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育兒記:日本做快測唔容易

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新年快樂! 新一年希望大家可以遠離病毒,長期處於一線! 不是所有藥房有售 做一次約百元 去年聖誕節,覺得疫情好像稍微緩和,我們便大膽邀請好友來我家舉行聖誕派對,誰不知有一個朋友的先生稍有咳嗽,但他堅持自己並沒有發燒,只是因為轉天氣而喉嚨乾,跟我們大派定心丸。大家可能會問,若想知道有沒有染上新冠,在家做個簡單快測便可以快速知結果。可是在日本的抗原檢測並不便宜,藥房一盒一次的新冠病毒測試包也要1500日圓至2000日圓(約87至116港元)不等,更不是所有藥房有售。若懷疑自己「中招」想做快測,也要去藥房內的配藥處,由藥劑師解釋如何使用後才能購買,所以日本這裏並不是像香港般容易自己檢查,更不是家家戶戶也有存放檢測包。 過了兩天,我跟兩個兒子也覺得肌肉痠痛,弟弟更開始發燒。日本不少診所由新冠疫情開始後,不接受有任何呈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感冒徵狀的患者去診所,大家要先致電診所,預約「發燒外來」,有些診所提供電話問診,然後讓健康的家人到藥房取藥;有些診所會安排特別通道或時間給發燒病人,再有特別藥方提供給發燒患者。而且,診所一般也不會強迫患者做檢查,但每當發現陽性的話,便要通知政府上報情况,然後醫護人員會致電給患者,因應不同患者的情况送上檢測包,並計算需要隔離的日子,大家便要乖乖在家隔離,但如果自己是陰性,就算是密切接觸者也可如常上班、上學。 藥妝店退燒藥被搶購一空 只有香港買不到退燒藥嗎?其實日本也開始有類似的情况出現,幸好我們能夠拿到醫生處方的藥物,不然我家附近藥妝店的退燒藥也沽清,特別是小童的藥物,早在聖誕前已被搶購一空,有些藥妝店也用「英文、中文、泰文、日文」標明感冒藥或退燒藥只能限購兩盒,感覺回到2020年搶購口罩的時期。 雖然今次我們的病情不算嚴重,但仍然有點新冠後遺症,例如腹瀉、乾咳、氣喘等,加上撞正聖誕節被困在家14日(因為大家先後確診),所有旅行也要取消,感覺更難捱。之前我也是比較掉以輕心,但經過今次之後,特別是開關後,我也要小心,希望大家也能保持健康。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兩個椰菜B,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http://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自小培養回收習慣

環境保護的意識近年不斷提升,大家開始習慣使用環保袋,減少使用飲管等。但我認為香港在回收方面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紙包飲品盒因為收地問題令大家關注,玩具的回收方法至今甚至沒有什麼提及,更沒有相關數據可以讓人參考。回收是一種習慣,並能培養小孩的責任心,因此我們需要身體力行,以自身作為榜樣和他們一起養成潔淨回收的良好習慣。 廢物分類洗淨 方拿到回收點 當我開展了再生玩具店後,感受到浪費的嚴重度令個人的環保意識提高,同時開始培養回收的習慣。回收的習慣是指先將家中的廢物分類妥當,再洗乾淨拿到指定的回收點。有了這個習慣才發現每日使用的塑膠很多,疫情後需要增加外賣服務,因此使用了更多膠盒。以前都是用完即棄,你不會發現只要數天就可以儲滿一大袋膠盒。因為飯後即棄太方便,大家都懶於回收。回收後需要花時間分類,需要花時間清潔,甚至需要花時間運送。很多人會反問,值得嗎? 棄置原因多 忽略自己責任 香港人很懂得計算,但左計右計,從來沒有將責任放入計算的程式當中。我們暫停已經做了3年的玩具回收工作,因為我們已經負不起其他人的責任。還記得3年當中最深刻的一句說話——當天是星期天,是我的親子時間,突然有一個信息問今天能否前來收玩具,如果不能來就會將玩具丟到垃圾站。這個說話完全令我感受到,原來棄掉玩具是因為我。很多人會加上很多棄置的原因,包括太骯髒、不方便、沒地方,但從來不包括自己隨意的購物消費、不包括自己的浪費,而且它們是被丟棄到一個完全不影響自己的地方。