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停留在1950年代的教育思維

教協從去年12月至今年訪問了425名主科小學教師,調查小學生學習狀况。近五成半受訪教師指出,小學生平均有7份功課或以上,8%甚至逾10份;即使周末或假期,八成半教師表示學生仍至少有7份功課,10份或以上功課的已佔四成。半數教師認為功課量很多或偏多,部分認為小學生因而失去假期甚至童年,連基本休息時間都被剝奪。 逾半受訪教師指功課量多 是次調查訪問了425名教師,數目不算少,如果所言屬實(他們沒有不屬實的理由),確是令人驚訝。若發生於1950年代還情有可原,因為距離書塾 (卜卜齋)年代不遠,無所謂教育理論,多做有益是一般概念。王師奶仍記得做過書塾老師的爺爺有句口頭禪:「多聽不如多看,多看不如多念,多念不如多做。」於是學生們終日書聲不絕,桌面上功課一大堆。今時今日,經歷了數十年教育理論新思維的演變,教師們入過教育學院以至教育大學,何解仍以「多做」為鞏固知識的唯一法門? 「多做」非鞏固知識唯一法門 如果晚晚10樣功課,係人都會癲、都會吽喇,仲點會用心思考功課內容?做得完算大命了。 照調查所得,7份功課是基本,但所謂「1份」功課其實很抽象,可能只是抄一兩行字,也可能是三四十題數學。平均算每一份功課15分鐘,也得花上近兩小時,對小學生而言,是不是已經過量?小婦人讀小學時,感覺上功課不少,但一個鐘頭左右已收工大吉,看來不似今日小學生咁淒涼。如果晚晚10樣功課,係人都會癲、都會吽喇,仲點會用心思考功課內容?做得完算大命了。 王師奶諗,教師們都是有識之士,在教育學院又聽過咁多理論,無理由還停留在1950年代的思維中;還有,你畀咁多功課等於搵自己笨,你都要用好多時間改,又要解釋錯在哪裏,否則改來是白改。更奇的是半數以上教師都認為功課偏多,甚至認為功課多會令兒童失去童年,連休息時間都被剝奪。 看來教師們又好明白事理,知道畀咁多功課係唔啱,王師奶不禁要問:「明知唔啱,你又畀咁多?」 教師受制功課「最低消費」? 一位敢言的羅姓老師揭露真相,原來他任教的學校有指定功課數量,如果不按指定,「校長會同你傾偈」。羅老師說得婉轉,把「校長同你照肺」講成「傾偈」,溫柔敦厚,風人以德,佩服佩服。羅老師說「傾偈」的後果影響升遷及續約,不依規定給「最低消費」功課,就會被學校扣分,變相逼教師們給功課時有多無少。現實逼人,炒魷噃,一家大小,教師們可以有Say咩!看來接受訪問的羅老師真係前勇後勇,頗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氣概。「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小婦人向您Salute。 話說回來,係唔係真係有啲咁嘅校長?佢哋都係教育學院或教育大學出身,無理由倒行逆施如此,將教育理念扔入堆填區,唔通做咗鬼就會迷人?王師奶認識幾個小學校長,佢哋都好有理想,學校辦得有條有理,相信停留在1950年代思維、食古不化的「小皇帝」,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小婦人也但願如此)。 今年全港小學已行全日制,王師奶希望教育界毋忘全日制的最初構想,讓全港小學生學得愉快,活得健康。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快餐式教育撥款

