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媽育兒記:Live新樂趣

  實時上課已成為孩子每天期待的時刻,細佬亦會主動答問題。(作者提供)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現時更已在全球大爆發,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等國家也有許多人染病,全球的醫療系統都變得十分緊張。香港亦正面對這疫症的第二階段,由過去防止從內地輸入本港,變成需堵塞從海外不同國家的感染者傳入香港。由於疫症蔓延全球,大家需進入第二階段抗疫,政府已宣佈無可能於四月底全港統一復課,估計需分階段先由高年級的學生復課。 復課無期,或許對老師及教育相關工作者來說,也感到吃力,老師們均需絞盡腦汁繼續開發網上課程,對於學生來說,停課多月也是一件十分煎熬的事,他們每天靠自律於網上上課,需要適應這種新模式的網上學習,在接收知識過程,亦需要一定時間適應。而我家中三個孩子的學校,最近已開始實時直播上課,令這停課期帶來小朋友驚喜,哥哥、細佬、妹妹現時每天均非常期待實時上課的時段,因為他們可以透過視像見到熟悉的老師和同學,看看同學有沒有變胖、髮型有否改變到,雖然大家暫時無法面對面一起上課談天,但實時上課總算是在同一時間、不同地方一起上課,算是暫時無法實體上課的一個緩衝吧。 老師叫妹妹的名字,她很雀躍。(作者提供)   妹妹上課時很認真,她愛看到老師的臉孔。(作者提供)   我最近亦開始以網上程式,互相分享視像畫面,實時讓自己跟進開的小朋友繼續接受言語治療訓練,好讓有需要接受訓練的孩子不會因無法外出而停止訓練。雖然面授更佳,但在停課時期,這種網上雙向學習模式,較單向學習更加有趣,我亦可以透過提問,更了解小朋友的進度。   以前或許許多孩子均渴望放假,但現在不少孩子已開始掛念上課的日子及感覺,希望可以上實體課、渴望學習新知識、希望和同學一起學習,哥哥甚至在呈交網上功課簡報時,穿上整齊校服,回味一下實體課的感覺。   在這疫症蔓延的年代,我們只好靠資訊科技,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除了一般課堂,哥哥最近實時上網上大提琴課。(作者提供)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愛在防疫時

小朋友外出常備口罩。(作者提供) 受武漢肺炎影響,教育局宣佈全校學校最快三月中才復課,全港市民防疫撲口罩、購買日常生活所需物資已成為生活常事。作為在職媽媽,孩子停課,工作上為減少正面接觸,我許多時也需HOME OFFICE工作。不過,HOME OFFICE工作模式,對於多孩媽媽來說是一件頗特別的事,例如當我和同事透過視像會議開會時,阿妹經過發現,便會很自然和大家SAY HI、SAY HELLO。   受疫症影響,成年人小孩困在家中避免外出,坦白說,大人小孩都會感到頗沉悶。這個大家無法預計而來的假期,也不知何時結束,或許已令不少人心情變差,但既然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無論家長或小朋友,我們嘗試從正面方向想。好像我看到三個孩子很開心玩飛行棋,我可以抽空和他們一起玩。下午的時候,我可以抽空講故事給他們聽,而這些故事可以和平常不同,我可以講一些學校以外的的故事,可以是歷史故事、又可以是繪本的輕鬆小品作。 三兄妹齊齊玩飛行棋。(作者提供) 在家中可閱讀不同的圖書。(作者提供) 阿妹也學會整蛋糕,常常焗麵包吃。(作者提供) 每天的三點左右,三個孩子便會使出渾身解數,用我早前教他們焗麵包知識泡製下午茶,每天這段時間,便會有哥哥、細佬同妹妹親手製作的麵包出爐,很懂性的哥哥很細心,每次也不會忘記要通知公公婆婆麵包出爐,提醒他們過來一起品嚐他們的作品。     上星期趁天氣好,我帶著三個孩子到大澳門走走,計劃呼吸新鮮空氣,伸展一下,還以為可以不用戴口罩一天。當到達目的地時,才發現原來許多朋友都有同一想法,相信郊外較現時的商場或食肆更熱鬧、更多人。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孩子的防疫生活

