子的視角,深入淺出地創作了一個有關抗逆的故事,雪雪和雪糕聽得入迷之餘,再向媽媽提出一個要求:「除了聽故事,還有得看故事嗎?」 長女雪雪(右)和次女雪糕(左)對於「武漢肺炎」充滿疑惑,媽媽Bonnie(中)唯有親撰繪本,跟她們解釋。(受訪者提供) 反思親友安心相聚非必然 就這樣,Bonnie便把腦海中的故事化成文字,又找來創作單位「U Made This?」繪圖,促成了《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的誕生。翻開此書,頁面經常出現一個獨個兒滑手機的小女孩,她躺在沙發時會滑手機,吃飯時亦滑手機,連去公園玩也滑手機,「雪糕每次看見這個小女孩,都嚷道:『她常看手機吖!』」。Bonnie不諱言,想透過今次疫情,鼓勵大家也反思一下,以往有否把手機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呢?當生活日常都變得不再一樣時,原來親朋好友可以在免於恐懼下相聚,也不是必然的。 雖然此時此刻日子很艱難,但Bonnie不忘給小朋友送上安慰,「只要大家都注意個人衛生、外出時加倍小心,我相信這個城市一定會康復,到時我們便可以除下口罩相見,再見到一個充滿笑容的地方」。 《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 作者: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繪者:U Made This? 連結:透過「Hello Bonnie國際親子台」facebook專頁索取 《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作者: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網上圖片)   ■精選推介 ◆簡單易明 附中英視聽版 插畫家Lokki Lau育有一對分別10歲和2歲的子女,為了讓孩子更明白什麼是「武漢肺炎」,這個有心媽媽,分別為兩兄妹度身訂做了適合他們年紀閱讀的繪本,並大方地公開作品,免費讓各家長下載。其中《給心心的繪本——可怕的武漢肺炎》屬於幼兒版,大獲網友好評,指內容簡單易明,畫風可愛,實用指數很高。 對於幼兒來說,他們不明生不明死,因此,Lokki用了最簡單的方式讓小人兒了解到,如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會被帶走,便再也不能玩玩具,再也不能吃「肉肉與甜甜」,再也去不了公園及再也見不到媽媽,好使他們感受到這肺炎的可怕。此繪本亦有正確教導小朋友如何好好保護自己,並鼓勵小人兒懷抱希望,等到「醫生叔叔研製出疫苗或解藥」,就能「捉走」武漢肺炎。 此繪本還附有中、英文視聽版,令親子共讀變得更有趣! 《給心心的繪本——可怕的武漢肺炎》 作者、繪者:lokki lau@Draw a dream 連結:bit.ly/2vAxBKA (網上圖片)   ◆邊讀邊玩 學懂護己護人 校長貓媽媽(Cat Lau)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多年,是幼稚園前校長,她創作的這本《新型冠狀病毒 抗逆遊戲書》,不單有得讀,還有得玩。書中透過填充、選項、連線、填色等小活動,幫助幼兒對是次疫情有更多的了解外,還可以學習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概念!作者相信2至7歲幼兒會特別感興趣。 《新型冠狀病毒 抗逆遊戲書》 作者、繪者:校長貓媽媽 連結:bit.ly/3bJTCqW (網上圖片)   ◆互動空間 讓孩子抒發感受 作者Marina是一名媽媽,正修讀教育博士課程,眼見疫情擴散,她希望透過創作電子繪本,與孩子共同上公共衛生一課。全書14頁,最值得一讚的是,除提供不少防疫資訊外,還刻意加入很多互動空間,讓在親子共讀時,小朋友有機會抒發自己的感受。「失望、害怕、混亂、憤怒、苦悶、無聊、擔心要上班的爸媽……」爸媽也可藉此了解子女此刻的心情,加以輔導。 《給孩子的防疫繪本》 作者:Marina 繪者:Karen Aruba & Ki 連結:bit.ly/2vFvTHB (網上圖片)   ◆資料詳盡 宜家長伴幼兒讀 一直推動親子閱讀的香港繪本館,在全港學校停課期間,繼續鼓勵家長多跟小朋友閱讀圖書。為方便大家足不出戶都有好書看,並幫助小人兒更了解「新型肺炎」,該館編輯團隊製作了一本電子繪本《農曆新年在家過?》,歡迎大朋友小朋友免費下載。 故事講述主角老鼠仔穿起賀年服,可惜,今年牠無法像以往的農曆新年般跟親友拜年?利市,為什麼呢?原來是有一種新型病毒作怪,大家都怕被傳染。此書詳述此病毒被發現的經過、傳播途徑、病徵及預防方法,資料十分詳盡,但文字較多,年紀較小的讀者,可能需要家長伴讀才理解得到。 《農曆新年在家過?》 作者、繪者:香港繪本館 連結:bit.ly/2ucKkml (網上圖片)   ◆跟8動物醫生做好防疫措施 《抗逆小夥伴Dr Dumo et al 》的作者李揚立之(Lucci),她的身分很特別,既是骨科專科醫生,同時也是一名插畫家,為了加深小朋友的衛生意識,Lucci花了3個晚上,創作了一本抗逆繪本,還選了8種動物包括獵豹、雪豹、家豬、獅子、長頸鹿、北極熊、黑猩猩和三趾樹獺化身成醫生,跟小豆丁一起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長頸鹿醫生在「家居注意事項」單元,提醒大家歸家後切記脫鞋和洗手,而且冲廁時要蓋上廁板;獵豹醫生則在「如何正確戴口罩」單元,建議小朋友使用外科口罩或正確尺寸的醫護用N95,亦教他們如何正確戴口罩。其他單元還包括「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常見病徵」、「外出注意事項」、「個人衛生」、「提升免疫力」、「洗手七部曲」。大小朋友快跟着8個小伙伴的貼士,一起做好防疫措施吧! 《抗逆小夥伴Dr Dumo et al 》 作者、繪者:李揚立之醫生 連結:bit.ly/2HtqJRP (網上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細B重讀 選程度合適幼園 問◢ 本人有兩名女兒,分別於2015年10月及2016年9月出生,兩個都是早產,預產期其實是11月尾,屬超細B。大女以細B身分入藍田靈糧幼稚園,因搬屋關係,再以大B身分在鑽石山靈糧幼稚園重讀K1,與細女同校和同級。因為見靈糧升小派位不錯,所以被吸引,但發覺學校太happy,沒有書本、沒有功課。 本人是協恩中學和附屬小學畢業生,亦有宗教5分,手持25分。現擔心幼稚園太happy,升小一很吃力。之前替細女報了協恩中學附屬幼稚園、迦南幼稚園、香港培正小學(幼稚園)等K1,但也沒有取錄她,所以我想幫細女重讀K1,做大B,以及幫家姐插班讀一些比較着重學術的K2,主要想報九龍城或九龍塘區。 本人參考過2020/21 K1空缺,見基督教中心幼稚園暨幼兒園、何文田浸信會幼稚園、九龍迦南中英文幼稚園、九龍城浸信會幼稚園、聖公會牧愛幼稚園、聖公會聖三一堂曾肇添幼稚園、聖文嘉幼稚園都有空缺。至於家姐,都想幫她插K2,看看有什麼學校適合,想轉一些比較谷、多功課的學校,作入小一前準備,請幫忙給一些意見。 答◢ 本人在這專欄,時常建議家長最好讓子女做大B,不要做細B,因為大B無論在認知、社交、自理各方面的能力,都比細B勝一籌,所以大部分名幼椎園,都會選擇取錄大B。你細女沒有被一些較出名的幼稚園取錄,亦可能與她的細B身分有關。參考教育局質素評報告,本人給你提出的幼稚園評級如下: ‧何文田浸信會幼稚園 A ‧九龍迦南中英文幼稚園 A ‧聖公會牧愛幼稚園 A ‧聖公會聖三一堂曾肇添幼稚園 A ‧基督教中心幼稚園暨幼兒園 A- ‧九龍城浸信會幼稚園 A- ‧聖文嘉幼稚園 A- 教育局質素評報告是以兒童為中心,不鼓勵催谷,所以以A+和A級比較適合你的要求,A++可能太「happy」,而A-可能太谷了! ■跨網心水學校 只可填甲部 問◢ 小女今年讀K2,將會由91校網搬到64校網,想問乙一可填65校網的聖公會仁立小學嗎?如不可,64網心儀聖公會主愛小學,應怎樣填表選擇呢?本人對64校網毫無頭緒。 答◢ 統一派位乙部是受學校網限制,你住在64校網,一定要填該校網的學校,反而甲部不受校網限制,你可以在甲部填聖公會仁立小學。在乙部,你可以把心儀聖公會主愛小學填第一,石籬天主教小學填第二,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填第三。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讀樂樂:換掉自己的爸爸

