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鬆一ZONE:「你係阿哥,讓吓佢囉!」

「你做家姐嘅,咁都同佢爭?」 「你咁惡對細佬做乜啫?佢唔識吖嘛!」 「你係阿哥嚟㗎,咪讓吓佢囉!」 「你兩個再嘈,我一齊罰晒!」 「點解你唔學吓你哥哥咁勤力呀?」 以上說話,是否好耳熟呢?父母曾脫口而出,也不足為奇!當然,明白父母說這些話的背後原因,是希望盡快平息兄弟間的干戈,用激將方式意圖鼓勵孩子上進……可是帶來的結局,總是適得其反——加劇手足之間的敵視情况。 父母言行不一致 惹偏心投訴 有時父母因孩子性別、年齡、眼見哪個較可憐等情况下產生錯覺,孩子一定正是被對方欺負,例如「佢係女嚟呀嘛!」、「佢仲細啫!」、「佢喊緊喎!」此外,父母在說話和行動上,都會出現不相符的情况,這邊說:「我兩個都惜!」那邊廂,行為上卻現真章——對大的要求嚴謹,要求他自己做;對細的則寬容對待,找多個理由為他開脫。這些無疑也會影響手足之情。 培養「手足情」必要做的3件事: 1.持守相同標準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會計算的。父母若稍為傾側在某方孩子身上,另一方隨即響警示——偏心——潛台詞就是「你不愛我了」!為避免孩子過多無謂揣測,父母宜持守相同準則,在公平尊重的原則下,在大家面前清楚表明父母一致的要求,不會厚此薄彼,清晰講解安排和處理方法。或許個別孩子在失意時,父母給予安慰,又怕換來另一方孩子的嫉妒,父母不妨在慰藉孩子的同時,亦鼓勵其他孩子設身處地去理解,明白對方的困難,而予以支持和鼓勵。這才是一家人嘛! 2.主動滿足孩子的愛 與其令孩子感到被忽略,而用爭寵或不當行為來吸引父母眼球,父母倒不如主動給予孩子「注視」,甚至「重視」。前者是最起碼的留意和回應:「我見到你好努力做功課。」而後者則是情感和行動上給予關愛和珍惜:「如果太攰,先休息一陣!」然後輕拍他肩頸。 3.積極建立「手足情」 融洽關係不會無端端出現的,就算人倫關係亦然。孩子不會因為血緣,或者大家有共同姓氏的關係,就會親密和諧。反而雙方處於共同的成長空間,會在僅有資源下,互相比併較勁。父母期望孩子相親相愛,就需為他們多建立平台,刻意製造機會——遊戲、合作、商量……透過玩樂,建立彼此開心的氛圍;合作辦事,就會發現大家的強弱點而遷就配合;在傾談討論中,才會發覺彼此有不自知的盲點,有商有量,取個大家都能夠接納的共識。 點•醒•家長 手足相爭,大家都是在競爭有限的資源,以及父母對自己的專注和愛。家庭是社會的微型縮影。孩子在家人相處中,縱使彼此間有執拗,也是人際相處的一種練習。現實上,父母不妨靜心細看,孩子喂哇鬼叫、開心扭作一團的場面,總比互相拉扯吵架的情况更多! 文:李淑輝(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慈慧幼苗」是一所致力拓展0至6歲幼兒培育及發展的慈善機構。透過互動資源平台及專業的家長教育培訓課程,教育公眾正確的育兒知識,啟導幼兒建立正向思維與正面價值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幸福拼圖:拍下「家庭幸福」照

疫情緩和,一切復常,在我服務的中學停辦了幾年的親子旅行又可以舉行了。不知大家是否都「餓」了太長時間,通告發出短短兩天,報名人數已超出預期人數接近3倍! 捕捉爸爸玩繩索、女兒攀石一刻 活動當日的早上,不少學生仍是睡眼惺忪,當中亦不乏一些「低頭打機族」。反觀家長都表現得非常雀躍,期待着一會兒的親子時間。我們選址在一個遠離市區的戶外康樂中心。首先是讓親子自由享用營地設施。出發前,我們向他們提出小任務:「請每組家庭商討後,參與至少一項營地活動,拍下『家庭幸福』照,轉寄到社工的手機。」