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管理情緒的要訣

理清情緒,是有效管理情緒的關鍵。但情緒往往複雜得千絲萬縷,本文用小麗的經歷,看看情緒管理的要訣。 赴約遲到 朋友破口大罵 小麗因晚出門赴約而遲到,朋友一見到她就破口大駡,憤然轉身離去。事後,小麗多次發短訊解釋,朋友都不理睬,斷絕聯繫達3個月。小麗每次提起這件事,心中便升起一股強烈的無名火。困擾小麗的情緒,除了憤怒,其實還有以下複雜的情緒: 1. 生氣,因為朋友大聲罵她 2. 尷尬,因為朋友在餐廳當着很多人的面罵她,讓她覺得丟臉 3. 自責,因為自己出門時習慣慢吞吞,結果遲到惹惱朋友,是自己的錯 4. 失望,因為大家關係好,認為朋友不應該因為遲到這件小事而責怪她 5. 後悔,覺得如果自己早點出門,就不會遲到了 6. 擔憂,因為朋友斷絕聯繫,擔心從此會失去這個好朋友 看清自己情緒 接納朋友情緒 理清以上的情緒,小麗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一想起此事便一肚子火,清楚透過情緒找到自己和朋友的需要,放下這個情緒包袱。 一方面,小麗希望朋友接受道歉、原諒自己,大家和好如初;另一方面,小麗看清自己的情緒後,幫助她接納及同理朋友的情緒,看到朋友情緒表達背後的需要——朋友因為小麗這次遲到而生那麼大的氣,好像過了火(情緒大於事情),說明遲到事件只是導火線,朋友失控的大火很可能因其他事情引起,例如,過往的經歷留下的情緒包袱,或當時工作壓力太大、身心過勞。如果小麗多些關心朋友,也許更容易化解這個僵局。 小麗決定再次向朋友發短訊,心平氣和地向她道歉,並清楚表達自己的請求和關愛:1.自己珍惜彼此的友誼,希望朋友原諒自己遲到的行為,延續友誼;2.向朋友保證,以後自己一定守時,不再遲到;3.詢問及關心朋友近况,如有需要,她會像以前那樣支持和幫助對方。 情緒是我們對事情的自然反應。有效的情緒管理,需要我們友善地覺察、理清和接納情緒,才能平靜地和他人溝通,表達感受和需要,提出解決方法,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

詳細內容

教大GPS:勿逼孩子 Don’t cry over spilt milk

一天晚上,我和7歲女兒溫習功課,她喝的豆奶剩下小半杯。後來,外婆坐在對面喝茶,我說,「給我一點茶吧。」她看到桌上的杯子,問,「這是你的嗎?」我沒來得及回答,外婆已經誤把茶倒進妹妹的豆奶杯裏。見狀,妹妹大聲哭起來。我解釋說,杯裏是妹妹的豆奶,這樣豆奶和茶都不能喝了。外婆說,對不起啊,我以為這是你媽媽的杯子。可是妹妹繼續大聲哭,幾秒鐘過後,外婆變得有點不耐煩,「我都說對不起了,不就一點豆奶嘛,幹嘛還要哭?」然後生氣地走開。 「不准哭」忽略孩子情緒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次家庭會議,父母和哥哥姐姐們做了一個違背我意見的決定,雖然我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決定了,但仍記得當時很生氣,衝出家門,在外面呆了半天才回家。雖然大家都擔心我,卻又責怪我反應太大,讓我覺得更鬱悶、無助和自責。 常常看到街頭有家長大聲罵小孩,「哭什麼哭?快給我閉嘴!……哭完了走人。」小孩被家長的架勢嚇住不敢哭了,可是哭是因情緒而起的反應,家長用「否定」的方式制止了反應,以為已經解決問題,卻忽略了孩子的情緒,錯過透過情緒了解孩子遇到的問題或需要的機會。 給孩子表達感受的空間 有句老話說,「Don’t cry over spilt milk」(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要為無法挽回的事懊惱),可是在孩子看來,哭是純粹表達他們失去牛奶的不開心,牛奶不是你的,你當然覺得沒事。否定他們的情緒表達,有可能令他們封閉情緒,否定自己。 當孩子的情緒風暴來臨,首先、我們大人不要輕易把這個情緒的反應歸咎於自己(大人較容易因為小孩在公眾地方哭泣,怕被別人責備而過度反應);第二、接受孩子因情緒失控而哭泣、耍賴等「暴風雨」,陪伴一旁、確保安全。在暴風雨過後,找到他們的情緒和需要,指引他們找到並使用更適宜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女兒和我約定,她哭的時候,我抱着她說,「媽媽愛你,不要哭了」,然後倒數10秒,她便會停止哭泣)。牛奶打翻了,我們給孩子表達感受的空間,才能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 之後,我和女兒、外婆談心,發現她們之前的不開心已經一掃而光,雨過天晴。  