《爸爸專賣店》——作者、繪者:Sanne Miltenburg 譯者:張有渝 出版社:童夢館 有沒有批評過爸爸缺點多多、粗魯又不善解人意?你心目中的理想爸爸是怎樣的呢?如果可以的話,有沒有想過換掉自己的爸爸? 《爸爸專賣店》講述在商店街設有一家爸爸專賣店,可免費換掉自己的爸爸。店內有不同膚色、尺寸和特性的爸爸,各適其適,有廚藝精湛、型男、肌肉男和暖男爸爸任君選擇。 兜兜轉轉還是他最好 書中主角小男孩抱怨爸爸不認真看他跳水,又經常嫌東西太貴不買給他,於是小男孩把心一橫,拖着爸爸走到專門店,決定乾脆把爸爸換掉。首先,小男孩選了一個貼心爸爸。貼心爸爸不斷稱讚小男孩的泳術高超,並在泳池邊為小男孩喝彩鼓掌,還用照相機為小男孩拍下歷史時刻。不過,最後因為太嘈吵,被救生員趕了出來。小男孩覺得很尷尬,決定再光顧爸爸專賣店。 這次,小男孩選了一個運動員爸爸。這個爸爸幹勁十足,跟小男孩到公園踢了一整天足球也不言累,還不讓小男孩中場稍事休息。密集的訓練令原本精力充沛的小男孩吃不消,於是又去專賣店換了一個明星爸爸。 英俊不凡、氣宇軒昂的明星爸爸開着跑車,載着小男孩到遊樂園,威風極了,惹來旁人艷羨的目光,大方的明星爸爸還在小男孩口袋裏塞滿錢,這樣小男孩可任意享用遊樂園的各項設施。可是,明星爸爸要跟粉絲見面,無閒跟小男孩一起玩。小男孩又不滿意,走去換個新爸爸。 小男孩再次來到專賣店,剛巧有兩個孩子正爭着要他原來的爸爸。小男孩的妒忌心油然而生,驚覺自己原來的爸爸雖然很無聊,但還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兜兜轉轉,小男孩決定換回他原來的爸爸。跟爸爸一起在沙發上吃薄餅和看電影,才是最溫馨的事情呢! 要接受人的不完美 的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爸爸,也沒有完美的孩子。孩子追求完美的父親根本不可能,正如父母寄望孩子事事完美也是不切實際。這圖書讓我想起日本生活哲學和美學有一種叫侘寂之美,大意是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無常、轉眼即逝,我們要懂得一併欣賞其不完美部分,缺陷是自然而然的產物,是尋常不過的事情,不應用二元對立的眼光視之為錯誤。放諸做人處世,我們也不必追求完美無瑕,有點稜角、附點瑕疵可能才有意思。 我很希望每個孩子都可抱持一顆感恩的心,不要常與他人比較:為什麼他有的東西我沒有?為什麼他的爸爸如此出色,我的爸爸卻這樣?反之,應要時常感恩自己擁有的其實已很多,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孩子們,你還想換掉自己的爸爸嗎? 文︰Carol Ma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0期]