不一回,手機屏幕上出現了無數張珍貴而有趣的相片:有兒子拍攝到爸爸戰戰兢兢玩高空繩索;有媽媽捕捉到女兒在攀石牆的英姿;有父子在籃球場上玩得大汗淋漓後一起品嘗甜筒的滋味;有孩子展示他與好朋友兩個家庭正展開足球機大戰、康樂棋交流、桌球聯誼賽……大家都在營地的不同角落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午膳期間,我們欣喜地聽到有家長告知:「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我的女兒跟我一樣喜歡打排球,以後放假,我可以與她有多一個活動啦!」我們又聽到有學生鬼馬地表示:「爸爸挺着肥肚腩都可以完成高空繩索,簡直是我的偶像呀!」這頓午飯,親子之間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大家的手機內不單只有遊戲,也存在彼此的幸福點滴。 創造相處時間 建立良好關係 下午部分,我們安排了親子工作坊,製作小飾物。有了早上共處的經歷,子女與家長之間的相處更融洽,亦懂得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阿仔應該會喜歡這個顏色」、「媽媽最喜歡薰衣草香味」、「阿女的選擇就是最好」、「爸爸的製作很有品味」……整個活動室內都充滿着互相欣賞、彼此關愛的聲音。 活動雖然完結,回想起來,一張張笑臉和一個個幸福的片段仍然在腦中蕩漾。 研究顯示,增加正面的家庭相處時間能增加家庭凝聚力,從而提升家庭幸福。要拼砌出一個幸福家庭,我們鼓勵大家主動創造一些相處時間。透過正面互動,發掘彼此的價值,建立良好關係,讓家庭變得更有活力。周末的時間,不妨與家人一同計劃有趣的家庭活動。社區內也有不少低收費,甚至免費的活動供一家大小參與。網上亦有不少「親子好去處」的短片,讓你輕鬆連繫社區資源。研究亦指出,家庭能連繫社區同樣有效提升家庭幸福。 這個周末,來給自己一個小任務,一家人往外走走,拍下「家庭幸福」照吧! 文:丁學勤(香港家庭福利會資深社會工作員)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幫助孩子面對聚散

移民潮下,面對聚散成為了許多人的課題,小朋友也不例外。在今個農曆新年,我與已舉家移民外國1年多、回港過年的朋友重聚。回到熟悉的地方,他們的孩子都顯得十分雀躍,外向的大女兒更結識到新朋友,相處數天已「friend過打band」。媽媽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感嘆「可惜認識得太遲」,擔心女兒和朋友分別時會難受,因為機票昂貴,此次一別後,可能要數年後才能再見了。面對離別,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感受,當看見他們悶悶不樂,甚至嚎啕大哭時,作為父母、教師的我們,或許會束手無策,情急之下只懂講些安慰的說話去平復孩子的心情,例如「你哋好快就會再見㗎啦!」、「乖啦,唔好喊住先啦!」這些語句可能暫時止住孩子的眼淚,但未必能幫助他們認識和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善意溝通 走進內心世界 幫助孩子抒發和接納離別的感受,避免長期壓抑和累積負面感受在心中,能更有效提升他們的身心靈健康,預防心理和行為問題。我們可以用以下「善意溝通」的技巧與孩子對話: 1.以「觀察」出發,避免評論和分析孩子的行為,着重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媽媽見到你皺晒眉頭,唔講嘢,眼有淚光,你𠵱家係咪好唔開心呀?定係有其他感受呀?」 2.透過「同理傾聽」的舉動,肯定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被接納,更願意表達自己和尋求協助。