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有誰將兒童的需要放首位?

最近最值得關注的一定是兒童精神健康問題,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如何改善。關注兒童的精神健康非常重要,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實現這一目標:提供支持和愛,教導情緒管理和解難能力,監測兒童的行為和情緒,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心理教育資源及建立支持網絡。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對兒童的精神健康有任何擔憂,請尋求專業幫助。他們可以提供評估、診斷和治療,以確保兒童獲得適當的支持和照顧。

以上內容,大家是否耳熟能詳?這是我根據AI給我的資料複製出來的。而我在一份由教育局發出、關於學校如何幫助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的指引中,亦找到十分相近的內容,而報告中最常出現的字眼是「建立機制」。為了所有兒童的福祉,我要在這裏大膽說一句:這裏沒有一個建議能解決問題。

「我們」並沒有包括兒童

首先,很多指引訂立時都會提及「我們」,但「我們」並沒有把兒童加入當中。我們站在高高的制度上,討論他們應該如何,而不是去問他們想法。在多年不斷的討論聲中,有誰將兒童的需要和聲音放在首位?根據《兒童權利公約》,玩是兒童的權利,再生玩具店提倡的是,希望兒童在沒有限制之下能自由地創作玩具及玩樂。但一個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就是這個理念很難在這個城市發生。為什麼?制度的問題?學校的問題?家長過於緊張?這是一個最老套的惡性循環,而每次的回應都是建議很多不同的指引,希望另一方去執行。這個循環一直下去,我們就算萬般個不情願,都會繼續看到一個又一個小孩倒下。

以遊戲為基礎學前教育

就在早1個月前,我送了2歲女兒進入學校,有朋友說我「求其塞個女入填鴨式教育」。其他國家一般最早接受教育的都是4歲,有的甚至6歲才容許接受教育。我們時常認為學習應該愈早愈好,但其實很多國家因為一些研究報告,慢慢將教學推遲,發現更有利兒童成長。延長以遊戲為基礎的學前教育,能顯著提高小學階段兒童的學習和適應能力。因此這個批評無疑是對我一個很大的衝擊,就算有多麼合理的理由,我的孩子都要準備踏上這條路。

有些事情我相信改變不了,但有些事情我們還是可以為孩子去堅守。我們可以堅持每天陪小孩子到公園玩一小時,並堅持孩子按時睡覺和休息,不要不停改正功課到夜深,應付不了的就不要強迫孩子去應付。

「1至10,爸爸出嚟」

外面的世界對大家總是充滿各式各樣的標準,孩子的成長不是靠達到這些標準,而是靠我們的每天陪伴。每當我的孩子需要我時,她便會數「1至10,爸爸出嚟」,我就會立即放下手上工作去陪她,這就是生活所迫下的堅持。她又開始數了,所以我們下次再見了。

文:黎俊業(再生玩具店創辦人、註冊社工)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