詳細內容

文化園地:機智勇敢又善良 讀好書識好鼠

金鼠年,最紅的當然是老鼠,但說起老鼠,總令人聯想起「骯髒」、「醜陋」,以及一連串含貶意的諺語。不過,在繪本世界,鼠的形象卻很不一樣,牠們機智勇敢又善良可愛,絕對是大小朋友在新一年學習的好榜樣。 在繪本世界,鼠的形象完全顛覆人類所想,牠們既機智勇敢,又善良可愛,小朋友要好好學習啊!(黃志東攝) 文︰沈雅詩 小模特兒:楊駱 跟鼠偵探查案 切忌先入為主 以老鼠當主角的童書可不少,其中最為小朋友熟悉的可能是《老鼠記者》,主角記者謝利連摩·史提頓充滿偵探頭腦。不過,共童悅讀店主戴琼寳(Kimmy)推介的另一本《一定是貓做的!》,主角偵探鼠麥克同樣機智。 故事始於一宗「命案」,小老鼠球球「死」了,伏「屍」地上,白鼠、灰鼠、眼鏡鼠聚在一起哀悼;又憑擺在眼前的「證據」,牠們推測着球球的遇害經過,並一口咬定兇手就是貓。唯獨麥克充滿求真精神,不斷挑戰證人的供詞。「在這個年頭,我們可不是也像這3隻小鼠,很容易帶着成見,未審先判嗎?」Kimmy指故事結局出人意表,「牠們都忘記提出最重要的問題」。但無論如何,偵探鼠麥克努力明辨真偽、追根究柢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一定是貓做的!》輕鬆幽默,另一本繪本《莉莉的大日子》同樣令人看得開懷,尤其是女孩子。老鼠學校的蘇老師向大家宣布一個大消息,他要結婚了,而主角莉莉想在蘇老師的婚禮中當花童。原來當花童是她從小以來的夢想,甚至勝過當外科醫生、美髮師或大明星。 戴琼寳(沈雅詩攝) 願望落空 學習調節心情 Kimmy笑言,不同讀者或許會對莉莉有不同的感覺,「我就喜歡她有清晰的目標,主動爭取」。可是事與願違,蘇老師原來找了自己的外甥女妞妞做花童,莉莉只能做花童的小幫手。「願望落空,該如何調節心情,面對現實呢?」這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課題。 忠於自己 不做盲從旅鼠 小朋友們或許不知道,原來地球上已知的老鼠品種有2000多種,而在《小旅鼠向前衝!》中的一班主角,正是傳說中會集體跳海自殺的旅鼠!故事中所有小旅鼠都「沒有自我」,牠們不論外貌、思想和行動都「跟大隊」,只有雷利勇於與眾不同,從不怕在群體中突顯自己或與別人的意見不同,牠還希望喚醒族群,要活出個人特質。藉這本書,Kimmy鼓勵大家重新檢視自己。「有沒有盲目從眾?又有沒有勇氣忠於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呢?」 小老鼠拼布被 彼此安撫悲傷 喜歡溫情小品的孩子,Kimmy就推薦看《小老鼠的拼布被》,這是一本講親情、講友愛的繪本。小老鼠小蘿蔔常常思念去世的奶奶,傷心難過,好友小種子決定和朋友一起製作讓小蘿蔔找回幸福的禮物——拼布被。社區的小老鼠紛紛拿出自己心愛的布去做拼布被:有珍藏的小被、有擦過無數眼淚的枕頭套、有過世媽媽的美麗裙布……這張拼布被,果然令小蘿蔔重新振作起來。「唯望在新一年,香港人也透過祝福傳遞愛,安撫彼此心底的悲傷。」Kimmy由衷地說。 (沈雅詩攝)   ■延伸閱讀 《鼠小弟音樂會》 內容:很多時候,身邊人總是以為替我們安排的是最好,好像企鵝先生邀請鼠小弟一起參加音樂會表演,更認為家鼠小弟最適合吹小喇叭。可是鼠小弟吹不了,而且他相信自己會有其他專長,於是想與其他動物交換樂器。然而,鼠小弟既彈不到長臂猿的手風琴,也拉不了獅子的小提琴……該怎麼辦才好呢?究竟鼠小弟最終找到自己的專長嗎? 作者:中江嘉男 繪者:上野紀子 譯者:劉握瑜 出版社:小魯文化 《鼠小弟音樂會》(沈雅詩攝)   《誰吃了我的蘋果?》 內容: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的老鼠,在森林走着走着,發現一棵蘋果樹。突然,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牠開心得拍手叫好,怎料迎面而來的蘋果滾落了深深的洞裏。老鼠努力挖地,千辛萬苦終於來到洞內,可惜蘋果不見了,又氣又餓的牠,決定化身成偵探。是長頸鹿?是鱷魚?還是蛇?抑或長臂猴?丹頂鶴有可能嗎?小蟲又有沒有嫌疑呢?老鼠誓要找出偷蘋果的犯人! 作者:李在民 繪者:金賢 譯者:張琪惠 出版社:維京   《誰吃了我的蘋果?》(沈雅詩攝)   《小老鼠找新家》 內容:一天,小老鼠在居住的小洞外看到一個大蘋果,牠很想把大蘋果搬進家裏,可惜家裏實在太小,容不下。為了這個大蘋果,小老鼠決定找一個新家。在尋訪期間,牠因飢餓而把蘋果愈啃愈小。小老鼠曾問過鼴鼠、兔子、獾等可否給牠搬進去,但對方都一一推辭,雖然大熊主動邀請牠同住,但機警的小老鼠卻推辭了。尋尋覓覓,牠最終也找到一個容得下牠和蘋果的家。究竟在哪裏呢? 作者、繪者:彼得‧霍拉賽克 譯者:賴慈芸 出版社:上誼文化 《小老鼠找新家》(沈雅詩攝)   《田鼠阿佛》 內容:石牆上住着小田鼠一家,冬天快來臨時,田鼠們忙着收集玉米、麥穗、堅果和乾稻草,只有阿佛老默默呆在角落裏。當其他田鼠問阿佛:「你怎麼不工作?」牠就辯解,自己在「為寒冷、陰暗的冬天收集陽光」;也在「收集顏色」,因為冬天總是灰灰的;牠還在「收集字」,因為冬天日子長,大家一定會找不到話說。冬天來了,當小田鼠們的果子吃光,進入難熬的嚴冬,這時阿佛收集的東西果真大派用場。原來最後幫小田鼠們渡過艱難日子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食糧」! 作者/繪者:李歐‧李奧尼 譯者:孫晴峰 出版社:上誼文化 《田鼠阿佛》(沈雅詩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8期]

