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幾年前,女兒從課外書中得知不丹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之一,更在地圖上標示着這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海拔3000多米高的「天空之城」,嚷著要我們帶她到那裏尋找快樂。今年暑假,她的夢想成真了!
我們在曼谷登上了前往不丹的小型客機,兩個多小時後,終於看到高聳巍峨的喜馬拉雅山山脈, 看得女兒目瞪口呆。著陸後,遊客們都被那古色古香的機場吸引著,大家不停地拍照,捨不得離開停機坪呢!
地大物博,川流不息
不丹的面積是香港的38倍,但只有約80萬人口,即每平方公里只有21人。相對每平方公里擠滿7400人的香港,不丹的人均空間比香港的足足多350倍,非常富空間感。
不丹境內河川匯集,清涼的冰水從各個喜瑪拉雅山峯流下來,淙淙流水為這「天空之城」帶來了動力和生產力。不丹國皇善用天然資源,讓水力發電成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所產生的電除可供全國使用外,亦供鄰近國家如印度購買。其次的經濟來源是農業和旅遊業。
因果循環,著重平衡
不丹是佛教國家,人民深明因果循環的道理,所以特別愛護大地,尊重生命。不丹國民重視環保,為了保育生生不息的大地資源,農民不會使用農藥耕種,所有農產品均是有機食品,吃進口中的蔬果份外甘甜。為了感受一下喜馬拉雅山脈的靈氣,我們的行程不乏上山、下田和下河的美好時光。 在行山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不丹人民愛護大自然和「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良好公民素質。
不丹政府為了在城市發展、保育自然環境與文化承傳間取得平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例。當中包括所有新樓宇建築必須依從傳統建築特色為設計藍本,樓宇高度不可超過六層,以確保不丹獨有的建築文化和手繪工藝得以承傳。政策禁止興建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以免玻璃幕牆和摩天大廈破壞大自然的和諧。除了建築特色外,不丹人的日常 衣著也別具特色,並沒有因為全球一體化的衝擊而摒棄國家獨有的民族特色。 細心觀看,國民的衣袖皆向外反摺了一下,原來這穿衣特色是有典故的。男女國民平日所穿著的織錦掛裙,就像我們中國的古裝。 活在這富有建築特色的「天空之城」,我們仨仿如回到數百年前的古代,與現實社會隔絕了。
雖然旅遊業能為國家和人民帶來豐裕的收入,但過多的旅客會影響本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引致交通擠塞、帶來污染、造成環境及生態系統的破壞等等。在權衡輕重後,不丹政府決定發展「高質素、低破壞」(High quality, Low impact)的旅遊業,每年只容許10萬外國人申請到訪不丹。亦拒絕「自由行」的旅遊模式,遊客必須由當地的專業導遊和司機接待, 方能獲批旅遊簽證。
究竟在這個簡樸的國家,為什麼人民能這麼快樂呢?
在不丹,我們找不到金碧輝煌的 宮殿,所到的著名廟宇和堡壘皆是雄偉莊嚴的歷史建築。 城市中沒有美倫美煥名牌鼎立的商場,街道上沒有宣傳快樂的廣告,電影院也沒放映喜劇。日常的飲食均以素菜和米飯為主,沒有大魚大肉。在破爛不平的路上沒有名車豪宅,卻有勸籲人民守規的語句。 有趣的是,不論在城市的當眼處,還是鄉村民居的小角落,也放著國皇一家的漂亮合照。從國民的生活小節可見他們愛戴國皇之心。
我們觀察到國民生活樸實,各人緊守崗位敬業樂業。負責種田的努力耕種;指揮交通的專注留神;招呼款待的笑面迎人……
觀察多天,太太終於按耐不住,要訪問導遊和司機不丹人快樂之道。導遊哥哥微微笑地說:「簡單是福,常存感恩!」
「簡單」是指: 生活簡樸不圖貪婪, 情感真誠不記仇恨。
「感恩」是指: 感激天地萬物所賜, 學會施予感謝他人。
波波教授和女兒到不丹尋找快樂的原由(相圖來源:波波教授) 不丹風境秀麗,處處猶如山水畫。(相圖來源:波波教授) 不丹首都亭布市中心的街景,警察十分盡責地去指揮交通。(相圖來源:波波教授) 與世無爭、簡樸的不丹。(相圖來源:波波教授) 波波教授在普那卡政府大樓和一位議員合照,他會帶着貓咪上班工作。(相圖來源:波波教授)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