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無方:媽咪群組

寫稿之際,收到蘇菲好友媽媽相約下一次聚餐的信息,又到媽咪們約會談心、抒懷減壓的時候。 19年前蘇菲入讀幼稚園,我因為工作不能接送蘇菲返學放學,對她的校園生活想有更多了解,於是加入媽咪群組便成了其中一個方法,以求獲得更多資訊,掌握更多「情報」。說起來,這19年來建立過的群組,竟有近20個之多,而到了此刻仍然活躍的,只剩下2個;細看其功能,多以飲食玩樂為主題,不錯! 善用「情報」 促進親子關係 除了不能接送蘇菲返學放學外,事實上我也幾乎不可能出席她學校的活動(如運動會、市集、聖誕崇拜、才藝表演等)。因此,群組內媽咪傳來的活動相片彌足珍貴。感謝蘇菲好友的媽咪們,一直為蘇菲拍下不少值得回憶的相片。當然,更實際是這些群組能提供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資訊情報:校長何時退休、教師的性情風格、各科測驗日期、第2天要帶什麼回校,甚至比較子女測驗得分、參加的比賽、獲得的獎項、溫習進度等。面對這些信息,大家會如何處理? 掌握資訊情報本意是好的——假如這些信息成為家長與子女的傾談話題、促進親子關係的話。可是,這些信息往往會令家長比較子女上報的資訊量、成績、學校表現等,一般慣作杞人的家長更會心生憂慮,負面情緒引導負面思考,繼而推斷子女在學校一定是不留心、態度懶散。進一步化為行動,便會對子女不斷提點,加以指摘,影響關係。 難得同行者 彼此扶持成長 得知別家孩子成績好、獎項多、溫書快,何不也學習拍拍手,替人高興?孩子有孩子要走的路,不應簡單比較。同一個群組,各樣的資訊,集中了解孩子的學校氣氛文化,把握有趣話題跟孩子討論,反能促進彼此關係。若要培養孩子為自己事負責任,便不應事事提點,也不要代勞;若發現孩子真的甩掉學校許多重要資訊,便嘗試找出切合孩子的方法去幫助他,勿讓孩子對這類家長群組反感。 手機上近20個家長群組,許多都是因為假期活動或旅行而建立的。其中2個群組,到今天仍活躍,那是我曾經留下許多情緒的群組,那是我曾經得到不少鼓勵的群組,那是我們曾經一起成長、大笑大哭的地方。任何資訊都比不上我在迷茫中有同行者,比不上我在低潮時有人打氣,比不上我在得意時有人擁抱。於我來說,最有用的群組是精神心靈支持的群組,讓我更懂得成為好媽媽。 回覆了蘇菲好友媽媽的信息,期待我們的約會。這2個群組應不會有刪掉的一天,我們仍在人生的另一段路彼此扶持,學習如何迎接子女高飛,自己活得更美。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蘇菲媽 中學副校長,女兒蘇菲中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切體會培育子女的迷惘,有意栽花花未必發,也非無心插柳柳能成蔭。如今借位分享蘇菲成長路,希望同思貼地教育。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伴你開創閃閃發光的未來:讀寫障礙童也具備無限潛能

讀寫障礙是常見的特殊學習障礙,它的主要表現特徵是在認讀及默寫文字方面有明顯困難。基於本港的研究,估計大約有10%至12%學齡兒童有輕微至嚴重的讀寫障礙。回顧過去,不少成就傑出的名人均有讀寫障礙,例如提出影響深遠的相對論的天才理學家愛因斯坦。由此可見,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只要以毅力克服困難,未來都有望成為頂尖人才。 讀寫障礙主要源於腦部結構及功能出現先天異常。即使兒童成年後,這些症狀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存在,現時並未有完全根治的方法。讀寫障礙的兒童擁有正常水平的智力和口語能力,但在讀與寫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1. 誤解或忘記字詞讀音;2. 混淆字形、讀音、意思相近的字詞;3. 筆順或筆畫方向不正確;4. 調亂中文字的部件位置等。由於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在學習語文方面遇到不少困難,他們的學業成績較遜色,因此常被誤認為欠缺各方面的能力,導致他們的自我形象低落,社交溝通及情緒管理亦相對較差。 