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辦學風骨與承擔

古德明先生學貫中西,拜讀他的文章不少,甚至可說是學問的偶像,日前拜讀他的《她不死, 無以動東華》鴻文,深有所感,特向 先生求證。 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林老師事件,全港同哀,同時亦暴露教育制度的漏洞,一家受公帑資助的學校,一所本是春風化雨的杏壇,怎會高層如暴君,授業者如蟻民?除已揭發事件如興德、沙呂小、董之英外,藏在地氈底未見天日的黑暗,相信多如牛毛。此時此刻,教育局是否應該徹底檢討一下,不讓惡菌蔓延? 有否向教協求助? 古德明先生提到40年前往事,說他受聘於一家天主教教區直轄中學,校長是虔誠教徒,以欺壓師生為務。教徒是否虔誠,不以外觀而得之,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以欺壓師生為務,當然錯到貼地,亦與傳道授業的教育理想相違。學生辦文集,旨在提高語文程度,寫作興趣而已,即使諷刺校長,有量度者莞爾一笑置之可也。親信小人報料當人情,辦公室政治無處不在。但校長竟以「煽動學生搗亂」、「知情不報」而開除教師,實在太過分了。求證有牌教師老爹,他說當年學校不輕易開除教師,教協在保障教師職業安全方面貢獻甚大,它之所以能成為全港最大工會是幾乎所有教師都是會員。教協設有投訴部,所有合理投訴,該會都以第三者身分調查,然後據理向教育部門力爭,由是教師投訴有門,學校高層甚至辦學團體亦不敢胡作非為。王師奶想問古先生向時任的教育司、胡振中主教投訴之餘,有沒有向最有效果的教協求助? 從古先生在《她》文中,也在文末說到該校長到了另一家學校做校長,而他後來又因欺壓學生太甚,家長群起抗議,風波鬧大,唯有倉皇去職,虔誠校長去了一家佛門中學教書,我猜到古先生所提的學校應是當時港島東半山區一間男校。該校長去職前發生之風波,轟動全港教育界,其時報道最詳盡的是尚未停刊的《華僑日報》,王師奶正讀中學,男朋友是該學校學生,所以連小道消息也知之甚詳。寫到這裏,稍為回應古先生謂40年前曾投函胡振中主教不獲回應,但1993年該男校發生事件,則一定要讚天主教香港教區,做了一件所有辦學團體至今為止,都沒有人走出這樣果敢而有承擔的一步。 教會破天荒創舉 1993年的風波也是出於學生所辦文集身上,事緣一班中六學生,有5個學生在文集中戲稱自己是黑社會,學校煞有介事將該5名學生開除,並在公教報頭版刊登,風波由是而起。家長當然緊張,因黑社會而被學校開除,仲有名有姓,肯定影響大學錄取機會。當時的傳媒、教育署、全港市民都甚為關注。香港教區轄下有教育事務處,由教育事務主教代表一位葡籍修女主理,她迅速設立專責小組,由校外人士組成,逐一接見該校全部教師、涉事學生及5名涉事學生家長。專責小組分析後,認為學生只是筆下遊戲文章,並非真是黑社會。於是以教會名義在公教報公開道歉,並保證支援學生一切需要,包括升學及經濟支援。翌日報章報道,認為天主教教區態度開明,走出公義的一步。時任教協會長張文光亦認為這是教會破天荒的創舉。事隔一年,知道其中4個學生入了本地大學,1個到了海外社區學院繼續升學。 今時今日,這種辦學風骨與承擔往何處尋?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和羅范椒芬論直資