財政預算案公布了,有人說最大得益者是教育界,有先聲奪人的50億元,2018/19年度教育開支是1137億元,數目不能不算龐大;但仍有教育團體表示失望,指去年教育佔政府經常開支22%,今年跌至20.8%,雖然銀碼上增加了252億,但多屬非經常的開支。 王師奶只懂婆仔數,今年多了252億,感覺上多咗好多錢,財爺對教育算是慷慨。教協葉建源批評20.8%是回歸以來新低,又說不滿預算案不提教師學位化及不增加教師編制。教協的不滿是例牌,但連一向撐政府的教聯,今年也因經常開支下降而口出怨言,又批評預算案不提縮班潮和沒有為STEM撥款,對此「極度」失望。以一向保皇的教聯來說,說得粗俗些,真是雞屙尿。 庫房水浸也不肯增大學學位 教協和教聯的失望是一而二,二而一,王師奶的失望遠比它們宏觀,在改善香港整體教育而言,小婦人有遠見得多。小婦人曾呼籲歷任教育頭頭如羅范椒芬、李國章、孫明揚、吳克儉以至楊潤雄,與其巧立名目攬住什麼毅進、副學士、自資學位等等不放手,每年眼光光望住2萬多成績及格但又無公立大學收容的年輕人,身為教育掌舵人面無愧色側側膊過日子,這叫什麼問責?與其小修小補,供應100個魚柳包、150個豬柳包、200包薯條,一陣旋風過後,捱餓的仍然捱餓,營養不良的繼續營養不良。 以前無錢還有藉口,?家庫房水浸,浸到係又派,唔係又派,寧願派漢堡包也不肯增加大學學位,解決這教育死結。 雖然有人話公務員依章行事,謹小慎微,不會有大魄力搞大製作,王師奶對公務員出身的楊局長仍抱有期望,期望他既然拋得個身入問責行列,就要有一番抱負。財政預算雖然由財政司敲定,但相信教育範疇局長一定被徵詢過,究竟局長有無為2萬多個年輕人爭取過?如果有,局長算是盡了力;如果無,局長要引咎辭職。大學這一關牽動全港家長神經,從幼稚園入學,經歷小學、中學層層關卡,當中包含家長的焦慮、委屈,忍受不足為外人道的困難。如果大學學位能按年增加,大學以下的壓力一定得以紓緩,幼稚園、小學以至中學的學習情况一定有更健康的發展。方今政府財政寬裕,局長若不將死結鬆綁,其他什麼改善融合教育、加強對幼稚園支援、加強全方位學習、什麼一校一社工都無濟於事。放着面前最重要的增加公立大學位不理,偏向細眉細眼的着手。 為什麼?小事容易交差,項目多,好似做咗好多嘢。另一方面,也證明教育局無一個有遠見和有承擔的官員。 王師奶不期望楊局長於短時間內做出很多改革,但大方向仍要確定,大學學位短缺是香港教育百病的根源,另一項要務是拉近直資和資助學校的距離,讓資助學校能公平而健康發展。其他濕濕碎的事就由其他的人去做喇!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85年前的公民教育

不知怎的從書櫃找出一本名副其實的小冊子,闊3吋長4吋,書名是《模範公民》,寫明給初級小學學生用,第8冊。世界書局印行,中華民國22年9月初版,定價7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至1945年,換句話說,這小冊子出版於二戰前,定價7分即是7個仙,這7個仙相等於今日多少?不談政治,中華民國22年即新曆1933年,且看85年前他們如何「模範公民」。 以王師奶婦人之見,「國民」與「公民」同義,今日之所謂「國民教育」即是「公民教育」,「愛國教育」是另一回事。小婦人從不反對國民教育,甚或鼓吹推動,其理在此;至於以滲透方式抑或獨立成科,此乃後話。本小冊子分7個單元,篇幅所限,僅選其中數項與家長、老師、課本編輯討論。 1、進取精神與精細態度:分「我看見新事物,要常常留心研究」——引伽利略看見教堂的掛燈擺動,發明鐘表製造法;牛頓見蘋果落地,研究出宇宙引力;瓦特看見蒸氣有掀動壺蓋的力量,發明了蒸汽機。 2、自制的習慣:分「使用公共器具,一定依照先後次序」;「沒有得到允許,不動別人的東西」;「不輕易向別人借東西」;「不向人家借錢」;「不浪費金錢」。 3、對人的態度:「我要隨時隨地幫助他人」;「人家有事問我,我要懇切地回答」;「說話要輕而和氣」——引晉代王獻之輕聲對竊賊的故事;「對人要和顏悅色」——引漢代劉寬,其女僕把湯潑在他的朝服的故事。 