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媽寶典:不被AI淘汰的潮媽

從著名歌手到哺乳期帶着兒子復工,在日本掀起「美齡論爭」,改變當時日本社會風氣,讓在職媽媽被尊重和認可;從自己修讀博士到「一門四傑」培養3個史丹福畢業的兒子(圖);從確診乳癌到戰勝病魔,陳美齡的每一步都可謂時代女性的榜樣!

潮媽寶典:不被AI淘汰的潮媽
(作者提供)

陳博士認為3歲前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據科學研究,嬰兒早期成長中,大腦便開始形成神經/突觸連結,突觸密度會大量增加,1歲左右達到頂峰。1至2歲是一個改變時期,度過了突觸高點後,開始過濾留下性能佳的突觸,往更聰明的大腦進化,小朋友逐漸有自我的概念。

孩子2歲進入探索叛逆期(Terrible 2)會不斷挑戰父母,陳博士舉例:「桌上有一杯水,小朋友出於好玩,慢慢地將水杯推向桌子邊緣,同時也在觀察父母神態,等待他們在什麼時候阻止他這樣做。」這個時期,小朋友出於好奇不斷探索世界,甚至故意做一些事試探家長反應,其實他是期待得到反饋,告訴他對錯,這時需要家長耐心地引導和教育。

面對他們無理取鬧,家長應該溫柔告知有情緒便應大聲說出,教會他們表達情緒的正確方式。當他們迷戀電子奶嘴,父母不應直接阻止而是給予更好的選擇:「天氣很好,不如媽媽帶你去公園?」、「廚房傳出香味!不如爸爸帶你看看媽媽做了什麼好吃的?」當給小朋友選擇的時候,他會覺得被尊重,長大後也能和他人有商有量。

兒子每晚說笑話𧨾媽媽

陳博士感恩上天讓她體會媽媽這個身分。「我很幸運!很多人都希望結婚,但是找不到對象。很多人結了婚希望有小孩,但是生不出來。有些人做了媽媽,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陪伴孩子成長。」她全身心做好媽媽的角色︰「兒子還小時,我減少工作量,用心準備一日三餐,盡量讓他們每次咀嚼和吞嚥的都是媽媽的味道。長大後,我們一起閱讀,一起運動,一起旅遊……」

當你播下愛的種子,便會收穫果實。兒子們也非常愛媽媽,他們是陳博士抗癌的最大動力。2007年她確診乳癌,術後要配合5年的藥物治療,藥物副作用使她當時臉腫得連眼睛都睜不開,情緒很低落。她憶起那段時期:「老三在讀小學五年級,有一晚突然跑到我牀邊跟我說:『媽媽,我每晚都跟你說一個笑話!』於是他從書本、網絡找來不同的笑話,提前練習,再走到我牀邊,手腳並用生動演繹,想盡辦法逗我笑,太感動了。我才意識到自己很久沒有笑,生點小病算什麼,最怕看不到兒子長大,我要多笑,要好起來!」

康復後的陳博士認為每天都是恩賜,珍惜和家人共處的時光,也通過寫書、辦講座向更多父母分享成功育兒的經驗。她認為新時代潮媽要和科技競賽,不要過分追求分數,因為AI考試肯定比人類厲害,要多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愛的能力。我們要做不被AI淘汰的潮媽:「多親你的孩子,多抱你的孩子,AI做不到的!」

《寰聽世界》——「潮媽寶典」每周二專訪新時代潮媽,分享超越自我,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節目逢星期一至五下午2:00至4:00於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播出。t.rthk.hk/j3c9o

文:黄梓瑜

作者簡介﹕香港電台普通話台《寰聽世界》主持,訪問老手、潮媽新手,陪伴寶寶成長的同時注重自身發展,希望透過聲音為媽媽們帶來力量,一同成為更好的自己和媽媽。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