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閱讀] mamasmart創辦人何岸推介 給孩子接觸哲學的4本繪本

哲學題:你眼前看到的,就等如現實嗎?現實世界裏,甚麼是真、甚麼是假? 生命裏每一個疑問,都可以是一道哲學命題;這些問題,不限於成年人才能接觸,小朋友也可以用孩子的邏輯去理解世界。今天找來幾本帶哲學意味的童書跟大家分享,家長不妨先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閱讀及思考內容,再聽聽他們的感想! 內容提供:mamasmart 1. We found a hat 作者:Jon Klassen 出版社:Walker Books(英國) 一個關於喜愛、關係和擁有的故事。就像林夕寫《富士山下》:「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簡單卻帶有豐富層次感的敘述,配以淡淡的落霞和晚空,更添一份浪漫。 2. Knigi 小鬼柯尼基(中文版) 作者:班傑明 . 索米哈德(Benjamin Sommerhalder) 出版社:小熊出版(台灣) 作者Sommerhalder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同時是瑞士獨立出版社Nieves的創辦人,專門出版藝術書和zine。Knigi是他第一本繪本--「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就是小鬼Knigi想告訴你的事! 3. It might be an apple 作者:Shinsuke Yoshitake(吉竹伸介) 出版社:Thames & Hudson (英國) 書中主角透過一個蘋果引申無限想像,並質疑眼前的這個蘋果,是否只是一個蘋果……人類如何求證現實與存在?深奧與簡單,也只在乎如何選擇! 4. 砰砰!(中文版) 作者: Davide Cali 出版社:木棉樹(香港) 《砰砰!》是生於瑞士的意大利作家Davide Cali二O一五年的作品,數年前由「木棉樹出版社」翻譯成中文版,當年聽出版社老闆雅文親自介紹這本書,個人非常喜歡:故事幽默、圖畫有趣、非常open的結局,可是也因為太open對家長增加了共讀的難度,成為了出版社其中一本最不暢銷的繪本。在這裏希望能為《砰砰!》平反:故事驟眼看是有點虛無,但字裏行間卻存在很大的思考空間!如果你有機會遇到這本書,請給它一次相識的機會!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親子] 如何應對「玩完玩具不收拾」的孩子?

內容提供:mamasmart 早前提過,有些習慣如果不趁孩子小時候花時間耐心教導,長大了便發覺很難改變,例如「自己坐好吃飯而不用追著餵」。 除此之外,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玩完玩具不收拾」的煩惱。 孩子大概1-3歲左右,對物件的擺放位置特別好奇,甚至會在沒有特別指導的情況下,把拿走的東西放回原位。這是他們認知發展的一部份,所以家長應好好利用這階段的特性,引導他們收拾的重要。 在家裏玩了一整個下午,玩具散落一地。孩子拍拍屁股便走開了。這時候,你會選擇: A/ 請孩子先把玩具收拾好,再去進行之後的活動; B/ 讓孩子收拾可能還要跟他理論一番,不如自己或工人姐姐快速善後算了。 如果你的選擇是 B,往後的日子也不用奢望有「孩子自己收拾」的一天。其實只要用對方法,是可以讓孩子動手收拾而不需大費周章的。   用對的言語 個人經驗是,要先讓孩子理解為甚麼要收拾,例如他已經玩完早前的玩具,想玩其他的玩意,可以告訴他:「看,周圍都是東西,沒有空間了,不收拾的話如何有地方繼續玩更好玩的遊戲呢?」這樣他便明白,收拾玩具是因為有空間不夠的實際問題;同時他需要知道房子的空間與家人共用,所以用完了有需要收拾,讓其他人使用,以及避免東西亂放引致受傷。 家長同時亦可以向孩子解釋,作息皆有時:「食飯有時,睡覺有時;玩樂有時,收拾有時。」這概念從小認知,往後便更容易解釋更多「權利和義務的十萬個為甚麼」。 切忌靠嚇唬 不過,有時孩子太餓、太累,或心情不好也會有不合作的情況,家長應留意一下,並向孩子先了解狀況。如經過討論後孩子還是不肯,家長一定要堅定立場,千萬別妥協然後自己收拾玩具!如果孩子比較硬頸,可邀請他一起合力收拾,或者把收拾變成遊戲--將玩具拋進玩具箱,甚至計分、計時,或唱唱 clean up song,也能增加動機。收拾過後,請記得給予肯定,讓孩子知道他的合作能令人感到開心。 家長切忌看到一地玩具便開始罵,或者以「掉曬你的玩具」來作威脅。如果你只是嚇唬他而不真的把玩具丟掉,他便知道你在吹牛;況且,有些孩子玩具根本多到你丟了也不覺得可惜!年紀稍大的孩子(4歲以上)或者可以用他最喜歡的玩具來做抵押,待他連續數天都自己收拾玩具後才能領回的方法,讓他知道不收拾是需要承擔後果的。有時孩子會故意惹你動怒,所以父母盡量不要被情緒牽著走。 有句話說得很準:「如果一件事情你在做,便表示你的孩子沒有在做。」很值得家長作為自我提醒--有些價值必需堅持才能成功!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mamasmart] 聽莫札特可以讓孩子變聰明嗎?