雖然有好多人對羅范椒芬任教育龍頭時的措施頗有微言,尤其教改期間,口說拆牆鬆綁,實際上教師做到抽筋,牆更窄,綁更緊。王師奶直到今時今日,仍覺得羅太是教育有心人,她真心想辦好香港教育,可是想法太多,急於求成,這樣想改,那樣想改,想在一天內把羅馬建成。不單治國應如烹小鮮,辦教育也應如是,改革方向要定,步伐卻宜紓緩,舉例說:維他命有益,也不能每天把A到Z的維他命丸一口氣吞下。教改應不應該進行?絕對應該。教改在某些方面是成功的,可是由於在過程中,過於信賴行外人的決策,遺禍也不少。 看過港台石永泰大律師訪問羅范椒芬的《鏗鏘說》,這是一段很成功的訪問:問的句句重點,答的語語誠摯。未寫下去之前,小婦人要重複一次:羅太絕對是教育有心人。王師奶在本欄執筆逾18年,筆下批評歷屆教育一哥一姐的筆墨不少,但對羅范卻少有月旦,即使她有時失言,但宏觀着墨仍是有誠意的,不純是博掌聲、博升遷。 直資被批三不像不平等  訪問中,石永泰說社會人士質疑她的直資學校計劃,她解釋靈感來自參觀一音樂學校,她希望學校各自辦出自己特色,同時放寬學校課程限制。這新嘗試有可取之處,但推行初期,資助學校教師基於職業安全缺乏保障,群起反對。當時教育署將條件放寬又放寬,才有一兩間學校嘗試。對批出新校舍時,據聞願意辦直資的優先,及至可自行選擇教學語言,一些招生欠佳的資助學校陸續申請加入。中大曾榮光教授批評得最激烈,評為不倫不類,三不像,既可收學費,又有政府巨額資助。不是私校卻擁有私校的自由;不是資助學校卻有公帑資助;可自行收學生,不受地區限制,失去平等意義。 曾教授之批評並非無理,但他當年聲嘶力竭反對時,尚未知今時今日的更不倫不類,更不平等,否則他老人家血壓會升高十度八度。王師奶不是曾教授的fans,但絕對是反對直資這畸形制度的支持者。小婦人並不盲目說直資一無可取,有少數直資(不限於傳統名校)也辦出風格,但是不是僅憑這三兩間辦得好的學校就讓這不公義、不平等、不合理的制度存在? 節衣縮食供子女讀「偽英中」 羅太說直資學校約佔15%,仍有大部分學校留在資助行列,內中不乏優良學校。這是事實,信手數來就有喇沙、瑪利諾修院、聖瑪利、九龍華仁、瑪利曼、聖若瑟、香港華仁、聖士提反、英華女校……等等,就因為這些學校仍堅持平等和公義,更相信不分貧富應享有同等權利。羅太,小婦人雖然欣賞你對教育的熱忱,但你知否在直資不平等的威脅下,所有資助學校正面臨學生質素降低威脅,從而引致收生不足,教學語言被迫一校兩制?連港華、聖士提反、聖保祿中學這些名校都要申轉直資,就可以知道它們的困境。大部分的次名校已淪為一校兩制,一般資助學校更不堪聞問,家長們寧願節衣縮食去供子女讀「偽英中」的直資。 這情况連草根如王師奶都知,羅太,您一定比小婦人更清楚。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2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楊局長 齋噏無用㗎

由興德、沙呂小到董之英紀念中學,明顯暴露了法團校董會的先天不足,校長、校監,以至校董會缺乏問責精神。先講校監,王師奶保守估計,不稱職的佔90%以上。香港千多間學校,校監估計最少有七八百人,你相信這七八百人都曾接受最基本的培訓嗎?大部分連三兩天的講座都未參加過,有些參加過的如水過鴨背,你信他們都熟讀教育則例和條例嗎?你信他們熟悉學校財政正確的運作嗎?他們不倚賴校長倚賴誰?也許你會說靠校董會眾人智慧喇!除了一些有規模的辦學團體,其餘的校董會多是烏合之眾(好多人聽到好唔開心㗎)。 學校禍福靠晒校長 就因為校監唔熟書,靠晒校長,所以禍福難料。有幸遇到個有心教育、才德兼備的校長,學校可以一日好過一日;不幸遇到一個無才無德,在校內搞小圈子,校外喜招搖,臨財苟得,臨難苟免,有事閃埋一邊,推副手做替死鬼,呢啲學校等摺埋喇!仲有一種校長,中中庸庸,不能說好,也不算太差,但有一種絕活,服侍校監工夫一流,深明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的道理。有這類校長和校監的學校唔會有進步,因為老師們只敢交行貨,邊個太出色太勤力邊個死先,忌才吖!王師奶知道講得咁白,一定好多人唔like,但嫉惡如仇,不吐不快,好彩呢啲校長唔算太多,40%左右喇。請勿對號入座,如果你一定要,小婦人唔阻你,只能心裏默念:善哉!善哉! 沙呂小調查無期限 仲有人睬你? 王師奶總覺得楊局長太溫文,講得好聽是圓滑、審慎,講得難聽是優柔寡斷,齋噏,得過講字。