突如其來的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令到世界各地專家及市民束手無策。今年大年初一,我們帶著家中三個孩子做好防疫及消毒措施後,往公公婆婆及爺爺嫲嫲家拜年。接著,教育局也在當日宣佈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將停課至3月2日,小朋友的停學生活,正式開始。    疫情來襲,要讓孩子了解疫症是什麼、為何要防疫、為何不可以外出、外出要戴口罩、入屋前要消毒等知識,說教式講解實在難以令小朋友明白,幸而坊間有些講解防疫的繪本,讓我可以簡單向孩子說故事,令他們明白防疫的重要性。家中的三個孩子很懂事,聽完繪本,明白了疫情可怕,便乖乖留在家中。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留在家中會無所事事,其實也不一定會如此,只要家長協助孩子編配時間表,即使停課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以我家孩子為例,他們三人照如常作息及活動,生活一向很有規律,每朝睡到早上七時左右便會自然醒,不用鬧鐘叫醒。這段時間,我會花些心思,為孩子在家中安排不同的活動,例如和他們一起煮早餐、做家務等。這些看似是平常生活事,卻是孩子平日未必有機會參與,趁現在經常留在家中,我們索性可讓孩子參與,學習生活中的不同事情。   除了三餐如常之外,孩子們也如常學習及玩耍,通常他們會在飯後做媽媽出的功課,年幼的妹妹畫畫、哥哥可輕鬆做中文作文,細佬則多做算術,溫習數學。當他們完成功課後,我便會和他們三個一起玩桌上遊戲,大家一起輕鬆一番。   家中三孩子,停課不停學,會各按時間表時而做功課、時而玩耍。(作者提供) 妹妹也明白要做足防疫措施,我問她洗手要多久,她鬼馬地回答: 「要唱完一首Happy birthday!」(作者提供) 趁天氣好,我帶了他們到飛鵝山走走,曬太陽及行山,以保持身體健康。(作者提供) 孩子不用上學,家長要花點心思,為孩子安排多元化的家居活動,如一起整麵包等,讓他們參與平常未曾做過的平常事。(作者提供) 疫情而來的長假,為減低減染機會,孩子十天也沒有外出,只有閒來短暫曬曬太陽。未來要留在家中還有多少天,相信無人能預測,面對疫症,難免令大家的心情大受影響及感到傷感。不過,無論是多壞的情況,多艱難的處境,保持正面面對,都是面對逆境最佳良藥。未來在天氣好的時候,我也打算孩子一起到郊外走走,好讓他們曬太陽、舒展筋骨。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不應以性格為孩子設限

我家中的三個小孩,大兒子、二兒子及小女兒均是活潑好動的小朋友,經常爬高爬底,而妹妹從來都巾幗不讓鬚眉,膽量更勝兩位哥哥,她在歷奇活動中爬到兩米高高台也沒有懼怕,更興奮地完成游繩任務,露出滿意的笑容。我和女兒這方面的性格卻截然不同,天生怕高,從不玩這類刺激遊戲,看到她「高高在上」,也生膽怯,幸好女兒可以自己完成遊戲,沒有叫媽媽一起玩。 小女兒妹妹愛玩歷奇遊戲。(作者提供) 有朋友問我,為何常常讓女兒穿褲子、短髮,和哥哥一起跑來跑去,像男孩子一般。其實小朋友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們不應被性格而局限可玩的遊戲,更不應因性別而被質疑缺乏哪方面的能力,家長不應以性別為他們設限。昔日社會有一種傳統的觀念,認為男孩子應玩機械人、爬高爬低的活動,女孩子就應玩煮飯仔、洋娃娃,要扮公仔,但這些男孩女孩的形象,往往只是成年人或昔日社會所建構出來的兒童世界,也是兩性偏頗的二元看法。 妹妹挑戰成功後,又會再爬更高,挑戰另一難度的歷奇活動。(作者提供) 相反,外國大學曾有研究指出,男女於冒險活動上並沒有差異,反而若不鼓勵女性發揮創意探險的社會環境,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女性於冒險方面的自信便會下降,到成年時,就會自我審查及對其就業及教育均有所影響,會失卻冒險精神。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讓孩子按自己的性格發揮所長,探索世界,家長可透過孩子嘗試參加多元的遊戲,培育出冒險精神及不怕艱難的勇氣。當他們挑戰一些難度高的遊戲時,他們或會驚慌膽怯,在考慮挑戰與不挑戰過程掙扎,當他們最後成功克服恐懼,完成遊戲,便會得到非金錢所能換取的滿足感,同時跨越這個心理關口,也上了成長重要的一課。 2020年,不妨多讓孩子有不同的嘗試,讓他們探索無窮無盡的世界。女孩子和男孩子也是一樣,千萬別小看女孩的能力和潛能。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愛要及時

