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瑞典人:食飯准睇書
今天晚餐吃湯麵,女兒坐下來先把小說打開,準備邊吃邊讀。
頃刻之間,我把唇邊的蓄勢待發一句:「食飯唔好睇書!」臨崖勒馬,先反芻為改良版:「食完飯先睇啦!」開口前電光火石間,我見到少女時代的自己,廢寢忘餐地追衛斯理科幻小說。當年我娘不但沒有催我吃飯,反而還留飯餸給我,由得我繼續沉醉於閱讀世界中。一定是叮噹的隨意門讓我跳出自己看自己,天靈蓋感到「叮」一響,耳邊聽到這句:「我自己都邊食邊睇書啦!」一秒一宇宙,前後的一列思維超越時空與軀殼,明明疲累兼肚餓的為娘,最終眉頭鬆弛,綻開微笑向女兒說:「咦?就快睇晒成本咯喎!」
女兒抬起頭來,把整本厚吋半的小說作快速洗牌狀,面露得戚微笑,我也忍不住笑起來,一股自豪從心裏湧起,不禁將十秒前那句「我自己都邊食邊睇書啦!」說出來。之後我食我的湯麵,她食她的湯麵,兩人右手揸筷子,左手在支撐着那兩本厚小說。
那一刻,我感到和十五歲的大女兒之間悠悠掀起一道前所未見的隱形彩虹橋。
無論是六歲、十六歲、四五六十歲也好,我覺得世上沒有比「讀書」更美好的嗜好。美好的不但是感覺,美好的更是得着。幼童揭書的最初,是訓練小手指的肌肉和關節發展;之後眼睛對圖像和顏色有感應,腦袋開始把那個伸出好多直線的黃色大圓球跟「太陽」這概念連結起來。然後發現有數字、文字、字母和符號,以及他們各自的聲音。
漸漸地,孩子長大,圖畫讓路給文字,圖畫愈來愈少,文字愈來愈多。當一頁白色的紙張滿佈密麻麻的黑色字體時,最廣闊無邊的閱讀海洋正等待你深潛入其中。愛閱讀的你定會明白,置身其中的美好感覺是私密的。跟外界暫時斷絕關係的抽身感覺,在現時資訊逼爆眼珠的大潮之中,難得仍然存在。那裏有一種唾手可得的寧謐、平和。
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閱讀,不過不試就不會知。如果媽媽爸爸有心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其實不必很費力,也毋須很費錢。定期帶孩子去圖書館任借,每天臨睡前晚上花十分鐘一同閱讀。
出街前帶備小書一冊傍身,在茶樓在車上消磨,或者不比手機順手,但我深信比網絡有益身心。
我們家就是這樣給三個女兒製造閱讀環境的,十四年前大女兒才四個月大,爸爸已開始每一晚閱讀故事書給她聽。如今三女兒六歲,有時會選全文字的故事書,有時會挑漫畫,爸爸照讀如儀。大女兒現在自己會趁減價期買她心儀的科幻小說和日本翻譯漫畫,二女兒則熱中在圖書館找懸疑鬼故之類。
瑞典人環保意識高,多年來讓我們有機會在二手店、跳蚤市場找到大量廉價二手童書,圖書館也定期將舊書送出或以象徵式收費賣出。三個女兒「繼承」了許多經典好書、可愛書、無聊書、漫畫書什麼都有。我覺得沒打緊,只要覺得有趣,讀在其中,獨自享受那種私人的美好,已經是成功登陸另一個宇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