興德學校事件已成歷史,但拖拖拉拉,好似急驚風遇着慢郎中。一句講晒,欠的是果斷,亂麻真是要快手快腳一斬到底。今次沙呂小一鑊泡,局長話已向法團校董會發警告信,又強調相關調查仍未結束,教育局正等待獨立小組提交調查報告,不會就此劃定期限喎;又承認校方反應並不完全積極。媽媽咪吖,小婦人真係服得局長好交關,調查怎可以無期限㗎!第一次已經過期未交,今次自動話不設期限,無異自廢武功,又承認校方反應並不積極,不積極即係講明睬你都傻。唉!局長,你威信何在?齋噏真係無用㗎! 單憑局長「零容忍」3個字可以有乜效果? 董之英紀念中學嚴重校園欺凌事件,學校竟以「過火嬉戲」輕輕帶過,可以用荒天下之大唐,滑天下之大稽去形容。局長溫文爾雅地說:將與校方詳細討論,希望校方可以做得更好,更能幫忙學生,配合教育局一直以來的政策和教育局給予學校的指引,最後加上「零容忍」3個字。要不是警方拘捕立案,單憑局長「零容忍」3個字可以有乜效果?各位看官,且看局長措詞,他表示「希望校方可以做得更好」,似乎肯定校方做得不錯,只是希望它「更好」而已。 唉!局長,面面俱圓未必是好事,全校師生、馬鞍山居民都清楚都知道董之英紀念中學是一間什麼樣的學校,徹底改革才可以鳳凰重生,再姑息必變成一間「腐敗的學校」。辦學團體的仁濟醫院,期望你們有勇氣改革校董會和學校領導層,以新面目新氣象樹立學校新風。毒瘤不除,後患無窮,去問吓醫院的醫生應該點做喇!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0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鴕鳥的梁美芬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與傳媒茶敘中,透露曾與考評局主席容永祺會面,梁議員批評通識科由「開科、設計、考核都係填鴨」,認為應該畀學生有得揀,考試唔應該有必考題,應讓學生按興趣作答。梁議員建議通識科變成「選考科」,如果必考必計分的話,課程大綱要大家都同意,「唔好教佔中甚至帶有行動性嘅,入晒校園」;仲話如果考呢啲題目,佢會「考一次批評一次」。她還說政府「好離地」,課程改革只諮詢老師,唔主動搵家長或關注團體傾。王師奶做了文抄公,抄了一大段記者的報道。 改革通識科關乎政治因素 從通識科第一天開始,王師奶從來未講過一句好話,因為施行倉卒,不只欠東風,也欠糧草,長官意志,話行就行。教的、命題的、評卷的,全部空槍上陣。海外及本地大學根本不將通識科列為取錄條件,但軍令如山,轉瞬又十有餘年。不能否認,通識科不論師資、命題、評卷已較初期完善,但即使今時今日,小婦人立場不變,所以對必修科或選修科並不上心。先不論梁美芬議員是否認識通識科,王師奶記憶所及,葉劉淑儀倡議將通識科改為選修科肯定比梁美芬早。遲早不是問題,改動必修變選修,其實帶政治因素,因為多年試題都觸及敏感政治問題。梁美芬批評政府在課程改革「好離地」,只諮詢老師,不主動搵家長或關注團體傾。梁議員的批評不全對也不全錯,釐定課程時由課程委員會負責,委員會成員包括教師、校長、學者,教育局代表,至於有無包括家長並無規定,關注團體代表有時亦會獲邀參與。小婦人認為誰人參與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委員對該科有無認識,關注團體眾多,立場不同,保持觀點平衡也不是易事。早前討論歷史科課程時,六四事件和六七暴動應否列入課程,左中右團體嘈到拆天,結果是和稀泥瞌埋半邊眼,得過且過。 王師奶唔明白,梁議員從「開科、設計、考核都係填鴨」意何所指,究竟知唔知道乜嘢叫「填鴨」?懇請梁議員詳細解釋開科、設計、考核點填鴨?通識科連固定課本都無,點填吖?填東大嶼易過喇!梁議員好風趣,又好悲天憫人,認為考試唔應該有必考題,應該讓學生按興趣作答。擬題方式千變萬化,小婦人從中學到大學,遇過必答題N次,准學生按興趣作答反而一次都無。