詳細內容

讀樂樂:拓闊視野,認識地球村

新年伊始正是個好機會,藉着親子繪本認識地球村裏不同地區孩子的生活。住在城市的小朋友,可以知道在我們居住和生活的地球上,還有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些小朋友的生活條件不像我們;究竟其他國家的小朋友過着怎麼樣的生活呢?他們吃什麼?有什麼習俗?又喜歡什麼活動呢?好奇的小朋友一定有興趣看看吧。 《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作者、繪者:拉莫斯(Matt Lamothe)。出版社:小天下出版。(作者提供) 《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以深入又精細的繪圖,描述來自7個國家的7個孩子之生活面貌,從食衣住行說到他們的學習、文字和活動。他們分別來自意大利、日本、伊朗、印度、秘魯、烏干達和俄羅斯的真實家庭。小讀者可一邊翻閱書頁,一邊投進圖畫中,去體驗其他孩子一天的生活。因各地有不同文化背景,這些小朋友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度過相同的一天,例如俄羅斯的小朋友上學要學習3種語言,下課後玩冰上曲棍球;秘魯的孩子愛踢足球;印度的孩子則在公園裏玩手帕遊戲;烏干達的女孩要經過樹林和香蕉園去上學,下課後會幫助媽媽打掃院子,有餘閒便愛跳大繩…… 動手製圖比對各國生活 不過,大家即使地域文化習慣有異,一天整體的生活其實亦大同小異──即從吃早餐、上學、放學、玩樂、晚上和家人聚餐、上牀睡覺,基本作息大致類似。親子閱讀時,可跟着這些有趣的日常作息畫面,對照一下自己的生活,互動聊聊,家長還可引導孩子製作大圖表,用繪圖、相片或拼貼方式,介紹自己和家人、家居、衣食、所住的城市,還有自己在香港一天的生活、學習和遊玩呢。一旦孩子的興趣引發開來,甚至可建議小朋友添加他們想探究的其他國家孩子的生活,如北極、韓國,甚至戰火區伊拉克,讓孩子主動找其他書去探查、發現,並製成圖表。 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藏着有趣的故事和知識,期望小朋友能從廣泛閱讀中學習和成長,從閱讀中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此書就像反照多國文化生活的一面鏡子,讓孩子增廣見聞、拓闊視野,認識我們共通的和不同的文化經驗,因為人物來自真實,小讀者會感到更易投入閱讀,可代入書中世界,一書在手,不用乘船坐車或飛機,就像繞地球村一圈了,小朋友藉此可認識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培養廣闊的胸襟和世界觀。那麼,一起出發來一趟地球村的知識旅程吧! 文︰明珠 作者簡介﹕愛閱讀和創作童書,穿梭學校分享閱讀和創作。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8期]