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各有不同特徵,因此我們需要按個別情况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學習計劃,不宜只用同一套標準及訓練方法。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讀寫障礙的徵狀,應向專業人士如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等求助。專家能透過觀察小朋友的行為情緒、做智能測驗及讀寫能力測驗等,盡早診斷和介入,為孩子制訂最適合個別學習需要的教學方案。 家教合力喚醒潛能 家長在讀寫障礙兒童的學習歷程中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孩子的學習進度相對緩慢,需時較長,建議家長投放較多時間陪伴子女溫習。家長亦可在家營造學習場景,例如將中文字放大成海報尺寸,張貼在家中當眼位置,方便孩子隨時認字。在讀寫障礙患者的學習過程中,家長的支持十分重要。當孩子遇到挫折,感到氣餒時,家長應多為小朋友打氣,鼓勵他們不應輕言放棄,要繼續努力,持之以恆。 除了因材施教,我們亦應重視發揮讀寫障礙兒童的潛能。去年港大教育學院的言語、語言和閱讀實驗室完成首個有關中國讀寫障礙兒童的創造力研究,發現讀寫障礙兒童比其他兒童在非語言創造力方面擁有優勢。因此,教師和家長宜制訂以「強項為本」的學習策略,引導有讀寫障礙的小朋友找出自己的強項和發展已有的潛能,探索更多元化的出路,讓他們按自己的能力為將來規劃。教師及家長可着重這些孩子的過人之處,推動他們多培養不同的興趣,例如音樂、體育、美術等。家長可讓孩子盡情展現和發揮創意,協助他們建立自信,甚至參加比賽爭取殊榮,展露才華,讓他們獲得同輩和群體的認同,促進個人成長。 除了教師和家長的幫助,社會各界人士也應多認識讀寫障礙兒童的長處,而非只着眼他們的不足之處,更不應標籤和歧視他們。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孩子創意非凡,只要我們多花時間全面了解,並以持續的耐性理解他們,便會發現他們妙想天開的創作點子能為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驚喜。如教師和家長有機會看到這些孩子的畫作和表演,請給予更多掌聲和鼓勵,這將有助他們的成長路變得更順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佟秀麗教授(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同志學生:聽不到看不到真實的我

今年5月,兩名中學生被發現墮樓死亡,我感到很難過及痛心!過去兩年關於學童自殺的報道,主要集中於學業壓力或因疫情引致學生缺少社交支援,卻較少關注同志孩子獨特的精神健康需要。孩子成長階段會探索性傾向,卻因性傾向偏見,令孩子的聲音無法準確地被聽到。一個來自宗教學校的孩子告訴我,因害怕學校不接受其同性性傾向,就算受到性傾向欺凌和羞辱,亦只能將情緒埋藏在心。他認為自己是「罪人」,甚至感抑鬱、產生自殺的念頭,都不敢找教師和學校社工傾訴;直至遇上校外社工,願意提供安全的輔導空間,才能把心中的感受抒發出來。他說:「學校看不到我,就算看到也是看到『必須悔改』的我,卻聽不到我真實的心聲!」 非異性戀被視為不道德 澳洲學者Adam Hill的團隊今年4月發表的文章提到,遭受性傾向歧視和欺凌是同志青少年自殺傾向的預測指標。社會心理學者Gregory Herek提出性傾向偏見的概念,意指個人或團體視異性戀為唯一「正統」、「存在」的性傾向,視非異性戀為「次等」、「不存在」的性傾向。學校在課程、輔導系統,甚至校規上,有意識地不承認非異性戀學生的存在,無視其成長需要,或是利用專業權力,認為學生的性傾向「必須改變」,使他們被羞辱、抑壓的情緒埋藏心中,日復一日,在學校感孤立,苦不堪言。 Hill的團隊在一項針對4000多名14至21歲同志青少年的研究發現,曾經遭受性傾向欺凌,參與性傾向改變治療或來自宗教家庭的參加者,自殺風險都較高。