相信每個人都聽過,給肚裏面的寶寶聽莫札特會變聰明這回事。 原來,世界上只有人類能創造與理解音樂。音樂由聲韻(melody)與節奏(rhythm)組合而成,即使有些動物可以理解不同音調,甚至隨著節奏打拍子,但兩者的混合就只有人類複雜的腦袋可以駕馭。 莫札特效應 「莫札特效應」風靡90年代,當時有認知科學的研究發現,受測試的人在聽畢莫札特奏鳴曲後,在解決一些時空推理(spatial-temporal reasoning)的題目——例如想像一艘船,然後用Lego砌出來 —— 能取得更好成績。一些腦素描指出,當人類在進行某類型活動,譬如閱讀或者運動的時候,腦袋都有特定的負責部位,只有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整個大腦的不同位置都會活躍起來。 但後來更深入的研究證明,學習彈奏音樂才是真正替腦袋「做運動」的關鍵。中佛羅里達大學就有教授作出了關於「音樂與大腦」的研究,可理解大腦不同部位如何對音樂作出反應。 當研究人員測試一個正在演奏音樂的人的腦袋時,發現大腦不同區域均在同步整理並互相傳遞大量訊息,於視覺(樂譜)、聽覺(樂聲)、及橫跨左右腦的肢體協調(彈奏)部份尤其明顯。這組訊息網絡連接著左腦的語言和算術,也通達右腦的意念與創新。音樂家的腦袋受到長期「訓練」,不但能夠處理及策劃複雜的事項,認知技能與情緒管理也更佳。彈奏的練習打通了腦袋的經絡,甚至可以幫助啟動更有效的方法儲存記憶。 由兩位小女孩組成的 The Chitty Band 在mamasmart 活動中表演。 學音樂的好處 根據測試,音樂家亦有更高的算數技巧,並有這樣的解釋:由於音樂節奏跟數學格式有共通之處,所以腦袋對節奏的預測與理解,跟推算算術運用的,是大腦的同一部位。 音樂的神奇在於它聯繫著人體多個層面的技能,包括認知能力、語言、創意、手眼協調、情緒表達、社交技巧等等。它能夠幫助任何人達到他們表現所需的狀態,也能令人對彼此變得友善。 莫札特無疑能刺激寶寶發展中的腦袋,但巴哈、陳奕迅或熊熊兒童合唱團也同樣可以!寶寶在肚子裏聽得最清楚一定是媽媽的聲音——準媽媽不妨多唱歌給寶寶聽。學習樂器方面,學前兒童可先接觸一些簡單的敲擊樂如木琴、手鈴和鼓,到達4至5歲時可嘗試彈鋼琴或小提琴;而木管及銅管樂器,則需待孩子有一定力氣時才能學習,一般建議7至8歲。不過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喜好,切忌以考試為目的作密集操練,不然除了讓孩子反感外,昂貴的學費和時間更會付諸流水! 內容提供:mamasmart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社區] 5句父母經常隨口說出卻很傷孩子的話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個人的故事。 最近一次回父母家吃飯,我嫂也帶著分別是6歲的哥哥和9個月大的弟弟來。 嫂先讓弟弟吃完飯,自己才開始吃。但為免無人看管發生意外,便讓他繼續坐在高餐椅上。我見弟弟兩手空空又沒有人陪他玩,好像有點無聊,便提議哥哥拿件玩具給他。 我:哥哥,你看弟弟是否有點悶?不如你拿件玩具給他? 哥:好啊。(走過去玩具箱) 嫲嫲:你拿地上那個沙槌給他啦!他剛才在玩。 哥沒有理會,繼續在玩具箱搜尋。 嫲嫲:(開始鼓譟)佢就係咁!永遠叫佢做東佢就做西!唔聽人講嘢! 哥:(從玩具箱找到另一件玩具)我覺得弟弟會想玩呢個多啲。 我:也對!唔該曬你啊,快給弟弟玩! 我一直希望讓更多家長明白 Respectful Parenting 的重要,而我媽經常作出最完美的反面教材。 從以上的對答可以得知,我媽是那種「你唔聽我話就等如曳」的傳統家長。但要孩子聽你說話前,你有先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嗎?哥哥只是一心想選取一件他認為弟弟會喜歡的玩具,但未找到之前,已經無辜被罵(慘)。在他眼中,他跟弟弟相處的時間比嫲嫲多,關於弟弟的喜好為甚麼不能有自己看法?試問每天在不斷被負面批評下,孩子如何建立自信?孩子又怎會願意分享更多內心的感受?   這些都是很生活化的例子,只要用心留意一下,類似這種只為發洩、無基礎、無作用的謾罵很容易衝口而出:   「乜你咁差㗎,(邊個邊個)都好過你!」 (切忌、切忌、切忌比較) 「無鬼用㗎你!」 (孩子心裏面一定在說:「你估我想㗎咩…」) 「都話咗你㗎啦,曳到死!」 (究竟是故意挑戰還是無心之失?曳的定義是甚麼?) 「唔洗問啊貴,又係你做㗎啦!」 (不要未審先判) 「睇下你幾醜怪!」 (再醜都是你生成的 :P)   說者可能無心,聽者卻非常有意,尤其當孩子的行為和感受,在未被查明之前遭狠狠的否定了。