詳細內容

有教無「累」:做薑餅人玩層層疊 學詞彙寫文章

說起層層疊、飛行棋、釣魚機等,或許大家只會想到是經典玩意,但在資深中文科導師馮景倩(Stella)眼中,這些都是變「戲」法的好工具。兼讀遊戲治療的她,最擅長就是把中文教學變成一場好玩的遊戲!「沒有一個小朋友不愛玩遊戲的,這是孩子覺得最輕鬆、最自在的時間。因此,若能以遊戲作為媒介,他們便能在最無負擔、最輕鬆的狀態下學習,興趣和動機都會提升。」 非一般烹飪班:這可不是烹飪班,而是寫作課啊!為了寫一篇關於薑餅人勇救公主的文章,一班高小生齊齊學整薑餅人,還為他注入不同的性格特徵,並藉薑餅人的五官表情表達出來。(劉焌陶攝) 邊玩邊練邏輯、語感 她信手拈來層層疊作示範,「這是給初小生用來學重組句子的」。Stella在層層疊的木條上貼上很多寫了中文字詞的貼紙,小朋友需要輪流抽取木條,並鬥快組成一句通順的句子。當木條塌下,遊戲便結束,能夠組合出最多完整句子的孩子,便是贏家。 「層層疊本身是一個選取的遊戲,其實跟重組句子的法則也相似。小朋友需要學懂先篩選一些能夠配對合語法的字詞出來,然後把這些字詞組合成有意思的句子。我把兩者結合,是希望孩子在玩的過程,訓練到語文邏輯、語感出來。」Stella說。   層層疊大家玩得多,重組句子層層疊又玩過未?玩家需要抽取合用的木條組成通順的句子,又不能弄垮其他木條,其實相當具挑戰。(劉焌陶攝) 幼兒手指代筆 學字形筆順 學語文,Stella建議由幼稚園開始,但毋須強迫幼兒執筆,以免揠苗助長,反而透過感官學習就更有效,「K1先學筆順、字形結構,但只需要以手指代筆,最重要是讓小朋友有個觀念,筆畫的走向是怎樣,例如橫(一)是從左到右,豎( | )是從上到下;而中文字又可拆成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等等。去到K2,便可以透過小故事、圖像卡,引入部首的概念,比方我的學生,現在每當看到『髟』字部首,便會記起我曾經說過小刺蝟去剪頭髮的故事,知道『髟』字部首的字,都是跟毛髮有關的」。 這套非一般的飛行棋,讓學童邊玩邊學習使用不同的標點符號,導師更特意為各標點符號設計出角色性格及故事,令小朋友更容易掌握用法。(劉焌陶攝) 詞彙與生活結連 輕鬆活用 不過,去到小學階段,或許很多家長也有同感,明明子女的識字量不少,亦可以自行閱讀,但不知怎的,每到作文便頭痛,總是難以寫出好文章來,不是內容空洞,就是言詞單調,平日課本所學的詞彙,彷彿統統吞到肚子裏去,完全應用不出來。Stella解釋,這是由於孩子缺乏「真正」的體驗,平日所學的詞彙也沒有與生活結連,「或許很多場面、活動,孩子是經驗過的,只是那時那刻,爸媽或教師沒有特別拿出來跟他們解說,小朋友亦不會在意地把當刻的感受記錄下來,所以每到作文,腦裏便空白一遍」。 如何解救?Stella又是靠好「戲」!「烹飪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吸引的『遊戲』,所以我不時以烹飪結合寫作課。」像訪問當天,一班高小生便齊齊穿起廚師服,學弄薑餅人,不知就裏的,還以為他們在上烹飪班,但課室白板卻暗藏玄機,「實際上,今日同學要學習幾個形容人物的詞語,包括多謀善斷、嫉惡如仇、孔武有力、粗枝大葉、桀驁不馴和畏首畏尾,究竟多謀善斷的薑餅人、嫉惡如仇的薑餅人會有什麼特徵?由小朋友為他們設計表情。其間,他們需要想像一下,假如自己是這個巨型薑餅人,會怎樣拯救身處險境的公主?會有何奇遇?」Stella笑言,當玩過、吃過薑餅人後,小朋友便要乖乖坐下來把剛才天馬行空的想像,梳理出一篇短文章來。據她經驗,在如此氣氛下寫作,孩子會較易投入,亦不會視作苦差。 Stella鼓勵啟動孩子的五感去學習中文。她手中的釣魚機,是用來給幼兒更有趣味地辨別部首。(劉焌陶攝) 經歷過製作薑餅人,又天馬行空地想像一輪,小朋友需要坐定定梳理出一篇短文章來。(受訪者提供) 想提升幼兒的識字量,不一定要瘋狂抄寫,以圖卡結合跳飛機遊戲,一樣達到學習目的。(劉焌陶攝) (有片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6期]