王師奶怕讀者悶,不敢再寫小冊子的內容,但好想家長不要抗拒所謂「公民教育」或「國民教育」,因為深究一點其實是「德育」,或可擴而言之,是「家教」的一種。 小婦人好怕聽到「正一有爺生、無乸教」這句罵語,這罵語非常苛刻,不單罵小孩,也鬧埋上一代:不單是無家教,還指父母是粗鄙之人,不懂教仔,所以仔女胡作非為。 做好德育 要父母配合 王師奶翻過多本初小語文課本,印刷之精美遠勝這本7分錢的小冊子千倍百倍,但內容水準卻遠遠不如。小冊子舉的例子不止有點過時,而係好過時,例如它舉阮孝緒和皇甫無逸來解釋不用別人的物品,唉!誰是阮孝緒就得解釋上半天。今天的課本多缺主題,甚少將德育附於國民教育或公民教育之中。看過一套日文的初小課本(小婦人不懂日文,靠友人翻譯),內有兩個主題印象深刻:「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書包自己執」和「公眾場合要輕聲細語」,看!小孩子認為這是天公地道的事,因為課本早就這樣教他,當然,父母要配合,要身教要鼓勵。如果朝朝催出門,做父母的聲震屋瓦的叫:「快啲啦,夠鐘啦!」跟着又吩咐菲傭「快啲幫少爺執波鞋和運動T恤」。此情此景,編輯們把課本寫得更好,老師教到喉嚨破裂都嘥gas喇!有時見到父母拖住6、7歲小孩過馬路,紅燈照過,小孩子不肯走,口說:「Miss話綠燈才可過馬路。」家長說:「?家又無車,點解要等綠燈?你Miss唔化嘅。」有時覺得啲老師真係勞而無功,好激氣。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誰搶誰的學位?

小一統一派位申請,最搶手的是名校林立的41網,網中最搶手的是喇沙小學。報載有新移民家庭用1300萬元購入600平方呎單位,希望近水樓台佔同區之利,入讀她眼中「香港教育是全亞洲第一」的一間名校。這個重慶移民決心十足,孩子已獲七間私立或直資取錄,首選仍是喇沙,仲準備好一旦抽不中就叩門,可說用心良苦。這些家長不單有錢買屋,而且做足功課,連喇沙今年有6個世襲位被蠶食都知(學校歷史愈悠久,世襲位愈多)。小婦人雖然唔信,但我只是靠估,她們是查核,我舉手投降。另外一個家長替兒子報讀多個興趣班,基本功的畫畫、鋼琴、跆拳道、游泳無一遺漏,私立和直資又報了一大堆。 香港本土家長,面對這些「搶位」的天外來客,自然憤憤不平,甚或以蝗蟲形容之。想當年,爭醫院生仔,爭奶粉餵BB,三歲爭幼稚園,現在又爭小一位,六年後又爭中一位,老娘容乜易「無碇企」。 偽居民出招 真居民無碇企 本港家長不要一味埋怨內地家長搶食,其實閂埋門鬼打鬼,自家人打自家人佔多數 面對外來客的侵蝕,本地家長總有被分薄的悲哀。站在雙非家長而言,她振振有詞,這些小孩子香港出生,領正出世紙,應享有在香港受教育的權利,不存在「搶」的觀念。香港政府既讓這孩子在香港出生,就有責任提供足夠學位,公平競爭,何謂「搶」?這些雙非家長當日出盡法寶在港生仔,無非就等今日可在提供全亞洲最佳教育的香港讀書,只要他們一切手續合法,本港家長無得嘈。 本港家長不要一味埋怨內地家長搶食,其實閂埋門鬼打鬼,自家人打自家人佔多數;最唔抵是真正住在41網的居民,被多數的「偽居民」剝削入讀機會。「偽居民」最常用招數有: 1、借親友地址:由親友借出地址接收信件。有時學校要查你的地址證明,早早向電訊公司申請電話,電話單上印有姓名。 2、租短期屋:由自己一人或聯同三數人共租一個單位,替女兒報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的,配上對方兒子申請喇沙小學的就絕妙無縫。 3、便宜又乾手淨腳的共用信箱:將意向告知地產公司職員,他會替你安排,服務期由報名日起至放榜日止。所費不太多,當然也不會太少。 4、有錢的就買一個單位:一面可作投資,一面可作申請學校用,有屋契、水電按金證明。申請入學成功固然開心,投資買樓隨時賺大錢,「財位兼得」,人生樂事也。 王師奶並非亂噏廿四,照我估計用上述旁門左道而入讀41網名校如喇沙瑪利諾的有唔少。學生入學後通知學校轉地址的高峰期是9月尾10月頭,有些轉尖沙嘴,有些轉沙田甚至大埔,每逢放學,七八架校車,學生載得滿滿,還未計泊得長過一條龍的保母車。王師奶八卦,問到有些入元朗,有些過海去干德道。 誰搶誰的學位,真是一言難盡。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從TSA改名到BCA