假如學生對所有問題都不感興趣,難道可以不答? 梁議員替「必答題」開出條件,課程大綱要大家同意。王師奶想問「大家」的定義是什麼?是學生、老師、家長、學者、關注團體?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除非是一言堂,否則無可能大家都同意。 佔中既成歷史 學校豈能抹殺 戲肉來了,「唔好教啲佔中甚至帶有行動性嘅……」,王師奶唔想推敲乜嘢叫做「帶有行動性」,單講「佔中」。不理佔中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是一件已發生的事實,決不能扮鴕鳥,踢入地氈底當無發生過。即使政府下令噤聲,亦不表示老、中、青甚至十歲八歲的小學雞霎時失憶。你可以評論當中對錯,但不能抹殺事實,三數十年後,這就是歷史。 梁議員豪情地說:「如果考呢啲題目,我會考一次批評一次。」人人有權批評,世間剃頭者,人亦剃其頭。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顛倒倫理的問卷

王師奶參加一個講座,講的是兒童學習語言問題,聽眾大約一百人左右。講座完畢,主持人請參加者留步,每人派一問卷,請大家填寫。內容大約是評價講者的演講內容、技巧、聲線、態度、準備工夫等等。小婦人在填寫表格時甚有感觸,究竟這風氣源自何方?如果要猜,我猜是美國,因為美國佬最興搞文件、數據、調查等等。 恃着評價表 走堂遲到欠尊重 講座後的調查,雖是有點阿茂整餅,但亦無傷大雅,最多是蒐集意見,以待他日再有同類講座,考慮是否再邀請這位講者出席。現在差不多所有大學在學期終結前,都由學生填表去評價教師的教學表現,負面的Side effect就多了。單從商業角度看,學生是用家,教師是知識供應者,由顧客去評價供應商並無不妥,有些供應商確實走板荒腔,教授掛住寫Paper,應付上頭統計,疏忽教學,上課態度馬虎。調查表可讓用家表達內心真正感受,對供應者也是一種警惕,如果這種互動能絕對公正反影事實,調查可接受。 樹大難免有枯枝,部分學生不太尊重自己身分,走堂、遲到、上課時玩手機、態度傲慢無禮,諸如此類的不守規則行為。 王師奶深信在大學教書的老師,不論職位是教授、副教授、講師,大都用心教學,以作育天下英才為己任;也相信大部分學生潛心向學,期望自己能貢獻社會。樹大難免有枯枝,部分學生不太尊重自己身分,走堂、遲到、上課時玩手機、態度傲慢無禮,諸如此類的不守規則行為。此情此景,老師視若無睹,下課鈴聲一響,頓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鬆。學生不重視上課學習,不尊重老師,甚至藐視,他們恃的是什麼?恃的就是學期尾對教師的評價表。哪個教授考試分數執得緊,哪個教授上課時太嚴厲,搵埋十個八個齊齊hea的同學,集體把教授寫得一文不值,話佢無料,講來講去三幅被;話佢細聲,喃喃自語,惜身;成噸生豬肉,砌到佢來年消失。大學好多合約制老師,逐年簽,如果學生評價欠佳,會影響續約。如果你問在大學教書的老師,他們是否歡迎學生評價老師這舉措,保證問十個,十一個搖頭嘆息。 以下是小婦人耳聞目睹的真實情况: 一、老師要自律 人哋話教不嚴,師之惰,今時今日,做老師的要放開懷抱,得容人處且容人。他真身出現已是畀面,隻眼開隻眼閉,自律天地寬。退一步想,他是米飯班主吖! 二、打分要手鬆 王師奶親自聽到幾個大學生選課時對白如下:「你千祈唔好揀A教授,佢係殺人王,緊張啲分數仲緊張過佢荷包隻金牛。揀B教授喇,佢係有名黃大仙,只要你有交卷,保證唔會『肥佬』,手快有,手慢無,讀書求pass啫,蘇州過後冇艇搭㗎。」 三、幫學生做生日 不要以為小婦人生安白造,這例子確實有點極端。某合約講師,甚受學生歡迎,年終調查表學生有讚無彈,原來他有一絕招,與學生亦師亦友。