美國學者Amy Green的團隊去年1月發表研究,收集了逾2.4萬名13至24歲同志青少年的數據,發現若得到成人和朋輩包容其性傾向,過去一年自殺未遂的機率會降低40%至45%。 我在本地的研究中,邀請了60多名社工深入訪談。有受訪者指在服務或培訓機構中,有社工試圖用宗教價值觀將性傾向的偏見合理化;亦有受訪者指在有關社工專業操守課堂上,講者以宗教價值觀套用到社工實踐上,認為非異性戀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如同志學生的朋輩或身邊的成人,理解性傾向偏見帶來的精神健康風險,在生活及學校制度上包容接納孩子的性傾向,可令孩子有更大的空間去探索自己。事實上,教師與社工的專業守則應從學生的最大利益出發,如遇上專業與個人宗教價值觀的衝突也很常見,可尋求專業督導,協助自己在面對價值觀衝突的情况下,仍以學生的最佳利益為依歸。教師及學校社工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建立關係,聆聽他們的內心掙扎,理解他們能夠肯定自己的喜樂!另外,也可作為橋樑,轉介學生至社區的同志學生支援服務,如小童群益會的同志青少年服務及LGBT+/Ally Paulinians學生支援,使他們得到朋輩互助,減低孤單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黃大仙鑽石山  出色學前班推介 問◢ 家住鑽石山,女兒即將適齡入讀PN(學前班)。我們家附近有鑽石山靈糧幼稚園,但未來一兩年或會搬家,並希望日後上直資或私立學校。想問鑽石山靈糧幼稚園質素如何?有什麼同區的幼兒園值得推介? 答◢ 參考教育局質素評核報告,本人給鑽石山靈糧幼稚園的評級為僅次於A++的A。所以此校無論在學與教、行政管理及持續發展、學校文化、給予兒童的支援幾方面都很好。鑽石山屬黃大仙區,值得考慮的學校頗多,其中東華三院群芳幼兒園、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彩雲幼兒學校、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強幼兒學校比較突出。 女兒不喜歡寫字  怕入官校太催谷 問◢ 我們即將搬入元朗區,校網為73,但不太熟悉當區的學校,請問南元朗官立小學、光明學校和元朗商會小學哪一間較好?女兒愛發問,不太喜歡寫字,官校會不會比較催谷呢? 答◢ 如果用「世襲超收額」來排位,光明學校和元朗商會小學在73校網9所小學中分別排名第2和第4,所以前者排名較高。至於官校會否比較催谷,沒有專家做過這方面的調查,所以無證據證明官校比較催谷,傳言不宜過信! 叩門4校沒回音  建議致電問一問 問◢ 兒子在40校網,獲派大坑東宣道小學,由於位置相對遠離住處,所以在長沙灣附近已叩門4間小學,但全部沒有回音。請問我現在要寫信給校長?還是等之後有waiting機會呢?想問7月中之後還可能有學位給候補生嗎? 答◢ 如果不想被動的在家乾等,可以主動給學校一個電話,詢問兒子的機會,以及如有機會何時會接到通知。寫信當然可以,但等回覆的過程比較慢,校長如比較忙也未必會回覆。7月中應該大局已定,除非突然有學生轉校或移民,才會有學位給候補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趙榮德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受難者的故事

「父親關在牢裏面,被槍決了,我們等於是被關在外面。因為我們這種家庭,管區警員是隨時要來查的,按照強制規定的話,一個月查兩次。現在我們是覺得說,平不平反已經無所謂,反而背上父親的這個罪名,我們覺得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墓地上,台灣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家屬李坤龍,向一眾繪本創作者娓娓道來:「受難者的故事,寫不完也講不完……」 寫不完,講不完,也畫不完。 就人權議題創作繪本 這是台灣「人權教育繪本徵選計畫」的一個瞬間,辦到第3屆了,每回都徵來對人權議題有興趣的創作者,一起學習幾個月,再交出面向孩子的作品。