我們想孩子學習到用一大堆藉口去包裝自己的問題,還是想他們學習面對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 分辨「想要」和「需要」 避免浪費 看似兩件完全不相關的事情,但反映出來的是教育孩子的價值觀。孩子的成長是模仿大人的樣式,要養成孩子有責任感,家長亦先要學會負責任,和孩子分享身邊的事物,讓孩子關心環境和自己的關係。我們亦可以教孩子分辨「想要」和「需要」,避免過度購物造成浪費。 最後亦希望更多人關注玩具回收的問題,因為香港沒有玩具的回收分類,我們只能將能玩的玩具變成二手玩具,再等待有心人接收。但較為陳舊和破損的玩具最後只能送到垃圾站。不要輕看教育的重要,因為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他們有機會參與決策,他們亦有能力去改變世界,但先要花多一點時間由個人習慣開始改變。 文:黎俊業(再生玩具店創辦人、註冊社工)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和甘伯伯出發去遊船河

  在繪本大師John Burningham離開的第4個1月,重讀《和甘伯伯去遊河》,感受裏頭溫暖又堅實的愛。 故事再簡單不過了。住河邊的甘伯伯有一條木船,一天要出發去遊河。他在路上陸續遇到小孩、兔子、貓咪、狗、豬、綿羊、雞、牛和山羊,他們一一請求上船,而且都是禮貌周周的。船愈來愈擠了,但甘伯伯都不拒絕,只在每次新成員上船時輕輕提醒:但是你不能晃來晃去/只要你不亂踩東西/只要你們不吵鬧…… 真是愉快的遊船河,大家都很開心。但是不久後,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山羊亂踢,牛亂踩東西,雞亂撲翅膀,綿羊咩咩亂叫,豬到處亂晃,狗招惹了貓,貓就去追兔子,兔子亂蹦亂跳,小孩大吵大鬧,船就翻,大家都掉進水裏去了! 甘伯伯散發淡定氣場 爸爸媽媽讀到這裏,大概滿滿的感同身受,甚至敵愾同仇——都是我們的生活日常啊!滿心期待新玩意的孩子,什麼條件都願意,可是一旦玩開了,便「老竇姓乜都唔知」,把該做的統統拋到九霄雲外。面對孩子闖出來的大小災難,有些大人抓狂、有的氣得跳腳、有的破口大罵,至少,也要給頑童一點臉色看看啊! 可是甘伯伯呢? 他領大家到岸邊,在太陽下曬乾身子,然後說:「我們穿過田野走路回家,是時候喝下午茶了。」在下一個滿頁裏,小孩和動物圍着滿桌的甜點和水果,一起笑咪咪地享受驚險過後的悠閒時光。甘伯伯散發着淡定又溫煦的氣場,坐在一旁微笑着呷茶。 想像力是最佳武器 這個畫面真美好。我忽然發現,自己不想當敵愾同仇的大人了,反而很想變身小頑童跟甘伯伯喝下午茶。畢竟,所有大人都曾經是愛闖禍的孩子,如果闖過的禍都能獲得原諒……真是強大的安撫力量! 「童年是艱辛的,成長充滿挫折,孩子面對各種身體規定,每天都在壓抑,只有想像力是最好的武器。」台灣繪本推手林真美說這個時,正在解析Maurice Bernard Sendak的經典作《野獸國》,小主角在幻想裏痛快地宣泄過後,帶着勇氣返回現實,迎向成長的歷煉。John Burningham跟Maurice Bernard Sendak是同代的繪本大師,也是少數能夠深刻體察孩子心事的大人。他選擇了另一種創作策略:就是要對孩子好、真誠地守護童年,有時還會輕輕地在大人額上戳一下,提醒他們:要記得自己也曾是孩子啊!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10個人為了1個人而奮鬥

阿根廷奪得世界盃冠軍時,回到公司,大家都來祝賀我,因為大家知道我是球王美斯的擁躉。雖然有人覺得,阿根廷將士用命,領先再被追和,還有鬥志咬着牙關堅守到最後,是因為他們都很愛國,願意為國家付出一切,不過,我寧願相信另一種想像中的解讀:我寧願相信,球場上10個人,都在為1個人而拚命。 那10個人,有好幾個比美斯年輕差不多10歲,少年時代視美斯為偶像,可惜,偶像球技雖高,奈何屢次飲恨國家隊大賽。正當美斯步入足球的暮年,少年人卻加入了國家隊,他們興奮地發現,可以與小時候的偶像並肩作戰。我確信,在那些重要時刻,他們心裏想的不是自己,也不是國家,而是為了一個人,為了一個應得到最高榮譽而未得的人,奉獻他們的一切。 好人好波有好報 我確信,當年輕的前鋒拚命地在中前場飛奔着去防守,他心裏想的,不過是為那位已經35歲的偶像去分擔一些粗重工夫,節省他的一些體力。我確信,當阿根廷門將撲出12碼,他腦裏想的,一定是自己曾經說過的真心話:「我會為美斯而死!」 