考試分數絕對輕易「Pa-匙」,緊記班上每個學生生日,學生牛一那天,他必備小型蛋糕,下課前生日歌齊齊唱,學生感動之餘,調查表梗係excellent過excellent喇。 破壞倫理 師生變商業關係 王師奶話填表時甚有感觸,就係呢類調查破壞了師生的倫理關係,小婦人不是老套到要回復「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樣迂腐,但也不應淪落到銀貨兩訖的商業關係。大學校長們,你們是否要憑顛倒倫理,影響公正因素甚多的學生評價表才能了解一個老師的工作狀况?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6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一腳踢」的外傭

如果問?家啲後生仔女「一腳踢」何解,他們肯定一嚿雲。懵懵哋的以為是足球術語,或以為是李三腳的第一腳。王師奶要先向80後或90後的年輕人講古:五六十年代,並無外傭,一般家庭女傭多是本地婦女或來自順德的梳起唔嫁之女士,俗稱「媽姐」,一般普通家庭只請一個女傭,乜都要做,煮飯洗衫唔在講,湊小孩、照顧老人家、清潔工作,一言以蔽之,總之有乜做乜。不知哪位師爺,為這類女傭創造一個妙到毫巔的名詞,叫做「一腳踢」。 標榜訓練外傭成「超級家庭教師」 「家校合作及家長專責小組」為孩子快樂成長作諮詢,有家長提議開辦外傭家庭教育班。諮詢結果尚未宣布,有一推出幼園生面試班的機構推出訓練外傭成為「超級家庭教師」的課程,更標榜8小時可把外傭塑造成讓小孩直入心儀學校的「救星」。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各界反應。機構誇言8小時可培訓外傭說故事技巧、了解兒童心理學、懂得就地取教材、運用觀察施行合適教學方法。分四堂上課,每堂兩小時,收費800元。若真如宣傳所言,800元絕對唔貴,只付出一餐自助餐的價錢,家中就多了一位「超級家庭教師」,識講故事,懂兒童心理學,又知教學法,簡直抵到爛。只用8小時速成,不妨礙日常工作,如果因此而得入名校,更是抵上加抵,何况外傭修畢課程,仲有「星級升學機構」認證。 外傭組織也有反應,認為不應把教育兒童責任放在外傭身上。教育局也被考起,照《教育條例》,規定任何時間向8人或以上提供幼兒、幼稚園、小學、中學或專上教育或任何其他教育課程,均屬「學校」,須向教育局註冊,而純粹教授技能、技巧課程,均不適用。如此說來,機構並無違規。最後,連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的葉建源也驚動了,他認為與面試班、小司儀班類似,是playgroup的變種,他也認為教育局無法規管,因為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商業機構變種太快。小婦人並非有心頂撞尊貴的葉議員,但他舉例的對象錯了,什麼面試班、小司儀班,playgroup的訓練對象都是小童,現在這個機構舉辦的超級家庭教師計劃對象是港漂的成人,是離鄉別井甚或拋夫棄子到海外生活的可憐女士,她們上的不是playgroup,到香港是打工,也不是玩玩下的。 別把教子女責任推給外傭 香港大多數外傭是24小時候命,除了日間乜都做,有時三更半夜有緊急事故,例如少主人肚痛嚎啕大哭,男主人午夜回家大叫肚餓,外傭一定被叫醒幫手料理少主和煮消夜,這100%「一腳踢」,如果還要給主人安排去上堂,究竟去抑或唔去?如果小婦人是那位外傭,我一定去,因為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為上了堂,取得「星級升學機構」認證,升價十倍,身分應是超級家庭教師 ,不再是「一腳踢」。待遇嘛,應該三級跳。 家長們,不要把外傭作奴隸看待,不要在「一腳踢」之餘再加半踢。子女是你們的,你們有責任親自教導。外傭不是全能,教育你們的子女也許力有不逮,受害的仍是你們自己的子女。而商業機構的老闆們,君子取財要取之有道,不要誤導矇查查的家長,8個小時就能培訓一個本業是「一腳踢」的家務傭工,變成一個考入心儀學校的「救星」?慳啲喇!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4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楊潤雄做了一件好事