由於楊局長宣布TSA將於三月份決定考或不考,這惹火話題又再升溫。林鄭特首競選期間曾就TSA發表過意見,給仍未下台的梁振英摑了一巴,今貴為特首,對復考與否卻舉棋不定。不知怎的,小婦人忽然懷念吳克儉,他雖然灰頭灰面的落台,依香港一般人亡政息的官場文化,他的政卻並未息,算是異數。他最後的傑作是替TSA改了名,又留下一班樹倒而不散的猢猻繼續左右大局。 勢將復考 改少少掩耳盜鈴 將試題數量減少,少啲刁鑽內容,轉瞬就將TSA(全港性系統評估)改做BCA(基本能力評估),簡單過到廟街搵盲公陳改名,易過啲黑過墨斗嘅藝員改名。電視藝員改名都要顧及五行,有啲加金字旁,有啲加水字邊,如果一個人順風順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之際,點會去改名吖!梗係頭頭碰着黑才會不問蒼生問鬼神。TSA就係千夫所指之下才會改為BCA,減少兩碗水,剔除三錢黃連,煲出來的藥一樣咁苦,掩耳盜鈴,呃到自己呃唔到人。 王師奶從來無否定TSA的作用,外國學校亦有類似性質的測試,但人哋真係無操練,真刀真槍上陣才會得到真結果,才可用作指標。吳克儉五年局長期間,只講過一句有內涵的話:「TSA就好像定期驗身一樣。」他說得無錯,身體檢查不是壞事,只壞在檢查身體前日日抽血,日日照X-ray,日日食維他命A-Z,8歲左右的孩子身體副Engine散晒,初小教育系統扭曲晒。 原諒王師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TSA(小婦人好難改口)檢討委員會全是前朝舊人,當日停考TSA是為勢所逼,條氣唔順是正常不過的事,所以我相信這委員會100%傾向復考(怡情小注,麥記魚柳包一個),不過會在某方面略作修正。他們會說BCA題目已經改良,參加試驗考試的學校都話題目深淺適中,無操練,可接受。不要忘記,參加學校50間咋,而且多是自己友,梗話好㗎。 講無操練是廢噏,題目是兩個月左右草草成章,未露過面,梗係唔會有操練喇! 至於BCA試考的題目點合理法,達到「基本能力評估」乜嘢效果,點好法,全港學校仍在五里霧中。 教協及家長聯盟在政府總部東翼前地集會,公開促請政府擱置小三TSA,教協又話有八成教師反對推行。王師奶不敢話教協講大話,如果真係有八成教師反對(小婦人又好想知道有幾多成校長反對),教育局就不可輕視,吳克儉成日都話相信校長和教師的專業判斷。王師奶舊事重提,小婦人講過多次由教協和教聯合作調查,分校長、教師及家長三組,如果三組都一面倒贊成或反對,講乜都嘥氣喇。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與陳美齡談融合教育