本來以為偶像高高在上,但是實際接觸過後,他們發現,美斯真的如他所言,他真心覺得,做一個好人,比做一個好球員更重要。他不會因為心情煩躁而推開小球迷,相反,發現有小球迷被保安粗暴對待,他會出言制止,然後主動為孩子送上簽名。比賽中,有觀眾衝進球場和美斯合照,美斯一動不動,讓對方得償所願。當一名年輕球員,第一次加入球隊,因為天生的紅頭髮被同儕嘲笑時,美斯作為老大,一錘定音,說:「大家不要再用那個花名稱呼他,他不喜歡。」這個年輕人結果在一場比賽中用關鍵的入球報答了美斯。 當美斯在中場丟失了球,繼而導致對手入波,所有隊員,神情仍然堅定,沒有一個人有任何抱怨。大家心裏想的可能是:我們一定要贏,不能讓美斯承受責難,一定要讓他圓夢。 被愛的孩子更聰明 這種想法,究竟是什麼呢?原來這就是所謂「愛」。 美國有一項研究顯示,孩子被愛,會變得聰明。我的確如此相信。理由簡單,因為有愛,所以孩子不太害怕犯錯,並且有足夠的魄力去嘗試新的做法。他試的方法多了,自自然然,變得愈來愈聰明。 美斯入球之後,會做一個雙手指向天的慶祝動作。那是為了紀念他10歲時離世的外婆,因為外婆是當時唯一鼓勵他踢足球、由衷讚美他的天分、每天不辭勞苦接送他到球場訓練和比賽的人。 因為在愛的環境中成長,美斯學會了足球和待人接物。 多年之後,美斯圓夢,隊員圓夢,阿根廷人高興,許多不是阿根廷人的球迷也高興。美斯那位在天上的婆婆,看到這一切,也會很高興。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一年之計在於……

迎接2023年,大家是不是也在寫新年願望,或在回顧過去一年的重要大事?對小朋友來說,一年是很長的時間,轉眼一年,可以由牙牙學語到說出完整句子。半年間已由只能飲奶到吃固體食物,三數月已經可以由站立到走路。 新年伊始,你打算如何跟孩子一同展望新的一年?以下3件事,也許值得跟孩子一同在新年進行: 人生有些不如意 成長必經功課 1.開始你的感恩日記 「新年快樂」是踏入1月1日,大家都會跟別人說的祝福語。但快樂本身從何而來?快樂從不應掌握在別人手中,而是自己的選擇。知足常樂,大家都懂的道理。當我們不把自己所有的視為理所當然,不事事與人比較,不着眼於自己沒有的,就會明白自己也身在福中。物資豐裕的一代,可能都忘了幸福並不是必然。有時我們誤以為預備充足,替孩子掃平前路,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卻忘了生活有一點挫折、人生有些不如意,才是成長必經的功課。不論在順境逆境,也都可以感恩。新一年,就讓數算恩典成為我們的習慣。 父母以身作則 最好的鼓勵 2.跟一個壞習慣說再見 我的小女兒在5歲前是一名「喊包」,也許她以為喊能解決所有問題。哭本身並不是錯,每個人也有情緒及難處,但只能用哭來宣泄心情,不會表達真正感受,不處理內在情緒,就需要更好的處理手法。能學會表達感受,即使傷心時會哭,也沒有問題。認清問題所在後,每個人都樂意變得更好。 每個人也有些壞習慣、小缺點,不妨與孩子談談,新一年要如何跟「它」說再見。父母最好的鼓勵,永遠是以身作則,我們也一同跟自己一個壞習慣說再見,與孩子一同進步,一同做個better me。 記錄當下理想 對未來期盼 3.動筆寫封信 可能不到幾年,信件真的成為稀有物件。不過我還是很「老土」,依然覺得信件本身有一定溫度。新年可以試試拿出紙筆,寫封信給5年後、10年後的自己(看過電影《給十九歲的我》的讀者想必感受良多),讓孩子好好記錄當下的理想、對未來的期盼,他日對照當天的純真。若不想寫給自己,那就把信寫給一個你覺得很重要的人,告訴他為什麼他在你生命中更重要?一封信,可以大大祝福及滋養收信的人。 記錄當下與好好說再見,是成長的功課。新一年讓我們一同帶着勇氣,勇往直前!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細B選幼園 博升私小直資 問◢ 我家小朋友在2021年9月出生,是細B。現在報讀PN(學前班),獲朗思國際幼稚園(美孚)、綠茵英文(國際)幼稚園(浪澄灣)、明慧國際幼稚園(太子分校)取錄,並正等待康傑中英文幼稚園(青衣南)面試。至於學之園幼稚園及國際英文幼稚園,由於是細B恐怕沒有機會。若不考慮地點,哪一間學校較好?主要考量是升小,本人較希望孩子升讀私小或直資,例如九龍塘宣道小學或保良局陳守仁小學,目標是入讀協恩中學(但協小已斷龍及協中似乎收不多協小生?)或其他九龍城校網Band 1中學。以上幼園請問應如何選擇? 