這些話語說出來,不但絲毫不能改善狀況,而且會對孩童心理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還有機會變本加厲;不說反而給大家更妥善處理情緒的空間。無論是用以上形式宣洩的,抑或只是慣性「隨口噏」的家長,都需多加留意了。 有時候,父母應少說話、多觀察,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用意,才給予評價;對正面行為加以肯定和道謝,孩子才會有被了解和尊重的感覺,從而對父母產生信任。 不過,請不要以獎賞方式來討好孩子——長遠來說只會傳遞錯誤的價值觀,扭曲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首先要有正面的溝通基礎,當中包括雙方願意坦誠分享與耐心聆聽,並互相尊重。父母不是聖人,我們需放下「父母永遠是對的」觀念,才能真正給自己和孩子一同進步的空間。   內容提供:mamasmart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榮升爸媽後,您有認真觀察孩子嗎?

家長對孩子最缺乏的,從來不是物質上的給予,而是尊重和觀察。如何從寶寶出生那天開始,學習尊重這個「人」,作為「愛」的一部份,是榮升父母後的最大課題。 匈牙利籍幼兒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瑪德.葛伯(Madga Gerber)是 Resources for Infant Educarers(下稱 RIE)的創辦人,她的育兒哲學一直主張「Respectful Parenting」,而她撰寫的書本「相信孩子的能力:從獨玩到自信成長」(Elevating Childcare: A guide to Respectful Parenting),尤其適合0至2歲寶寶的父母,是很好的啟發。我們經常因為孩子年紀小而忽略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情緒,在照顧的時候沒有進行足夠的溝通:換尿片時一塊又凍又濕的紙巾在毫無先兆下放落屁股、洗澡時不說一聲就花灑「兜頭淋」……這些都屬於不尊重的行為。 其實父母只要相信孩子獨有的天賦及表達能力,對他們的情緒賦予同理心,並且作出簡單及真誠的回應,便能建立互信的親子關係。這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它不但會成為孩子願意聆聽和表達的基礎,而且能協助往後日子實踐「不打罵、不寵壞」的原則。 如何尊重孩子? 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天性: .對身邊事物好奇 ── 所有事物對孩子來說都新奇好玩,雖然未懂得分析危險、衛生、禮貌等問題,但父母在安全的環境下可盡量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探索; .直接 ── 使用最直接的探索方法,例如把東西放嘴裏、摔地上、蹂躪、攀爬等等,都是無可避免的成長過程;當遇到危險時,理解家長會大為緊張,但如何介入和阻止,都一定有比打罵更正面及有效的處理方法; .試探 ── 隨著每天學習,孩子會不斷試探底線;遇上這些情況,家長及照顧者的價值觀必需一致及穩固; .情緒化 ── 由於腦袋控制情緒的部份還在發育,孩子傷心便大哭,開心便大笑,尤其對著身邊最信賴的人; .自私 ── 孩子沒有成人的時間觀念,而親人就是生存的依歸,所以他們所要求的、感受的,都是 here & now; .大愛 ── 孩子雖然自我中心,但他們的心卻是裝著滿滿的愛! 你有認真觀察孩子嗎?古字也能帶出箇中玄機! 當我們接受了孩子的特質,便能夠帶著同理心去關懷和周旋。相處過程中孩子和父母互相切磋,日常生活中遇上相同的狀況也要反覆練習,不能期望一步登天。瑪德.葛伯的書中亦有一些真實例子,讓家長能夠切身地了解箇中技巧。 除了尊重,還有一點家長經常忽略的,就是「觀察」。 家長或照顧者很慣性在孩子作出自己的選擇前,已經為他們作出選擇;也時常在孩子很專注地探索一件細微事情時,因為自己覺得無聊而終斷孩子的行為。RIE 的教學中,觀察孩子是很重要的一環,過程中甚麼時候介入、如何介入,都是家長需要學習的技巧。 代表「家人」的中文字「親」,從遠古的象形文字「寴」演變出來——「宀」,表示同一屋簷下;「亲」和「見」的組合,是「自己參與,在近處看」的意思。由於孩子們沒有時間觀念,他們都活在當下,並專注眼前的事情,這特質是成人該反過來學習的。作為雙親,我們應容讓孩子有當下的覺察,透過在旁默默觀察及了解,才能適當地誘發他們的潛能,加以栽培。 內容提供:mamasmart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棒下出孝子 打下都唔得?

