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腦袋的歷險

藝術節從訂票到正式公演間有幾個月時間,我們利用這空檔,花了很多個晚上,把《深夜小狗神秘習題》的原著從頭讀起。小說全部由大男孩主角基斯杜化自述,有些細節描述非常冗長,有時更會在緊張處沒由來的聊起天文、數學和邏輯。原以為孩子會招架不住,沒想到讀啊讀,大家漸漸走進基斯杜化的世界,跟他踏上一趟意外的歷險旅程,最後找到的不單是殺害小狗的兇手,還有屬於自己的新發現。

看話劇前一晚,跟兩小在家中一起浮想聯翩:這故事搬上舞台會變成什麼樣子?怎樣呈現原著中的意識流?如何表達跳躍的時間線?怎樣用書中大量的第一身文字,透視基斯杜化大腦,但又避免演出被文字所淹沒……我們一大兩小臭皮匠設想了N個可能,卻其實是N條「爛橋」,傻傻的笑得人仰馬翻。

懷着忐忑心情進場,擔心期望太大失望更大,想不到結果真美好。這齣至今已重演五年的作品,把舞台打造成五面鋼片牆壁和地板,用光影和音響來勾畫各種場景,除了小道具如玩具火車和「扮演」椅子和行李的小白箱等,幾乎沒有實物佈置,一切想像源自腦袋——基斯杜化的腦袋。

「這齣劇的情景應該設定在基斯杜化的腦子裏面,而這將會是一個充滿魔法把戲的盒子。這裏的把戲不單是移動數碼投影布景,而是關於人類創造魔法的過程。」導演在場刊上寫道。

同一問題 小孩大人體會不一

所以,故事從書本搬上舞台,引領我們了解那顆獨特腦袋的(作者對男主角曾經有過阿氏保加症的設定,後來決定去掉標籤),不再單單只是男主角的文字自述。導演乾脆把整個舞台變成男主角心智的呈現,從開場先聲奪人的音樂和燈光,到火車站的混亂和難以預測,超負荷的感官資訊處處把人的情緒往危險處推,正正是基斯杜化面對的世界。他像被丟到針氈上的瞎子,又驚又怕,卻又不明所以,在極端敏感而脆弱的狀態中,即使是善意的陌生人,也可能被視作威脅。

有趣的,更是不同的解讀。我家兩小看基斯杜化的出走,看得聚精會神,看出了勇氣;大人卻被悲傷噙住,看到艱難的家庭、非常努力卻把彼此愈推愈遠的父母……閉幕前,完成尋親探險的基斯杜化說,他都這樣勇敢,成功出走又回來了,以後還有什麼做不到的事?同一個問題,孩子理解為反問,充滿着無事不可為的力量;大人卻理解成設問,答案不忍說穿,因為現實生活給特殊的腦袋安排了更多歷險,可是不是每一個都有美滿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