答◢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升讀出名私小或直資亦可以理解。如果上網仔細查閱3所幼稚園概况,你都會找到各校畢業生大致到哪些小學。要留意一點的是,資助津貼小學的取錄講求分數與抽獎運,與讀哪一所幼稚園無關;私立與直資小學則以面試作標準,所以與幼稚園有關。從網上各幼稚園提供的資料,朗思國際幼稚園(美孚)去年有畢業生獲保良局陳守仁小學、九龍塘宣道小學取錄,明慧國際幼稚園(太子分校)則在往年有相關紀錄。你當然可考慮朗思,但去年有學生獲取錄,不一定代表今年也有。 ■馬鞍山靈糧 藉遊戲快樂學習 問◢ 小女現在收到兩間幼稚園學位,分別是馬鞍山靈糧幼稚園和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幼稚園,請問這哪間比較好?謝謝。 答◢ 參考教育局之評核報告,本人給馬鞍山靈糧幼稚園的評級為(從A++至A-)最高的A++,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幼稚園為A。如果你選校的標準是讓女兒透過遊戲來學習,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可以揀馬鞍山靈糧幼稚園。 ■東涌選區內幼園 抑或遠征九龍塘? 問◢ 現居東涌,小兒在家中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喜歡探究新事物和音樂,但對外比較內斂,不夠自信心。現於佛教真如幼稚園(東涌)上PN(學前班),K1則已報考佛教真如幼稚園、東涌的保良局張潘美意幼稚園及九龍塘的香港創價幼稚園。請問以上3間幼稚園應如何選擇較適合? 答◢ 參考教育局之評核報告,香港創價幼稚園之評級為最高級A++(從A++至A-),保良局張潘美意幼稚園為A+,而佛教真如幼稚園為A。如果你不介意小朋友長途跋涉到九龍上課的話便選創價,否則可選張潘美意幼稚園,這樣便不用每天勞師「遠征」也。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幼園STEAM 從小自主學習

普遍香港中小學,皆在課程規劃、專題研習或課外活動中加入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透過多元化形式開展校本課程。幼稚園課程注重整合,若在學習範疇中整合STEM元素,有助養成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及解難的思維。 近年,STEM進一步發展為STEAM,加上藝術(Arts),透過將數據視覺化和藝術化,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幼稚園推行STEAM教育,可以透過日常活動拓闊幼兒的學習領域,激發自主學習與主動探索的興趣。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幼兒需要具備積極主動的探索動機。因此,早期STEAM活動可與有趣的生活現象連結,以學習興趣和經驗為基礎,透過師生互動,共同協商達成親身體驗式探索學習的教學方式;也可運用跨領域學習範疇引導發展校本課程,用作教學設計與行動研究。 注重多感官探索 以遊戲引導幼兒 幼稚園的STEAM活動較注重多感官探索,教師以遊戲引導幼兒,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例如,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近年發展的「大自然與生活」校本課程,教師帶領幼兒在中心附近的「生態園」,觀察和探索生態園系統、種植場系統、草地生態系統和生物養育系統,並在自然探索中加入科學現象、科技、工程和數學的概念;同時融入藝術創作,例如,幼兒觀察和體驗戶外生態園的環境,不同庭園與池塘的設計和用途,然後將戶外學習經驗帶進室內,以繪畫形式展現蒐集的資料,透過藝術活動、肢體動作等展示和分享,並與同伴和教師共同商議設計「小小生態池」。 建造「小小生態池」 探索多元化STEAM材料 幼兒在實際的觀察和探索中,了解魚缸和池塘的區別,並透過教師引導,藉動手操作、觸摸材料、記錄、設計和實驗等方式,探索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運用測量和簡單機械原理建構有意義的學習。