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的「收納」哲學

感謝版主,讓我有機會透過這裡,跟大家分享。 容小弟自我介紹,筆者熱愛運動(籃球、桌球、羽毛球、網球、足球、田徑、哥爾夫球),喜歡涉獵不同的知識,更喜愛在不同的知識層面上,嘗試轉化並融合於運動哲學之內,感覺猶如一種藝術品(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文章期望先讓自己感受文章的重量,如了解「生命不能承受的輕」中的重量,再分享給大家,好讓大家能慢慢品嘗。 言歸正傳,近來瘋魔歐美、甚至以規律見稱的德國,也拜信服於一位日本負責收納法的「收納魔法師」,這位收納魔術師教我們(筆者只選取其中部份)︰ (一)把所有東西拿出來分類,方便收納。 (二)不要的東西別想交給他人- 因為你「不想要」的東西,只會也同時增加別人的「負擔」。送給別人只會讓自己在買東西的時候,變得更大膽。但如果知道不會送給的,就會更小心購物。 (三)你要懂得管理自己的物件- 因為你是為「未來」作準備,不是為「過往」作準備。 (四)買東西時,要選擇認為「最好」的物品-不要因價錢「平宜」、「抵用」而買要按需要而買,不要買「次等」貨。買自己想要的,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一種培育自信心的重要部份。 (五)每日也要進行「收納」才有成效,持之以恆。 (六)把收納變成一種「慶典」,而不是苦差。 以上幾點,轉換成運動的層面,筆者作出以下轉化︰ (一) 我們要知道自己選擇、喜歡什麼運動 當知道喜歡什麼運動,便能找出該運動訓練方式,清楚自己的「主力訓練」方案、「輔助訓練」方案(兩者皆重要),例如喜歡球類運動,也要加入跑步運動、重力訓練運動作為輔助。 (二) 作為團隊的你,請你不要搞個人主義 不論你進行任何運動,也無法單人進行,沒有隊友也有不同角色的工作人員在幫助你。不喜歡的事情和說話,便不要傳給別人,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想有果效就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這樣 才能慢慢改善,不要讓「藉口」拖累你,做應做的事情,更不要造成別人的「負擔」。 (三) 練好體能,不要以為自己過往體能好,便能一直運用下去 要知道我們今天要體能是為了明天的比賽,不論你昨日的成績有多好,你今天還是要練體能、所屬運動的基本功訓練等,因為明天的比賽明天才來臨。 (四) 請你全情投入你的運動 不要把運動習慣變成次等要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五) 身體運作多年,血液循環因年紀漸長而減慢 為了降低慢性疾病的產生機會,還是每天做運動,持之以恆。緊記︰「沒有下次,只有從現在開始。」 (六) 把運動變成你一種 「慶典」 「開心運動 ,唔開心也運動」,而不是苦差。 以上是小弟的分享,希望能讓大家明白運動的重要性,也期待大家也能找到選適合自己的運動,適合是重要的,讓運動成為你的人生中重要的一部份,沒有好的身體,又如何面對每日的挑戰呢? 期待下次再跟大家分享。 撰文︰安 shine 運動研究生 內容提供︰深籃體育會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從籃球比賽體驗勝利真諦

