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樂樂:思念像沸騰中的水

《想念奶奶》

讀樂樂:思念像沸騰中的水
(作者提供)

作者:馬俐、程文

繪者:馬新階

出版:和英文化

說起教孩子「生命教育」,很多家長或長輩們都覺得不是談論時機。一來覺得很難入手,二來認為沒事沒幹,何須大費周章,反正學校有「生命教育」課,不如交給教師們吧!

20萬顆哀傷的心

香港飽受第五波疫情蹂躪,累計死亡人數超過8000,當中大部分是長者。一人逝世,哀傷的不只是一家人,而是輻射式牽動着很多人。筆者爸爸在3月初突然離世,媽媽與我們7兄弟姊妹的家屬,已是20多人;爸爸有10個兄弟妹,連同他們的家屬,又30多人;再加上爸爸的鄉親朋友,所以受牽動的人,計起來有近百人。那可以想像,疫下逾8000名死者,假設每名死者有25個親戚朋友,香港現在便有約20萬人正在哀傷悼念中。

所以,今天其實正是最適當的時機,給小孩子灌輸「生命教育」。《想念奶奶》是作者通過剛失去了奶奶和小狗的故事主角飛飛,道出在世者對亡者的懷念和愁緒,讓小讀者代入飛飛的角色,感受失去摯親的心路歷程。而奶奶在飛飛夢境中的回應,也為在世者帶來了溫暖的肯定和安慰。

我特別欣賞插畫家馬新階,他巧妙地運用油畫畫風,為這沉重的題材帶來了絲絲畫意、夢境,大大減低小讀者們在閱讀時對死亡所產生的恐懼或負面情緒。

筆者修讀輔導時,其中一個學科是針對哀傷輔導,當中有講解怎樣幫助喪親者慢慢走出陰霾。當筆者得悉爸爸的死訊時,先經歷哀傷的第一階段 denial(否認),警方通知把爸爸遺體移交殮房後,其間感到不實在,因為早陣子才跟他通電話、新年吃盆菜;亦因着疫情爆發,醫院、警方、殯儀、殮房統統失聯、失控,我們只能等待通知,於是不禁落入第二階段 anger(憤怒)的情緒。一等便是3個星期,在等待期間,筆者對爸爸的思念就像一鍋沸騰着的水,十分煎熬,唯有想辦法令自己平靜下來,便決定為爸爸寫回憶錄。

哀傷5階段 由否認到接納

在準備的過程中,從爸爸的遺物裏翻來覆去,每張舊照片、每頁日記、他生前收集的每張剪報,都令筆者淚流滿面;然而,正因為製作這回憶錄,筆者得着治療和安慰,慢慢地進入了哀傷的第五階段 acceptance(接納)。事實上,哀傷過程還有第三階段 bargaining(談判)和第四階段 depression(抑鬱),程度和進程則因人而異。

在《想念奶奶》,飛飛為奶奶畫一幀卡片,這個舉動正好讓小女孩把對奶奶的思念具體地描繪出來,情况正如筆者替亡父寫回憶錄一樣。飛飛在繪畫時,把奶奶的形象和過往的點滴,在腦海裏重整出來。相信這樣的一幕,是作者們精心刻意安排的,目的是讓小讀者日後經歷喪親時,可以用作參考。

文︰呂美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