本來好想學人哋文藝腔將本文標題擬為《後現代時期的電子教學》,左諗右度,好似耕田大嬸著晚禮服,一襲長裙拖地,周身唔聚財,還是選題如上。 電子教學壽終正寢 相信這是小婦人最後一篇有關電子教學的「鴻」文,一來已寫無可寫,最重要是楊局長已一錘定音,「隱晦」地宣布電子教學壽終正寢。包拗頸的B仔話:局長又無正式宣布取消電子教學,點解話電子教學摺埋呢?講得斯文些,叫做聞弦歌而知雅意;講得草根些,叫做聞到陣除就知飯燶。局長講過不強制學校使用電子課本,亦無設定目標,用唔用係學校專業決定。講到咁明即係話唔關政府事,亦即係話政府以後唔會泵水,王師奶話局長一錘定音並非老作,何况局長並無應承繼續撥款資助電子書商,又無應承繼續撥款為學校添置平板電腦,更無計劃培訓教師,難道這還不夠用「一錘定音」和「壽終正寢」去形容? 與此同時,小婦人要讚楊局長做了一件好事,他替香港納稅人慳了好多錢,明知繼續拖落去是無底深潭,而且斬纜是和國際接軌,所有試行電子教學的先進國家都紛紛偃旗息鼓,香港何必死撐!局長醒過吳克儉好多,吳克儉是慷納稅人之慨,倒錢落海,他的荷包都唔會少一個仙,但楊局長卻為香港人荷包着想。 雖然有點作大,王師奶要代表香港市民多謝楊局長的一念之仁。 王師奶預測未來走向 後現代時期的電子教學將會是何等局面?廟街盲公陳呃你十年八年,小婦人的預測一定準過盲公陳,而且立刻見功。小婦人預測如下: 一、電子書商不會出新書 明知電子教學已摺埋,一定不會有人繼續撞個頭埋牆,出電子書成本不輕,現在的電子書只有13%學校使用,實際已蝕到眼坦坦,不過洗濕個頭,只有捱下去,盼望明天有陽光,但?家前面行人止步,相信電子書商一兩年內相繼冚旗。 二、印刷課本一枝獨秀 印刷課本一直影響輕微,就算一些用電子書的學校,85%都繼續買印刷課本,因為阿sir或Miss甚或家長都鍾情於人手一卷。小婦人預測印刷課本繼續興盛,生意滔滔,每年加價與通脹相若,或輕微超越。二手書商店大有可為。 三、標榜電子教學轉低調 好多學校扮前衛,標榜自己電子教學(雖然只得一兩科),一些矇查查的家長最易中招,以為此校先進,爭先恐後報讀,小婦人預計這類學校轉趨低調。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有少數學校繼續吹牛。 四、編寫電子教材的老師鬆一口氣 一兩年內,電子教學必入死胡同,校長無理由再逼老師寫教材,以後阿sir或Miss可專心教書,關心學生,楊局長間接功德無量。 五、教育局不會培訓教師進行電子教學 不要以為這是小事,全港教師數萬,要全面培訓,需時數年,明知已婉轉喝停,還再勞民傷財?不智之舉,聰明如楊局長一定不會春蠶作繭。 局長英明,為香港做了一件慳水又慳力的好事。善哉善哉!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搞唔掂就話專業決定

王師奶真係唔想再講電子教學,一來講得太多,二來明知呢條係掘頭路,世界好多國家都投降收手,輸少當贏,香港高官愛面子,死雞撐飯蓋。始作俑者李國章、孫明揚、吳克儉都有不可推卸責任,最無辜是楊潤雄,上任一年多來,從未就電子教學講過一句褒貶話。雖然不出聲,不想找麻煩,但身在其位,麻煩會找上你。 審計處揭中小學用電子書比例低 審計處的最新報告,揭示中小學使用電子書比例偏低,分別平均只有8%及24%(當中仍有水分,大部分只採用一科或兩科)。楊潤雄身為教育一哥,回應審計報告責無旁貸,決不能話唔關我事,呢坨「蘇州」係上手留低。