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創航道:開學,開開心心上學去 !

甫開學,已看到新聞報道,指初小學生在急急追趕學習,連小一新生都要在開學第二周開始面對默書。學生有壓力,家長有壓力,其實教師也有壓力。面對學校收生不足要縮班、教育局預告有可能要關閉學校、資深教師流失的情况下,教師受命要穩定學生的上課狀態,追回學生的學習能力,並增強學生的學術水平。期望達到人人都開開心心上學去的目標,看似困難重重。

初小建構自主學習文化

教育大同在三個基金會(太古基金、利銘澤黃瑤璧慈善基金、周大福慈善基金)的支持下,開展為期3年的「感.創.做」全方位價值傳承計劃,15間小學的校長和教師笑迎挑戰,並肩前行,竭力在初小建構自主學習文化,促進孩子尊重同理的態度、堅毅探究的精神、創新協作的能力。構建自主學習文化是不少學校的目標,但單靠課外活動或一年數天的全方位學習活動難以達到成功。我們深信低年級的孩子處於最佳的模塑期,是播種美善的價值教育種子,以及建立核心技能的黃金期。藉此「感.創.做」計劃,我們重塑初小常識科的課程設計及學與教模式,擺脫教科書及考試的掣肘,讓孩子在初小有900小時的空間,從根基開始滾存達至自主學習所需的態度、能力和知識。

在新學年開始,我們先幫助初小學生和教師去適應「孩子為中心的學與教文化。透過一系列的幼小銜接和初小開展活動,令他們享受學習過程,明白課堂中需要彼此尊重,並共同學習建立課堂常規。習慣了傳統課堂文化的孩子,如果突然沉浸在一個要求他們協作、參與、批評、反思和修改等的學習歷程,他們會有什麼感受?所以,一開始先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為孩子在經歷第一個「感.創.做」LBD常識科主題前作好態度和技能上的準備。

我們特別為剛升讀小一的學生設計了幼小銜接教材套,共17個單元主題。首12個單元主題以建立安全感為主,包括認識自己、向他人介紹自己、認識班中的同學、建立班本氛圍,繼而探索學校的環境及人物。當中涉及常識科「認識學校」和「我的身體」的部分內容。在建立安全感後,後續的單元會循序漸進,讓學生慢慢建立自理、溝通、創意及協作能力。

4個核心:創意 溝通 協助 解難能力

初小開展教材套從4個核心能力來設計:創意、溝通、協助和解難能力。這些都是學生在LBD常識科課堂的小組協作任務時需要運用的能力。參與教師需要從知識灌輸者蛻變成引導者,帶領學生經歷課堂。這個初小開展教材套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小體驗,體驗以尊重作為主調的氛圍;亦為教師提供空間,了解每個孩子的特性,建立關係,從而對自己、對孩子、對教育擁抱信心,從心出發。

學習應該是一件讓人喜悅的事情。學校中的每一個個體,包括教師和學生,都在經歷學習。我們希望更多教師會從照顧孩子的身心需要出發,以孩子為中心,令孩子和教師都享受學習過程。

文:何美儀(教育大同行政總監)

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