詳細內容

教大GPS﹕不開心只是幾秒鐘

今天故事主角是一個名叫梓楊的男孩子,雖然今年只有6歲,但是我很佩服他,因為他總是樂呵呵的樣子,好像永遠也沒有煩惱。有一次,他來我家玩,想玩9歲哥哥的機器人,但哥哥不同意,兩人因此激烈地爭吵起來,大聲對罵、面紅耳赤、大眼瞪小眼對峙着,嚇得其他小朋友都不敢作聲。過了幾秒鐘,有人試圖打破僵局,小聲建議:「不如我們玩警察遊戲吧。」 快樂的「梓楊模式」 大家都紛紛附和,唯有哥哥還僵在原地一動不動。出乎我的意料,梓楊扭頭對哥哥說﹕「哥哥,我們一起玩遊戲吧。」 他的語氣如此淡定溫和,好像剛才的爭吵從未發生過。在梓楊的感染下,一切恢復平靜,孩子們又開心地玩起來。這就是我最欽佩的「梓楊模式」——不開心只是幾秒鐘,快樂是常態。 「分享心情」提高孩子情商 事後我了解到,梓楊的高情商得益於媽媽對他的情緒教育。從梓楊3歲、姊姊6歲那年開始,媽媽每晚睡前都和孩子們進行「分享心情」活動——每人都要分享他們當天經歷的「最開心的事」、「最失落的事」和「最憤怒的事」,包括事情的經過、感受及原因。 如果有失落和憤怒的事,大家一起討論怎樣恰當表達和處理這些負面情緒,迅速回復平靜,避免或減少傷害,重建或修復人際關係。 這個分享心情的活動,一方面幫助媽媽了解孩子們每天在學校或家裏經歷的事情,趁機教導他們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接受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和處理人事關係。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們認識喜、怒、哀、樂等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自然情緒,給他們一個機會去了解媽媽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感受媽媽的感受,學習媽媽管理情緒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態度,體驗家人互相支持、互相關懷的溫暖。慢慢地,孩子們認識情緒是怎麼一回事,學會細心聆聽別人的心聲,掌握正確表達和抒發情緒的方法,發展同理心和關愛別人的慈悲心。現代父母工作事務繁忙,教育子女時間有限,梓楊媽媽每天晚上和孩子們「分享心情」,確實是一個簡易有效、情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好方法。

詳細內容

教大GPS:靜觀之親子關係

著名的喬‧卡巴金教授(Jon Kabat-Zinn)提出,靜觀(Mindfulness)可以培養七個態度:初心(Beginner’s Mind)、不作判斷(Non-Judging)、接納現狀(Acceptance)、信任自己(Trust)、保持耐心(Patience)、不拼命強求/改變(Non-striving)、 放下(Let it go)。以下介紹使用靜觀的態度經營親子關係的一些做法。 用我們的初心、不作判斷地看到和聽到真實的孩子,而不是大人價值觀裏「應該」的孩子。 教育應該幫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用我們的初心、不作判斷地看到和聽到真實的孩子,而不是大人價值觀裏「應該」的孩子。人往往擅長做喜歡的事情,因做擅長的事情而獲得自信和成功。 吉莉安‧琳恩(Gillian Lynne)是Cats等大型音樂劇的編舞。她6歲時坐不定、成績差,媽媽以為是多動症,帶她去看醫生。醫生建議靜觀Gillian的情形,離開診室並播放音樂,發現她隨音樂翩翩起舞,如魚得水。醫生說,你的女兒沒有病,她是一名舞者。如果我們要求魚爬樹,不但埋沒魚的游泳天分,也可能窒息魚的成長。 家長要做孩子的「伯樂」,發掘孩子的天分、愛好和優點,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的人生。 透過問題看到孩子需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透過問題看到孩子的需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女兒3歲時很喜歡哭,一哭就是幾分鐘,哭聲很大,令我覺得心煩,忍不住推開她,等她哭完再睬她。但我愈推開她,她愈哭得淒涼。有一次我試探性地問她:「你哭的時候,希望我做什麼?」她說:「希望你攬着我。」於是我們達成君子協定,以後她哭,我會馬上攬着她,溫柔地說:「媽媽愛你,不要哭了。」然後開始倒數:10、9、8、7…1,因為她得到了她需要的關愛,十秒之內便停止哭泣,回復平靜。 任何強烈的情緒表達,多是因為孩子的需要和擔憂未被滿足。家長需要接納孩子們的情緒,將「不要嬲」變成「我看見你嬲,我們和你的『嬲嬲』朋友談談吧!」把情緒變成我們的朋友,才能更好安撫情緒,找到問題的根源。 安撫自身焦慮 及時充電 家長焦慮是在應試教育和競爭社會壓力下自然而然的產物,可能包含多種複雜情緒——惋惜自己過往的不如意、對孩子和自己表現失望、責怪孩子不合作、對孩子前途擔憂、對更好生活嚮往等等。如果焦慮處理不當,再加上因工作或家務疲憊不堪,很容易情緒失控,傷及孩子。父母需要一個「暫停掣」,及時休息充電,然後繼續投入生活和工作。每當我覺得自己快要失控時,會向孩子們請假:「我太累了,要立即睡覺充電。」他們總能體諒:「那你休息好了再陪我們玩吧。」 家長將自己的辛苦和壓力告訴孩子,他們能學到生活來之不易,體諒和感恩家長的辛勞,甚至轉換角色成為照顧者,用「愛的服務」回報父母。 家長充盈人生是孩子榜樣 孩子不應是家長的唯一,即使全職媽媽或爸爸,也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人生追求,用充盈的人生為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我曾因為常常要出差在外,沒有辦法陪孩子感到內疚。當我問女兒:「媽媽經常出差,你會不會怪我。」她說:「沒關係,視頻電話可以讓我看到很多地方,况且你又不是不回來。」沒想到她小小年紀便會開導我。我的出差變成孩子們看世界、欣賞媽媽勤勞拼搏的好機會。 曾在臉書看到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有個媽媽表示,如果女兒考不上某名校,「就把她掟落街,然後再自殺」。這種以「愛」為名義盲目拼命強求,將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賭在一間學校一條路的狹隘做法,只能是玉石俱焚。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吧! 但願天下的父母都好好愛自己、愛孩子,孩子們都能在愛中找到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孩子不聽話! 靜觀解決問題