他進不是,退不是,進退維谷之下,套用吳克儉慣用名句——由學校專業決定。小婦人同情楊局長,上任以來雖無顯著政績,也不像吳克儉濕水欖核周圍wet,到處留「形」,倒算穩打穩紮,坐鎮大本營,處事尚算平穩,方寸間留有餘地。例如今次回應審計報告說:「將檢討及研究改善方案」。 檢討和研究改善雖然有點虛,尋找不足的態度,人人都可接受,所以小婦人對局長尚有期望。 學校自主? 表面開明實卸膊 王師奶講過,繼續推行電子教學是燒銀紙,事實已燒了不少金牛,否則審計處不會提出報告。楊局長宅心仁厚,替前幾任局長補鑊,強調投放資源並非「倒錢落海」。不過倒要請問局長,今日的電子教學進展到什麼階段?投下500噸炸彈,只炸了100平方呎的茅屋,算不算倒錢落海?至於說政府投放資源是發展教科書市場,讓學校有所選擇,相信更多教師會接納電子課本,又強調學校選書是專業選擇,全都是一派胡言,呃鬼食豆腐。憑什麼理據相信愈來愈多教師會選擇電子課本?「相信」是虛幻的猜想,一個未受過電子教學培訓的教師不會選擇電子書。就算網絡已鋪好,當真能不分貧富、人人都有平板電腦用?小婦人好怕局長們讚校長、教師專業,因為這一招是卸膊妙着。 「錯」是你們專業判斷失誤,與我無關;「對」是我有慧眼,領導英明。 最令小婦人震驚的是局長說:「政府沒有要求學校必須用電子書,校方作專業決定是否轉用,也沒有設定何時有多少百分比的學校使用才算達到目標,這始終是專業的選擇」。講得直率些,即係政府在電子教學方面既無目標,亦無方向,你鍾意用就用,唔用亦唔拘,此乃閣下之事。講到咁白,校長和教師們,唔使專業判斷都雞食放光蟲,心知肚明喇! 電子教學呢壇嘢,根本就與楊局長無關,他知道再搞下去一定不得善終,不單不會培訓教師,亦不會繼續泵水,他不會蠢到開口叫停,隨緣喇,專業喇,善哉善哉!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歷史事實唔重要?

日前第七屆「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舉行頒獎典禮,獲獎者對歷史各有觀點,都是有心人,比一些立法會議員討論歷史科應否獨立成科,或者一些所謂知名人士放言「高論」歷史有見地得多。 有些立法會議員太誇張了歷史科的功能,以為學生多讀歷史就會自動愛國,讀中日戰爭就會敵愾同仇,知道大唐盛世就天下臣服,永享太平,就因為他們不懂歷史,強不知以為知,誤解歷史。歷史是兩面鏡,既顯現正面,同時也顯現負面,讓後世的人各自解讀。初中歷史獨立成科已成事實,此事無足輕重,初中本來就有超過90%學校設中史科,獨立成科不過是滿足一些「低端」政客的謬誤。 今日之事 明日歷史 獲獎者之一吳倬毅同學認為新課程綱要,撥出一成課時在通識科加入本地史內容,強調國史與港史關係,他擔心本地史未獲充分關注。他認為學習歷史不止限於課本,生活周遭都是教材。吳同學說得好,生活四周都是素材。今日的社會、政治、生活、人物,包括我們每一個人,達官貴人,販夫走卒,明日就是歷史。他的擔心並不多餘,太強調國史與香港史的關係,而香港史又藏頭露尾。 是編課程的人太「聰明」,抑或太低估生活在香港年輕人的智商? 史實真相絕對要重視 另一位獲獎者霍俊希不贊成強調朝代純政治史的興替。要教好一堂歷史課並不容易,單純記下帝皇的傳承、年號、在位長短,確是枯燥乏味,這是很多學生害怕上歷史課原因。其實教師有其他方法可將歷史教得興味盎然,王師奶讀中學時有一位歷史科老師,教法特別,先在某一朝代的一段野史開始,野史人物故事味濃郁,當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他話鋒一轉,轉入正史發生的史實,帝皇的執政年期,不經意地滲入同學腦中。霍同學不認同「以史為鑑」,不應將歷史人物分忠奸,他認為不同時代有不同背景,在不同的歷史時空,應建立自己想法。將歷史人物定忠奸有時會流於主觀,確是危險的一件事。