1月23日第174期的《Happy PaMa教得樂》報道早一陣子曾熱傳是教育局長熱門人選的陳美齡,扮小學生入新會商會學校觀察融合教育上課情况。新會商會學校約有四分之一是SEN學生,相信是一間超乎平均SEN學生人數的學校。融合教育構想崇高,讓有缺陷和正常的兒童一齊學習,一起過學校生活,增強自信,正常學生發揮友愛精神。香港政府於1995年左右嘗試了解融合教育,曾邀請辦學團體組團往澳洲及加拿大等地考察當地融合教育。身為父母,子女有某種缺陷,不論弱視、弱聽、智障或肢體傷殘等等,心裏總有點遺憾,忽聞兒女可以在主流學校上課,心理上掃除了一些陰影,這點是可以理解的。 所見皆幻象 教師苦况無人知 即使到今時今日,教育官員對融合教育一不見熱心,二不見有解決方法 陳美齡近距離了解SEN學生學習情况,看到主流學生的愛心,看到老師如何「淺入淺出」的簡明教法,也看到助教的貼身輔助。午膳後的中文課、常識課、普通話課、英語課,陳美齡都給予好評。王師奶絕對相信陳美齡對所見所聞的評語是真心的,也相信新會商會學校推動融合教育的熱忱。王師奶不忍心向熱愛香港、熱愛教育的陳美齡博士潑冷水,她看到的是「真實的幻象」,決不是香港融合教育的真正面目。香港教育官員愛抄外國的「橋」,照搬如儀。他山之石,雖然可以攻玉,但要有很多基本條件配合,否則淪為空談,兩頭唔到岸。香港推行融合教育初期,簡直是空槍上陣,即使到今時今日,教育官員對融合教育一不見熱心,二不見有解決方法,講得極端些,說融合教育拖垮了50%香港教育也不為過。不要以為小婦人胡言亂語,不妨問問在主流學校任教有SEN學生班級的老師,聽聽他們教學過程的苦况;一個未受過特殊教育課程訓練的教師,面對30個學生,其中26個是普通學生,另外4個SEN學生:一個是弱視,一個是智障,一個是弱聽,還有一個是過度活躍。請問這位未經訓練的老師可以點做?放棄26個正常學生,專注這四個SEN仔?就算有助教幫手都唔掂,過度活躍症的孩子最不耐煩,他在課室團團轉,學李小龍、學蝙蝠俠,這是什麼場面?不要以為小婦人誇張,把理想崇高的融合教育寫得如此卡通。曾經有教師控制不住類似場面,要學生連桌椅坐在課室外,這安排當然引來指摘,王師奶看到這則新聞時內心有點同情這位老師。 教局短視致融合教育失敗 2016/17年,主流中小學合共有SEN學生約4.2萬多人,受過訓練的教師嚴重不足,教育局對教師培訓不太積極,受過訓練的教師人數低得可憐。2007年開始要求學校必須有10%教師完成30小時至90小時所謂「照顧不同學習需求」學生的基礎及高級課程。平心而論,30小時學到乜?連皮毛都未觸摸到喇,這與叫一班新兵空槍上陣無異,點打?點教?教育局應付這殘局唯一方法就是派錢,學校收到一個SEN仔就資助1萬至2萬,畀學校自行運用,添硬件又好,添人手又好。媽媽咪呀!請乜人吖?全部都係唔識燒槍的新丁,錢唔係萬能,教育局醒醒吧,唔好再做駝鳥了。 有心的陳美齡博士,不要給「真實的幻象」迷惑,香港融合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局短視,以為有錢無所不能,忽略人才(接受過足夠訓練的老師)是最重要因素。大家想一想,全校只有15%接受過短期訓練的老師怎去應付20%SEN學生,如新會商會學校? 最後,向新會商會學校致意,您們的負荷實在太沉重了。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資助學校的悲哀

港華與華小的爭拗告一段落,雖然尚有少許漣漪,港華已決定向政府申請轉直資,這是資助傳統名校的悲哀,也是所有資助學校的無奈。2013年王師奶在拙著《香港教育大龍鳳》中曾有一篇〈向華仁書院致敬〉,其中有「港九華仁書院決定不轉直資,理由是繼續為清貧學生服務……耶穌會神父抱博愛平等胸懷,刻意幫助普羅階層子弟,不以專收權貴後代為榮,王師奶向華仁書院致敬……同時向其他天主教傳統名校如喇沙、瑪利諾修院、瑪利曼、聖瑪利、聖心等有真本錢轉直資而不轉的學校致以同樣重量的salute。它們堅持不轉直資,堅持公義、平等。」事隔四年許,港華失守了,小婦人不無感慨。 今天港華失守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間,因為直資制度的傾斜,令資助傳統名校棄守為普羅階層服務的橋頭堡。 