一名來自上海的學生分享小學生和班主任發生的衝突。90年代上海剛推行普通話教學,該學生上三年級只說上海話,遇上一名不懂上海話的班主任。雖然老師多次提醒該學生要講普通話,該學生還是繼續講上海話。老師非常憤怒,覺得學生藐視他的教導,多次點名批評該學生,師生關係緊張。 靜觀(Mindfulness)是「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Awareness)」。靜觀練習是希望老師和家長保持平靜的心境,不加判斷地覺察孩子問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上述故事中的「問題」是學生不講普通話,而老師「感受」被學生歧視和挑戰,但老師沒有進一步找出學生不講普通話的原因,而是把自己的感受當成和製造了另一個新問題——孩子的態度差,令雙方關係惡化。 問題感受大不同 靜觀助看清 用靜觀不加批判地看清「問題」和「感受」,就不會將它們混淆。「問題」是不可控制的客觀事實,而「感受」是我們對事件自然升起的主觀感覺或情緒。我們不可改變「問題」,但可以調整自己的「感受」與因「感受」而做出的反應,避免添油加醋、製造新問題。有時候「感受」是多重的,例如:母親看到兒子做功課不認真,多次督促不果,除了感到失望,可能還會責怪自己無能及擔憂孩子的前途。 找出問題成因 對症下藥 上海學生的問題後來被一名訓導老師解決,該老師詢問孩子並了解到他從未學過、真的不會說普通話。最後學校為這類孩子安排普通話補課,幫助他們學會用流利的普通話和別人交流。看清問題,透過問題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才能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孩子做功課不認真,父母要靜下心來問孩子,是不是不懂做?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是不是肚子餓了?是不是課外活動太多導致沒有精力做功課?這樣我們才能更接近問題的根源和真相。 謀定而後動 避免「火」遮眼 有時大人因為「火」遮眼,可能將憤怒透過責罵或暴力發泄出來,不但不能看清問題,甚至製造傷害。有一名6歲的女孩推倒1歲的弟弟,父親覺得她故意傷害弟弟,怒火中燒,狠狠地打了她兩巴掌。從此,女孩看到父親就害怕,甚至不敢和他同桌吃飯。其實,這名父親需要先問青紅皂白,了解問題緣由,也許女孩是無心之舉,也許是嫉妒弟弟的到來奪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也許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愛。家長再針對問題的成因對症下藥就好,並讓女孩知道她的行為會令弟弟受傷,所以不可取。「火」遮眼時,一定要提醒自己先暫停,看清楚了再行動。 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我們要靜觀問題,管理好感受和情緒反應,找到解決方法,而孩子也能從中學會如何靜觀地解決問題。 作者:章月鳳(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