在二十一世紀,很常聽見上一輩說:「依家啲細路好矜貴㗎,打下都唔得!」 今日很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句「打下都唔得」。   老人家常常說:「以前邊有聲出呀,一唔聽話就一條藤條拂落黎喇。」這句說話有幾個重點: 一)孩子不能有意見、不能主導; 二)家長就是強權,逆權就要受懲罰; 三)對家長來說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體罰,讓孩子對提出意見 / 不合作的後果產生恐懼。 如果你是一位想訓練孩子成為軍人的家長,或許你會認為以上的情境很合理。但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變成一個有自信、創意、分析及領導能力的人,可考慮在孩子有意見或不合作時,換個方式應對。   以強權訓練「步兵」,遠比用正面方法養成有同理心、有獨立思考的孩子容易,因而讓很多家長掉入過度使用權力的圈套。     人類並沒有暴力的基因 育兒在人類的歷史中,一直被多數人視為「厭惡性行業」—— 由於孩子天性直率、自私,在大人眼中他們都是小惡魔,過去一直不乏對孩子施加不同程度暴力的情況,試圖用最直接的方法把他們「解決」。但父母或照顧者卻沒有意識到,暴力行為不但會導致他們腦內增加皮質醇(一種壓力荷爾蒙),阻礙腦部發育,同時亦助長他們模仿使用同樣的方法「對付」他人。 在人類的基因內,可以發現憂鬱 (depression)、焦慮 (anxiety),但沒有暴力 (violence)。換句話說,沒有人天生暴力,所有後天的暴力行為,都源於曾被受過暴力對待後,應對壓力、威脅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今天,全球有53個國家已經立法禁止對孩子作出體罰。這並非因為他們特別矜貴,而是因為體罰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會製造更多問題。 如果孩子從小在一個互相尊重的環境下成長,就算年紀再小,都有能力理解道理。甚麼事情該做不該做、哪些說話該說不該說,只要家長能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不厭其煩地重覆解釋,孩子一定會接收得到。相反,打罵或可以換來短暫的合作,但孩子因而發展出更多壞習慣,父母也未必察覺到箇中原因,長遠來說一定是弊多於利。   如何實踐正面教養 舉個例子:幼童剛學習吃飯時,總是天一半地一半,而且心散,未能好好自己吃完一頓飯。這個時候,家長很容易跳過考究原因,而選擇開口罵孩子,說出「無用」、「好心你食快啲」,甚至「再唔食打你㗎」之類的威嚇說話。為了孩子快點吃完,把食物硬塞嘴裏。久而久之,孩子開始討厭吃飯,甚至討厭食物,而且出現四、五歲還在追住餵食的情況;這時候家長又埋怨孩子「麻煩」、「乜都唔食難服侍」,卻忽略了孩子這樣的個性並非天生,而是他們一手造成的。試問沒有輕鬆愉快的進餐體驗,又怎會養成獨立、愛吃的小朋友?就算沒有肢體上的暴力,那些語言暴力、羞辱和要脅,也足以影響孩子日後的發展。所以實踐正面教養的第一步,是先收起負面評價。     我們已經可以證實,在幼童身上花時間和資源用正面的態度去教養,能有效地減低社會的暴力、犯罪率和上癮等問題。任何對於孩童保護及生活改善的努力,都能夠成就更和諧的社會。 他朝有一日,孩子對你沒禮貌或動手動腳,請記住這些都並非天性,而是從父母及照顧者身上所程式出來的。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停課不停學] 環保紙箱瀡瀡樂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倍數及因數(附工作紙)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天龍人口罩與光觸媒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變化萬千的STEM砌砌牆 [STEM Sir教路] 光觸媒能抗菌抗毒? 【GRWTH書訪】 鄧文瀚 STEM Sir 漫畫悟出學問之道 【Stem Sir】DIY夾公仔機,好玩又學到STEM!   內容提供:Mamasmart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