今天港華失守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間,因為直資制度的傾斜,令資助傳統名校棄守為普羅階層服務的橋頭堡。港華棄守不是港華不義,是自保,是為勢所迫。有頭髮無人想做癩痢,相信港華校董會和辦學團體為這一轉變有過掙扎。閱報上得悉,港華被問及校譽會否因而受損時,回應道:時代與環境已有轉變,「若基於面子而固執地堅持原本立場(By stubbornly adhering to the original position solely because of consideration of face),我們是不能樹立一個好的學習和成長榜樣」。有意見認為直資即「教育商品化」,港華就回應指有收費高昂的國際或直資學校校長,屈服於家長的無理要求;但收費較低的港華可免卻這種壓力,並做好失去提出無理要求家長的準備。 走筆至此,王師奶覺得港華說得過了火,也有點偽善。你一邊說不會因面子而堅持原本立場,另一邊卻找藉口,說轉直資理由之一是招收更多貧苦學生。小婦人已說過這理由不成立,因為貧苦學生無膽「高攀」,亦不願意放學時在豪華汽車中穿穿插插,收費低不會令學生無壓力,這遁詞是維持自己的面子而已。 一個理由夠晒數,就係怕一校兩制,毋須藏頭露尾,巧言令色。 多謝港華「爆料」,原來收費高昂的國際或直資學校,要屈服於家長的無理要求。相信眾多市民,包括「諸事理」的王師奶(也許包括楊潤雄局長)都有興趣知道那些家長如何「無理」?國際和直資學校又如何屈服?這一剎那,王師奶腦海浮出兩個畫面:一個是店大欺客,名店裝飾輝煌,售貨員眼高於頂,所售貨品動輒三幾十萬,身穿赤柱大街牛仔褲如王師奶之流,有人「囌」至奇;另一畫面是一群滿身翡翠玉石,十隻手指都戴上耀目鑽戒的肥師奶,入到店內,人人拔出黑色信用卡,見貨就掃,高聲呼喝,頤指氣使。此時此刻,小婦人和全港非國際及昂貴直資的家長們,都好想知道香港《儒林外史》的精彩故事。港華說自己收費低,可以不向「無理」的家長屈服,聽起來頗有《史記‧魏世家》貧賤驕人的風骨,佩服之餘又有些懷疑。 王師奶深明資助傳統名校的困境,港華申轉直資雖然令人感慨,坦白講出來,一個理由夠晒數,就係怕一校兩制,毋須藏頭露尾,巧言令色。王師奶祝願港華轉制成功,也預測申請轉直資的陸續有來。一句總結:資助學校的悲哀。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大包圍的小學常識科

本刊第172期的「編者話」有一篇文章《乜都教 不如乜都慢慢教》,觸動王師奶心靈。小婦人和編者沈雅詩小姐一樣,讀小學時除了中、英、數外,還有社、自、健,沒有獨立的常識科。要不是沈小姐報道,王師奶不知道現在高小常識科課程,包括香港進出口貿易、工業北移等等。 王師奶知道每一科的課程都由一個小組規範,小組有主席和委員,委員會的權力好大,邊一年教乜嘢,課程都有規定;同時又負責審批課本,握住出版社的神經。照計教育局委任的分科課程委員,應該是經驗豐富的人,也包括一些直接或間接和該科有關的學者及前線人員,無理由逼蛇吞象,要十一二歲學生吞下往日在中學才施教的課程。 也許委員會出於好意,想提早豐富小學生的知識;但也許估計錯誤,忽略了小學生的胃納有限,變成你眼闊,我肚窄;你好心,我鯁死。 北京填鴨雖是老饕們的美食,不要忘記未圖上爐前鴨子已被填到三魂無咗七魄。 為趕進度 水過鴨背 課程規定五年級教乜,六年級教物,老師們可以點做?一是水過鴨背,蜻蜓點水,點到即止。照進度教,到喉唔到肺,學生識又好,唔識又好,學得幾多看天意;老師要依課程,要趕進度,被迫講課快如機關槍,學生聽得頭來聽唔到尾,結果是一嚿雲兼一頭煙。不要怪老師,假設一級有四班,考試用同一張卷,試題跟課程內容命題,如果自己教得慢教唔完,試題有未教部分,咁就大件事了。家長話你懶,向校長投訴;校長話你不依進度,不合作,點拆都拆唔掂。 