最近長假期多,家中三小孩放假的日子,即代表作為媽媽的我會忙上加忙,因為孩子放假的時候,我既要忙於處理非常繁多的工作報告,同時亦要好好分配時間帶他們外出玩耍。感激我的爸爸媽媽經常在我最需要幫忙時出現,替我分憂及分擔照顧孩子的工作。 當工作忙碌的時候,許多人都容易發脾氣或易??,而我們最經常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就是向父母或最親近的人發脾氣或以最差的態度對待他們。相反,我們對著一些陌生人或工作伙伴時,縱使是對方不對或有些事情令我們不滿,我們反而會因不相熟、不是親人而包容對方,甚至要對方說「對不起」、「謝謝你」等,更會將笑容留給其他人,而非最親的親人。 外婆外公聖誕假期帶他們到樂園遊玩。(作者提供) 爸爸抱著哥哥和細佬合照。(作者提供) 父母是最愛錫我們的人,也是由我們出生開始看著我們成長的至親。在父母面前,我們無需掩飾自己的缺點,在家中更加無需顧及個人形象,可以輕輕鬆鬆地閒賦在家,即使蓬頭垢面也沒有所謂。當我們感到不開心、不愉快時,可回到家中向著父母大吐苦水;當我們遇上危難時,父母是會盡力保護我們的人。可是隨著成長,我們由小孩變成大人,我們往往忘記兒時與父母那種親密關係,當父母噓寒問暖,我們會因忙碌或被壞脾氣充滿,反以冷屁股貼熱煎堆,嫌棄父母長氣囉唆。 爸爸和媽媽早前和我的三個孩子到士多啤梨園參觀,為他們帶來歡樂。(作者提供) 現在我已為三個孩子的母親,特別明白到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道理。其實不只是長憂九十九,是長憂一百歲才對。無論我們已長大成年,在父母眼中,還是他們心目中的寶貝,和剛出生時的嬰兒一樣,縱使他們已兩鬢斑白,仍一樣希望盡力保護愛錫我們,對我們無限包容和忍耐。 新年伊始,正是大家計劃新一年的開始,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我們過去如何對待身邊父母,有沒有曾因為嫌煩而鬧他們?有多久沒有與他們飲茶吃飯?又有多久沒有與他們慶祝生日?希望大家在新年開始,記著珍惜眼前人,戒掉凡事找父母出氣的壞習慣,愛錫對你無限包容的父母及至親,別將自己後悔。將愛留給家人,從小做起。 感謝我的媽媽愛錫我的孩子如同愛錫我一樣。(作者提供)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再見表哥