例如:眼望子女、身體傾前、點頭、簡單的語言確認(嗯……原來係咁……) 3.嘗試了解孩子感受背後的「需要」,協助他找到適當策略滿足需要。例如:當孩子說「好驚佢哋唔記得我呀」,可能是需要「友誼」,我們可以鼓勵他透過視訊通話和信息,與朋友定期見面和聯絡;當孩子說「以後無人陪我啦,得番我一個啦」,可能是需要「陪伴」,我們可以花更多時間與他相處,聆聽他的心聲,或幫助他在不同興趣班和社群中認識朋友。即使我們想不到可行的策略滿足孩子需要,我們也可以陪伴他們一同哭泣,去接納這些負面感受,而不是逃避、壓抑或批評這些感受。 從古詩學習抒發離別感受 在上學年,我們與伙伴學校合作製作了小三的跨學科課程,將「社交情意教育」融入中文科,藉李白的《贈汪倫》教學生面對離別的感受,亦講解同理心、關愛等價值觀,呼應教育局「以全面和綜合的模式推廣價值觀教育,不局限於特定課堂」的理念。 《贈汪倫》記載李白與好友汪倫送別的場面,教師以詩的內容為例,讓學生明白「感受無分對錯」:「這首詩寫村民唱歌跳舞,以熱鬧的氣氛表達離別。離別時可能會傷心、不捨,也可能會有感激、祝福對方的感受。我們的感受就像天氣一樣,有時晴、有時陰、有時雨,還有許多變化。不論正面或負面感受,都是我們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接納自己有快樂的時候,也會有失落的時候。」在另一節課堂,教師帶領學生撰寫一封給朋友的書信,在感講的感受詞彙卡幫助下,學生嘗試在信中分享感受,其中一名學生寫給最近移民好友的信,令人十分動容:「你好嗎?自從你去了英國定居後,你和你的貓過得好嗎?你愛吃那裏的食物嗎?這3個月我很孤單,小息時也沒有人跟我一起玩了。謝謝你能成為我的朋友。」 人生難免有聚有散,即使親友沒有移民,像升小、升中階段的轉變,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離別,需要適應和消化。各位家長和教師,讓我們一同以「善意溝通」,聆聽和接納孩子的感受,陪伴他們面對變幻莫測的生活。 文:李楚倩(「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故事拼盤:我筆下的「獅子山下」(一)

我是個不太勤於練字的中文書法愛好者。在來英的旅途上,隨行除了家當,還有三兩支在香港一直用開的毛筆、一瓶餘半的墨汁、幾本名家字帖和一些九宮宣紙。帶它們同行,就好比小孩子出門遠遊,在行李箱藏起自己心愛的小玩意,喊悶時有玩物相伴,心情又會好起來。 重拾毛筆 寫字打發時間 來英的第一個冬天,才真正明白什麼叫「長夜漫漫」:下午4點夜幕低垂,午餐還在消化,星月已出動。昔日當港媽,4時才開始趕忙買菜煮飯、帶孩子上興趣班、跟進課業的繁忙時段;英國的生活節奏比香港慢得多,日短夜長下,夜晚時間拉長了,即使把飯煮好,將全屋家務做好,看看時鐘,噢,還不過是晚上7點多而已,睡意未濃,怎打發才好? 因為無聊,我重新開始寫字。無無聊聊地隨心寫,每在網絡上見到好看的字體,便臨摹人家的作品,或單字,或中國詩詞,或近年香港流行曲歌詞……抄抄寫寫一段日子後,有天驀然發現,在被儲下來的習字紙裏,所抄來的文字堆中,竟有意無意地書寫了自我面對離散的心情和思緒,以及對香港的惦念。其中一件自娛的小作品是寫「獅子山下」四隻字(右圖),為了臨摹,我找回此經典港台電視劇的宣傳海報,把劇名抄了又抄,每一遍抄寫,那首家傳戶曉的主題曲歌與詞,便不期然縈繞腦際,隨熟悉的旋律而來,是我那還未褪色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成長憶記。 (作者提供) 過年寫超過100張揮春 寫書法,讓我的漫長冬夜變得不太難熬,更寶貴是,一筆一畫成了我手寫我心的情感出口,原來在面對生活的大變遷,我更需要如實地聆聽和接納真正的自己。在臨摹的過程,經驗過無數東施效顰的劣作,大多歸因於眼高手低,急於求成,心煩氣躁。