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起遊戲:踏出第一步 投入共融遊戲

「坦白說,根本無法分辨哪一個是一般小朋友,哪一個才是有特殊需要!」在本會舉辦的共融遊戲日中,一名幼稚園教師有此觀察。

遊戲是孩子的本能,對特殊需要(special needs)的兒童而言,更潛藏無窮動力,可引發莫大好處,令平日課堂上被動的一群變得主動,令寡言木訥的也漸漸開始發聲表達,展開社交溝通。

我們深明特殊需要小朋友的遊戲需要,早在2011年已於明愛樂進學校試行定時開辦自由遊戲課;其後,更擴展至樂興幼兒中心及樂勤學校。至2016年,我們開始與協康會結成伙伴,為其轄下的特殊幼兒中心推行系統化的自由遊戲教師培訓,並由教師自行運作,讓自由遊戲在特殊幼兒中心植根。

培養外出遊戲正向心態

經過多年深耕細作,教師對兒童遊戲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環境設置的方法、介入的技巧均有所提升,更發現遊戲所帶來的良好效果。對我們積極推動工作,校方的反應和回饋均令人鼓舞,那麼家長呢?有否接觸孩子在學習訓練以外的遊戲大世界?

透過先導項目的推展,我們發現家長甚少帶同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外出玩遊戲,箇中原因包括欠缺資訊,過往的負面經驗令人卻步,對孩子的照顧和訓練已令家長身心俱疲等。

針對家長的情况,我們隨即鼓動家長參與智樂先導項目中的連串活動,包括主辦家長講座和組織親子遊戲體驗團。前者有助家長認識自由遊戲的基本概念,培養外出遊戲的正面心態;後者則由我們帶領家長前往可供共融遊戲的場地,計有深水埗共融遊樂場及在不同地區舉行的社區遊戲活動等。

辦體驗團推廣 孩子開心家長安心

玩過了後,有家長目睹嚴重自閉的孩子竟然與其他孩子一起互動玩遊戲,感覺既驚又喜;另有家長指出,有專業人士如社工、遊戲工作人員的強大支援,如身處保護傘下,既感安心又放心,就算遇上突發狀况,也有即時援手;更有家長表示,在遊戲物資充裕和安全的環境下,孩子可自在遊戲,家長便毋須時刻老盯着孩子或苦苦追趕,得以稍作喘息,放鬆緊繃情緒;如有幸在活動中,遇上「星星」相惜的家長,更可閒聊交換育兒心得,建立互助網絡。

我們的種種先導行動帶領家長和特殊需要的小朋友走出了第一步,初嘗外出玩遊戲的樂趣;未來還需要更多社區的支援,更多家庭的包容,特殊需要兒童在成長之遊戲路上,才不會孤孤單單,才可穩穩妥妥地走出康莊之路,實現文首提及的共融遊戲烏托邦!

看得起遊戲:踏出第一步  投入共融遊戲
有特殊需要小朋友在家長陪同下,外出參與遊戲活動,樂享自由遊戲。(作者提供)

文:黃佩儀(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遊戲及遊戲工作服務發展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