由於媽媽兄弟姊妹眾多,我們家的表姊表哥也很多,而我和妹妹跟姨媽生的兩個兒子、大表哥和細表哥特別親切,感情深厚。這是因為父母工作緣故,我和妹妹從小便由姨媽照顧,由嬰兒階段至上學階段,我們許多時間都在姨媽家渡過。尤記得在剛開始上學時,放學後校車會直接載我和妹妹到姨媽家。在姨媽家中渡過的童年,留下許多快樂回憶,其中一個原因是大表哥仿如親哥哥般照顧我們。 大表哥較我和妹妹年長十多歲,我和妹妹仍是小孩,他已是中學生了,亦因爲年紀相差甚遠,大表哥非常愛錫我們。當我們有功課不懂時,大表哥會成為我們的活字典,教我們做功課。當我們感到悶時,他更是我們兒時娛樂大臣,只要他有空,便會帶我們到公園玩耍。除此之外,大表哥間中更會請我和妹妹到快餐店食早餐,又會專登買我們最愛吃的雞蛋仔和花生夾餅給我們吃。 我和妹妹在家族中年紀最細,童年時大合照,站在表哥表姊身旁特別「細粒」。(作者提供) 翻看舊照片時,剛巧找到一張兒時與妹妹和表哥表姊們所影的合照,我和妹妹年紀最小的,站在位置的最前排。 雖然我和妹妹年紀最小,但往往是家中最早知道表哥秘密的人,甚至是大表哥和心儀對象見面,他也會帶我們這兩位小表妹一起赴約,所以我們成為了家中最早認識他女朋友的人。 在他身上,的確可以學會不少做人道理及人生應有的態度。他是一個好學向上、不怕艱苦的人,我還記得當年他為了取得學位,努力進修,早上上班教書,放工後又到夜校上學進修,幾經努力,辛苦完成學位回來。在他大學畢業時,我和妹妹都非常雀躍,希望送一束很大的花給表哥,見證他努力的成果。 這位一起相伴成長的大哥哥,我和妹妹當年很期待他可以早點結婚,因為他特別愛錫我們,我們都期待大表哥在新年時會封一封特別大的利是給我們。後來到我們結婚時,我也會特別回禮,封一封大利是給他的小朋友。 兒時快樂點滴,轉眼即逝,我們和大表哥一起成長、生活,直至各自成家、各有自己的工作,這些記憶仿如昨天。間中重提,也回味到童年的快樂。無奈生命無常,大表哥突然離去,我們痛失這位如親哥哥的親人,昔日一起生活的片段點滴頓時不斷湧現,心中的傷痛實難以形容。友人問我,我和表哥有沒有最深刻的一件事?坦白說,我是無法以一、兩件事去概括一位和我們一起生活數十年的親人,有想說、說不盡的千言萬語,謹以此文,將部份大表哥兒時帶給我們的快樂回憶寫出,紀念已往另一國度的他,願他安息。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對孩子的堅持

大兒子哥哥的學校每星期均會邀請不同樣講者分享,上星期六剛巧到校長分享。雖然這次題目聽上去頗為輕鬆,但卻意義深遠,道盡教養孩子常見的矛盾與困惑,箇中道理,令在場不少家長醍醐灌頂。 校長以平常事做例子,以許多家庭均有聘請外傭照顧孩子為例,家長、工人對小孩呵護備至,反而令到許多孩子什麼也不懂得做,甚至誇張如孩子吃糖後,會以為枱上的糖紙會自動消失、抹完鼻涕的紙巾會自動於垃圾桶內又或吃完飯的碗也會自動變回清潔等。這些違反常識的思維,全因家中傭工姐姐或父母長輩已替孩子處理一切,連基本的自理需要,成年人也替他們處理得一乾二淨。校長提醒家長真正愛錫孩子,是應該堅持讓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並非事事假手於人,家長的角色只是提醒及協助。 自己的功課自己做,這是家長應該堅持的原則。(圖片由作者提供) 聽完校長的分享,我也思考自己在教養孩子上有沒有一些堅持,要求他們自己完成的事呢?想了一會,我發現原來在日常生活上,例如學習、品格及生活習慣上,也會對孩子有一些堅持。例如在學習上,我是絕對不會代子女做功課,因為孩子自己做功課是學習的一部份,就算他們做不完功課或所做的功課不完美,這些都是孩子學習過程,他們必須自己完成。 二兒子細佬正努力做習作。(圖片由作者提供) 愛不代表縱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面對不同的磨鍊、遇上不同的錯折,我們作為父母的,有責任讓孩子茁壯成長。 另外,我對小朋友的品格同樣有一份堅持,而且孩子的品格較一切重要,品德教育必須從小開始,而我要求三個孩子必須以禮待人,無論對家中有外傭姐姐、司機或是公公婆婆爺爺嫲嫲等長輩,早晨見到人要主動說早晨、別人協助必須要說「唔該」等,絕不能以飯來張口的態度對待照顧者或任何人,若被我發現他們有「老馮」姿態,孩子只會被罰。 小朋友必須有自理能力,吃飯後需懂得洗碗。(圖片由作者提供) 除此之外,孩子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睡眠質素是十分重要,無論是上課日還是放假,我堅持我家三個孩子必須早睡早起,當他們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自然會睡到自然醒來。這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習慣,能保持身體健康,孩子早起而精力充沛,自然能更專心聆課堂內容,對學習有益處。 論放假或上學天,我也堅持孩子需要早睡早起。(圖片由作者提供) 愛不代表縱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面對不同的磨鍊、遇上不同的錯折,我們作為父母的,有責任讓孩子茁壯成長。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截然不同的《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的啟示