創作者先從故事出發,聆聽政治受難者、受難者二代、歷史學者的分享,也隨空間研究者走進獄中,想像24小時不關燈的囚禁生涯。完成首階段的歷史探索後,便是大量的閱讀和思考碰撞,譬如什麼是民主、威權和戒嚴?怎樣才能用圖文說好那樣重要的事? 也要請心中有議題的繪本作者,千萬千萬,不要忘了繪本的首要對象:兒童。兒童權利推手和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真美溫柔地提醒:「你的兒童觀會反映在你的作品裏面,然後你的作品就會泄漏你跟兒童的距離。」了解兒童的特質,不是要壞心腸地利用和植入唯一的答案(慎防那樣立心不良的壞蛋!),而是要尊重兒童,投入他們的世界,一起開拓更遼闊的思考空間。架好了劇本,畫好了初稿,創作者要回來面對真實的人,不單互相討論,還要與孩子、受難前輩、繪本編輯等講述、朗讀、聆聽、觀察。 我在成果分享會的展示櫃前,靜靜翻看這些用心的作品,忽爾鼻酸。 世上沒有能關住風的籠子 「不久以前,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城市裏的倉庫、工廠、小學、醫院、寺院、戲院、三合院都變成監獄,專門抓走不相信政府的人,要讓所有人再也不敢違背政府的意見。有人什麼樣奇形怪狀的監牢都坐過了,有人再也沒有回家……」 《牆裡的人》,周武翰圖文 「世界上沒有一個能關住風的籠子,也沒有一面牆能擋住雲彩……」 《願望信》,倪韶圖、郭昱沂文 抱歉我只能撮取當中幾句文字。以後以後,多希望我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捧書共讀,一起細味那些高牆擋不住的故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蘇美智 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兒童權利捍衛者倪匡回到了宇宙

最喜歡的作家有3個,第一個是倪匡,第二個是倪匡,第三個也是倪匡。 香港回歸25周年,一派歌舞昇平,不旋踵,倪先生回到外星人C身邊。倪先生最後一本衛斯理小說《只限老友》最後的結尾如下: 只限老友的結尾 「是不是接受溫寶裕的邀請,一時之間很難決定。不過老朋友卻很容易知道我究竟做了什麼樣的決定:若以後再也看不到衛斯理記述的故事,事情就很明顯了!」我們再也看不見衛斯理,事情明顯不過。他終於接受了邀請,離開了地球。 2013年,曾以自由寫作人身分為《明報》採訪倪先生,首先自認書迷,還把女兒拖下水,說女兒也是書迷,倪先生聽了很高興。話鋒剛起,倪先生忽問:「你做了自由人多長時間?」我算了算,答道:「怕有兩三年吧。」倪先生提高聲調說:「可以這樣為生,你幹得不錯!」 這就是倪匡,平地無事,一個小書迷,還會腦筋急轉,給你美言兩句,讓你快活。那個訪問,我提到了他的雜文結集出版得少,他說雜文有時間限制,結集出版,時空不同,別人不知你說什麼;我說除了罵共產黨,你的雜文還有許多篇是為兒童權利奔走疾呼,這些觀點,放在今天社會一樣擲地有聲。 衛斯理「上身」 他有一篇雜文名為《偉大》,是講他贊成一家人寧願一星期沒有牛油吃,也要給兒童買一頂漂亮的帽子。因為一星期不吃牛油,很快便會忘記,但兒童得到一頂帽子的快樂卻可以記憶一輩子。那時因為有兒童模仿《幪面超人》的動作而跌死,全港輿論聲討電視台,要求禁播片集,好像只有倪先生發文,為不能發聲的兒童發聲,捍衛兒童享受娛樂的權利。 小時候沉迷衛斯理,不能自拔,課堂作文,動輒「衛斯理上身」,前一句「陡地面色一沉」,後一句「露出了詭異絕倫的表情」,還會加一句「自小受過嚴格武術訓練」。不問情由,模仿衛斯理,自得其樂,樂此不疲。中學的中文老師讀了,忍不住留下評語:「看衛斯理小說太多,中毒甚深!」 看見老師的評語,我沾沾自喜,因為看衛斯理而能「中毒」,我視為讚美而不是批評。長大了,我漸漸明白,倪先生文如其人,大筆如椽,或口伐舌擊,鞭撻人性之惡、極權之醜;或舌綻春蕾,妙語如珠,一字一語,如黃河之水,從天而降。一座看官,或驚或笑,或喜或懼,或慚或怒,有的拍案而起,有的拂袖而去,更多的觀眾歡呼喝彩,大叫「安哥」。 寫作界的外星人飄然遠去,留下腦電波,駐守在能讓孩子自由呼吸的空氣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張帝莊 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Peppa陪放電 滑草賽跑玩不停

