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師」語】得來不易的一句:「老師,早晨!」

在全校師生出席的週會中被表揚,對中一預備班的新生來說是一個何等好的開始! 「今天的早會,我要表揚中一預備班的全級同學。過去的兩個禮拜,不論我在校園的哪個角落,每當他們看見我,必定先停下來,臉上掛上微笑,雙目定睛看著我,然後謙謙有禮的跟我打招呼:『Mr. Fernandes,下午好!』同學們,你們很棒!」說罷,校長Mr. Fernandes率先對著坐在台下中央的中一預備班同學鼓掌,全體師生和家舍家長(註1)三百多人立時和應起來。我往這群孩子的方向瞥看,給他們豎起大拇指,為他們感到驕傲。在TAS(The Amazima School)上學只是個半月,他們已經「後來居上」學兄學姊,第一次在週會被讚賞。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烏干達的教育體制仍存體罰,令這裏的學生對老師總是畏避三分。莫說向老師說一句「早晨」,他們連走近老師身邊也不敢抬頭,生怕做了什麼會惹老師生氣,然後受皮肉之苦。(網上圖片)   學生眼中的「食人族」 成長路上,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和肯定。 也許您會問:哪個學生不會向老師行禮?何需如此表揚?對這群孩子來說,絕非理所當然。他們剛來到TAS的時候,不要說跟我打招呼,連走近我身邊、抬頭看我一眼也不敢,生怕做了什麼會惹我生氣,然後受皮肉之苦(註2)。即使學校跟他們說TAS是一所絕不體罰學生的基督教寄宿中學,他們還是半信半疑。要是避無可避必須跟我打招呼,他們會戰戰兢兢,單膝或雙膝跪下向我行禮 (此乃這裏後輩向長輩所行之禮,以表尊重。香港家長和教師不妨考慮採納之。),但眼神接觸則欠奉。 幫助新生克服他們眼中的「食人族」無疑是全體老師的責任。作為每年新生的英語老師,我更感到責無旁貸,畢竟怎樣恰當地跟老師打招呼關乎正確的語文運用。故每學年初,我必會用一兩節課「改造」他們。 現實中的我,的確有如圖中的老師,邀請同學示範何謂正確的肢體動作,再配以適當的打招呼用語和語氣,學習彼此以禮相待。(網上圖片)   用創意以禮相待 為了讓新生感受老師其實並非生人勿近,我硬著頭皮,以誇張、搞笑的手法,演繹各種錯誤的打招呼,如用紙袋套頭,只動嘴唇卻不哼聲等等,看得他們哈哈大笑,原來老師不一定是「地獄判官」,也可以是「周星馳」。接著,我邀請同學示範何謂正確的肢體動作,再配以適當的打招呼用語和語氣,他們開始進入直路,最後衝刺當然是實踐所學。 每天上課前,我站在課室門口,臉帶笑容的歡迎他們,給每一位同學跟我打招呼的實習機會。頭幾天,他們的肢體語言和說話語氣也顯得生硬。有些緊張得身體不由自主的扭曲起來;有些一邊跟我打招呼,雙目一直往地下看;有些寧可相讓其他同學,好使自己有更多時間在門外排練。 過了兩個星期,我挑戰他們在校園跟其他老師主動打招呼,包括那些他們不認識的老師。在不斷的操練下,他們從避之則吉到主動敬禮;從迴避眼神到四目交投;從拘謹膽怯到臉帶笑容,我是如此見證這樣奇妙的蛻變。今天,他們更初賞成功的滋味,您怎能不以他們為榮呢? 註1:烏干達被稱為「沒有父親的國家」(Uganda is a fatherless country),這兒的孩子對家的觀念薄弱,所以家舍家長(house parents)的角色相當重要。我們學校的宿舍便以近似家庭模式來運作,讓學生感受「家」的溫暖。每棟宿舍均設有一對「家舍家長」,照顧18位宿生身心靈的成長,跟本地寄宿中小學舍監,負責管理宿舍的日常運作 (舍監與宿生比例多是1:100),截然不同。 註2:體罰在這裏的中小學是家常便飯。學生只會「企定定」給老師體罰,如打屁股、長尺打手掌和長棍扙打身體。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勁過年關

午後和熙的陽光照耀著馬賽克磁磚上的蝴蝶,這是母校門口的新裝飾。(彭梓雅提供) 午後和熙的陽光照耀著馬賽克磁磚上的蝴蝶,這些美麗的勞作,是母校門口的新裝飾,勾起那些年美術科點滴,讓我暫時放下生活煩惱。 回母校探望當年高高在上的老師,雖然我已是媽媽級校友,但獲邀進入教員室那一刻,心情仍然忐忑。需知道年輕時那有機會進入老師辦公室,倒是因為校服裙短試過幾次被罰站在門外。一晃眼就廿年了,和老師自首坦承當年覺得課堂無聊,曾自製經痛躲在圖書館曠課;又試過午飯後睏倦,上課時同學剝新鮮橙,一瓣一瓣的傳給大家分享提神。我想老師是知道的,只是我們人已高中,不會管我們這些芝麻小事了。 總在挑戰老師神經底線,以引爆他們的情緒為傲,但是師生仍然關係親密 年輕時大家也很調皮,總在挑戰老師神經底線,以引爆他們的情緒為傲,但是師生仍然關係親密,口舌之爭不減內心對老師的敬重。時移世易,現在不論是教書還是讀書,都得頂著無比的壓力。現在高中「一試定生死」,那有時間心力去耍廢?想當年中六還有空間與同學一起製作脫毛膏短片參賽,無無聊聊卻充滿歡樂,但今日見到師弟妹都在爭取時間自修溫習,究竟是我當年太懶惰,還是今天的社會及家長期望,逼得孩子不敢怠慢? 受壓的還有老師,要應付更複雜更繁瑣的教案之餘,還要應對大眾及家長的期望質詢,如果老師要求多一點操練備試、恪守紀律,又怕被標籤為目標為本無情教蓄,可是倡導少一點功課,又可能被懷疑與現實脫節耽誤學生前程。前線教育工作者變得兩邊不是人,如履薄冰,學校充滿「據理力爭」的投訴文化實屬無奈。 回頭一看,求學也只是人生一個階段,當年呼天搶地的成績,今天都只是笑料一宗,大家真的要逼得那麼緊 我當然同意,書還是要用功讀,但回頭一看,求學也只是人生一個階段,當年呼天搶地的成績,今天都只是笑料一宗,大家真的要逼得那麼緊?如果用功利標準計算成功人士,企業總裁銀行家之類,好像沒有一個狀元及第;那些年名落孫山中途輟學的「廢青」,今天似乎也可以成家立室養妻活兒,這樣也很成功啊! 趁2018年快將結束,盤點個人成就時,不如對自己寛容些、對子女放軟些,或許你會發現年輕人已經準備好,像蝴蝶般翩翩起舞,他們可以茁壯成長,獲得比成績更令人驕傲的成功。關關難過關關過,不論是老師或是學弟學妹,寄望大家都勁過生命中每一個挑戰。

詳細內容