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感的老師,就會好似編者所說:「乜都教,不如乜都慢慢教」。王師奶十分同意編者所說「慢慢教」,識得幾多得幾多。照課程進度,可能一個學期要教10個單元,與其水過鴨背,學生似識其實未識,不如慢慢教,識一個或半個單元都算有所得。呢個道理一字咁淺,囫圇吞棗,未落肚已經卡在喉嚨,打定999都得了。絕大多數老師唔會咁做,但因為家長唔理解,校長唔認同。唉!老師可以點做? 編者請教過常識科老師,常識科最大問題是「大包圍」,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歷史科技都在內。 「大包圍」三字可圈可點,好適合一般香港人心態,有殺錯,無放過。 未有常識科之前,社會、自然、健教,清清楚楚,各有範疇,不會天馬行空,無邊無際。「大包圍」的後果通常在收網時互相踐踏而死,到頭來變成背誦,死記之下不會深思,不會探究。小婦人記得有些學校除了社、自、健外,低年級還有一科尺牘,饒有趣味。 按程度分班 互不拖慢 也許有些教育專家未必同意,小婦人贊成因程度而分班,讓一些叻仔叻女走快兩步甚至十步八步;學習能力低的慢慢行,前進一步算一步,既不變成叻仔叻女的絆腳石,自己又不會自卑,因為全班都是咁高咁大,咁籮疏,咁米碎。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扭曲了的全日制

1950年代,因要應付大陸難民潮,原有學校數目不足應付新來兒童需要,於是將學校一分為二,原本的全日制改為半日制,甚至在舊式的徙置大廈天台開設學校以應燃眉之急。隨着人口增加,這臨時應變措施竟成常態,直至1993年開始推動全日制。董建華在1998年「施政報告」中,明確申明推行全日制的目標。 全日制的醞釀期,由其時的教育署長余黎青萍負責,其後的教育署長或局長都是按政策執行。從半日制改為全日制是重大工程,校舍的增加不單是財政問題,校舍建設不是砌積木,一座學校的建成從設計、裝修到內部裝置,耗時數以年計。 全港半日制將於2018年畫上句號,王師奶認為以20年時間將香港小學從半日制過渡到全日制是值得讚賞的成就,但硬件改了,學生是否在學習方面有實質的改善?答案是NO。 原意紓緩課時促進全人教育 且看教育局有關全日制《背景》中對全日制的描述:「小學全日制實施以來,普遍得到社會人士特別是學校和家長的贊同和支持。事實上,小學全日制在各方面俱比半日制可取,例如全日制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理想的學習環境,和更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可以紓緩緊迫的上課時間,使學校能更靈活編排課程;可以提供較充裕的時間,加強師生的溝通以及使學生得到較全面的照顧等。總而言之,全日制對促進學生的全人教育及發展他們的潛能有着積極意義。」 請辦學團體記得初衷 王師奶抄了一大段教育局有關全日制的文字,一面討厭做了「文抄婦」,一面又遺憾花了大量公帑和20年寶貴光陰把全日制弄到如此面目。呢排因《基本法》的演繹問題,好流行「初衷」這個詞,看來教育局有關全日制的文字,應是全日制的「初衷」。校長們、老師們、家長們,你們認為你們辦的學校,你們子女讀的全日制學校,是否已達到政府所期望的初衷?王師奶不會一竹篙橫掃一船人,也許有少數學校真能達到某個程度的「初衷」,但大部分都是不知「初衷」為何物,甚或刻意與「初衷」為敵,凡操練TSA的學校都可歸入此類。晚晚要3、4個鐘頭做功課,放學後加時補課,長假期要回校補課的學校更罪加一等。全日制是否真能達至教育局所云「紓緩緊迫的上課時間」、「促進學生的全人教育」、「發展學生潛能」? 