每次將劣作扔進廢紙箱,也是把連自己都看不順眼的「舊我」一併丟棄,然後重提筆桿,將心歸零,重新修煉、調節,遇着老是寫不好的地方亦沒相干,只要好好包容當下尚未達標的自己,給自己打打氣就夠了。 嚴冬過去,在迎接龍年的日子,我寫了平生以來最多的揮春,足足超過100張,有部分送贈親朋好友,也有部分放在英國的香港人年宵市集出售,同場又即席教導對中文書法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寫揮春。由原來閉關式的自娛寫字,到帶着作品走進英國不同社區以書法與眾同樂,又是人生另一場奇遇。到底我遇見什麼?下回再分享。 文:CanCanMa 作者簡介:ungoogoo故事館創辦人、香港繪本作者,著有繪本《我不想唱歌》。曾任編劇、編輯及兒童節目說書人。原為跟女兒伴讀,後來體悟繪本的力量,愛上說故事;也因繪本,發現更多生命的寶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既是離別 也是啟程

「銀杏的果實全都一起睜開它們的眼睛。大家心頭一震。今天就是啟程的日子了。大家早就心裏有數,而且,昨天傍晚兩隻遠來的烏鴉也這麼說。」 去年,台灣聯經出版社把日本國民作家宮澤賢治的10本童話作品帶到華文文化界,除了沿用繪本原版多名畫家的精彩畫作外,更邀得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真美來翻譯——林真美本來就鍾愛宮澤賢治的作品,這趟更以志業的重量來執行翻譯任務,曾經帶着初譯文本,兩次到日本重走作家的生命軌迹,希望「把譯本裏頭的林真美一腳一腳踢走,把宮澤賢治放回去」,珍重再珍重。 小銀杏各有心思 踏征途 《銀杏的果實》是《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當中一個故事;既是離別之書,也是啟程之書。 銀杏樹媽媽生了1000個金黃色的孩子,今天全都要踏上未知的旅程,她傷心得掉光了扇形金黃色頭髮。快天光了,站在枝椏上準備出發的孩子們,各有心思—— 有小銀杏只想待在媽媽身邊,不要跟兄弟姊妹們分離;它們先是互相傾訴,然後互相道歉:「一直以來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請原諒我的任性啊!」「我也跟你一樣。請原諒。」…… 有小銀杏滿心期待變作黃色的星星,盼着烏鴉把它帶到藍天去;有小銀杏想要飛進杏樹國王的城堡,打魔怪然後娶公主…… 有小銀杏分享媽媽準備的薄荷水。「為什麼媽媽沒有給我呢?」「所以我才要給你啊。不可以怪媽媽哦!」出發在即,有小銀杏找不到外套,焦急極了,旁邊的小銀杏說:「你和我一起走吧!你冷的時候我可以借你穿一下。如果冷到受不了,我們就一起死吧!」…… 《銀杏的果實》(網上圖片) 作者:宮澤賢治 翻譯:林真美 出版社:台灣聯經 北風吹來 留下聲聲再見 北邊吹來像冰一樣的徹骨寒風,銀杏的果實一一從樹幹跳下去,留下聲聲再見。 北風披着如冰冷玻璃的斗篷,邊走邊笑着說:「跟往年一樣,今年也必須在這個時候互道再見、再見。」離別有時。 故事完結,宮澤賢治在旅程開始之前,把結尾凝住了。我們不知道小果實最後有沒有娶得公主,有沒有成為金黃色的小星星,會不會在途中死掉?但是銀杏媽媽一定知道,她的孩子全部都長成充滿善意的好孩子。那就,非常足夠了。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LEGO監獄起風雲 密室解謎 獄警逃犯大鬥法

