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教授演講廳: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

不少教育專家提倡把STEM變成STREAM,A是代表藝術和人文元素(Arts),而R是代表閲讀元素(Reading)。他們希望透過STREAM教育,培育出更多文理達人去推動社會的發展。

一般人以為科學家只是專注邏輯思考和相關的學術硏究,而對其他東西則漠不關心。事實上,很多出色的科學家都熱愛音樂和藝術。達文西不單在天文、數學、物理、建築及醫學等等的範疇皆有莫大的成就和供獻;同時,他亦是舉世知名的畫家。他筆下的「蒙羅麗莎的微笑」更是膾炙人口的舉世傑作。愛因斯坦熱愛拉小提琴,他曾說:「在我人生中,小提琴為我帶來了無限的喜悅。」

港大前副校長李行偉,是科學家也醉心跳芭蕾舞

香港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前副校長李行偉教授不但是國際著名的環境水力學科學家,他亦醉心跳芭蕾舞。跳芭蕾舞啟發了他處事專注 、不放棄和守紀律的精神。告訴大家, 其實我「波波教授」也是一位文青啊!雖則未能登大雅之堂,我也熱愛繪畫、彈鋼琴和吹口琴。

左腦主管語言數理,右腦掌管情感創意

栽培孩子成為文理達人可以讓他們發掘自己的不同的興趣及潛能,使他們的人生變得更充實和多姿多彩。同時,這亦可讓孩子的腦部得到較全面的發展。人類左腦主管語言、寫作、數理、科學和邏輯思維;而右腦則掌管情感、音樂、創意、幻想、空間辨識和圖像記憶 。多用右腦(如玩音樂和繪畫)可促進孩子創作能力的發展、建立自尊心和幫助他們在其他學科上的學習。硏究亦發現,多背誦(包括樂譜、詩詞、歌曲及文章等)有助發展右腦的圖像記憶能力。很多學者能一目十行,看書速度驚人,因為他們經常閲讀,不知不覺中鍛鍊了右腦掌握圖像分析和記憶的能力。

不可不提,大部分成功人士如李嘉誠、蓋芡和愛因斯坦均熱愛閱讀, 顯証了「開卷有益」這道理! 這是因為閲讀可以同時訓練左腦及右腦。「 書中自有黃金屋 」,看益智的書藉不但讓人增長智慧,同時亦可以訓練我們的邏輯思維、引發幻想和啟發創意。因此,若要孩子喜歡追求知識,成為終生學習者,父母必須協助孩子從小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

《孩子的科學期刊》大量科學文章供免費下載

那麼,那裡可找到STREAM相關的益智讀物給孩子閱讀呢? 美國有一個名為《孩子的科學期刊》(Science Journal for Kids) 的網站(深度閱讀:按此進入),為中、小學生提供了幾百篇有趣的科學文章給免費下載。

該網站的編輯會從去年全球科學家所發表的優秀科學論文中選出一些較有趣的文章,把它們的文字簡化及加入有趣的插圖作解說以供中、小學生閲讀。最近刊登的文章包括:「怎樣可以不用疫苗來預防寨卡病毒的感染?」、「可否用核廢料來作核能發電?」、「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南極的企鵝?」等。每篇文章更附上關鍵術語詞彙表、研討問題和Youtube 短片以介紹相關的基礎科學知識,為孩子的STEM Literacy 打好根基(按入Read More便可看到那些短片)。

英國也設有國際性的「少年科學家期刊」(Young Scientists Journal)的網站(深度閱讀:按此進入),那裡亦提供大量科學及科技相關的文章給免費下載。而這些文章是由12至20歲的少年人撰寫,文章的評審和編輯均由少年人擔當。老師和爸媽可從以上兩個網站揀選一些文章和孩子一起閲讀和討論,從而提升他們的科學知識及引發他們的好奇心。中學老師也可鼓勵同學把科研或創科成果撰寫成論文,把文章投稿去「少年科學家期刊」,這可讓同學了解發表論文的過程,並體會文章獲刊登的喜悅和滿足感。

其實,英語是科技發展的國際共通語言,要緊貼全球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同學們必須能看懂相關的英語文章。 倘若將來孩子有機會參加國際性的STEM比賽,他們更要以英語清楚地及有信心地介紹參賽作品。所以,學校、老師和家長要多加鼓勵孩子學好英語,在日常生活中創設英文語境,讓孩子建立用英語溝通的信心。

總結:若只聚焦於STEM中的四項元素, 孩子便只運用了半個腦袋思考。而STREAM則加入了藝術和閲讀元素,便可讓孩子得到更全面均衡的腦部發展——左右腦齊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