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親子] 如何應對「玩完玩具不收拾」的孩子?
內容提供:mamasmart 早前提過,有些習慣如果不趁孩子小時候花時間耐心教導,長大了便發覺很難改變,例如「自己坐好吃飯而不用追著餵」。 除此之外,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玩完玩具不收拾」的煩惱。 孩子大概1-3歲左右,對物件的擺放位置特別好奇,甚至會在沒有特別指導的情況下,把拿走的東西放回原位。這是他們認知發展的一部份,所以家長應好好利用這階段的特性,引導他們收拾的重要。 在家裏玩了一整個下午,玩具散落一地。孩子拍拍屁股便走開了。這時候,你會選擇: A/ 請孩子先把玩具收拾好,再去進行之後的活動; B/ 讓孩子收拾可能還要跟他理論一番,不如自己或工人姐姐快速善後算了。 如果你的選擇是 B,往後的日子也不用奢望有「孩子自己收拾」的一天。其實只要用對方法,是可以讓孩子動手收拾而不需大費周章的。 用對的言語 個人經驗是,要先讓孩子理解為甚麼要收拾,例如他已經玩完早前的玩具,想玩其他的玩意,可以告訴他:「看,周圍都是東西,沒有空間了,不收拾的話如何有地方繼續玩更好玩的遊戲呢?」這樣他便明白,收拾玩具是因為有空間不夠的實際問題;同時他需要知道房子的空間與家人共用,所以用完了有需要收拾,讓其他人使用,以及避免東西亂放引致受傷。 家長同時亦可以向孩子解釋,作息皆有時:「食飯有時,睡覺有時;玩樂有時,收拾有時。」這概念從小認知,往後便更容易解釋更多「權利和義務的十萬個為甚麼」。 切忌靠嚇唬 不過,有時孩子太餓、太累,或心情不好也會有不合作的情況,家長應留意一下,並向孩子先了解狀況。如經過討論後孩子還是不肯,家長一定要堅定立場,千萬別妥協然後自己收拾玩具!如果孩子比較硬頸,可邀請他一起合力收拾,或者把收拾變成遊戲--將玩具拋進玩具箱,甚至計分、計時,或唱唱 clean up song,也能增加動機。收拾過後,請記得給予肯定,讓孩子知道他的合作能令人感到開心。 家長切忌看到一地玩具便開始罵,或者以「掉曬你的玩具」來作威脅。如果你只是嚇唬他而不真的把玩具丟掉,他便知道你在吹牛;況且,有些孩子玩具根本多到你丟了也不覺得可惜!年紀稍大的孩子(4歲以上)或者可以用他最喜歡的玩具來做抵押,待他連續數天都自己收拾玩具後才能領回的方法,讓他知道不收拾是需要承擔後果的。有時孩子會故意惹你動怒,所以父母盡量不要被情緒牽著走。 有句話說得很準:「如果一件事情你在做,便表示你的孩子沒有在做。」很值得家長作為自我提醒--有些價值必需堅持才能成功!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