「走犯啦!走犯啦!」LEGO監獄的獄警大喊! LEGO監獄以保安嚴密見稱,誰個犯人可以破解密碼,成功逃獄呢?以上正是LEGO密室逃脫遊戲的故事大綱。在這個密室逃脫中,小朋友可化身為「犯人」或「獄警」,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成功解難逃獄,又或是立下大功,捉回逃犯?   這個全港首個LEGO主題密室逃脫,由LOST密室逃脫及LEGO聯手打造,遊戲設計以LEGO CITY盒組系列為靈感,把LEGO CITY監獄島的場景還原放大,讓大家走進去體驗一下「監獄」生活。 在LEGO監獄逃脫主題中,大家要化身犯人,盡力尋找每個逃走機會!(黃志東攝) 監獄島場景還原放大 遊戲分為兩個故事主題,LOST銅鑼灣店及沙田店分別設定為「監獄逃脫」及「逃犯追捕」,銅鑼灣店的遊戲玩家會化身犯人,在約45分鐘限時內,要完成逃出牢房並到達廢棄礦坑的任務;沙田店的玩家會化身獄警,需搜索犯人留下的蛛絲馬迹,並將他們追捕送回監獄島。遊戲適合6歲或以上玩家,不過按難易度來說,監獄逃脫主題的謎題比較艱深,一般要高小或中學以上的玩家才應付得來,逃犯追捕主題則較適合小學生參與。 監獄島場景:密室設計還原了LEGO CITY監獄島的場景,當中一些道具和擺設更十分有趣,如巨型牙刷、馬桶及洗臉盆等,為這個牢房添上童真。(黃志東攝)  LEGO密室逃脫玩法與一般密室逃脫遊戲大同小異,玩家會在密室內尋找線索,並按照線索上的提示解謎,解謎成功才能順利通往下一關。這次記者與小模特兒試玩了監獄逃脫主題,「劇本」指出這個樂高監獄建於孤島上,四周均是危險的水域,不過監獄每年有一個年度檢查的日子,那時監獄內所有電子保安裝置都會暫時停用,改為人手巡邏,這便造就了犯人逃走的大好時機。作為「犯人」,必須找到兩項物品:獄警的衣物及離開時用的船隻。因此任務包括先要在牢房中尋找線索,然後逃到旁邊的儲藏室尋找獄警的衣物,並要找到通往地下廢棄礦坑的通道,從地底到達監獄中的各個設施。 在牢房中尋找到寶箱,便要開始留意四周的每一件物件,看看如何才能打開密碼鎖。(黃志東攝) 記住要找到適當的獄警衣物才能通關啊!(黃志東攝) 集合數理光影元素 考臨場反應 過程中不但要考智力,也集合了數理、光影、臨場反應和創意才能完成,當然有些謎題亦會令大家毫無頭緒,幸好LOST的主持人也會給予大家小貼士,令「犯人」得以順利過關,成功逃獄! 參加完真實版主題密室逃脫後,除了可在門前打卡影相留念,更可獲得$50 LEGO盒裝產品兌換券,於樂高認證專門店換領免費盒組。而除了兩個真人參與的主題密室逃脫遊戲,大家亦可免費在bit.ly/430odeV參與網上版LEGO密室逃脫,挑戰5分鐘闖關,測試一下自己的解謎能力。(黃志東攝) ■INFO LOST ×LEGO主題密室逃脫 逃離監獄島(銅鑼灣)、智鬥逃犯(沙田) 日期:即日至6月30日 對象:6歲或以上 費用:$250/位(大小同價,費用包括$50 LEGO盒裝產品兌換券) 地址:銅鑼灣霎東街6號、新城市廣場一期Play Park UB06 預約:losthk.com/booking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閱讀的幸福:脫掉面具 找回自我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1910-1999)是一位知名的繪本作家,他的作品《小藍和小黃》、《一吋蟲》、《小黑魚》、《田鼠阿佛》和《阿力和發條老鼠》都曾獲得美國凱迪克大獎,深受大眾喜愛。除了這些作品外,他還創作了《綠尾巴的老鼠》,這本書是讓我愛不釋手的繪本。 《綠尾巴的老鼠》講述了一群住在鄉下的田鼠故事。他們過着平靜、無憂無慮的生活,直到一隻城市老鼠到來,田鼠們請求他介紹城市的一切。他們對城市最棒的節日──狂歡節非常感興趣。狂歡節包括音樂、跳舞、巡遊,也有五彩紙片、彩帶和喇叭,最吸引人的是各種面具。作者用飽和度很高的色彩描繪了狂歡節的熱鬧氛圍,讓讀者完全感受到這個節日的瘋狂和戴上面具的樂趣。 《綠尾巴的老鼠》(網上圖片) 作者、繪者:李歐.李奧尼 譯者: 劉清彥 出版社:道聲 戴上猛獸面具 忘記本來善良面目 田鼠們無法抵擋狂歡節的誘惑,也舉辦了一次屬於自己的狂歡節,有一隻老鼠甚至把自己的尾巴染成綠色。