「噶!噶!」Peppa Pig跟大家say hello!最喜歡與家人和朋友仔一起玩耍的Peppa Pig知道小朋友與她一樣「無時停」,所以特別邀請大家到九龍灣一起坐小火車、玩滑草、參加跑步競賽,齊齊過一個充滿活力的假期! 室內展覽遊戲館 適合幼園初小孩子 很多小朋友都和Peppa Pig一樣喜歡到戶外玩耍,但近期天氣總是陰晴不定,經常打亂大家的計劃。不過好消息來了!全新室內展覽遊戲館「Peppa Pig玩樂日互動特展」,不但可以讓大家歎住冷氣周圍走,更有不同遊戲設施,絕對滿足到小朋友和爸媽需要。這個適合初小及幼稚園孩子的遊樂場,集打卡、軟墊玩樂區、投影互動體驗及動感小遊戲於一身,讓大家走進Peppa Pig的動畫世界,在充滿童真的布景中盡情放電。 合照留念——Peppa及弟弟George會不定期現身於他們的家居場景中,小粉絲可以與他們一起合照留念。(朱安妮攝) 體驗滑草樂趣——這個「滑草場」是幼兒體驗版,速度不快,小朋友只需聽從工作人員指示,便可安全地體驗滑草樂趣。(朱安妮攝) 跳泥潭——每逢大雨過後,Peppa和弟弟George便會第一時間走到草地跳泥潭!想在室內體驗跳泥潭樂趣,小朋友可以走到投影區中,等待雨後彩虹出現,這時只要在地上的泥潭跳動,便會看見泥漿四濺的有趣畫面!(朱安妮攝) 小司機——動畫中豬爸爸經常駕車接載Peppa和家人外出遊玩,今次大家就可以成為小司機在車上打卡影相。(朱安妮攝) Peppa列車——Peppa列車已經在車站等候大家!經過小迷宮後,大家便可排隊上車。列車沿路軌走動一圈,小朋友可在車上欣賞Peppa家四周的風景。(朱安妮攝) 虛擬賽跑——虛擬賽跑道可以讓幾個小朋友一同比賽,大家選定自己想要的角色後,便可站在角色位置原地跑動,同時看着熒幕中自己代表的角色能否最快到達終點,更可以到旁邊的頒獎台拿獎盃影相留念。(朱安妮攝) 軟墊玩樂區——軟墊玩樂區有各種遊樂場常見的遊戲體驗,包括彈牀、波波池、滑梯和彈跳球等,這區要穿上襪子才能進場,大家記得預早準備。(朱安妮攝) ■INFO Peppa Pig玩樂日互動特展 日期:即日至9月12日 開放時間:7月31日前逢周五上午10:30至下午5:30(每節120分鐘),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9:30至晚上7:00(每節90分鐘) 8月1日後逢周一至五上午9:30至下午5:00(每節90分鐘),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9:30至晚上7:00(每節90分鐘) 地址:九龍灣常悅道18號富通中心一樓PORTAL 6311 收費:$228起(分成人、小童及親子套票) 訂票:bit.ly/3yaB2nN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Leila(註:模特兒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先同理自己 再面對關係

「我知道要同理兒子,我明白佢咁做(偏差行為)係為咗得到我嘅關心。但我真係做唔到,每當我見到佢,我就覺得好攰,點算好?」在剛過去的家長共學小組裏,一名媽媽哭着說。我們常鼓勵大家「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句說話不但適用於親子關係,更適用於家長自身。 在家長共學小組,我透過一連4節的小組接觸家長,與他們深入了解善意溝通,並嘗試應用於親子關係及教養上。在小組的開首,都會讓家長們分享自己最近的感受。臨近考試周,大部分家長也選擇了「緊張」、「擔心」和「壓力」等感受。我問家長們會如何回應這些感受,他們紛紛說:「無咩可以做,考完先算啦……」為人父母,即使自己感到有壓力,仍然希望為子女着想,當個好的照顧者。因此,父母習慣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放在一旁,希望先處理子女當前的狀態和需要。 親子關係如氣球 遇摩擦爆破 我常以一個比喻理解親子關係:家長和子女各自是一個氣球,家長總希望這兩個氣球能夠靠近彼此;而氣球會因生活的經歷慢慢充氣,譬如是教養子女的困難、打理家中事務的煩惱、學習壓力、與同學相處的不快等。