幼兒建造「小小生態池」的過程中,初步探索多元化的STEAM材料,例如是水泵、塘泥、石頭和水生植物等。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探索中透過「鷹架策略」,積極鼓勵幼兒自主探索,透過設置「物理基礎」,聚焦發展幼兒的「心理基礎」,從而幫助幼兒有效探索學習。整個歷程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還能發揮創造力,積極主動地探究科學概念。 早期STEAM教育,讓幼兒從小建立科學探索和解難精神;包括:善於探索、勇於發問、敢於創新、樂於解決生活困難等素養,也為幼兒增添自主探索的學習經驗,預備銜接幼小的跨學科思維。 幼兒在塘泥上面擺上小石頭,參與建造「小小生態池」。(作者提供) 文:胡馨允(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胡若思(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校長)、黃世澤(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家校合作=家長教師當伙伴

是第29屆了,你參加過多少次呢?這項目每年都舉辦一次,藉「敬師卡」讓家長教導子女向教師表示謝意,家長也表揚教師功勞,強化敬師意念。通常學校都會把收集好的「敬師卡」張貼在學校當眼處,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可以細心閱讀,暖暖心窩。 這運動其實也有推動家校合作的功用,家長和教師關係和諧,自然就能促進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合作。但家長如何體會到教師的教學熱誠呢?每年一次寫卡活動又足以加強家校溝通嗎?如果家長能夠不時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更能貼身看到孩子在教師的培養下成長,幸福滿滿地學習,必然會有感而發地感謝教師。 「全家幸福小冊子」 建立健康生活時間表 有參與「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的小二家長,這樣回饋教師:「親愛的老師:這本『全家幸福小冊子』讓孩子和家人建立更好的健康生活時間表,邁向更規律的生活!感謝老師!」孩子在認識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常識科主題時,焦點不止在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是要了解全家人的健康狀况,然後為家人建議保持健康的方法,包括創作健康食譜、飲花茶、做運動、種植及養寵物來療癒心靈,以及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在6星期內,家長透過孩子親手炮製的「全家幸福小冊子」,不斷看到孩子認真地為自己的健康張羅,又把學校的知識和技能帶中回家實踐,家長必然感受到教師在過程中用心的帶動和指導。 走出班房認識社區 家長亦因着以孩子為中心的課程,而變成積極正向的教師好伙伴。不論是小一、小二或小三孩子,都會走出班房認識社區去。這時候,家長最能發揮「教師好伙伴的角色」。「感.創.做」的教師會先給家長們講解走出班房的意義,告知在社區探索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包容孩子不正確的路線選擇,容讓孩子表達意見,遇上意見分歧要鼓勵孩子自行解決。家長們會發現,正如教師所說,只要忍着嘴巴「袖手旁觀」,就能親眼見證孩子們如何分工協作解難。當然不一定看到成功的結果,但能見證孩子怎麼處理失敗和挫折,對家長亦同樣是一份滿足。有家長在學習歷程檔案這樣說:「謝謝老師介紹不同的社區設施給小朋友們,也啟發到他們想辦法去幫助別人!」除了協助教師推行社區探索課外,家長還會明白只要給予孩子空間,孩子便能發亮,展現學到的態度、技能和知識。 有參與計劃的學校還邀請家長,協助教師評估學生的常識科實作,與學校一同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氛圍。