勝利讓大家想到就是一方打敗另一方。在籃球比賽中,得分較高的一方代表勝利。而一個聯賽勝利只得一隊,是否代表其他球隊就是失敗了?其實真正的輸贏並不是一定要比對手「更高、更快、更強」,而是透過比賽來發現自己、了解隊友,一隊人一起成長。 是戰敗還是贏? 在籃球比賽,當比數輸了,很自然會覺得自己被打敗,但真正的勝利不只有分數,我們可以想想,究竟是為了誰在打球?又是為了誰在比賽?勝利的含義比一般人想像要深,並不是單純的將對手打敗。 去想想從比賽過程中其實我們可以贏很多: 贏鬥志,在落後的情況下大家不放棄,並咬實牙關一分一分地把比數拉近。 贏溝通,如球員由比賽不出聲到互相鼓勵、提醒,這是無價的。 贏態度,大家由第一場到最後一場都尊重、欣賞對手,就算對手不斷用言語挑釁,大家也沉著應戰。 贏隊友,球員不介意隊友有任何失誤,因為大家投入去補足。 贏團結,場外的球員和朋友都一起喊防守及鼓勵球員的説話。 贏信心,就算對手技勝一籌,球員們都無懼無怯去比賽。 贏成長,大家無論在球技和心態上都增長不少。 贏尊重,即使曾受對手言語上的攻擊,球員們都主動去握手,表現出對對手的尊重。 真正的勝利 是去發現自我內在更強大之處,並透過自己的經驗,以發掘能使自己在往後的人生獲得成功與成熟的思維,以致能行動出來。因此,比賽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升自我。 籃球運動更要在團隊建立上再要下多點苦功,所以勝利不只單單贏得比賽、贏得冠軍,我們各人要緊記No Team No Us,要贏就要一隊人一齊爭取。 內容提供︰深籃體育會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香港人的體育文化︰睇育、體育

每逢大型體育賽事1都吸引大量市民觀賞,矚目的賽事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談論話題,使整個城市都熱愛運動的氣氛。氣氛熱烈容易應鼓勵市民更多的參與,但政府仍不斷投放龐大的公帑製作宣傳片及廣告提醒市民做運動2。根據2006年9月《香港人運動習慣民意調查》顯示香港(老中青)人能達到運動3標準平均20%左右,有8成的市民運動量未能達到全民參與運動的標準,因此香港政府2009提倡「全民運動」及「全民運動日」4。由此可見香港人是喜歡『睇』多於『做』,究竟觀賞體育比賽的吸引力在哪?做運動又有甚麼困難? 「睇育」的吸引力 觀賞不同體育賽事是大部分香港人其中的娛樂,從觀賞賽事角度來說給觀眾有群體的滿足感及代入感。「群體的滿足感」用看世界盃為例:大多約一班志同道合朋友一齊睇波,是一種心靈的宣洩(一齊喧嘩、悲傷、開心),這種感覺是非筆墨所能形容。 「代入感」用近期NBA比賽的事件來說明,簡述事件是一名NBA員場在關鍵時刻處理進攻出了問題,當時很多人都會代入了角色,如果我是他會如何如何,或我是教練的心情又會點點點,好像大家都是當事人一樣。這種代入角色的方式,可以有幫平衡及舒緩日常的生活壓力。總括而言,體育賽事吸引人之處就是不需要付出體力,亦能受享好似自己成比賽的感覺。 阻礙「你」運動在於…… 現時香港人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追求,加上康文署及學校都推廣全民運動、運動校園,大家都應該知道做運動的好處。既然如此,為何仍有不同阻力,降低做運動意慾?據我觀察有以下點令人不願「運動」因素: 1. 工作的時間長:平均香港人的工作時數10-12小時,放工時身體已十分疲累,欠缺推動力。 2. 欠缺朋友的陪伴:經常有人講一個人做運動好悶,身邊沒有朋友陪伴一起,原本高意慾都減低或會放棄。 3. 對自己的體格不了解:一般年健康青人或成年人,都覺得自己身體都好Fit不需要做運動,正正對自己身體的不太認識。做運動不單為保養(repair)身體,還會維持(maintain)身體健康狀況。 政府有宣傳短片講過「辦法總比困難多」,當你知道需要時,你一定會排除萬難去做。打破做運動的阻力在於「心」︰你有「心」一定做得到。 是否「睇」開心過「做」 「睇波」是開心的事,因過程中會得到立時快樂及滿足,而做運動過程可能辛苦,未必有即時的快樂。主因做運動相對用時間較長,回報與成效未必顯注以,而香港人急於回報的心態,要堅持建立一個規律運動模式是難。難還難,我們必須再提醒大家做運動能幫助身體釋放安多芬(Endorphines),使我們的肌肉及心靈都能得到放鬆,這種心中的喜樂比睇波更長久,反而睇波有時更會使我們感受不快樂。 結論是「做運動」一定比「睇波」開心。 1世界盃、國際7人欖球賽、NBA等 2廣告及宣傳片內容︰「多做運動身體好,有每星期兩至三次30分鐘或以上中等至強度的運動」 3每星期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運動 4每年八月第一星期日都辦有一天全民運動日 文:深籃體育會 刊載於 GRWTH app