如果這兩個氣球各自充氣而不以為意的話,滿滿的兩個氣球走在一起,稍有摩擦便會「嘭!」一聲爆破。猶如在親子關係中,各自帶着不同感受相處,以為彼此還有空間承載,怎料稍有張力便會觸發衝突。因此,善意溝通鼓勵大家「同理他人」前,先「自我同理」,察覺和接納自己正面和負面感受,確保自己有充分空間和意願時,才連結彼此。這樣可以避免氣球過分充氣,傷害彼此,亦能達至持續且有效的溝通。 自我同理4部曲 讓我以文章開首的例子與大家分享「自我同理」的概念,請大家代入這名媽媽,嘗試逐步了解。 第一步:找出自己的感受 面對兒子拖延的行為,我感到疲倦和無力 第二步:感受背後的需要(粉紅色字是指需要) 嘗試問自己:「如果對方不再做這樣的行為,對自己有什麼影響?」 可能的回應:「我會得到內心平靜,我們的相處也會更和諧。」 可以再問:「如果你們的關係更加和諧,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可能的回應:「我們能多花時間相處,互相關心。」 第三步: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感受和需要無分對錯,容許自己這一刻面對兒子會感到疲倦,不想與他相處,不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加以批評,媽媽可能會出現的想法:「我唔可以放棄個仔,有責任協助佢溫習。」 第四步:找出滿足需要的策略 嘗試以多元的策略滿足自己的需要:內心平靜、和諧 例子:外出散步、聽音樂、透過文字記錄想法、與能夠聆聽自己的人分享感受 以上練習未必一次到位,或需加以嘗試,提高自己的覺察,才能充分地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當察覺自己沒有空間或意願同理他人時,不妨向子女溫和地表達:「媽媽𠵱家需要啲空間,我喺房休息15分鐘,之後再好好咁同你傾。」 「要接納自己可以係一個唔完美嘅媽媽,真係知易行難。」媽媽說,或許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不容易。希望「感講」能夠繼續陪伴各位學習,邀請大家一同嘗試「先同理自己,再面對關係」。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翁幗婷(JUST FEEL感講項目主任) 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玩創校長:與幼兒談未來

  當你知道自己將會成為父母的一刻,新手父母最關心的,當然是安排孩子的房間、由誰照顧嬰兒的起居飲食、是否聘請陪月協助照顧、嬰兒車是否輕巧方便等;當小孩成長到1歲左右,父母便開始思考幼兒的教育問題,是否為孩子報讀學前預備班(Pre-Nursery),幼稚園應報讀上午班、下午班還是全日班等。 幼兒家長集中照顧眼前孩子的需要,眠乾絮濕處理小朋友飲食衛生等問題,是非常合理的情况,家長可曾會和牙牙學語,仍未明白社會實况的孩子,討論50年之後的未來? 怎樣裝備孩子切合未來需要? 教育對於人類來說,有多重的意義,包括學習知識、技能、態度、正確價值觀及社交相處等,更重要的目標,就是為了未來社會需要,預備有相應技能的人力資源。經歷2年多疫情新常態,我們更加清楚科技的日新月異完全顛覆了人類不同的意識形態,當我們看着自己年紀小小的孩子,我們不清楚他們的未來會面對什麼樣的挑戰,他們會否仍需戴着口罩度過餘生?但我們清楚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他們將面對的挑戰及困難,將是我們這一代人從來未見過及經歷過的,人類明顯需要與上一代不同的能力,如溝通、協作、世界公民性、創意等。我們究竟要怎麼樣裝備我們的孩子才能切合未來的需要? 聯合國在2015年與193個國家簽訂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當中包括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重兵壓境、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等難題。