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瑞典人﹕金魚對話錄

接小一細女放學,開車後如常問她:「今天最開心做了什麼呀?」她通常都答:「整天都開心,上學日日都開心的啊!」這天有點不一樣,標準答案已在唇邊,忽然她靈光一閃,記起今天的驚喜:「媽媽我們今天走上了朗明山頂,水塔那兒,原來那兒曾掘出過北極熊的骨頭!北極熊啊媽媽!是好久好久好久非常久以前,朗明山全部是冰海,我不記得是許多久以前,Mia說了我不記得,好像是100萬年前,抑或是好多好多千千年前……」細女描述得興奮又緊張,我當然醒目接戲:「嘩好勁呀!北極熊骨頭!」

「下面的公園,原來是什麼什麼……」如果要按邏輯推理或者前文後理,分析出7歲腦細胞正在處理什麼什麼,根本就如在愛因斯坦面前猜度他的心思一樣高難度。

幸運地我是她阿媽,跟天下所有阿媽一樣,練就成孫悟空縮骨神功,隨時變身做孩子肚裏面那條蟲……

化身偵探 孫悟空 與女兒傾偈

福爾摩斯阿媽一邊目不轉睛看着前方馬路狀况,右邊耳朵撐開天線聽真主角字裏行間的線索:「下面的……Keillers公園?」「對對,Keillers公園,原來是叫什麼……好像是……John……又好像不是……」面對小學雞金魚腦袋模式,再神通的偵探也會抓爆頭,唯有緊握棘手「K屎」堆中幾乎隱形的紅線試探之:「John……不是瑞典人喎?」「對對對,不是瑞典人,Mia說Keillers公園個名原來是個人!」拋磚阿媽僥倖引來細女的記憶:「為何是人名來的?」「公園是他的,他買的。」「原來如此!你不講我真是不知,謝謝你!你上學真好玩啊,又學到許多東西,可否帶埋我呀?」

話說一年級細女今天的瑞典文課是行山,兩個老師加兩個助教,連同25個七八歲的孩子,走出校園到對面大公園,浩浩蕩蕩行到上山坡頂的古老水塔。

Mia老師現場向孩子們講歷史,實地讓他們體驗時間和地理的奧秘。原來那是本市哥德堡第一個建成的儲水塔,時維1881年,孩子們伸手觸摸水塔,聽着北極熊和萬年前冰海的故事,一定覺得很神奇。對於細女而言,這個寓學習語言加歷史於體育的課外活動實屬大成功。成功在於她跟全班同學仔女全程投入,兼事後能用自己的話興奮分享,縱然7歲金魚腦袋只能載下個大概,但媽媽聽得開心,深深知道她今天學到好多新事物。

至於公園主人為何買公園的古仔,下次再查啦,阿媽餵完金魚好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