為了確認孩子掌握到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回饋家人的愛等概念,教師們製作了不同主題的配對圖卡及工作表,讓學生到不同的挑戰站做實作評估。實作評估需要大量人手,教師們相信家長是可信靠的伙伴,遂邀請家長回校主持不同的挑戰站,記錄每一名學生的實作評估結果。原來家校合作也可以推行多元化評估啊! 「培育一個孩子需要整條村莊一同合作」(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感.創.做」常識科課程讓家長和教師成為伙伴,共同建構孩子的成長軌道。家長在學校的角色變得更主動,更鮮明地支持並協助學校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理念。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玩創校長:爸媽不是因你優秀才愛你

當父母的,一定愛自己的子女,由於每個父母自身家庭背景成長不同,所以每個父母表達「愛」的方法也不同。如何表達愛子女的方法沒有對錯,但如何讓孩子感受到「愛」卻是一門學問。當我們每天與孩子相處,很多生活瑣事操作,如30分鐘內吃完飯、20分鐘內洗好澡等,有時讓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不少爭拗。更甚者,當談及學業成績、做功課、默書考試等,更令不少子女與父母產生衝突,讓我們當父母的忘記了愛子女的初心,也有時窒礙了孩子們感受父母的愛。 父母對子女是無條件的愛 華文文化裏,亦有一種「因子女孝順父母,所以父母愛子女」的概念,使我們不時衝口而出:「如果你不聽話的話,不配合的話,爸爸媽媽不愛你。」 我當然不是鼓勵父母縱容子女,讓子女行為及態度上完全不受控制及監管,但我們需要認清一點,父母對子女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這份無條件的愛,亦讓我們對子女產生很大的期望,期望自己子女變得優秀,父母用盡一切方法培育孩子比別人在學業、比賽都更出色,亦出現了華文地區獨有的課外活動文化。 在我看來,香港家長對課外活動有兩個極端:有一些家長為子女的活動時間表編排得密密麻麻,每天放學後有不同的班組,星期六上午及下午各3個不同的活動,目的讓小朋友更充實度過每一天,為子女爭取每一個參與比賽的機會。另一些家長,認為這樣的生活太過壓迫,一個課外活動也不為子女報名,放假有空的話帶子女郊遊去,家庭參與一些簡單不同的聚會,隨心出發,讓小朋友自由地成長,讓他的童年盡情放空,享受每一天。 「成敗歸因」能力轉移 究竟為子女報多少個課外活動才是合適?是否課外活動愈多愈好?要了解這些問題前,最好了解為何要學童參與不同課外活動的原因。我們很容易理解年紀細的時候學習樂器、外語、舞蹈、運動是最好的時機,但當然有時過早壓迫孩子學習,只會揠苗助長。但一般情况下,適當為子女安排課外活動,除了讓他們充實時間,建立身心有益的興趣之外,最重要就是「成敗歸因」的能力轉移。「成敗歸因」指的是當小朋友失敗或成功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有正確的概念去理解成敗的原因, 明白到成功非僥倖。例如當小朋友參與一場田徑比賽得到獎牌,讓他明白努力練習就是成功之道,他便可以把這個學習經驗,轉向其他能力方面,如果想中文成績進步,也需要同樣地努力練習。反之,也要讓孩子通過不同的活動,明白到今次失敗並不重要,只要下次努力,也能夠成功。如果孩子從課外活動上得到以上經驗及能力,將來面對人生不同的挑戰及困難,也當用上「成敗歸因」的正確思維,便能面對人生各種的挑戰。 農曆新年將到,假期之間父母有更長時間與子女及家人一起相處,讓我們再次在歡慶節日裏一同反思生育子女的初心,不是因為我們的子女比其他人優秀,所以我們才愛他們,無論孩子的個性、外貌、能力如何,作為父母也要珍重上天給我們這個小禮物,用愛好好栽培他們成長。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教學網誌:FB.com/mrchuclassro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教女無方:孩子為何要說謊?