詳細內容

有教無「累」:邊演戲邊學中文 代入角色更易明

雖然粵語是我們的母語,但識聽、識講,不等於識讀、識寫,對於很多小朋友來說,中文科一點都不容易應付。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學語文的種種困難,有資深教育工作者就決定來一招變「戲」法,結果教的不再勞累,學的又開心,創造雙贏局面。 文︰沈雅詩   變「戲」法教中文 師生雙贏(劉焌陶攝) 五邑鄒振猷學校的學生自幼慣於以戲劇形式上中文課,在這種氛圍下,大家都演得很投入,毫不怯場。(劉焌陶攝)   位於屯門的五邑鄒振猷學校,是其中一間擅於變「戲」法的學校。這天,記者參觀四年級校本中文科(古典文學與文化課程)的課堂,由副校長鄭麗娟親自執教鞭。今堂目標是讓學生學習「熟能生巧」這個成語故事。甫開始,鄭麗娟先簡介一些中國古代文化的知識,包括何謂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後,之後便正式進入課題。 互動演出 課堂無悶場 課文提到,北宋時期有個名叫陳堯咨的人,箭射得非常好,他住的那個地方,沒有人能比得上他,他也覺得自己箭術高明,很了不起。一次,他在花園練射箭,箭箭都命中靶心,看的人,無不拍手叫好。讀到這裏,鄭麗娟突然停下來,問大家:「如果我是陳堯咨,你們是圍觀者,看見我這個神射手,每次射箭也百發百中,你們之間會說些什麼呢?」 雖然孩子只得10秒時間跟鄰座同學商量,但大抵訓練有素,10秒之後,大家已經準備就緒,有男同學就像演員上身,張大嘴巴,露出驚訝的神情說:「係咪神仙嚟㗎?」另一個男同學則以另一種方法演繹,他拍着手叫嚷:「嘩!你好犀利吖!」 當大家演圍觀者演得興高采烈之時,鄭麗娟話鋒一轉,請學生思索,假如陳堯咨聽到旁人歡呼叫好,他又會有什麼反應呢?「各位,請給一個『定格』和心底話,你們猜他會怎樣想?」接着,全班學生起立,鄭麗娟如施展「魔法」般念着「3、2、1……『定』」,學生頓時像被「點穴」一樣,把設計好的表情、動作都一一凝固起來! 當學生轉換身分成為陳堯咨後,他們的精神面貌都跟剛剛扮演圍觀者時明顯不同,鄭麗娟走到其中一名男同學身旁,輕拍他肩膀一下,他就恍如被解了穴道,擺出超人變身的招牌手勢,並沾沾自喜道:「咁多人讚好,我真係好叻!」鄭麗娟又走到另一個男同學桌前,一拍他,他即叉着腰,交足戲囂張地說:「哼,我咁叻,肯定我係全世界射箭最勁㗎啦!」 40分鐘的課節,就在一來一回的互動演出下完結,既無悶場,學生亦牢牢記着「熟能生巧」這個四字成語。記者讚這班學生投入兼肯「交戲」,鄭麗娟笑稱,這是從小訓練出來,「他們由一年級開始,已經不時要在中文課堂做戲,所以都習慣了,不會抗拒,也不怕羞」。 鄭麗娟說,透過戲劇,尤其是代入角色的過程,可加強小朋友對人物,以及整篇文意的理解,有助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閱讀層次。(劉焌陶攝)   戲劇教育 提升學習動機 說到中文科演變,鄭麗娟算是在教育界走得比較前。早在10年前,她已經開始鑽研戲劇教育法,「當初是因為發覺小朋友的學習動機低落,尤其是學語文,因為中文科比較悶,而且自從推行TSA(全港性系統評估)後,香港語文課程的設計都是以考試導向,往往對準考試模式來教學,令學習變得機械化,進一步打擊學生的學習動機」。 雖然自己主修中文科,但鄭麗娟不諱言,這科不易讀,尤其是對小孩子,「有別於拼音文字,中文漢字偏旁部首很多,不同的組合,就會成為不同的字,要記着字形、結構及怎樣去寫,已有一定的先天難度;而且漢字有很多同音字、近形字、近義詞,一個字配另一個字,又可組成不同的詞語,由辨別到真正明白和應用,小朋友需要結合對整個語境的理解,其實是很困難」。 「有什麼方法,可以令孩子喜歡學語文,但又可以同時提升他們的能力呢?」這是當年鄭麗娟給自己的功課。她不斷研究不同的教學策略,終選上戲劇教育,於是報讀劇團開辦的戲劇教育課程,邊學邊實踐。摸索了一兩年,當掌握竅門後,在2012年,她正式替五邑鄒振猷學校各級撰寫校本中文課程,把戲劇教育法寫入教案之中,並正式推展至全校。 鄭麗娟表示,中文科引入戲劇教育,無疑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然而,這並不是戲劇教育唯一的效能,「其實透過戲劇,尤其是代入角色的過程,可以讓小朋友和文本之中的作者和人物作心靈的溝通和互動,當孩子進入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後,便能夠加強他對人物及整篇文意的理解」。 教師一聲令下,學生頓時像被「點穴」一樣,把構想中陳堯咨的表情、動作也凝固起來!(劉焌陶攝) 道具就地取材 發揮想像力 不過,記者心裏狐疑,課堂上既無布景,又無戲服、道具,會不會不夠「專業」呢?鄭麗娟似乎猜透記者的心思,她解釋:「我不是教演員,只是利用劇場技巧,去幫助學生學好語文,換言之,它最終目的是服務語文教學。」她續謂,教師不需花時間張羅布景、道具,反而更有利持久發展,至少他們不會被「大龍鳳」嚇倒,對學生亦有好處,「什麼都沒有時,小朋友便有機會發揮想像力,試過有學生就地取材,把課室的掃把當作豬八戒的耙,又把椅子反轉當騎馬,我覺得這是好事」。 學校採用校本中文課程,並加入古典文學與文化,幫助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劉焌陶攝)   深入理解文意 寫作細節豐富 轉眼間,把戲劇教育融入中文科已經有幾個學年,鄭麗娟感受到很大的改變。「最明顯是整個課堂面貌不同了,我們看得見學生對語文課的投入、雀躍,在戲劇過程中,他們都熱中於扮演不同的角色。另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多了。」她說,昔日傳統的中文課,都是以教師問、學生答為主,但自從變「戲」法後,師生的互動、學生的互動,都比以往多。當然,大家最關注的成績表現,也達到預期的成效,「在閱讀方面,學生對於人物內心的揣摩加強了,以致他們對文意、文章深層信息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反映出他們整體的思維能力和閱讀層次都提高了。另外,寫作方面也叫人欣喜,細節位豐富了很多,我相信,這是因為他們平日在課堂閱讀課文時,已經很習慣去挖掘細節,於是到他們自己寫作時,便會寫得比較細緻」。 ■有片睇︰bit.ly/2QGXDnn 學生正在模擬賣油老漢把「油」從銅錢的方孔中倒入「葫蘆」的過程,感受何謂「熟能生巧」。(劉焌陶攝) 透過互動演出,學生一起「腦激盪」,並說出很多課文沒有的詞彙,教師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劉焌陶攝) 學生通過創作繪本,訓練想像力和寫作技巧。(劉焌陶攝) 熱愛寫作的鄭麗娟,為各級親撰益智富趣味的繪本,其女兒則負責插畫部分。(劉焌陶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6期]