領正教師牌的老爹告知小婦人,當年全日制的設計是上午上課,下午多元化活動,原則上回家後不用做功課,做個快快樂樂的孩子。 《Happy PaMa教得樂》間中會介紹一些有遠見的小學校長,他們的計劃符合全日制的最初構想,可惜為數不多,勢孤力弱,不成氣候。小婦人謹此呼籲大辦學團體如天主教會、聖公會、東華、保良局、仁濟等,帶頭將全日制撥亂反正,為小學生創造好的學習氛圍。不給功課壓迫的孩子才會健康,才會有創意,才會喜歡學習。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假如港華申請直資成功

世事如棋局局新,港華和華小為轉直資爭拗到要恭祝別人「身體健康」之際,忽然講和,王師奶那副老花鏡固然成地玻璃碎,平時話自己鐵口批命準過廟街盲公陳亦被拆招牌。蓋小婦人以為港華連肚皮都畀華小揭起,一定擘網巾,無轉圜餘地,誰知轉瞬一團和氣,攬頭攬頸,兄弟一家親。耶穌會即係耶穌會,區區小事點會拆唔掂吖,小婦人雖然要重新配眼鏡,仍衷心樂觀其成。 華小為利益改撐港華 但今次算唔算和棋雙贏?王師奶認為唔算,甚至是雙輸。從何說起?華小先前批評港華轉直資是專業誤判,所謂誤判理由是:「要收錄更多貧苦學生」和「排除失去英中地位威脅」。今次華小改變主意支持港華轉直資(修訂版),修訂的無非是在9年過渡期中,維持讓79名華小學生直入港華而已,與所謂專業誤判風馬牛不相及,大纜扯唔埋。是不是從此港華可以因此收錄更多貧苦學生?79個華小學生人人都是Band 1仔,港華永無失去英中地位的威脅?王師奶理解華小為本身利益而爭取直入港華的人數,但公開揭人底牌及別有用心批評別人專業誤判,是很無風度及下三濫的小人行徑。照所謂修訂版的條件看,港華沒有損失,損失的是9年的過渡光陰,9年內不論Banding,甚至Band 3都要收硬79個華小仔(這當然是華仁校友樂聞的安排)。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小婦人祝願港華申轉直資成功,也祝願蘇校長「身體健康」(百分百衷心)。 教局准轉制需充分理據 輪到楊局長登場了,港華申轉直資牽涉資源,今時今日,庫房水浸,教育局名下又有待用款項,錢唔係問題。但批准港華轉制,要有充分理據,否則如何向之前申請被拒的聖保祿中學和聖士提反女校交代?決不能話以前是姓吳的唔批,今日姓楊的就批。萬一聖保祿和聖士提反捲土重來,楊局長用什麼理由拒絕?決不能話我是九華舊生,港華和九華是兄弟,所以「特批」(王師奶講爛Gag)。因為對學校來說,轉了直資可以長治久安,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不愁一校兩制,這誘因太動人了。可能傳統資助名校如聖瑪利、聖心、瑪利諾女校、英華女校、喇沙等等唔想執輸,紛紛加入申請行列,那時如何是好!不患寡而患不均,楊局長到時可能要去馬會借六合彩攪珠機攪珠了。 楊局長,是時候檢討資助和直資的差距了,小婦人斗膽於上期《楊潤雄的第一步》拋上一磚,建議局長收窄兩者差距。這樣不單家長和學生的選擇權大了,更符合公平原則,資助中學校長更可免除一校兩制威脅,專心辦學,提供更全面教育。現行的直資,有些辦得有聲有色,頗能達到羅范椒芬推行的初衷,有些又確實建立了資助所沒有的特色,但這僅是少數又少數,嚴格來說,屈指可數。大部分直資是藉英語教學的自由、優先放榜、不限校區的優勢而生存(小婦人無意貶低這類直資的努力,因為它們在更有優勢的傳統直資名校和優質的傳統資助名校的夾縫中,生存並不容易)。楊局長,這改變說難不難,說易不易,但這改變確實能為香港教育掃除陰霾。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敗存於一念,請局長三思!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