王師奶認同霍同學的見解,但不認同他提出中史教育不應只側重史實,應讓學生認識不同史家的觀點。 多閱讀後世史家觀點是好事,從不同角度抽絲剝繭後才下自己的判斷,是成熟的讀史方法,但史實絕對要側重,歷史就是事實的記錄,事實的真相就是歷史。 王師奶對歷史常抱懷疑態度,這態度也許並不健康,歷代史官多為當權者服務,千百年來,歌功頌德的文字多,逆鱗犯顏的少之又少。遠的不說,即使今時今日,在我們周遭發生的事誰記載?同一件事,左右立場不同的報章有不同的觀點,學生只在歷史教科書學歷史,出版商寫什麼學生們就信什麼。不要忘記,出版商也有不同立場,也有商業的忌諱,三數十年後,今日的事就是歷史,可靠嗎?霍俊希同學說要認識不同史學家的觀點,那就要看到時誰主浮沉了。 王師奶不敢談政治,但歷史受政治影響是不爭的事。無論如何,看到幾位獲獎同學對歷史有特別見地,總是令人欣喜的事。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電子教學是甩皮甩骨的雞肋

論電子教學,無人關心得過王師奶,在本欄寫電子教學的文字不下七八篇,從李國章寫到楊潤雄,經歷四朝教育一哥,一篇比一篇悲觀。從一開始,王師奶就睇淡,因為電子教學是用作敷衍家長的武器,你哋話書包重,電子教學啦,一部平板電腦搞掂;你哋話教科書加價年年高過通脹,電子教學啦,教科書放在電腦,隨時加料或刪減,唔使久不久畀啲奸商借頭借路改版刮龍。 推行十多年 如蜻蜓點水 講就好似同隔鄰二叔婆借火咁易(其實借火唔易㗎,除非是煙民,否則好少人有火柴或打火機),電子教學唔係想像中咁簡單。四樣工作要同步進行:網絡、電子課本、平板電腦、師資培訓。只要有錢,網絡鋪設不難,毋須曠日持久(但我們用了超過十年時光);電子課本說難不難,說易不太易,必修科目多人寫,冷門科目蝕梗,無人肯做蝕本生意;平板電腦唔少錢,有錢的當吃餐晚飯,無錢的只能做塘邊鶴,人哋篤iPad,我篤手指。政府不是黃大仙,不會慷慨到全港中小學生人人送一部平板;不要以為所有阿sir同miss都識用電腦,識電腦的基本操作和識用電腦教學絕對是兩回事,不經過特別培訓,肯定老鼠拉龜,就算將將就就,效果一定大打折扣。推行電子教學過程,十幾年來政府撥款好似蜻蜓點水,呢度一下,嗰度一下,點到即止,買薑唔辣,買醋唔酸。據說今年全港學校已鋪好網絡,總算做咗一件事,好過食零雞蛋。 實幹學校少 吹水校長多 王師奶是電子教學的擁躉,十幾年來打雀咁眼?實發展,結論是實幹的學校少,吹水的校長多。有啲校長扮專家,又話自己鋪網絡,又話老師自己編課程,連電腦價錢都列明,又話自己學生家長屬中產,自備平板電腦無問題,又話只有5%學生要分期付款,每期供款連利息都列出,小婦人同佢計過數,年息12厘,似似地大耳窿。王師奶明查暗訪,人哋雷聲大,雨點小,呢間學校就雷聲超大,雨點一滴都欠奉,眨下眼校長又換咗人。又有一間學校平素以IT自豪,向外宣揚自己是電子教學權威,一切不假外求,學生學得輕鬆,教材全由校內老師編寫,仲話學生好愉快,最近仍在報章自吹自擂。但據知升中派位,Band 3人頭湧湧,Band 1就三兩丁。要老師自編教材,簡直係攞老師條命,平日已經得閒死唔得閒病,教材寫得好要成擔心血,大石砸死蟹,可以唔寫咩! 老師兼做教材編寫 攞命! 第216期《Happy PaMa教得樂》有專題討論電子課本,其中一篇題為〈全面推行遇阻力 電子課本只是甜品?〉,標題真是可圈可點。一席酒菜,魚翅、炸子雞、清蒸石斑、飯、麵之後才是甜品,甜品不是主菜,聊備一格而已,很多人客根本不沾唇,血糖高的更敬而遠之,電子書的處境正是如此。文章說2015/16學年,只有55所小學及85所中學用電子書,僅佔全港學校13%,不要走眼,「大部分」學校只用一科兩科咋。據行內人語,八成學校兼用電子書和紙本書,雙翼齊飛,家長要雙重支出,那豈非書包更重,支出更大? 電子教學已成甩皮甩骨的雞肋,既然食之無味,棄之何惜!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