在節日的高潮時,他們戴上了準備好的猛獸面具,變成了兇惡的野獸。他們高聲叫囂,用利爪和尖牙威嚇對方,田鼠們忘記了自己本來善良的面目,從此生活在猜忌和恐懼之中。這一幕中,作者將色彩的亮度降低,在黑沉沉的畫面中突顯出兇惡的目光和利齒,田鼠們的自我被這些怪物吞噬了。事實上,真正的狂歡節並不像城市老鼠所描述的那樣充滿色彩。 從田鼠們的經歷,我們可以深思真實與虛假的含義。我們常常戴上不同的面具來掩飾真實的自己,然後迷失在狂歡之中。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可能展現出不同的表現。我們是否會為了眼前的享樂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我們戴上虛假的面具生活,可能是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或是遮掩自己的缺陷。我們被迫放棄真正的想法,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結果迷失了自我。 這本書通過色彩明亮的插畫和寓意深刻的故事,向讀者傳達了重要的價值觀念。它提醒我們要保持真實的自我,不要被外界的虛假誘惑所迷惑,重要的是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善良,以及與他人真誠的連結。我們應該珍惜友誼,共同創造真正的快樂和狂歡,而不是被表面的浮華所蒙蔽。 在故事中,有一隻「巨鼠」出現,讓田鼠脫下面具,找回真正的自我,重過平靜的生活。李奧尼更希望我們能夠意志堅定,拒絕試戴任何面具,因為就算我們把面具脫掉,然後付之一炬,也會像綠尾巴老鼠一樣,留下了一些跟隨我們一生,永遠不能磨滅的記認。 李歐.李奧尼的作品以簡潔的文字和豐富的想像力而聞名。他的繪本通常以動物為主角,通過生動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圖,探索各種主題,如友誼、包容、自我認同和忍耐。他的作品不僅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也深受成年讀者的喜愛,因為它們所傳達的價值觀和智慧是我們人生每個階段也需要思考的課題。 儘管李歐.李奧尼已經離世,但他的作品仍然廣受喜愛。他的繪本不僅提供了娛樂,還啟發我們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義。他的作品是經典的,將繼續影響和啟發未來的世代。 文:何彥輝 作者簡介:現為港澳信義會小學校長,20多年來,倘佯在故事的懷抱中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用心推動兒童文學在學校的發展,相信文學的力量能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真、善、美的痕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八)

上回提及的「突顯強項」(signature strength),乃正向心理學當中的人類6大美德、24個性格強項中的突出優勢。其實,要培育堅毅強韌的孩子,家長不應只將焦點放於孩子的「最強」與「最弱」,而需要了解孩子的不同面向和優勢。每個孩子都擁有不同的性格強項組合,只是在每個人身上的比重不同,以及在不同的時候展現。