詳細內容

籃球與青少年成長

”青少年籃球發展的重點不只在於球賽的勝負,而是怎樣透過籃球活動,讓孩子們建立成功感,增加自信心” 某某學校已過百分的姿態在決賽中大勝對手,奪得冠軍。差不多近年來,當學界比賽結束後,打開報章就會看到同類型的報導。更有小學在決賽中,以高壓的防守,讓對手連球也過不了半場下,保持一分不失,勇奪冠軍。奪冠隊伍用自己努力訓練換來成果,絕對值得鼓勵。但有誰會想過在決賽中連球也過不了半場的那班小學生的感受?家長們的你,細心想想當初為何會讓自己心愛的小孩子接觸籃球運動?小孩子的你,當初你又為甚麼選擇了籃球呢? 青少年籃球訓練指導手冊 美國籃球總會及NBA最近更新了《青少年籃球訓練指導手冊》,我特別選取了幾點跟大家分享︰ 防守陣式:7-11歲只能使用人盯人防守陣式。目的是鼓勵體力活動及球員積極移動的能力。 (定義:1.每個球員都有責任防守及與一名進攻球員移動。這需要防守球員根據進攻球員的動作而移動(適用於防守持球或沒有球的球員) (定義:2.防守隊員必須和進攻隊員留在同一邊的場區,以籃圈中線劃分) (定義:3.如果一名帶球的進攻球員超越了他們的防守球員,另一名防守球員可以輪換方式防守那個進攻球員) 壓迫防守:7-8歲的比賽中不能使用壓迫防守,9-11歲亦只能在第四節及加時才能使用壓迫防守。但手冊強調,當領先多於25分的球隊是不能使用壓迫防守。 (定義:在後場壓迫防守,無論防守持球者或非持球者) 夾擊防守:夾擊防守不適用於7-11歲是基於在這年齡的技巧及身形差異。 (定義:兩個或更多的防守球員防守一名進攻球員) 出場時間:為了讓所有參與運動的年輕孩子有機會體驗球賽,建議為7-8歲球員採用均等或合理的出場時間。均等或合理的出場時間鼓勵於全部年齡層採用。 籃框的高度:利用較低籃框能讓7至11歲孩子建立正確的投籃姿勢及增加入球成功率。 球的大小:較小年齡的球員建議使用較小的籃球,是由於孩子手掌的大小及他們發展中的技巧。較小的籃球能讓他們有較好的控制及建立成功感。 從以上各點,我們可以歸納出青少年籃球發展的重點不只在於球賽的勝負,而是怎樣透過籃球活動,讓孩子們建立成功感,增加自信心。 透過籃球活動中讓孩子們得到快樂。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自信心的建立擔起一個不能劃缺的部份。我們能否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呢?關鍵不在於教練們教授了甚麼高超的技巧,戰術,而是能讓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從而幫助他們長大後面對社會帶給他們的種種挑戰。自信心的建立讓孩子們肯定自己在社會上是有價值的。 不知道你為甚麼會選擇了籃球? 而我只是單純地愛籃球,享受籃球帶給我的歡樂。如果你問我渴望見到自己球員獲得勝利嗎?我會很堅定地回答︰「我非常渴望,但我更渴望球員能將球場上建立到的特質,轉化到他們生命中,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內容提供︰深籃體育會 刊載於 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