  最近大兒子哥哥的學校以著名兒童繪本《星月》(英文書名: Stellaluna)作為教材,的確能啟發小朋友的獨立思考,讓他們可以學懂從多角度分析事物。這繪本是講述一隻名叫星月的蝙蝠,牠因為被貓頭鷹襲擊,在未長好翅膀時誤入鳥窩,獲好心的鳥媽媽收留的故事。鳥媽媽的鳥竇剛巧也有三隻初生小鳥,鳥媽媽於是用於照顧鳥的方法照顧星月。 小朋友多閱讀有益,除了閱讀能力之外,從而學會從多角度思考也很重要。(作者提供) 哥哥這幾天正在看這本書,他跟我討論那種方式照顧星月才好,於是我便以平常道理分析,蝙蝠應該是倒掛在樹上睡覺的,與鳥兒的生活習慣不同,這也是蝙蝠的天性,所以即使牠跟著鳥媽媽一起生活,也應順應其天性生活。哥哥即從另一角度思考,他認為蝙蝠仍是孩子,一旦鳥媽媽不在身旁時,有可能會被其他動物襲擊,所以鳥媽媽必須教星月如鳥般保護自己。 然後哥哥跟我分享他學校用的另一本圖書,名為《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這故事與我兒時所聽的三隻小豬的故事截然不同,昔日我聽的三隻小豬故事,豬是忠角、狼是奸角,但哥哥現在聽的版本,卻從另一角度出發,講述狼本來只是想向小豬借糖而去找牠們,並非存心吃掉牠們,也不是故意出詭計,故事以狼被捕完結。 哥哥現在看的圖書,有新的版本,從另一主角角度出發寫同一經典童話故事,既有創意、又能啟發思考。(作者提供)08 閱讀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我們並不在乎他們看了多少本書或多少字,最重要是可啟發孩子學會多角度思考及分析事物,學習從不同人的角度看事情,從中也會不知不覺間學懂與人相處技巧,多點從別人角度出發。例如《狼來了》的故事,以往牧羊人大叫時,許多人會認為是牧羊人講大話,最終導致狼來了。但哥哥則從另一角度分析,牧羊人叫狼來了而沒有狼出現,不代表狼真的不在,或許牠只是隱藏在附近,又或是因為村民紛紛走出來,才嚇走了狼等等可能。 家長鼓勵孩子多閱讀時,可以陪孩子親子共讀,過程中和他們討論不同的可能性及題目,啟發孩子思考,發掘孩子的強項,從而加以訓練及協助他們成長,讓孩子創造更多可能性。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小朋友最佳的「煲書」方法