24項性格強項可以分為以下6大美德類別: 認知美德:包括創造力、好奇心、判斷力、喜愛學習和洞察力 情緒美德:包括勇敢、堅毅、誠實和熱情 社交美德:包括愛和被愛的能力、仁愛和社交智慧 公民美德:包括公平、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 調節美德:包括寬恕、謙遜、謹慎和自律 心靈美德:包括對美麗和卓越的欣賞、感恩、希望、幽默感和靈修性 每種性格強項都是寶藏 電影《年少日記》中的有傑雖然學業成績欠佳,但個性乖巧,他的性格強項大概不在認知學習上,卻仍能展現出獨特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此外,他的調節美德強項展現在於他對別人的寬恕和謙遜,即使家長(特別是爸爸)與弟弟待他嚴苛與冷淡,但有傑大都能原諒和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自己亦保持謙卑。另一方面,他展現着強大的心靈美德強項,他深受漫畫家鼓勵,對美麗和卓越表現出欣賞,心存感恩與希望,盼望將來「總有一天會長大,成為想成為的大人」,並對日常生活中的嚴苛日子保持一定程度的幽默感,這些都使他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熱情的人。同時,有傑亦展現高昂的情緒美德,尤其顯示在他的堅毅和勇敢方面,即使面對困難,他也能保持樂觀和積極的態度。可惜當有傑向媽媽提出自己有情緒病徵狀時,卻被忽視,甚至責難,再加上在生活上的連串打擊,使有傑失去希望,造成無可挽回的結局。 香港社會競爭激烈,家長往往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忽視了其他的美德與性格優勢。其實每一種性格強項都是一種珍貴的寶藏,值得家長和孩子去珍惜和發揮。須知道孩子也是一個全面的個體,有效地培育孩子的性格強項,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也能使他們更能強韌抗壓。當孩子能夠認識並發揮自己的性格強項,他們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並從中獲得快樂和幸福。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日式養蟲記

對不起,如果你非常非常討厭昆蟲,看到這個標題,相信也會立即跳過。其實我跟大部分香港女子一樣,整個成長過程也對昆蟲沒有好感,只要看到牠們的腳在蠕動,已令我驚慌失措。 深信冥冥中有安排,大自然確實有股強勁的引力牽引,我先生喜歡各類生物,真的是典型連「曱甴也沒有打死過一隻」的男子。當我生下大兒子後,他更是對昆蟲有狂熱的愛戴,物以類聚,他的好友也是如此,家中養了多隻獨角仙、鍬形蟲、鈴蟲等,所以大兒子一直也很羨慕好友的昆蟲寵物。我家自從數年前的獨角仙仙遊後,再也沒有養過蟲,如同飼養其他寵物一樣,我們比較反對買賣,雖然他一直想再飼養獨角仙,但我們也拒絕購買,如果他自己捉到,我們准許給他飼養,但無奈一直也找不到。 借昆蟲圖鑑 分辨獨角仙和鍬形蟲 回帶到去年2023年春天,他跟好友在公園的樹幹裏找到一條甲蟲幼蟲,但因為是剛出生,還未能分辨是獨角仙還是鍬形蟲,所以他倆常常在圖書館借一些昆蟲圖鑑、如何飼養獨角仙和鍬形蟲的書,幸好日本有海量跟這些甲蟲有關的書籍,然後他倆開始慢慢分析,由牠的體型、頭部、腳等逐一研究,從牠的顎推斷它是一條鍬形蟲。其實兩種甲蟲的幼蟲也是靠腐木為生,一般將牠放入泥土,再放一根浸過水一晚的木頭就夠為生。問題是,他們研究過原來鍬形蟲的幼蟲比較適合放在一些菌瓶(日文叫菌糸ビン),瓶內的菇菌會有助幼蟲生長,但相反如果他們判斷錯誤,這條幼蟲是獨角仙的話,就有可能死亡。他們經過多番討論,最後決定維持放在泥土,再跟進生長過程才判斷。 (作者提供) 菌瓶生活一個月 幼蟲安然無恙 一年時間過去,他們每兩三個月會觀察一次,每次也想着今次幼蟲會不會蛹化,但每次也失望而回,因為牠好像沒有什麼長大,只是顏色稍微變黃,於是他們今次決定相信自己的判斷,大膽將牠放在菌瓶生長。