蘇菲記憶中的第一個謊話,發生在她約4歲時。根據蘇菲的回憶,她當時去上畫班,母親給她一筒薯片,讓她可在休息時吃,但當時的母親卻規定她只能吃4塊,蘇菲也答應了。畫班完結,母親與蘇菲回家去,母親沒有問及蘇菲吃了多少塊薯片;直到晚上,蘇菲突然自首,告訴母親其實她吃了11塊,並有點驚訝母親不知情。 聽到媽媽開門聲 關電視扮做功課 蘇菲媽記憶中蘇菲的第一個謊話,發生在她小一時。根據蘇菲媽的回憶,她當日忘記了因何事早了放工,回到家開門時,聽到應是電視發出令人愉快的卡通片聲音,但家門一開,突然寧靜,電視已經關了,蘇菲在做功課。她沒有問蘇菲有沒有看電視,還是邊看電視邊做功課;直到換好衫,安頓好一切,跟蘇菲傾偈時,才問她是否剛才在看電視,蘇菲停兩秒,然後哈哈大笑說有,並把如何聽到開門聲即關掉電視扮做功課的過程繪影繪聲地描述出來。 記憶中的以後,蘇菲似乎只有說和不說,不說也勉強不了,她也沒有說謊話的需要。 我訪問今日已經成年的蘇菲,她說其實講真話的後果沒什麼大不了,告訴母親吃了11塊薯片,或是超時看電視不做功課,也沒有什麼難以承受的後果,成年的她分析當年無知的自己,是因為她腦裏對於後果的想像不及騙了母親內疚的難受,所以也就不用說謊。 曾經閱讀過一本書,書中提及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比懲罰孩子更重要。 告訴父母真相有何後果? 友人孩子一向乖巧,但某天卻因科學測驗不及格,欺騙父母當日沒派科學卷,但現今家長群組資訊流通的速度與威力,是孩子想像不到的。父母好快揭穿了孩子的謊話,不但擔心孩子的科學成績,也擔心孩子會應驗「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預言,狠狠地教訓孩子說謊的何其不道德。父母的憂心我是明白的,但我也要問一個關鍵的問題,孩子若告訴父母真相會有何後果,父母沒有回應,不久再次強調難以接受孩子測驗成績不及格,也擔心孩子會繼續說謊。 誰喜歡說謊那種忐忑不安? 成年人應該比孩子有更多說謊的經驗,我們反思一下,誰會喜歡說謊那種忐忑不安?尤其欺騙所愛的人那種難受自責的心情。若沒有非常擔心出現的嚴重後果,一般人都不會選擇說謊,若孩子能解決或面對問題帶來的後果,也不會選擇去說謊,若父母對於做錯事的孩子不會有過度的身體或情緒的懲罰,反而會陪伴或教導孩子如何解決問題,相信孩子會坦然告知一切。 畢竟,說到謊話,我們比孩子了解得多。 文:蘇菲媽 作者簡介:中學副校長,女兒蘇菲中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切體會培育子女的迷惘,有意栽花花未必發,也非無心插柳柳能成蔭。如今借位分享蘇菲成長路,希望同思貼地教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