詳細內容

讀樂樂:信實的童真世界

《決定了!你就是我的媽媽》——文、圖:信實/譯者:陳瀅如/出版社:小天下(網上圖片) 《我想變成媽媽的手機》——文、圖:信實/ 譯者:游珮芸/出版社:小天下(網上圖片) 信實是我很喜愛的日本兒童圖書作者,他的作品題材充滿真摯親情,每每笑中有淚、引人共鳴。在忙碌生活中看看信實的圖書,讓父母有機會反省自己、回想養育孩子的初衷。有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可能只是父母對他們的愛和陪伴。 別以為把孩子帶到這世上,你就是他的大恩人。有沒有想過,其實是孩子在天上選了平凡的你當他的父母呢?《決定了!你就是我的媽媽》講述天使寶寶在天堂俯視凡間,在芸芸眾生之中,他揀選了其中一個毫不起眼的女士當他的媽媽。這個女士並不完美,饞嘴、愛躲懶,不懂做菜和打掃,雖然天神和其他天使寶寶都嫌棄這個媽媽,但這小孩就是喜歡,堅持選她當媽媽,更說要為媽媽帶來幸福快樂,不需要媽媽為他做什麼。 孩子有時候很頑皮,惹惱了父母,這是源於父母擔心教不好孩子。但試想,凡人都有缺點,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天真單純,他們也經常體諒你的不完美。要時常記起,當孩子呱呱落地、口水不停流、第一次叫爸媽、黏着爸媽撒嬌的時候,曾帶給父母們無比的幸福快樂,孩子是落入凡間的小天使呢。最後,書中的媽媽感謝天使寶寶來當她的孩子,天使寶寶也對媽媽說,「謝謝你生下了我」。相信這句說話會打動和融化任何父母的心。 夢想是得到媽媽關注 《我想變成媽媽的手機》是信實最新作品,道出了很多小孩心聲。故事中,老師在課堂上問學生長大後想做什麼,有的說要當消防員,有的想變成超人,主角小男孩寬寬含淚回答,希望成為媽媽的手機,因為手機更能得到媽媽關注,希望媽媽一直看自己。寬寬更用紙箱做了一艘船作為秘密基地,這是不准使用手機、不准看電視、小弟妹禁止進入的國家。如果偷偷把手機拿到裏面,便會被雷射光射成烤焦的漢堡。 「媽媽,你看看我」——是小孩子最常講的話,他們砌了模型、或是畫了幅畫、或是做了小手工,想跟媽媽分享喜悅,獲得媽媽稱讚認同。但若媽媽時常機不離手,只顧低頭注視手機,孩子看見媽媽敷衍回應,會何其失望。 數碼時代,熒幕裏的世界色彩萬千,父母有時候玩玩手機、放空一下,絕非十惡不赦。我們可跟孩子協議溝通,例如吃飯時不接觸手機、一起親子遊戲時擱下手機,有些時候則設為私人時間,可各自做自己喜歡的事,相信只要跟孩子心平氣和地商量,孩子會願意接受。 文︰Carol Ma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5期]

