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民房四寶:在夾縫中說笑的人

被看見,是活在夾縫中的生命,最真實的需要。只是,有多少人願意花上時間與心力,去關心被困在幽暗中、素不相識的那誰?或許,能走進夾縫的人,本身也是活在夾縫中,每天醒來要面對的,沒有誰比誰容易。然而,他們每天不是在委曲求全,而是一直在忠誠地活出自己的使命。

看了一齣由土生土長的香港導演區焯文所執導的《說笑之人》,電影於疫情期間拍攝,在這個城市最艱難的時候,用心地給香港人寫下了一個夾縫中的故事。一名有輕度智障的單親父親,要獨力撫養兒子,當中的難可想而知。電影說的是父子親情,所呈現的亦是生命對美善的執著。真誠地用最大的善良去愛護身邊每一個人,是困乏中仍然可以堅持的生命選擇。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在夾縫中說笑的人
看過電影,再與導演區焯文(右)傾談,更加被觸動。(作者提供)

最困難是來自旁人的漠視與歧視

虛構的電影,大都是來自真實的生活。故事中的父親家華,患有輕度智障,為何會有這樣的角色設定?原來,是源於導演的一個看見。在他家附近的大街上,常有一名輕度智障的叔叔在那裏派傳單,經過的人多,理會的人少,導演卻會特意走近去取他的傳單。在導演看來,叔叔比任何人都忠誠、善良,他會跟所有路過的人打招呼,偶爾有人接過他的傳單,他一定連聲「多謝」。 大熱天時,當所有人都跑進冷氣商場去,大街上,就只有他仍站在那裏,忠誠地等待過路的人給他們派發傳單。導演把一切都看進心裏,也被打動。後來有機會跟叔叔傾談,才知道輕度智障朋友所面對的最大困難不是來自生活,而是來自旁人的漠視與歧視,尤其是他們的家人,這也成為電影為他們要說的話。

電影是夢工場,一群努力在追夢的人其實也置身在夾縫中。算算日子,區導演從演藝學院畢業至今,已超過20個年頭,收入和生活卻仍是不穩定。父親總希望兒子生活安穩,正如電影中的家華,也希望兒子大學畢業後可以去當教師,認為表演棟篤笑、說笑話不是工作。從一開始,區導演的父親已不支持他做電影,去年還叫他去考保安牌,說他有學識,可以當個主任,生活更有保障……

這是一齣令我由衷感動的電影,當中的故事或許是虛構,但劇中人物在笑與淚之中所流露的情卻是撼動人心的,因為說故事的人,都經歷着一份難以言喻的痛。 可以笑着過逆境,是這部作品給大家的祝福,筆者被觸動,大概,就如戲中所說,在笑的裏面感覺到一份痛。今天的香港人,或許都活在不同的夾縫中,但,生活再難,也改變不了我們所要堅持的使命,仍可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幫助同樣活在夾縫中的人,讓他們被看見、被鼓勵,有着繼續前行的力氣。夜愈黑,星愈亮,忠於使命的人,即使在幽暗中,仍能溫暖人心,仍能閃閃發亮。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