一個月前我買好菌瓶,他們非常有儀式感地一同開瓶,一同用勺子小心翼翼地放牠進菌瓶,一同為牠祈禱,希望自己的判斷正確無誤,一個月後再看牠究竟是否還是生存。昨天終於來到一個月菌瓶生活的日子,他們倆一同看看幼蟲的生命迹象,誰知那瓶菌瓶內的菇菌相當硬,他們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挖開菇菌,最後要出動我先生合力才挖到,當他們看到幼蟲安然無恙,還非常生猛,開心到不得了。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兩個椰菜B,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相處藝術

近年又再流行性格分析,年輕人之間喜歡用MBTI的分析代碼打開話匣子。如果對文獻有正解,性格分析可以加深自我認識、改善團隊互動及人際關係。不過,網上資訊有時不盡不實,容易引起誤會,舉個例子,外向型及內向型的性格經常被刻板劃分為「喜愛夜蒲」及「獨家村」;但其實內外向性格分析,重點在「恢復精力的性格取向」:外向型人經過一周辛勞工作,會享受與朋友歡聚而恢復元氣;內向型人則希望靜靜地享受個人時間,沉澱及放鬆身心。兩個性格取態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更不代表外向的人不享受獨處,內向的人社交能力弱。 實感型爸爸 vs. 直覺型媽媽 老公覺得這些科學化性格分析工具很有趣,比生肖命理更實用。我們的性格類型完全相反,好聽叫「一凹一凸」,但可想像生活充滿小矛盾。其中一條性格組合是關於學習新知識、蒐集數據的時候,傾向是「實感型」還是相對「直覺型」。實感型的人比較注重現實細節,接收新信息的時候,先理解數據,掌握實證為本的例子;直覺型的人則比較關注抽象概念、持續發展,喜歡就着新資訊演繹未來的可能。 這一項,我們存在明顯分歧,例如當處理新家電的時候,老公傾向先閱讀說明書,我就會嫌他麻煩,傾向憑着產品的外觀直接嘗試使用。如果我要說服老公購買蒸焗爐,千萬不要解釋將來可以製作什麼美食,如何一物多用,他只會失去耐性並且否決購買。最有效的游說方法是拉他入去廚房,指出已預留空間放新的廚具,而且家用預算有盈餘,他就會點頭同意了。 當實感型的爸爸和直覺型的媽媽,面對小朋友教育安排,需要更多溝通技巧協調。老公想安排兒子參加復活節假期游泳營,連續5天上午9時(跨區)到達泳池。我聽完之後不置可否:現在是農曆新年還有一段日子才復活節假吧?况且要我每天送兩個大帝去游泳太辛苦了吧? 溝通協調 理性檢視雙方期望 彼時老公繼續用數據分析,什麼何詩蓓的泳會、早鳥優惠等,我完全聽不進去。聰明的他過了一天後換個游說方法:「老婆,有沒有發覺這個春天,你和大仔都經常鼻敏感、感冒,免疫系統好像大不如前?」 我心頭一暖,老公主動關心我! 「再者,我見弟弟好像長高了不少,但哥哥好像沒有發育。」 我都覺得哥哥真的比較瘦弱,讓我擔心…… 老公見我反思中便乘勝追擊:「所以真的要培養他游水習慣,訓練心肺之餘又會長高發育,讓我幫他們報名,老婆你放心,報名手續這些瑣事,我跟進就好了。」 我點點頭同意,覺得老公好像有點道理,就算辛苦都覺得應該要帶孩子上游泳營。 然後……怎麼覺得好似中了「言語藝術」的圈套? 就算性格相冲,一家人的溝通協調都是可以學習的。不論你是用MBTI作為框架,還是用流年生肖為話題,都是一個途徑讓你和另一半理性檢視雙方的期望,達成協議。沒有最好的「夫妻命」,只有更好的「相處藝術」,順祝各位,龍年家和萬事興! 文:彭梓雅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認證MBTI分析師。現職大學助理講師(臨牀督導),關注兒童及青少年身心靈健康。二子之母,積極實踐正念家庭生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