如果我們能夠讓孩子從小明白這些世界性的議題,開拓他們對普世價值的眼界,對未來學習一定有相當的裨益,但難點在於我們如何讓幼兒明白這些複雜的概念。 因此,我和我的學前教育團隊一同開發了一個讓2至6歲學生,明白及掌握SDGs概念,同時培訓未來學習能力的課程——Young Minds Global(YMG)。這個課程以幼兒學習能力範圍為基礎,並配合YMG特別為這個年齡學生設計的課程框架,通過「啟發」(Inspiration)、「探索」(Experience / Exploration)、「創造」(Presentation / Creation)及「社會影響」(Social Impact)4個階段, 讓幼兒一步一步體驗未來世界的需要。 年紀小也可為未來帶出改變 以 SDGs「潔淨食水資源」為例,教師先會用適齡的繪本故事The Water Princess作引子,讓孩子明白非洲村落沒有乾淨水源的苦况,之後他們利用不同物料,動手製作便攜式濾水器,並嘗試用不同方法把泥水淨化。最後他們製作實驗攤位,在校內向其他同學及家長展示探索成果,期望影響各位珍惜食水。雖然幼兒作品,未能與小學生或中學生的發明品相提並論,但讓幼兒體驗SDGs背後的價值及理念,以及告訴他們一個重要的信息:「年紀小也可以為未來帶出改變」,這一點更加重要。 學前教育是為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家長在日常照顧孩子中未必能夠完整地與他們探索未來,但通過適當的教育設計,也可以讓孩子裝備成為未來21世紀需要的人才。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教學網誌:FB.com/mrchuclassro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早產兒的一呼一吸、一跌一碰

恩恩(化名)是一個早產兒,性格溫順可愛,但她的成長一點也不容易。出生時,她有心漏問題,幸好經修補手術後並無大礙。後來,又被發現單邊聲帶麻痹,一直需跟進觀察。 恩恩小時候爬行時,肚子總是貼着地面,到1歲8個月才學會自行走路。現在她快3歲了,理應會跑、會跳吧;可是她連走在平地上,也會經常無緣無故地跌倒,亦較多用腳尖走路。她走路10多分鐘,就會喘氣累透。她平常較少說話,且聲音細弱。 家居鍛煉核心肌肉 當恩恩俯身拾起地上的玩具時,動作看起來總是有點古怪。她彎腰時,腳跟離地,膝頭過度向後彎曲,怎樣也蹲不下來,甚為吃力。 經詳細的物理治療檢查後,發現恩恩體能發展遲緩。因核心肌肉、大腿前方及髖部肌力弱,以致過度運用小腿肌肉去活動,令動作欠靈活,阻礙體能發展。 恩恩的聲帶麻痹及心臟問題影響心肺功能;另外,她主要運用胸式呼吸,呼吸較淺,胸腔的縱向比例明顯收窄,形態扁平。正因為恩恩的核心肌肉較弱,故未能協助固定下方肋骨,讓胸腔能進一步擴張發展。事實上,核心肌肉不但扮演維持良好姿勢與平衡的重要角色,它的發展更會影響呼吸效能。 因此,在恩恩的物理治療訓練中,除加強大腿和髖部肌力,以及平衡控制外,亦透過手法、運動貼布及運動去鍛煉核心肌肉,並伸展胸腔,練習呼吸。 以下為一些簡單的家居訓練: 1. 伸展胸腔 俯臥,雙手撐地,抬起上身,而盆骨貼着地面,維持10至20秒,做3至4次。 伸展胸腔(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作者提供) 2. 升降機 仰臥,曲膝,放小玩具在肚子上。吸氣至小玩具微升,呼氣至小玩具降下。做3至5次,重複2至3組。 升降機(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作者提供) 3. 大力士 推着重物向前走5至10呎,做3至5次。 胸腔結構及心肺功能會影響體能表現,例如耐力、姿勢、動作平衡等。因此,為早產兒作體能訓練時,別忽略胸腔結構及呼吸系統所帶來的相關問題。 如對以上內容有疑問,請向物理治療師諮詢。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及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陳綺華(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