詳細內容

教學有辦法:攝影展呈現動人一刻 數碼小特工 鏡頭看世界

香港孩子出名生活忙碌,忙補習、忙溫書,對於身邊發生的事情,很多時只能走馬看花,未能好好欣賞。不過,聖若瑟英文小學的數碼特工(攝影小組),卻為了捕捉四周影像而四出探訪,欣賞城市的璀璨以及大自然的壯麗,以小眼睛的角度,拍出一剎那的獨特影像。即將到來的周六日,學校更為學生在文化中心舉辦攝影展,展現出這班小人兒眼中不一樣的世界。 文︰許朝茵 攝影學待人接物——4名數碼特工成員,從攝影小組中學到影相技巧,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提升了。(黃志東攝) 位於觀塘區的男校聖若瑟英文小學,大約15年前已組織了數碼特工。在採訪當日,記者與攝影師剛步入校園,便見到4名小組成員手持相機迎接我們。這班「小特工」雖然個子小小,卻拿着重實的數碼單鏡反光相機,在學校內走來走去,捕捉不同影像,看着他們熟練地調校光圈和快門,功架十足,連在旁的攝影師也不禁暗暗稱讚他們的表現。 資優課程 重點在構圖 創立攝影小組的教師之一鄭德明表示,數碼特工屬於資優課程,多年來培育出不少小攝影師,在第一代的組員當中,更有一個長大後成為了專業攝影師。數碼特工每星期有一次活動,主要是學習拍攝技巧,而學生所用的相機都是自備的,但鄭德明強調相機的功能並不是最重要,學生亦毋須追求最新型號的相機,「因為我們會提醒同學把重點放在構圖上,而且拍出來的照片,基本上只是調整光暗及對比」。 除了在校內找題材,小組每月亦有不定期的戶外攝影,每次主題不同,如花展或聖誕燈飾等。早前小組參加了「第三屆遊學台灣行程設計比賽」,把過往學校舉行的台灣遊學團的行程,改成一個名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逐台南的光與影」,以拍攝為主題的行程,更奪得冠軍,獲贊助去台灣將自己的攝影行程實踐出來。鄭德明補充︰「這個攝影行程的重點之一是影日出日落,因這些影像本身已充滿美感,對孩子來說,較易取得成功感,加上行程中也會參觀古蹟,所以稱為『那些年』。」 瞓身拍攝——學生在台灣旅行影相,為了拍到心儀的照片,不惜瞓身。(受訪者提供) 鄭德明(黃志東攝) 親子配合 關係更親密 另一名創立攝影小組的教師陳倩芝指出,是次台灣之旅亦是親子團,學生與家長一同參加,旅程活動當然是影相為主,不少家長及學生為了影得靚相,要互相合作,她舉例說:「他們在彰化其中一個景點玻璃廟拍攝夜景,當日橫風橫雨,一行人非常狼狽,但大人及小孩也沒放棄,家長為子女打起雨傘,學生則不停地拍攝,當孩子影到靚相時,親子間也很興奮,就算辛苦也很開心。行程中多了親子互動時間,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變得更親密。」 陳倩芝(黃志東攝) 化身導賞員 練表達能力 陳倩芝表示,學習攝影正好培養孩子的耐性及堅持,「就如在台灣阿里山影日出,學生要在清晨4時起牀,在山上等待,令他們明白想要得到成果,便先要付出,而且要堅持才有好的成果出現」。另一方面,她看到很多學生原本對攝影一竅不通,但經過數年培訓後,技術明顯進步,况且孩子不時到不同地方拍攝,開闊了眼界,自信也增強了。學生拍攝了多款靚相,學校也想製造平台展現他們的成果,故每兩年學校便把成員的作品集結起來,舉行攝影展。她表示,學生在展覽期間,會輪流擔當導賞員,向參觀人士解釋作品,從而可訓練他們的表達能力,「偶然會有不同國籍人士參觀,孩子更要用上英文表達,也可練習英語會話」。 講解相片——在展覽中,部分學生要化身導賞員,向觀眾講解相片內容。(受訪者提供) 學生心聲:學懂從不同角度看事物 陳侃言(小六)本身對攝影一竅不通,有次無意中看到一個以大嶼山作主題的攝影展,相中風景包括大東山及機場跑道等,「平時看這些地點只覺平平無奇,但從相片中看起來相當迷人,因而勾起我對攝影的興趣,之後參加了數碼特工」。而他今次參展的作品,是在台灣的一個鹽田附近拍攝的日落相,最特別之處在於相中出現了兩個太陽。「本身我想拍攝萬鳥歸巢的景象,但事與願違,鳥兒逐隻飛走。而當時我已影了很多次日落相,所以想有突破,便以雙重曝光的技術拍攝,讓兩張相的影像重疊起來,影出兩個太陽的效果。」小人兒影到了靚相,最開心莫過於受到爸媽的讚賞,「連爸媽也說『我都影不到這個水準』」。學懂影相,可留下美麗一刻外,也令他學懂從不同角度了解事情,「例如有個同學不小心弄污了我的功課,我不會即時罵他,反而婉轉地說下次小心些,再請教老師如何處理」。 (受訪者提供) 陳侃言(黃志東攝) 無心插柳拍出倒影 盧溢生(小五)和爸媽出遊時,都會化身為攝影師,為父母拍攝合照,慢慢培養出這方面的興趣。而他今次展出的作品攝於灣仔金紫荊廣場,運用了曝光變焦拍攝法(俗稱拉爆),在拍攝時轉動變焦,營造出特別的光線效果。「雖然當日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雨來,令地面積水,但意外地影到倒影效果。」他曾以這相片參加學界攝影比賽,更獲冠軍,實力更被家人認同,有親戚結婚時,也請他在婚禮上作小小攝影師。另一方面,他為了做好相展導賞員的工作,之前和媽媽練習多次,簡介自己的作品,從而提高了表達能力。 (受訪者提供) 盧溢生(黃志東攝) 美圖背後滿佈雨水 鄭鳴謙(小五)今次參展作品是在台灣彰化的玻璃廟拍攝,當日天氣惡劣,橫雨橫風,但正因在暴雨下,營造出廟前一個水氹,並拍攝出廟宇倒影的美照。「玻璃廟附近有個室內地方,可供我們避雨,但我們又想影相,所以每次衝出去影,兩三張後,便退回室內。每次拍攝鏡頭很快便佈滿水滴,要邊影邊抹,十分辛苦,但影到靚相也是值得。」 (受訪者提供) 鄭鳴謙(黃志東攝) 霸定好位捕捉煙花 向來喜歡影相的譚卓源(小四),一直有用手機拍攝,以為用相機影相,也是簡單地按一下快門即可,但參加數碼特工後,才了解到原來拍攝是涉及很多技巧,也學懂了相片構圖等技術。今次參展的相片是早前澳門的煙花匯演,「這是我第一次影煙花,7時已到現場霸好位,測好了光,再請教老師,才影到這個效果,自己都好滿意這張相」。 (受訪者提供) 譚卓源(黃志東攝)   ■INFO 聖若瑟英文小學第六屆學生攝影展 日期︰1月11日至1月12日(周六、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