昔日當愛上某某經典作品,我都會愛不釋手,看完再看,每隔一段時間再從書櫃中翻看,每次都有不同的體會或新發展,還想起以前追看金庸不同的經典作品,或許他的作品是我翻看得最多次的書籍。最近我發現我的孩子也有不斷翻看同一本書籍的煲書習慣,最先也是大兒子哥哥開始。 1. 小朋友多閱讀有益,除了閱讀能力之外,從而學會從多角度思考也很重要。(作者提供) 一向愛閱讀的哥哥在過去的暑假,看了多套叢書,包括有《Horrible Histories》(中文譯名:恐怖的歷史)、《Horrible Georgraphy》(中文譯名:可怕的地理)、一系列的科學書籍、有關太空的書籍及一些漫畫。當一有空,哥哥便沉醉於文字世界中,不斷閱讀,最近我更發現他更愛重看曾經看過的書籍。我問他翻看舊書不悶嗎?哥哥雀躍地跟我分享,在他重新閱讀看過的小說過程中,他有新發現,包括發掘了一些小說情節及細節,令他津津樂道。 小朋友不斷重複,是他們一種學習方式,在重複過程中,將知識再一次理解及溫習、然後思考,孩子會特別記得有關內容 哥哥這種煲書方法也感染了家中的弟弟及妹妹。二兒子細佬在暑假也愛上追看《老鼠記者》英文版《Geronimo Stilton》,它是一本以老鼠視角描繪人世間百態的小說。細佬也和哥哥一樣,一看再看這本小說,而且令我感到很高興的,更獲得意外收獲,他在暑假看畢這套書後,認識多了許多英文生字,現在更開始看哥哥小一的英文書籍。至於小女兒妹妹也有樣學樣,也開始跟著哥哥們閱讀曾閱讀過的書籍。 哥哥現在看的圖書,有新的版本,從另一主角角度出發寫同一經典童話故事,既有創意、又能啟發思考。(作者提供) 相信有不少家長也察覺孩子喜愛重複閱讀同一本書,又或經常玩同一個遊戲,甚至是他們已知答案的問答題,孩子還是愛反複叫父母猜答案。其實,小朋友不斷重複,是他們一種學習方式,在重複過程中,將知識再一次理解及溫習、然後思考,孩子會特別記得有關內容。現在回想,有時候我在童年時閱讀過某些小說的內容,至今仍深刻記得。所以家長們別小看孩子重複煲書的習慣!

詳細內容

在職媽育兒記:小朋友最佳的「煲書」方法

  妹妹和細佬最近經常煲書。(作者提供) 昔日當愛上某某經典作品,我都會愛不釋手,看完再看,每隔一段時間再從書櫃中翻看,每次都有不同的體會或新發展,還想起以前追看金庸不同的經典作品,或許他的作品是我翻看得最多次的書籍。最近我發現我的孩子也有不斷翻看同一本書籍的煲書習慣,最先也是大兒子哥哥開始。 一向愛閱讀的哥哥在過去的暑假,看了多套叢書,包括有《Horrible Histories》(中文譯名:恐怖的歷史)、《Horrible Georgraphy》(中文譯名:可怕的地理)、一系列的科學書籍、有關太空的書籍及一些漫畫。當一有空,哥哥便沉醉於文字世界中,不斷閱讀,最近我更發現他更愛重看曾經看過的書籍。我問他翻看舊書不悶嗎?哥哥雀躍地跟我分享,在他重新閱讀看過的小說過程中,他有新發現,包括發掘了一些小說情節及細節,令他津津樂道。 小朋友不斷重複,是他們一種學習方式,在重複過程中,將知識再一次理解及溫習、然後思考,孩子會特別記得有關內容 哥哥這種煲書方法也感染了家中的弟弟及妹妹。二兒子細佬在暑假也愛上追看《老鼠記者》英文版《Geronimo Stilton》,它是一本以老鼠視角描繪人世間百態的小說。細佬也和哥哥一樣,一看再看這本小說,而且令我感到很高興的,更獲得意外收獲,他在暑假看畢這套書後,認識多了許多英文生字,現在更開始看哥哥小一的英文書籍。至於小女兒妹妹也有樣學樣,也開始跟著哥哥們閱讀曾閱讀過的書籍。 哥哥經常書不離手,沉醉於無窮無盡的文字世界。(作者提供) 相信有不少家長也察覺孩子喜愛重複閱讀同一本書,又或經常玩同一個遊戲,甚至是他們已知答案的問答題,孩子還是愛反複叫父母猜答案。其實,小朋友不斷重複,是他們一種學習方式,在重複過程中,將知識再一次理解及溫習、然後思考,孩子會特別記得有關內容。現在回想,有時候我在童年時閱讀過某些小說的內容,至今仍深刻記得。所以家長們別小看孩子重複煲書的習慣!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